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

NY/T 4481-2025 棉花棉蚜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255.87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4481-2025《棉花棉蚜抗性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棉花材料 ​​苗期​​ 对棉蚜(Aphis gossypii)抗性的室内鉴定。
  • 规定了材料准备、鉴定程序、抗性评价、记录及材料处理方法。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 4407.1​​《经济作物种子 第1部分:纤维类》:规范棉花种子质量要求。

​三、术语定义​

  1. ​死亡率​​:死亡棉蚜数占总供试蚜虫数的百分比。
  2. ​单头产蚜量​​:每头棉蚜一个世代产生的若蚜数量(核心评价指标)。
  3. ​抗棉蚜性​​:棉花减轻或抵御棉蚜危害的可遗传性状程度。

​四、材料准备​

1. ​​植物材料​

  • ​供试材料​​:待鉴定棉花品种(系),种子需符合 ​​GB 4407.1​​ 质量要求。
  • ​感蚜对照​​:非洲E40(单头产蚜量 >30 头)。
  • ​培育条件​​:
    • 人工气候室:温度 25–28℃、湿度 60–80%、光周期 16h光照:8h黑暗。
    • 确保棉苗无病虫害。

2. ​​棉蚜来源​

  • 实验室长期饲养或田间采集后室内繁殖 ​​≥3代​​,未接触化学农药。
  • ​饲养条件​​:温度 (24±1)℃、湿度 50%±10%、光周期 16h:8h。

​五、鉴定程序​

1. ​​样品采集​

  • 棉苗长至 ​​2–4片完全展开叶​​ 时,取顶部嫩叶。

2. ​​样品处理​

  • 叶片平铺于含 ​​琼脂培养基​​ 的培养皿,叶柄插入培养基保湿。
  • 每 ​​2–3天​​ 更换同材料新鲜叶片。

3. ​​接虫操作​

  • 每培养皿接 ​​5–8头无翅成蚜​​,24小时后移除成蚜,保留 ​​5头初孵若蚜​​ 作为初始试虫。
  • ​重复设计​​:每材料 ≥3次重复,每次重复 ​​10个培养皿​​(共50头若蚜)。

4. ​​培养条件​

  • 温度 (24±1)℃、湿度 50%±10%、光周期 16h:8h。

5. ​​调查记录​

  • 从若蚜发育为成蚜并产卵开始,​​每日记录​​:
    • 成蚜死亡数、新产若蚜数。
    • 移除新产若蚜。
  • ​结束条件​​:所有初始试虫死亡。

​六、抗性评价​

1. ​​结果计算​

  • ​死亡率(第6天)​​:
    M = /frac{n}{N} /times 100/%
    n:死虫数;N:接虫数)
  • ​单头产蚜量​​:
    X = /frac{/sum_{i=1}^{10} X_i}{50}
    Xi:每皿总产蚜量;50:10皿总接虫数)
  • ​数据要求​​:保留1位小数,取平均值。

2. ​​试验有效性​

  • 感蚜对照需同时满足:
    • 第6天死亡率 ​​<20%​​;
    • 单头产蚜量 ​​>30头​​。
      否则试验无效,需重做。

3. ​​抗性等级划分​

抗性水平 单头产蚜量(X)
高抗(HR) X ≤ 10
抗(R) 10 < X ≤ 20
中抗(MR) 20 < X ≤ 30
感(S) 30 < X ≤ 40
高感(HS) X > 40

4. ​​鉴定报告​

  • 基于3次重复结果确定抗性水平,按 ​​附录A​​ 填写记录表并编写报告。

​七、过程记录​

  1. ​标记内容​​:
    • 材料名称、编号、操作人员、种植/标记时间等。
  2. ​操作记录​​:
    • 人员、时间、地点、环境参数(温湿度)、操作内容及结果。
    • 使用 ​​附录A​​ 表格详细记录每日存活蚜数和产蚜量。

​八、鉴定后处理​

  1. ​蚜虫处理​​:
    • 移除的成蚜和若蚜置于 ​​-20℃冰箱​​ 灭活。
  2. ​棉花处理​​:
    • 供试棉苗、感蚜对照及鉴定用叶片需 ​​高温高压灭活​​。

​附录A:鉴定结果记录表​

  • 记录 ​​每日存活蚜数​​ 和 ​​产若蚜量​​,按重复和培养皿编号逐日填写。
  • 包含温度、操作人员、审核信息等字段(详见表A.1模板)。

​核心要点总结​

  1. ​评价核心​​:以 ​​单头产蚜量​​ 为唯一抗性分级指标。
  2. ​关键控制​​:
    • 感蚜对照必须符合有效性标准(死亡率<20%、产蚜量>30头)。
    • 环境参数(温湿度、光照)需严格稳定。
  3. ​操作规范​​:
    • 标准化接虫量(50头/材料)、叶片更换频率(2–3天)。
    • 数据记录完整可追溯。
  4. ​安全性​​:鉴定后材料需灭活处理,防止生物污染。

此标准为棉花抗棉蚜育种和品种评价提供了可重复、标准化的室内鉴定方法。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