T/SHWSHQ 03-2019 医院厕所服务规范
- 文件大小:3.94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T/SHWSHQ 03-2019(2024) 医院厕所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核心目标: 规范医院厕所的设施配置、保洁服务和管理要求,为患者提供安全、充足、便捷、整洁、管理有序的如厕环境,提升就医体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上海市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主要内容分块: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基础依据,包括:
- GB/T 1.1-2020 (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
-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 GB 510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 CJJ 14-2016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
- CJJ/T 125 (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
- WS/T 592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虽在参考文献,但服务要求中引用)
- 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基础依据,包括:
-
术语与定义:
- 明确了关键术语:厕所 (Toilet)、无障碍厕所 (Accessible Toilet)、第三厕所 (Third Toilet)。
-
设施配置要求:
- 配置标准:
- 位置/分区: 门急诊每层设公厕,医护与病患厕宜分开。首层至少设1处无障碍厕,其他层公厕至少设无障碍设施或无障碍厕。二级及以上医院须设第三厕所。室外公厕宜连廊连接。病房内设厕时,护理单元宜另设公厕。
- 厕位数量:
- 按日门诊量计算。
- 男厕:每100人次 ≥1大便器 + ≥1小便器。
- 女厕:每100人次 ≥3大便器。
- 男女厕位具体构成比例有详细表格规定(表1男厕位,表2女厕位),不含无障碍位。
- 妇产科/儿科区:男女厕位比例建议 1:4。
- 住院部集中厕(按16床计):男厕 ≥1大便器 + 1小便器;女厕 ≥3大便器。
- 技术要求:
- 平面布局: 宜设迷道或双向门+视线屏蔽;宜分大便间、小便间、洗手间;厕位超20应双出入口;每个大便器独立隔间;设低位设施。
- 建筑设计:
- 材料:墙面地面交接宜凹圆角,光滑、易清洗、抗菌;地面防渗防滑。
- 通风采光:通风采光面积/地面面积 ≥ 1:8。
- 隔间尺寸:≥1100mm x 1400mm,门朝外开,里外可开门闩,必须设输液吊钩。
- 站位间距:≥700mm (宜800mm)。
- 走道宽度:单排厕位 ≥1300mm (宜1500mm);双排厕位 ≥1500mm (宜1800mm)。
- 儿童设施高度:洗手盆≈500mm,小便斗≈300mm。
- 坐便器:坐圈宜不易污染、易消毒;旁设安全抓杆;传染病院可用一次性垫。
- 应设前室。
- 传染病院厕所需感应出水冲水,宜用抑菌洁具。
- 隔板/门:下沿距地100-150mm,上沿≥1800mm(精神科可调整);小便器隔板上沿≥1400mm,下沿≤600mm;门锁需“有人/无人”标志,宜升降合页;阳角宜圆角。
- 第三厕所: 位置便利(近入口),轮椅回转≥1500mm;面积≥6.5㎡;设施全(成人/儿童洁具、安全杆、多功能台、安全座椅、挂液钩、呼叫器);地面防滑不积水;多功能台/安全座椅可折叠固定(座椅尺寸参考)。
- 无障碍要求: 符合GB 50763,隔间内设输液吊钩。
- 住院部设施: 坐圈要求同公厕;蹲厕区无高差;安全抓杆;病房内厕所需紧急呼叫+输液吊钩。
- 设备设施:
- 洗手盆数量有详细计算表(表3),女厕有特别计算规则。
- 盥洗台需洗手液、干手装置、宜镜子。
- 厕位内需≥3kg挂物钩、固定手纸架(宜套袋框)。
- 需垃圾分类收集器具(多种垃圾时)。
- 座便器旁设700mm水平助力扶手。
- 厕位宜设搁物台(小便站位高1300mm,大便厕位高1100mm,宽200mm);近检验窗口宜设尿样台。
- 宜设除臭装置。
- 龙头、洗手液需非接触式。
- 地漏需耐腐蚀、水封可靠。
- 洁具节水:小便器宜半挂式+≤1.5L冲水;大便器宜水封前冲式+≤4L冲水;所有龙头需节水型。
- 设单独隔断的坚固易清洗清洁池。
- 需防蝇防蚊设施。
- 门窗需防护(安全玻璃、开窗限位器)。
- 门急诊厕宜增设厕位内紧急呼叫。
- 室内环境:
- 装饰协调;顶棚防潮防腐环保易清洁;墙面光滑防菌到顶;地面防滑耐用(男小便站位易清洗)。
- 管线不宜裸露。
- 照度宜150Lx。
- 优先自然通风,不足时机械通风(厕位≥40m³/h,小便站位≥20m³/h,换气≥6次/h)。
- 宜装空调,保持舒适温度。
- 标识:
- 需导向标识、公厕指示牌、固定墙体上的明显性别标志。
- 厕所门需坐/蹲位标志、无障碍位标志、厕位有人/无人标志。
- 标志符号符合CJJ/T 125。
- 第三厕所需专用标志。
- 标识需中英文对照。
- 配置标准:
-
服务要求:
- 人员: 培训合格上岗;统一着装佩工号;用语规范文明操作;放置地面安全警示牌;故障及时报修。
- 清洁消毒:
- 频次:病房/门急诊厕每天全面消毒1次;门急诊厕无人定岗时至少每2小时清洁1次(有记录);医护厕无人定岗时每天2次清洁消毒。均需按要求频次巡视清洁。
- 消毒剂浓度:
- 普通区:小便池/坐便器/蹲便器≥1000mg/L有效氯;台盆/地面≥500mg/L有效氯。
- 传染病区:所有表面2000mg/L有效氯。
- 管理:按院感要求操作,检查记录。
- 物品用具:
- 及时补充厕纸、洗手液。
- 保洁工具定期消毒(按WS/T 367),标识清晰分类存放规定区。
- 厕所抹布分色管理(与其他区区分),干净/已用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清洁保养操作规范 (详细步骤): 对以下设施表面清洁保养提供了标准化操作流程:
- 坐便器 (冲洗、清洁剂、刷洗、消毒、擦拭)
- 小便器 (冲洗、清洁剂、刷洗、消毒、擦拭)
- 洗脸盆/化妆台/镜 (冲洗、擦拭、清洁剂、消毒、擦拭底部)
- 地面 (清扫、湿拖、除垢、消毒、抹干)
- 墙面/踢脚板 (擦拭、除垢、消毒)
- 隔断/门/窗 (擦拭、重点部位、消毒)
-
管理要求:
- 对第三方服务公司要求:
- 制度文件: 制定人员培训、服务规范、考评、保洁程序、应急预案等制度;检查记录(保洁、维修、质量);设反馈通道及响应机制;制定持续改进方案。
- 保洁人员: 培训合格;语言文明规范;统一着装;不得随意停厕或占用管理/工具间。
- 服务质量:
- 无异味。
- 保洁设提示牌,完毕填记录。
- 门急诊日流量≥5000人时,首遍保洁后至少每小时巡回保洁/检查;高峰时增加频次;及时清理纸篓(≤2/3满);下班前确保整洁。
- 天花板、隔板、墙角、门窗、洁具、地漏、池等洁净无蛛网落尘;地面洁净干燥无废弃物、水渍、污垢、痰渍、血渍、呕吐物等;基本无蝇蛆、无异味;工具规范放置。
- 配合“除四害”。
- 对医院管理要求:
- 制度: 建立保洁质量考核评定方案;细化服务合同,明确责任,效果评价,奖惩机制;建立疏通、维修管理规定;建立巡查巡检制度;设反馈通道及响应机制。
- 日常运维:
- 巡查确保设施管道完好畅通正常,杜绝“跑冒滴漏”。
- 巡查巡检厕所保洁落实情况并记录。
- 按院感要求组织检查消毒工作并记录。
- 倡导公德,开展安全文明使用宣传及提示。
- 组织保障重大活动及应急响应。
- 对外包监管:
- 指导督促服务公司按院感、流程、安全要求培训员工。
- 定期巡查巡检、重点抽查,督促按合同落实运维。
- 评价服务效果,进行年度考评(影响续约)。
- 督促解决小广告、脏乱差、控烟难等顽疾。
- 督促服务公司持续改进优化服务方案。
- 环境质量:
- 标识牌干净整洁醒目有效无缺损。
- 扶手定期消毒(按WS/T 367, WS/T 592)。
- 暴露管路无污垢水渍,每年油饰防腐。
- 内外墙体整洁无破损,设施安全有效,及时修复。
- 便器及触发装置正常运转率≥95%。
- 文明宣传:
-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宣传文明如厕。
- 加强治理私自张贴小广告。
- 控烟宣传与疏导管理。
- 对第三方服务公司要求:
-
参考文献:
- 列出了相关的国家卫健委通知、上海市指导意见、建设标准、检查办法等文件作为补充依据。
总结要点:
- 全面性: 涵盖了医院厕所从规划建设(配置、设计)到日常运维(服务、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要求。
- 高标准: 尤其强调无障碍、第三厕所、传染病区域特殊要求、节水、感应设备、安全防护。
- 精细化: 对厕位数量计算、尺寸、材料、通风照明、标识等有详细具体的技术参数;对清洁消毒流程、频次、药剂浓度有明确规定;对管理职责(医院vs服务公司)、制度建设、巡查检查、质量评价有系统要求。
- 人性化: 关注患者体验(安全抓杆、输液钩、呼叫器、搁物台、尿样台、文明宣传)、无障碍及第三厕所需求。
- 院感防控: 将消毒要求(尤其浓度)、抹布分色管理、工具消毒、传染病区特殊措施贯穿始终,符合医疗机构特点。
- 可操作性: 提供了具体的清洁保养操作步骤和质量检查标准。
- 责任明确: 清晰划分了医院方和服务公司方的管理责任和义务。
- 持续改进: 要求建立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优化方案。
这份标准为上海市各级医院厕所的建设、服务和管理提供了非常详尽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