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03/T 63-2025 建设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737.79 KB
  • 标准类型:地方其他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建设工程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4403/T 63-2025)是深圳市针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制定的地方标准,替代2020年版,重点强化管理措施与新技术应用。以下是主要内容总结:


​一、核心框架​

规范涵盖​​12章及4个附录​​,从治理原则、前期准备到特殊时段施工要求,形成全链条管控体系,强调管理与技术结合,并引入新工艺设备。


​二、核心内容解析​

​1. 范围与引用标准​

  • ​适用范围​​:深圳市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含交通、轨道、水务),​​排除应急抢险工程​​。
  • ​引用标准​​:涉及噪声监测(GB 12523)、爆破(GB 6722)、拆除安全(JGJ 147)等20余项国标行标。

​2. 关键术语定义​

  • ​施工噪声​​:施工场所内干扰环境的声音。
  • ​场界​​:经批准的施工场地边界。
  • ​在线监测​​:基于自动设备的噪声数据采集系统。
  • ​综合降噪量​​:安装降噪设施前后声压级差值(单位:dB)。

​3. 治理原则​

  • ​"谁污染、谁治理"​​,要求施工单位从管理和技术双路径控制噪声,附录A提供管控流程图。

​4. 管理措施​

  • ​合同保障​​:建设方需在合同中明确噪声防治责任,列明费用;施工单位在安全文明费中单列声屏障等降噪措施预算。
  • ​方案编制​​:施工单位需编制《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模板见附录B),包括敏感点分析、设备清单、降噪措施等。
  • ​管理架构​​:建立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三级责任体系,明确项目经理、环保主任职责,推行BIM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

​5. 沟通协调机制​

  • ​环保公示​​:工地出入口设公示牌,含工程信息、负责人联系方式,通过微信群等动态更新高噪声作业时段。
  • ​群众沟通​​:设置接访点、定期走访社区、开展工地开放日,主动化解矛盾,建立投诉响应台账。

​6. 噪声监测要求​

  • ​点位布设​​:优先敏感点影响大、背景噪声小的位置,随施工阶段调整。
  • ​在线监测​​:设备需联网政府平台,显示屏朝外,每月校准偏差≤0.5dB(A)。
  • ​手动监测​​:场界外1m、围挡上0.5m处定时监测,特殊时段加密频次。

​7. 施工工艺与设备​

  • ​淘汰目录​​:附录C列出17类禁止使用的老旧设备(如TQ60塔吊、Q51汽车吊)及工艺(如强夯法、模板硬撬)。
  • ​工艺优化​​:
    • ​拆除工程​​:优先拆除远离敏感点的构筑物,采用水幕切割替代爆破。
    • ​地基工程​​:深基坑盖挖/半盖挖,静力压桩机替代旋挖桩机。
    • ​主体结构​​:预拌混凝土、液压振捣棒、溜槽输送,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机电装修​​:变频低噪设备,吊装系统防碰撞。

​8. 场地布置与降噪措施​

  • ​设备布局​​:高噪声设备远离敏感点(参考附录D距离表),如混凝土泵车需距场界90m以上。
  • ​降噪技术​​:
    • ​隔声罩/房​​:移动设备罩体降噪≥10dB(A),固定设备隔声房≥20dB(A)。
    • ​封闭施工​​:切割/破碎作业在室内或隔声棚,轨道交通明挖段盖挖、暗挖段竖井棚降噪≥25dB(A)。
    • ​路面减振​​:未硬化路面覆盖钢板(橡胶包边),限速5-20km/h。

​9. 施工行为管控​

  • ​设备维护​​:定期润滑、检修,避免非正常运转噪声。
  • ​联络方式​​:禁用鸣笛,改用对讲机。
  • ​车辆管理​​:避开午夜间进出,场内限速,禁止急刹。

​10. 特殊时段(午夜间)施工​

  • ​申请流程​​:需向生态环境部门申请作业证明,按许可内容施工。
  • ​公示要求​​:工地及社区显著位置公示证明,主动告知居民。
  • ​降噪强化​​:优先低噪设备,加密监测,指定现场负责人。

​三、附录核心内容​

  • ​附录A​​:噪声管控流程图,指导全流程实施。
  • ​附录B​​:实施方案模板,含敏感点示意图、设备清单、经费台账等。
  • ​附录C​​:淘汰设备目录(如T100推土机、WP-3挖掘机)。
  • ​附录D​​:设备与场界控制距离表(如风镐60m、混凝土泵车90m)。

​四、修订重点​

  • ​新增管理要求​​:BIM技术应用、群众接访制度、经费专款台账。
  • ​技术升级​​:引入溜槽工艺、磨光机器人、低噪吊装系统。
  • ​监测调整​​:强化手动监测规范,简化自动监测条款。
  • ​工艺淘汰​​:明确禁止强夯法、竹木模板现场加工等。

该标准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结合技术创新与社区共治,为深圳市施工噪声治理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