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588-2025 香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729.48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上海市地方标准《DB 31/T 1588-2025 香菇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详细内容总结:
1. 范围
适用于上海地区菌棒式香菇的绿色生产,涵盖基地条件、菌种选择、基质配方、栽培季节、菌棒生产、脱袋排场、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储运、废弃物处理及生产档案等全流程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17项国标和行标,如:
- 环境类:GB 3095(空气质量)、GB 15618(土壤质量)、GB 5749(饮用水)
- 生产类:NY/T 528(菌种生产)、NY 5099(栽培基质安全)
- 产品类:GB/T 38581(香菇)、NY/T 1061(香菇等级)
- 绿色标准:NY/T 391(产地环境)、NY/T 393(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 绿色生产: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通过管理和技术实现全过程污染控制,产出绿色产品。
4. 基地条件
4.1 基地选择
- 环境要求:无污染源,符合空气质量二类标准(GB 3095)、土壤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饮用水标准(GB 5749)。
- 布局规划:分设木屑堆场、搅拌区、装袋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培养区、出菇区等。
4.3 设施设备
- 厂房:半封闭式搅拌/装袋车间。
- 出菇设施:标准双层拱棚(外层遮阳网+内层塑料膜),配备微喷灌、温光水气调控系统。
- 关键设备:搅拌机、装袋机、灭菌器(符合GB/T 150)、备用电源等。
4.4 人员要求
- 菌种操作人员需专业培训,熟悉无菌作业;辅助人员需安全常识。
5. 菌种选择
- 品种要求:省级以上鉴定/授权品种,抗逆性强、适合上海气候。
- 质量控制:来源需有资质单位,符合GB 19170(菌种质量)和NY/T 528(生产技术)。
6. 基质配方
- 原料要求:阔叶树木屑可直接使用,针叶树木屑需堆置6个月以上;麦麸符合NY/T 119,安全性符合NY 5099。
- 推荐配方:
- 配方1:阔叶树木屑78% + 麦麸20% + 石膏2%
- 配方2:阔叶树木屑40% + 果树木屑40% + 麦麸18% + 石膏2%
- 参数:含水量50%~58%,pH 6~7。
7. 栽培季节
- 上海地区设施大棚:11月上中旬出菇 → 次年4月上中旬结束。
8. 菌棒生产
- 执行行业标准 NY/T 3627(香菇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
9. 脱袋排场
9.1 出菇大棚
- 结构:宽8m、高4.5–5m、长32–40m,棚间距≥1m;双层拱棚(遮阳网+塑料膜),顶部间距80–100cm。
- 配备卷膜器和喷雾设施。
9.2 出菇层架
- 宽80–100cm,层高20–30cm,6–7层,最下层距地20–25cm。
9.3 菌棒排场
- 场地消毒后,20–23℃无风天气脱袋上架,菌棒间距5–10cm。
10. 出菇管理
10.1 催蕾
- 补水:首潮达制棒重量,后续每潮补30–50%。
- 环境:温控10–25℃,湿度75–90%,制造5–10℃温差+10–20%干湿差,加强通风和散射光。
10.2 幼菇期
- 温控15–18℃,湿度70–85%,保持通风和散射光。
10.3 疏蕾
- 菇蕾1cm时开始疏蕾,每棒留10–15个健壮蕾,间隔≥3cm。
10.4 生长期
- 幼菇期温控8–12℃,湿度80–90%;菇体>2cm后调至10–15℃、湿度65–75%,增加光照和通风。
11. 病虫害防治
11.1 原则
预防为主,优先农业和物理防治,严控化学防治。
11.2 主要病虫害
- 病害:木霉、根霉等杂菌;单胞杆菌等菌体病害。
- 虫害:蕈蚊、瘿蚊、螨虫、跳虫等。
11.3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菌种、彻底灭菌、及时清污。
- 物理防治:
- 大棚消毒(暴晒、石灰处理);
- “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遮阳网+防虫网(60–70目)+诱虫灯+黏虫板+缓冲间阻虫;
- 糖醋液诱杀害虫。
- 化学防治:符合NY/T 393,出菇期禁用化学药品。
12. 采收
- 时机:子实体八成熟(菌膜破、菌盖未完全展开)。
- 操作:轻旋拔起,保持菇体洁净不带培养料。
13. 包装和储运
- 包装:分级处理,材料符合GB 4806.7(食品接触塑料标准)。
- 储运:鲜菇4℃冷藏车运输,符合GB/T 38581和NY/T 1061。
14. 生产废弃物处理
- 塑料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
- 菌渣:资源化利用(生产其他食用菌/有机肥/燃料)。
15. 生产档案
- 记录内容:环境清洁、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病虫害防治、包装运输等。
- 保留期限:至少2年,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核心特点总结
- 绿色导向:贯穿节能降耗、污染控制、废弃物循环利用理念。
- 地域适配:针对上海气候(11月–4月出菇)设计设施和季节。
- 全程管控:从基地选址到档案追溯,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 技术细化:参数具体(如温湿度、层架尺寸)、操作明确(如疏蕾步骤、补水比例)。
- 安全优先:农药严控(出菇期禁用)、包装储运冷链化。
此标准为上海地区香菇绿色生产提供了系统化、可落地的技术规范,兼顾生态环保与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