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20/T 76-2025 沙栏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374.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7-0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30 CCS B 43
中山市地方标准
DB4420/T 76—2025
代替 DNB442000/T 14—2007
沙栏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5 - 04 - 30 发布
2025 - 06 - 30 实施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20/T 76—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场地环境 ........................................................................... 2 5 设备设施 ........................................................................... 2 6 特征特性 ........................................................................... 4 7 饲料要求 ........................................................................... 5 8 种鸡饲养管理 ....................................................................... 5 9 肉鸡饲养管理 ....................................................................... 9 10 疾病防控 ......................................................................... 12 11 废弃物及病害鸡处理 ............................................................... 13 12 生产记录 ......................................................................... 14 附录 A(资料性) 饲料营养要求 ........................................................15 附录 B(资料性) 常见疫病防治 ........................................................16 附录 C(资料性) 免疫接种 ............................................................17 参考文献 ............................................................................. 19
I
DB4420/T 76—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442000/T 14-2007《沙栏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与DB442000/T 14-2007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场址选择”的要求(见4.2,2007版的4.1.3、4.1.4和4.1.5); b) 增加了“鸡场布局”的要求(见4.3); c) 增加了养殖设施的“基本要求”(见5.2.1); d) 增加了“种鸡舍”的要求(见5.2.2.2); e) 增加了“孵化设施”的要求(见5.2.3); f) 增加了“防疫设施”的要求(见5.2.4); g) 增加了“其他设施”的要求(见5.2.5); h) 删除了“体重体尺”的要求(见2007版的6.2); i) 增加了“生长性能”的要求(见6.2); j) 更改了“120日龄屠宰指标”的要求(见6.2,2007版的6.4); k) 删除了“产肉性能”的要求(见2007版的6.5); l) 删除了“繁殖性能”中的“公母比”“30日龄育成率”的要求(见2007版的6.6); m) 增加了“饲料要求”的要求(见第7章); n) 增加了“开饮与开食”的要求(见8.2); o) 更改了“光照”的要求(见8.1.6,2007版的7.1.5); p) 增加了育成期母鸡“限制体重”的要求(见8.2.1.2); q) 增加了育成期公鸡饲养要求、限喂量和限制体重的要求(见8.2.1.3); r) 更改了“防暑降温”的要求(见8.3.8,2007版的7.2.2.4); s) 增加了“肉鸡饲养管理”的要求(见第9章); t) 增加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见11.1.2); u) 更改了“病害鸡处理”的要求(见11.2,2007版的9.2) v) 删除了“检验”的要求(见2007版的第11章)。 本文件由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中山市沙 溪镇白鹤咀种鸡养殖场、中山市港口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樊哲、臧兴杰、李山、叶树才、徐安然、朱嘉欣、麦树成、殷颖珊、戴木建、 梁巧华、程立桥、梁志烽、郑旭敏、李天宇、陈飞。
II
DB4420/T 76—2025
沙栏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栏鸡的场地环境、设备设施、特征特性、饲料要求、种鸡饲养管理、肉鸡饲养管理、 疾病防控、废弃物及病害鸡处理和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沙栏鸡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5916 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2544 蛋鸡复合预混合饲料 JB/T 7718 养鸡设备 杯式饮水器 JB/T 7719 养鸡设备 电热育雏保温伞 JB/T 7720 养鸡设备 乳头式饮水器 JB/T 7726 养鸡设备 叠层式电热育雏器 JB/T 7729 养鸡设备 鸡笼和笼架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3 绿色食品 畜禽卫生防疫准则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823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1620 种鸡场动物卫生规范 NY/T 3445 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1
DB4420/T 76—202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沙栏鸡 Shalan chicken 一种原产于中山市三角镇属高沙田区的沙栏片,中心产区为中山市沙溪镇及三角镇、佛山市顺德区 和广州市番禺区的肉用型鸡品种。 3.2 育雏期 brooding period 雏禽出壳后需要借助于外界给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阶段。 [来源:NY/T 823-2020,2.1.1] 3.3 育成期 growing period 蛋(肉种)用禽自育雏期满至接近性成熟的生长阶段。 [来源:NY/T 823-2020,2.2.1] 3.4 产蛋期 laying period 蛋(肉种)用禽从开始产蛋至淘汰的阶段。 [来源:NY/T 823-2020,2.4.1]
4 场地环境
4.1 环境质量
鸡场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的要求,饮用水质量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要求。
4.2 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符合NY/T 473和NY/T 682的要求。鸡舍应选择远离村庄、主干道和其他养殖场(区), 防疫隔离条件好,排水性好,地势高燥、平坦或有一定坡度,电力保障、水源充足,地下水位不宜过高 的设施农用地、果园、林地或坡地。放养场地宜选择在无积水、无污染、土壤渗透性强,树木覆盖率为 50%~80%,有青草覆盖的有林坡地或果园。无林区应搭凉棚,防止强日光长时间照射。工艺要求与设施 应符合NY/T 5038的要求。
4.3 鸡场布局
鸡场应分为生活管理区、生产辅助区(饲料仓库、饲料加工间、变电房等)、生产区、隔离区,4 个区间应间隔,且有明确标识。生活管理区一般应位于场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或侧风处。隔离区主 要布置兽医室、隔离舍和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设施,该区应处于场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处和场区地 势最低处。生产区内污道与净道应分离,不应交叉。
5 设备设施
2
DB4420/T 76—2025
5.1 养殖设备 5.1.1 育雏设备
根据育雏数准备饮水器、饲料桶、保温器具、保温伞、育雏器等设备。保温伞应符合JB/T 7719的 要求,育雏器应符合JB/T 7726的要求。 5.1.2 种鸡笼养设备
应准备鸡笼设备及配套的自动饮水、饲喂、清粪、环控等相关设备。 5.1.3 肉鸡放养和笼养设备
放养时应准备饲料桶、饮水器等器具。笼养应准备鸡笼设备及配套的自动饮水、饲喂、清粪、环控 等相关设备。鸡笼和笼架应符合JB/T 7729的要求,乳头式饮水器应符合JB/T 7720的要求,杯式饮水器 应符合JB/T 7718的要求。 5.1.4 孵化设备
主要有孵化机、出雏机、照蛋器、出雏盘等。 5.2 养殖设施 5.2.1 基本要求
养殖设施应达到以下要求: ——鸡舍具备抗台风、通风、保温、隔热功能; ——鸡舍地面为水泥结构,便于清洁、清洗和消毒; ——笼养鸡舍具有防鸟防鼠设施; ——放养鸡舍采用开放式鸡舍,鸡舍地势高燥、平坦、不积水; ——鸡舍之间距离15 m以上。 5.2.2 鸡舍设施 5.2.2.1 育雏舍 育雏舍应保温性能良好,并配套通风透光设备,具备保温、通风换气、防飞鸟、防蛇鼠功能。宜建 在地势较高,背北向南的地方。大型育雏舍应建造地下烟道,地下烟道均匀分布,便于均匀保温。 5.2.2.2 种鸡舍 应采用密闭水帘风机降温式鸡舍,并具备使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的条件;应全面密封,防止飞鸟、 蛇鼠等进入。 5.2.2.3 肉鸡舍 肉鸡舍宜建在地势较高处;舍内硬底化,便于经常清除鸡粪;鸡舍宜全面密封,防蛇鼠、飞鸟、蛇 鼠等进入;1 m以上用疏栏或花窗结构,使鸡舍通风,又可防盗,鸡舍周围2 m内场地应平整,宜硬底化, 便于饲喂及清理污物。 5.2.2.4 鸡舍卫生
3
DB4420/T 76—2025
鸡群出栏后应实施清洗、消毒和灭虫、灭鼠,并至少空置2周,鸡舍建筑应符合卫生要求,鸡舍墙 的内面平整光滑,墙面不易脱落,耐磨损和不含有毒有害物质,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并便于监测, 自然通风窗口应为南北向或随地形形成的风流向。
5.2.3 孵化设施
应设种蛋贮存室、验蛋装盘室、熏蒸消毒室、孵化室、出雏室、雏鸡存放室、洗消室等相应设施。
5.2.4 防疫设施
5.2.4.1 围墙或围网
鸡场周围设置不低于2.0 m高的围墙或围网。
5.2.4.2 消毒设施
鸡场的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应设置供机动车辆通行的消毒池,池与门同宽,长4 m以上,深30 cm 以上。各通道应设人行通道、消毒池和洗手盆,消毒池长3 m以上,深5 cm~10 cm。各舍门口应设置消 毒垫和消毒脚盆。生产区入口处应设淋浴、更衣、消毒室。
5.2.5 其他设施
5.2.5.1 5.2.5.2 5.2.5.3
其他设施应符合符合 NY/T 5339 的要求。 饲料仓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具有防潮、防飞鸟、防蛇鼠设施。 更衣室、兽医室、饲料加工区等应配备有效的病禽、污水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6 特征特性
6.1 体型外貌
沙栏鸡头大小适中,多为单冠直立,红色,有6~7个冠齿,耳垂、肉髯呈红色,虹彩橙黄色,躯体 丰满,胸肌发达。出壳雏鸡背部两侧各有一条约0.4 cm宽的白色背线,从肩延伸至尾部,第一次换羽后 条纹消失,出现雌雄羽毛的差别。公鸡羽毛多为黄色或枣红色,腹部有黑色和棕黄色(花胸),尾毛为 黑和黄色。母鸡羽毛多为黄麻色或淡黄带麻色,尾毛略带黑。
6.2 生长性能
生长性能见表1。
表 1 生长性能
周龄,周
0 2 4 6 8
公鸡 35.5 161 371 642 840
体重,g
母鸡 33 145 321 531 702
周龄,周
10 12 14 16 ——
公鸡 1050 1382 1701 2026 ——
体重,g
母鸡 842 947 1189 1416 ——
4
DB4420/T 76—2025
6.3 120 日龄屠宰指标 沙栏鸡120日龄屠宰指标见表2。 表 2 120 日龄屠宰指标
项目
毛重,g 屠宰率,% 半净膛率,% 全净膛率,% 腹脂率,%
公鸡 2100±188
90±2 78±1 67±1 1.15±1
屠宰性能
母鸡 1537±94
88±1 74±2 59±3 3±1
6.4 繁殖性能 沙栏鸡繁殖性能见表3。
表 3 繁殖性能
项目 公鸡性成熟,日龄 母鸡开产日龄,日龄
年产蛋,个 蛋重,g
受精率,% 孵化率,%
指标 140~154 120~147
120 63 94 91.5
7 饲料要求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应符合NY 5032的要求。一般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喂,其质量应符合GB/T 5916 的要求,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饲料预混合添加剂应符合GB/T 22544和NY/T 471的规定。沙 栏鸡饲料营养要求见附录A。
8 种鸡饲养管理
8.1 育雏期饲养管理(0 周~5 周) 8.1.1 育雏前准备
雏鸡进入育雏室前,应对育雏室和食槽、饮水器、保温器等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室温和育雏器温 度应调节到标准要求。 8.1.2 开饮与开食
5
DB4420/T 76—2025
雏鸡进入育雏室,经适当休息后可开饮,先开饮再开食。雏鸡自由饮水或人工协助开饮。开饮温开 水,水温应和室温相近,开饮后不应断水。第一天饮水中可加3%~5%葡糖水。育雏期前3天,可根据实 际情况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电解质等以提高育雏率。
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间宜为出壳后24 h~36 h(或在1/3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可将小鸡碎粒 饲料撒于纸张或塑料薄膜上,雏鸡自由采食。喂料应少喂多餐。3日龄前用撒喂,3日龄后宜用饲料盘或 饲料槽(桶)。
8.1.3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见表4。
表 4 饲养密度
饲养方式 地面平养 网上平养
笼养
周龄,周 1~3 4~5 1~3 4~5 1~3 4~5
饲养密度,(只/m2) 20~25 10~20 40~50 20~40 40~50 20~40
8.1.4 温度 1 d~3 d育雏温度宜为35 ℃,每周宜降低2 ℃,直至脱温。育雏温度见表5。 表 5 育雏温度
周龄,周 1 2 3 4 5
温度,℃ 32~35 30~33 28~31 26~29 24~27
8.1.5 湿度 第一周育雏室相对湿度宜为65%~70%,一周后育雏室相对湿度宜为55%~65%。
8.1.6 光照 第一周育雏室内宜采用24 h光照,光照强度宜为20 lx。一周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8.1.7 通风换气 育雏室应配备专用通风换气设备,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含量应≤0.2%,氨气
浓度应≤0.0015%。
6
DB4420/T 76—2025
8.2 育成期饲养管理(6 周~22 周)
8.2.1 限制喂饲
8.2.1.1 8.2.1.2 表 6。
应对育成期鸡进行限制喂饲,饲料应为全价饲料,限喂量宜为自由采食量的 75%~80%。 育成期母鸡体重宜为充分饲养时母鸡体重的 80%。沙栏鸡母鸡各周龄的限喂量和限制提质见
表 6 母鸡限喂量和限制体重
周龄,周 7 8 9 10 11 12 13 14
每只每天用料,g 60 60 62 64 66 68 70 72
限制体重,g 600±60 670±67 727±72 777±78 838±84 921±92 952±95 1005±100
周龄,周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每只每天用料,g 74 76 78 80 82 86 90 95
限制体重,g 1039±104 1125±112 1206±121 1262±126 1231±123 1346±135 1440±144 1510±151
8.2.1.3 育成期公鸡 7 周龄~17 周龄应平养或笼养,18 周龄后转入单笼饲养。育成期公鸡体重宜充分 饲养时公鸡体重的 90%,根据体重调整饲养。20 周龄时,公鸡体重应比母鸡体重约重 30%。沙栏鸡公鸡 育成期各周龄的限喂量和限制体重见表 7。
表 7 公鸡限喂量和限制体重
周龄,周 7 8 9 10 11 12 13 14
每只每天用料,g 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 65 65 73 73 78 82
限制体重,g 420±42 490±49 685±68 840±84 985±98 1100±110 1240±124 1380±138
周龄,周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每只每天用料,g 82 88 88 95 95 100 100 100
限制体重,g 1520±152 1600±160 1660±166 1750±175 1800±180 1865±186 1995±199 2020±202
8.2.1.4 限制喂饲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 限制喂饲之前,挑出体弱、体型过小和病鸡,避免不必要的死亡。 b) 鸡群发生疾病或应激时,应停止限制喂饲,待鸡群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 c) 应提供充足的采食和饮水位置,防止采食不均和发育不良。 d) 应注意饲养密度,合理分群。饲养密度随日龄增长应要逐渐减少。 e) 不定期挑出体弱有病、发育不良、体质差、伤残等不宜作种用的鸡。 f) 适时转栏。应在性成熟期(18 周~22 周)前,进行育成舍转到产蛋舍的转栏。
7
DB4420/T 76—2025
8.2.2 喂饲方法 喂饲方法包括: a) 每天喂饲:将每天的限料量一次喂给,饮水充足; b) 隔日喂饲:将 2 d 的限料量 1 d 喂给,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投喂; c) 每周限饲:将每周的限料量 5 d 喂给,宜在星期三、星期日停料,把停喂 2 d 的饲料加入 5 d 内饲喂;停喂时,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8.3 产蛋期饲养管理 8.3.1 一般要求
育成期结束后,将鸡群转入产蛋舍。在一个星期内,将后备鸡饲料逐步转为产蛋鸡饲料,并由限制 饲喂改为每日按需要量增加饲料量。种鸡的饲养可根据其产蛋规律分阶段饲养,即分为:产蛋初期、产 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产蛋率,确定投喂饲料量。 8.3.2 产蛋初期喂饲管理
产蛋初期(开产至28周龄),应根据鸡体生长发育情况和产蛋量的增加,相应增加喂饲量。至产蛋 高峰期,停止增加喂料量。 8.3.3 产蛋高峰期喂饲管理
产蛋高峰期(28周龄至50周龄),日粮的营养成分和投喂量宜应保持不变。 8.3.4 产蛋后期喂饲管理
产蛋后期(51周龄后),应根据产蛋量下降的速度,相应地减少饲料的投喂量,或修改饲料配方, 降低饲料中的营养能量水平,提高钙含量。 8.3.5 光照
22周龄起,光照时数在原有的自然光照基础上,每周增加0.5 h,直至每日光照时数达到15 h~16 h, 以后保持恒定,光照强度宜为15 lx~20 lx。 8.3.6 饲养密度
平养的饲养密度宜为3只/m2~4只/m2。笼养实行人工授精,笼养的饲养密度宜为5只/m2~6只/m2。 8.3.7 防止应激
天气突变、转群、防疫接种等情况时,宜及时使用抗应激添加剂等措施防止应激,提高鸡群非特异 性抵抗力。 8.3.8 防暑降温
开放式鸡舍温度超过32 ℃应喷水降温,地面洒水,开电风扇,饲料和饮水中增加抗热应激电解质 和防暑中草药,饮用0.5%小苏打或0.1%维生素C溶液。密闭式鸡舍舍内温度超过30 ℃时采用水帘风机降 温。
8
DB4420/T 76—2025
8.3.9 冬季防寒保温 减少贼风吹入鸡舍,开放式鸡舍要把窗关好。地面饲养时,应保持垫草干燥,发现潮湿应及时更换。
8.3.10 公母鸡配比 大群配种的公母配比以1﹕(8~10)只为宜,小群配种的可提高到1﹕(10~12)只,大群配种的
母鸡群,每群以不超300只为宜。人工授精的公母配比为1﹕(15~25)只。
9 肉鸡饲养管理
9.1 饲养时期与方式 肉鸡饲养时期和方式见表8。
表 8 肉鸡饲养时期与方式
饲养时期 育雏期 中鸡期 大鸡期
周龄 0~5 6~10 11~24
饲养方式 平养或笼养 放养或笼养 放养或笼养
9.2 育雏期饲养管理(0 周龄~5 周龄) 9.2.1 育雏舍及用具消毒
鸡舍和用具等应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场地经清洁后,先用消毒药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消毒药可用 2%的氢氧化钠(烧碱)或一定浓度的百毒杀、百毒消、菌毒清等消毒药水进行消毒;进鸡前3 d~5 d, 关闭门、窗,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0 ml福尔马林混合5 g的高锰酸钾进行薰蒸消毒12 h~24 h,并在进鸡 前1 d~2 d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还应根据气候、鸡只的情况,准备好必要的保温、降温设施。
9.2.2 饲养密度 育雏期饲养密度见表9。
表 9 育雏期饲养密度
饲养方式 地面平养 立体笼养
日龄,d 1~14 15~21 22~35 1~7 8~21 22~35
密度,(只/m2) 50~25 25~19 19~15 60~50 35~30 27~22
9.2.3 基本设备配置 育雏期基本设备配置要求见表10。
9
DB4420/T 76—2025
表 10 育雏期基本设备配置要求
项目 喂料器 饮水器、饮水乳头 保温器
设备 2 kg料桶 开食盘 1 m长食槽 4 L~5 L饮水器 饮水乳头 250W红外线灯泡 保温伞 柴火炉
配置要求 每150只配置一个 每100~150只配置一个 每60只配置一条 每100只配置一个 每30只配置一个 每200只配置一个 每500只配置一个 每1500只配置一个
9.2.4 铺设垫料
地面平养育雏时,为了保暖地面应铺设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粗细 适中,如锯屑、谷壳、小刨花、细河沙等,铺设厚度以3 cm~6 cm为宜。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不得使 用发霉垫料。
9.2.5 放养规模
放养规模宜为每群2000只~3500只,每亩园林坡地进雏数量不超过700只。
9.2.6 雏鸡挑选
挑选的雏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绒毛丰满、整洁、长短适中、干燥柔软; b) 脚粗壮有光泽,无红关节; c) 卵黄吸收良好,腹部不大不硬,肚脐被绒毛覆盖、无血痕,肛门无粪便粘着; d) 叫声宏亮、清脆;个体大小一致,不畸形,不过小,体重符合标准; e) 体型较圆,眼大有神,活泼健壮,反应敏捷;能站立行走,不左右摇摆、后退或前冲; f) 握在手中有弹性,有硬实感,挣扎有力。
9.2.7 饮水与喂料
9.2.7.1 开饮
雏鸡接到育雏舍后,先将其放在舍中休息20 min~30 min,再开始饮水。雏鸡出壳后24 h~36 h 开饮为宜。1周内的雏鸡宜饮温水(25℃~30℃)。开饮1 h~2 h后即可开食,或饮水30 min后有30%~ 50%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宜开食。
9.2.7.2 开食和喂料
开食料宜用小鸡全价破碎饲料,撒在开食料盘上,让雏鸡自由啄食。3d后逐渐改为饲料桶或料槽饲 喂,1周内每天加料4次~6次,做到少喂勤添,1周后可自由采食。立体笼育雏时开始在笼内放置料盘喂 料,1周后应训练其在笼外吃料。
9.2.7.3 饮水及其注意事项
10
DB4420/T 76—2025
每天保持饮水不断。饮水槽每天刷洗一次,每周消毒一次。立体笼养育雏时采用乳头式自动供水系 统,进雏前将水压调整好,清洗消毒后检查每个乳头,对漏水、堵塞或损坏的乳头及时维修、更换。开 始在笼内放置饮水器饮水,1周后应训练其在笼外饮水。
平养育雏时随雏鸡日龄的增大,应逐渐调整饮水器的高度。调整饮水设备时应逐渐进行,饮水设备 边缘的高度以与鸡背等高或略高于鸡背为宜,饮水器下面的垫料应经常更换。雏鸡饮水应做到随时自由 饮水,保证全天供水,不间断。鸡的饮水量宜为采食量的2倍~3倍。当气温升高时,饮水量增加。
9.2.8 温度
育雏舍在进雏前2 h~6 h开始加热升温,适宜温度见表11。舍内不同温度雏鸡表现如下: a) 舍内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采食积极,均匀分布在热源的四周,睡眠时舒展四肢,头颈
伸直,贴伏于地面,无奇异状态和不安的叫声,鸡舍较安静; b) 舍内低温时,雏鸡打堆,靠近热源,不愿出来采食,发出“叽叽”的叫声; c) 舍内高温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采食量减少。 雏鸡一般在4周龄后即可脱温饲养。为尽早让雏鸡养成放牧觅食的习惯,前期每天早上应进行放牧 引导训练。
表 11 育雏期适宜温度
日龄,日 1~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 18~20 21~23 24~26 27~30
热源边缘温度/℃ 38 37 36 35 34 33 33 32 32 31 30 28
育雏舍内温度/℃ 35~34 34~33 33~32 32~31 31~30 30~29 30~29 29~28 29~28 28~27 27~25 25~24
9.2.9 湿度 经常保持室内干燥清洁,适宜相对湿度为60%~65%。如雏鸡羽毛污秽潮湿,应升温和通风换气。如
小鸡毛焦体瘦,饮水量增加,应在鸡舍里洒一些水,增加湿度。 9.2.10 通风换气
5日龄内要注意保温,并每天通风换气2 h。5日龄后可适当增加通风换气时间,14日龄内以保温为 主,14日龄后以通风为主,随着日龄增大逐渐加大通风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嗅,无刺鼻刺眼感 觉。 9.2.11 光照
1周龄内,光照强度宜为25 lx~30 lx。2周龄~5周龄的光照强度宜为15 lx~20 lx。
11
DB4420/T 76—2025
9.2.12 适时分群 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食欲、活动及粪便等情况,发现有弱雏、病雏,应及时分群饲养。可在早晨
第一次喂食时,挑出弱雏、病雏,对病雏要及时隔离治疗,病重雏应立即淘汰。 9.3 中鸡和大鸡饲养管理(6 周龄~17 周龄) 9.3.1 放养前准备
在鸡只投放前,鸡舍和用具等应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清洁消毒要求参照 9.2.1。 9.3.2 放养
6周龄起宜白天放养,保证全天自由饮水,让其采食自然界中的虫、蚁、草、籽、果和矿物质等。 可喂干料或半干湿料,自由采食。6周龄~10周龄喂中鸡料,11周龄至出栏喂大鸡料。放养场地适宜放 养密度为≤700只/亩,放养鸡舍适宜密度为≤20只/m2。 9.3.3 清洁消毒
每天早上应清扫鸡粪,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干燥。每天清洁料槽、刷洗水槽,每周消毒料水槽一次, 带鸡消毒鸡舍一次。 9.3.4 防暑和保暖
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暑与保暖措施,防暑要求参照本8.3.8,保暖要求参照8.3.9。应 防止风雨袭击鸡群。 9.3.5 分群饲养
宜按大小和强弱分群饲养,提高鸡群均匀度。 9.4 上市时间
肉鸡上市时间宜为17周后。
10 疾病防控
10.1 疾病防治 10.1.1 兽药使用应符合 NY/T 5030 的要求,禁止使用国家不允许使用的药物。兽药应由具有《兽药生 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 GMP 兽药生产企业供应,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要求选用 药物,确保选用药物使用合理、安全,使用后不会有对人体有害的残留药物。 10.1.2 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饲养期应按日龄进行免疫,注意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对 病情较轻、可以治疗的病鸡进行隔离医治和饲养。 10.1.3 鸡病防治应以常用药为主,禁止使用的药物应符合农业农村部相关公告的规定。 10.1.4 常见疫病防治见附录 B。 10.2 防疫措施 10.2.1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 和疾病预防方案。
12
DB4420/T 76—2025
10.2.2 内环境的卫生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10.2.3 疫病防治应符合 NY/T 1620 的要求。 10.2.4 生产区内禁止非工作人员和非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进入。特定情况下,外来人员在淋浴和消毒 后穿戴工作服和水鞋后才可进入。 10.2.5 消毒池和消毒垫均选用 2%的氢氯化钠溶液,消毒液应经常添加或更换。 10.2.6 工作人员应换穿洁净的工作服和水鞋,消毒后方可经消毒通道进入生产区。 10.2.7 车辆必须应彻底消毒才可进入场内。 10.2.8 不能混养其他禽畜。 10.2.9 实行“全进全出”制,同一鸡舍或同一栏中的鸡应同一时间调入,在没有全部调出前并经彻底 消毒前不得调入第二批鸡。 10.2.10 每周定期进行两次以上的带鸡消毒,消毒剂选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 无毒和腐蚀性低的消毒剂,如卤素类、表面活性剂等,按其推荐浓度和方法使用。 10.2.11 经常清除场内垃圾、杂草和污水,保持外环境和舍内清洁卫生,每周进行一次全场大扫除和 消毒。 10.2.12 定期灭蚊、灭蝇、灭鼠,药物应选择符合《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菊酯类杀虫剂和抗凝血类 杀鼠剂。 10.2.13 鸡场与鸡舍入口,设置围栏式(防鸡进入)消毒池或紫外线灯消毒间,消毒池长 3 m 以上, 深 5 cm~10 cm,小型鸡场设置消毒垫或消毒脚盘。鸡舍空置期间与入鸡前三天进行熏蒸消毒。
10.3 免疫程序
10.3.1 10.3.2 10.3.3
免疫前后洗净用具并彻底消毒。 免疫时间和接种疫苗见附录 C。 免疫后连续补充多种维生素 7 d。
10.4 病鸡处理
10.4.1 非传染性鸡病,应进行离群医治。 10.4.2 发现可疑高致病性疾病,应报畜牧兽医部门进行确诊,逐级上报。 10.4.3 确诊高致病性鸡病,应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对鸡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并进行彻底的 清洗消毒。
11 废弃物及病害鸡处理
11.1 废弃物处理
11.1.1 11.1.2 11.1.3
清出的垫料、鸡粪便应在鸡群活动区外固定地点进行堆沤发酵处理,作农业用肥。 鸡粪、垫料和污水等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 NY/T 1168 的规定 饮水器、食料糟等损坏的设备,应分类后到鸡场外销毁处理。
11.2 病害鸡处理
应符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实施无害化处理规程。
13
DB4420/T 76—2025 12 生产记录
建立鸡场生产记录档案,档案应符合NY/T 3445的要求。包括进雏时间、数量、鸡苗来源;每日生 产记录包括:日期,鸡龄,死亡原因及数量,存栏数,晴雨天气和温、湿度,消毒,用药,免疫记录, 喂料及拌添加剂品种和数量,鸡群健康情况;出售日期及各等级肉鸡数量和比例;生产记录应保存不少 于2年。
14
DB4420/T 76—2025
附录A (资料性) 饲料营养要求
表A.1给出了沙栏鸡饲料营养要求。 表A.1 饲料营养要求
分类 种鸡 肉鸡
沙栏鸡阶段 育雏期 后备期 产蛋期
小鸡(0~30 日龄) 中鸡(31~70 日龄) 大鸡(71~120 日龄)
粗蛋白,% 20~21 16~18 16~17 21~22 17~18 16~18
代谢能,(MJ/kg) 11.90 11.90 11.70 11.72 12.34 13.18
钙,% 0.9 0.75
1~3.50 0.9 0.85 0.9
总磷,% 0.6 0.6
0.6~0.65 0.6 0.60 0.60
15
DB4420/T 76—2025
附录B (资料性) 常见疫病防治
表B.1给出了沙栏鸡的常见疫病防治。 表 B.1 常见疫病防治
病名 鸡新城疫
禽流感 甘保罗病
鸡马立克氏病
鸡白痢
禽霍乱 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球虫病
病原 病毒 病毒 病毒
病毒
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
杆菌 病毒 鸡球虫
主要症状
防治措施
呼吸困难,嗉囊积液,口鼻有多量粘液,黄绿色或 灰白色稀粪,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接种鸡新城疫疫苗。
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体温升高,活动减少,伴有 咳嗽、喷嚏、啰音等,高度致死。
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羽毛松乱、白色水样粪便、畏寒喜暖、结堆,病鸡 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废绝。
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2 月龄左右发病,病鸡逐渐消瘦,羽毛松乱,冠苍 出壳 24 h 内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
白、腹泻,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的出现单侧性 苗,12 d 后再用双倍量疫苗进行
翅膀下垂或两腿呈一前一后劈叉状,皮肤可出现肿 加强免疫,种蛋、孵化设备进行
瘤结节。
严格消毒。
1 日龄~15 日龄易感,病鸡精神萎顿,绒毛松乱, 加强种蛋、孵化器消毒;发病鸡
嗜睡,拍白色浆糊状腥臭粪便,肛门绒毛常被粪便 可用痢特灵、土霉素、磺胺类药
污染。
物进行治疗。
精神沉郁,羽毛松散,嗜睡,翅膀下垂,口鼻有黏 液,严重腹泻,急性死亡。
注射细菌疫苗,加强场地消毒, 发病鸡可用青霉素、土霉素、磺 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病鸡呼吸困难,严重的呈观星状犬坐引颈呼吸,咳 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对病
出物中常带血,并常伴有眼结膜炎。
鸡进行严格的隔离消毒。
15 日龄~20 日龄易感,病鸡羽毛松乱、精神不振、 可用青霉素、氯苯胍等药物进行
排出咖啡色或带血粪便。
治疗。
16
DB4420/T 76—2025
附录C (资料性)
免疫接种
表B.1、B.2分别给出了沙栏鸡肉鸡、种鸡的参考免疫接种。 表 B.1 肉鸡参考免疫接种
顺序 1 2 3 4 5
6
7
8
免疫时间 1 日龄 1 日龄 1 日龄 1 日龄 12 日龄
14 日龄
30 日龄
51 日龄
疫苗种类 马立克氏病(MD)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
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
鸡新城疫 CS2
表 B.2 种鸡参考免疫接种
顺序
免疫时间
1
1 日龄
2
1 日龄
3
1 日龄
4
1 日龄
5
5 日龄
6
7 日龄
7
13 日龄
8
18 日龄
9
28 日龄
10
42 日龄
11
49 日龄
12
56 日龄
13
63 日龄
14
77 日龄
15
84 日龄
16
91 日龄
疫苗种类 马立克氏病(MD)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
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毒性关节炎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 CS2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鸡传染性鼻炎 病毒性关节炎 传染性脊髓炎、鸡痘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新城疫 CS2
17
DB4420/T 76—2025
顺序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表 B.2 种鸡参考免疫接种(续)
免疫时间 98 日龄 105 日龄 112 日龄 119 日龄 126 日龄 133 日龄 140 日龄 147 日龄
疫苗种类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鼻炎
减蛋综合症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
新城疫 CS2
18
DB4420/T 76—202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6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版) [3] 农医发〔2017〕25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 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