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ZZB 1533-2023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 文件大小:529.86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71.060.50
CCS G 12
团体标准
T/ZZB 1533—2023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Nanoscale Calcium carbonate for Runbber and plastic porduction
2024 - 11 - 26 发布 2024 - 12 - 26 实施
浙江省质量协会 发布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技术要求 .......................................................................... 2
6 试验方法 .......................................................................... 3
7 检验规则 .......................................................................... 5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9 质量承诺 .......................................................................... 6
T/ZZB 1533—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代替T/ZZB 1533—2020《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与T/ZZB 1533—2020相比,除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产品适用范围(见第1章,2020年版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见第2章,2020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橡胶用纳米碳酸钙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见5.3章,2020年版的第4.3章),主要内容如下:
——删除了晶粒度(XRD 线宽化法)和团聚指数的要求(见5.3章表1,2020年版的第4.3章表1);
——修改了镁(以MgO计)、平均粒径(TEM/SEM)、比表面积(BET)、水分、吸油值、白度 、pH、
碳酸钙(CaCO3)(干基)Ⅰ型、Ⅱ型、Ⅲ型指标要求(见5.3章表1,2020年版的第4.3章表1)。
——增加塑料用纳米碳酸钙理化性能指标(见5.3章表2);
——修改了检验方法,根据技术要求的变化及引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变化做了相应增减及修改(见第
6章,2020年版的第5章)。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杭州正和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不分先后顺序):浙江省建德市正发碳酸钙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德市正发药
业有限公司、杭州正和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清华、汪志伟、张瑞平、项舜、毛磊、庄涛、杨晓霏、谢启祥、秦爱军、熊
道明、方燕、吕丽仙。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郑玲。
本文件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ZZB 1533—2020;
——本次修订承担单位: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T/ZZB 1533—2023
1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的基本要求、形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的非特殊晶型纳米碳酸钙粉体材料。
分子式:CaCO3。
相对分子质量:100.09(按2016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103 工业硬脂酸
GB/T 19281—2014 碳酸钙分析方法
GB/T 19590—2023 纳米碳酸钙
HG/T 2226—2019 普通工业沉淀碳酸钙
HG/T 2567—2006 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特殊晶型纳米碳酸钙 Non-special crystal form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在电子显微镜成像中呈立方体、类立方体、菱面体、近球状、棒状、针状或链状且粒径小于等于200
nm的碳酸钙。
4 基本要求
4.1 研发设计
4.1.1 应具备矿石原料成份的分析能力,生产过程活化工艺的优化设计能力。
4.1.2 应具备模拟下游企业产品应用于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可靠性的设计和验证能力。
4.2 原辅材料
T/ZZB 1533—2023
2
4.2.1 应选用碳酸钙含量97.5%以上、氧化镁含量0.6%以下、三氧化二铁含量0.08%以下及重金属含
量符合RoHs 的碳酸钙原料。
4.2.2 应选用含硫量小于等于0.5%的煤。
4.2.3 应选用符合标准GB/T 9103 中一等品要求的硬脂酸。
4.3 工艺及装备
4.3.1 应采用纳米粒子的常温碳化合成工艺,常温连续高速剪切表面处理工艺。
4.3.2 应采用自动化可编程控制系统对煅烧、消解、碳化、表面处理、脱水、烘干、解聚生产过程进
行控制。
4.3.3 生产过程应采用余热综合利用、废水综合处理循环利用,无粉尘泄漏排放等技术。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具备石灰石的碳酸钙含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二铁含量及煤的含硫量检测能力。
4.4.2 应具备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浆液浓度、pH、碳化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能力。
4.4.3 应具备外观、碳酸钙含量、镁(以MgO 计)、活化度、盐酸不溶物、比表面积、吸油值、白度、
水分和pH 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白色粉末,无异物。
5.2 形貌
电镜下产品形貌分为:立方体、类立方体、链状。
5.3 理化指标
橡胶用纳米碳酸钙和塑料用纳米碳酸钙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 橡胶用纳米碳酸钙理化指标要求
项 目
指 标
Ⅰ型 Ⅱ型 Ⅲ型
碳酸钙(CaCO3)(干基),w /% ≥ 85 93.5 93.5
平均粒径(TEM/SEM)/n ≤ 20 40~60 70~100
比表面积(BET)/(m2/g) ≥ 75 25~35 16~20
吸油值/(g/100g) ≤ 50 30 30
白度 ≥ 85 95 95
pH 8.0~10.0 8.0~9.5
水分/% ≤ 0.2 <0.3 <0.3
镁(以MgO 计)w/% ≤ 0.5 <0.5 <0.5
活化度w/% ≥ / 98 98
盐酸不溶物w/% ≤ / 0.15 0.15
T/ZZB 1533—2023
3
表2 塑料用纳米碳酸钙理化指标要求
项 目
指 标
Ⅰ型 Ⅱ型 Ⅲ型
碳酸钙(CaCO3)(干基),w /% ≥ 90 93.5 93.5
平均粒径(TEM/SEM)/n ≤ 50 50~70 70~100
比表面积(BET)/(m2/g) ≥ 30 20~30 16~20
吸油值/(g/100g) ≤ 30 <30 <30
白度 ≥ 95 95 95
pH 8.0~9.5
水分/% ≤ 0.5 <0.3 <0.3
镁(以MgO 计)w/% ≤ 0.5 <0.5 <0.5
活化度w/% ≥ / 98 98
盐酸不溶物w/% ≤ / 0.15 0.15
5.4 有害物质及限量
有害物质及限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3 有害物质及限量要求
项 目
指 标
Ⅰ型 Ⅱ型 Ⅲ型
铅(Pb)w/% ≤ 0.0010
汞(Hg)w/% ≤ 0.0002
镉(Cd)w/% ≤ 0.0002
六价铬(Cr)w/% ≤ 0.0005
砷(As)w/% ≤ 0.0003
6 试验方法
6.1 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
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6.2 外观测定
目测。
6.3 理化指标测定
6.3.1 形貌
使用点分辨率≤0.3 nm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直接观测粒子的形状,
并使用像素≥1024×1024的照相机(CCD)拍照。
6.3.2 碳酸钙含量
T/ZZB 1533—2023
4
按GB/T 19281—2014中3.3条规定进行(按活性碳酸钙处理)。
6.3.3 平均粒经
按GB/T 19590—2023中6.2条规定进行。
6.3.4 比表面积
按GB/T 19590—2023中6.6条规定进行。
6.3.5 吸油值
按GB/T 19281—2014中3.20条规定进行。
6.3.6 白度
按GB/T 19281—2014中3.23条规定进行。
6.3.7 pH 值
按GB/T 19281—2014中3.18条规定进行(无水乙醇用量为10 mL)。
6.3.8 水分
按GB/T 19281—2014中3.13条规定进行。
6.3.9 镁含量
按GB/T 19281—2014中3.6条规定进行。
6.3.10 活化度质量分数
按GB/T 19281—2014中3.19条规定进行。
6.3.11 盐酸不溶物含量
按GB/T 19281—2014中3.15条规定进行(样品5.0g;无水乙醇用量10 mL;盐酸溶液用量25 mL)。
6.4 有害物质及限量测定
6.4.1 铅含量
铅含量的测定按照HG/T 2226—2019中6.15条规定进行。
6.4.2 汞含量
汞含量的测定按照HG/T 2226—2019中6.17条规定进行。
6.4.3 镉含量
镉含量的测定按照HG/T 2226—2019中6.18条规定进行。
6.4.4 六价铬含量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按照HG/T 2226—2019中6.16条规定进行。
6.4.5 砷含量
T/ZZB 1533—2023
5
砷含量的测定按照GB/T 19281—2014中3.11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型式检验
本标准规定的第5章技术要求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 更新关键生产工艺;
b) 主要原料有变化;
c) 停产又恢复生产;
d) 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 合同规定。
7.1.2 出厂检验
外观、碳酸钙含量、镁(以MgO计)、活化度、盐酸不溶物、比表面积、吸油值、白度、水分和pH
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检验。
7.2 组批
生产企业用相同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连续生产或同一班组生产的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为
一批,每批产品不超过60 t。
7.3 抽样
按GB/T 6678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将采样器自包装袋的上方斜插至料层深度的3/4处采
样。将采得的样品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 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具塞广口瓶中,密封。
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等级、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用于检验,另
一瓶保存备查。生产厂可在包装线上自动采取或包装封口前采样。
7.4 判定规则
7.4.1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7.4.2 检验结果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袋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的结
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4.3 采用GB/T 8170—2008 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标签
8.1.1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包装上应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净
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和GB/T 191 中规定的“怕雨”标志。
8.1.2 每批出厂的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
称、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标准编号。
T/ZZB 1533—2023
6
8.2 包装
8.2.1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采用符合编织袋或纸塑复合包装袋,袋口严密封口,每袋净含量为12.5 kg、20 kg和25 kg,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可采取特殊形式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8.3.1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防止雨淋、受潮,不得与酸混运。
8.3.2 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应贮存与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内,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受潮,不得与酸混贮。
9 质量承诺
9.1 如客户有质量异议时,应在24小时以内响应。
9.2 在规定的产品包装、运输、贮存的条件下六个月内顾客反馈使用过程中如有产品质量问题应免费更换。
9.3 客户购买产品后生产制造使用过程中如有技术疑难问题应及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