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 文件大小:1.19 MB
  • 标准类型:综合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上海市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标准DB31/T 1545-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健康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涵盖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医疗研究等过程产生的数据。

​二、术语定义​

  1. ​数据分类​​:按属性区分数据,建立分类体系。
  2. ​数据分级​​:根据数据重要性、受损影响确定级别。
  3. ​影响对象​​:包括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秩序、公共利益、组织及个人权益。
  4. ​敏感个人信息​​:泄露易导致人身安全、歧视性待遇的信息(如生物特征、遗传信息)。
  5. ​衍生数据​​:经加工处理产生的数据(如统计数据、融合数据)。

​三、基本要求​

  1. ​数据范围​​:
    • ​原始数据​​:直接采集的原始记录。
    • ​衍生数据​​:包括统计数据(如门诊人次统计)、融合数据(如跨机构健康档案)。
  2. ​分类原则​​:
    • 一致性(与国标/行标协调)、明确性(类目界限清晰)、规范性(用语统一简洁)、稳定性(基于本质属性)、扩展性(保留扩展空间)。
  3. ​分级原则​​:
    • 合理性(技术手段匹配)、就高不就低(多因素取最高)、客观性(可复核验证)。

​四、工作步骤​

  1. ​数据资源梳理​​:形成数据资源清单。
  2. ​制定内部规则​​:结合机构特点细化分类分级细则。
  3. ​实施分类​​:按附录A分类表划分至类、项、目。
  4. ​实施分级及动态更新​​:根据影响要素确定级别,定期调整。

​五、数据分类方法​

  1. ​分类维度​​:
    • ​基础资源类​​:服务对象、法律法规、人力资源、财务设备等。
    • ​业务资源类​​:公卫、医疗、医保、中医药等业务数据。
    • ​主题资源类​​: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医学研究数据库等主题数据。
  2. ​分类流程​​:
    • 确定数据属性→归类至大类→划分子类→建立隶属关系(附录A)。

​六、数据分级方法​

  1. ​分级规则​​:

    • ​核心数据​​:影响国家安全(如重大传染病监测数据)。
    • ​重要数据​​:影响经济运行或公共利益(如医保基金数据)。
    • ​一般数据​​:分4级(最高为4级),如:
      • ​4级​​:敏感个人信息、区域健康画像(如族群生物特征)。
      • ​3级​​:诊疗数据(如处方、检验结果)。
      • ​2级​​:非敏感业务数据(如设备管理日志)。
      • ​1级​​:可公开数据(如卫生年鉴统计)。
  2. ​动态更新情形​​:

    • 数据内容/时效性变化、脱敏处理、安全事件、政策调整等(示例见表4)。

​七、附录内容​

  1. ​附录A(分类表)​​:
    • 详细列出3大类、20余项、数百子目,如:
      • 基础资源:患者/医务人员信息、财务数据。
      • 业务资源:传染病监测、孕产保健、医保报销。
      • 主题资源:电子病历摘要、远程医疗数据。
  2. ​附录B(分级表)​​:
    • 按类、项、目明确数据级别,例如:
      • 患者身份证号(4级)、门诊处方(3级)、设备台账(2级)。
  3. ​附录C(衍生数据)​​:
    • 脱敏数据(如匿名化手机号)、标签数据(如高血压人群标签)、统计数据需重新评估级别。

​八、实施要点​

  • ​就高原则​​:涉及多因素时按最高级别定级。
  • ​技术措施​​:4级数据需满足等保三级要求,3级需可追溯性管理。
  • ​持续管理​​:定期复核数据级别,尤其关注衍生数据处理后的影响。

​九、示例说明​

  • ​核心数据​​: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个案数据。
  • ​4级数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精神疾病患者档案。
  • ​动态更新​​:未公开统计数据公开后降为1级,跨境合作研发数据升级。

该标准通过系统化分类分级框架,为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数据安全管理依据,确保数据处理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