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438.5-2025 用水定额 第5部分:服务业
- 文件大小:939.7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 1438.5-2025 用水定额 第5部分:服务业》的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
定位与目的
- 本文件是上海市用水定额系列标准(DB31/T 1438)的第5部分,针对服务业用水管理制定。
- 目的:为现有、新建(改建、扩建)服务业单位提供用水量管理依据,促进节水、减排、降损、增效。
- 适用范围:上海市行政区域内28个大类103项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医疗等)。
-
替代关系
- 替代12项旧标准(如DB31/T 391-2007、DB31/T 680系列),首次整合服务业用水定额体系。
二、核心内容
1. 术语定义
- 服务业用水定额:单位服务对象(如面积、人次、床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用水量限定值。
- 通用值:现有单位应达到的基本用水标准。
- 先进值:新建(改建、扩建)单位需满足的先进节水标准。
2. 用水定额表(表1)
涵盖28个服务业大类,按行业细分类别规定定额值,主要内容包括:
- 行业分类:采用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如F51批发业、G54道路运输业)。
- 定额指标:
- 单位:按服务特征差异化设定(如m³/(m²·a)、m³/人次、m³/床·年)。
- 分级:每项服务明确通用值和先进值(例如:
- 五星级酒店:350 m³/床·年(通用值)→ 216 m³/床·年(先进值);
- 大型超市:2.0 m³/(m²·a)(通用值)→ 1.2 m³/(m²·a)(先进值)。
- 特殊说明:
- 医院:区分三级/二级医院住院部、门诊用水。
- 学校:按学段(幼儿园至高校)设定,含实验用水另计规则。
- 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区分地下站/非地下站、车辆基地。
- 细分场景:如洗车按车型(小型/中型/大型)和方式(自动/手工/微水)设定不同定额。
3. 额定用水量计算方法
-
通用公式(除轨道交通外):
V_i = V_{ui} /times Q_i /times (1 + K_3)V_i:额定用水量(m³);V_{ui}:定额值;Q_i:服务量(面积、人次等);K_3:季节调节系数(6月1日-10月31日定额增加10%)。
-
城市轨道交通特殊公式:
V_1 = V_{u1} /times Q_1 /times (1 + K_1 + K_2)K_1:季节调节系数(表2):- 地下站空调季(5-10月):+0.80;
- 非地下站夏季(6-10月):+0.10。
K_2:客流量调节系数(月客运量≥50万人次:+0.30)。
4. 关键调整与变化
- 主要技术更新:
- 新增额定用水量计算方法(第5章);
- 删除旧版用水定额计算公式;
- 优化调节系数规则(如明确轨道交通双重调节系数)。
- 用水量统计范围:
- 包含:公共供水、自取地表/地下水、再生水、雨水利用、外购水。
- 不包含:重复利用水量、外供水量(如出租区域用水)。
三、实施要求
- 通用值:用于现有单位日常用水管理及节水考核。
- 先进值: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
- 数据依据:用水量需基于实际服务量(如床位使用率、建筑面积、客流量)核算。
四、附录与引用
- 参考文献:引用GB/T 4754(行业分类)、GB/T 21534(节水术语)等国家标准。
- 起草单位: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联合制定。
- 实施日期:2025年取代2017–2022年发布的12项旧标准。
总结
该标准通过整合103项服务业用水定额,构建了精细化、差异化的管理体系:
- 定额分级(通用值/先进值)推动节水技术进步;
- 动态调节机制(季节/客流量系数)提升适应性;
- 明确计算规则确保实操性,为上海市服务业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