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487-2025 藜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4.56 M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NY/T 4487-2025 藜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 适用范围:适用于藜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包括病害(霜霉病、尾孢叶斑病等)和虫害(筒喙象、根直斑蝇等)。
- 核心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控制病虫危害。
- 归口与起草: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山西农业大学、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联合起草。
二、主要病虫害清单
1. 病害(4种)
| 病害名称 | 病原 | 分布区域 | 危害特点 |
|---|---|---|---|
| 藜麦霜霉病 | 多变霜霉(Peronospora variabilis) | 甘肃、青海、山西等 | 叶片出现淡黄至粉色病斑,叶背灰黑色霉层,高湿环境下易发。 |
| 藜麦尾孢叶斑病 | 藜尾孢(Cercospora chenopodii) | 青海、山西、西藏等 | 叶片灰褐色圆形病斑,有黄色晕圈和霉层,湿度>75%时易发。 |
| 藜麦异孢霉叶斑病 | 北京异孢霉(Heterosporicola beijingensis) | 甘肃、北京、四川等 | 叶片褐色病斑,中央干裂穿孔,表面有轮状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
| 藜麦笄霉软腐病 | 瓜笄霉(Choanephora cucurbitarum) | 山西、河北、北京等 | 穗、茎、叶水渍状软腐,附着深棕色霉层,高温高湿(>80%)时易发。 |
2. 虫害(5种)
| 虫害名称 | 分类地位 | 分布区域 | 危害特点 |
|---|---|---|---|
| 筒喙象 | 鞘翅目象甲科(Lixus sp.) | 甘肃、山西、内蒙古等 | 幼虫蛀食主茎/侧枝,致植株倒伏枯死。 |
| 藜麦根直斑蝇 | 双翅目斑蝇科(Tetanops sintensisi) | 山西、内蒙古、西藏等 | 幼虫群集啃食根系表皮,致植株萎蔫枯死。 |
| 黄曲条跳甲 | 鞘翅目叶甲科(Phyllotreta striolata) | 全国藜麦产区 | 幼虫环剥根皮,成虫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 |
| 菠菜潜叶蝇 | 双翅目花蝇科(Pegomya exilis) | 甘肃、青海等 | 幼虫在叶内蛀食形成透明潜道,致叶片枯黄脱落。 |
| 华北大黑鳃金龟 | 鞘翅目鳃金龟科(Holotrichia oblita) | 北方种植区 | 幼虫(蛴螬)啃食根系,成虫危害叶片。 |
三、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
- 抗病品种:选用抗旱、抗倒伏、耐病虫品种(符合NY/T 3687)。
- 轮作倒茬:与玉米、谷子、马铃薯等轮作,减少虫源基数;注意前茬除草剂残留风险。
- 土壤管理:
- 冬灌(封冻区)降低虫口密度。
- 播种前深翻30–40 cm,晾晒3–5天,减少病原及虫蛹。
- 栽培措施:
- 调整播期避开花期雨季,预防病害。
- 覆膜穴播阻止根直斑蝇产卵(符合NY/T 3687)。
- 田园清洁:清除病残株及杂草,集中深埋或堆沤。
2. 物理防治
- 灯光诱杀:每1–2 hm²设1盏杀虫灯(符合GB/T 24689.2),灯高120–150 cm,夜间20:00–6:00开灯诱杀金龟子等成虫。
- 糖醋液诱杀:根直斑蝇成虫期,每667m²挂5–10个糖醋液诱捕器(糖:乙酸:水=1:1:10),10–15天更换1次。
- 诱虫板诱杀:黄曲条跳甲发生期,每667m²挂20–30张黄色诱虫板(符合GB/T 24689.4),高出植株10–15 cm。
3. 生物防治
- 使用生物源农药、昆虫病原线虫或天敌(如七星瓢虫)防治霜霉病、根直斑蝇、金龟子等。
4. 化学防治
- 土壤处理:用3%辛硫磷颗粒剂2.5 kg拌细土20 kg制成毒土,播种时撒施(符合NY/T 2683)。
- 种子包衣:选用合规包衣剂(符合GB/T 15671、NY/T 393)。
- 生长期用药:
- 优先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遵循GB/T 8321、NY/T 1276、NY/T 393。
- 无登记农药时,按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规定选择。
四、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 记录内容:
- 病虫害发生时间、地点、面积、危害程度及防治技术。
- 农药名称、来源、登记证号、用量、施用方式、器械、次数、间隔期等。
- 记录要求:
- 使用附录B的标准化表格(表B.1病虫害记录表、表B.2农药使用表)。
- 保存至少2年。
五、附录关键信息(附录A)
- 病害识别:
- 霜霉病:叶背灰黑色霉层,病斑直径13–22 mm(图A.1–A.2)。
- 笄霉软腐病:穗部水渍状软腐,霉层深棕色(图A.7–A.8)。
- 虫害识别:
- 筒喙象:幼虫蛀茎致植株倒伏,成虫棕褐色(图A.9)。
- 根直斑蝇:幼虫尾节有1对突刺,成虫翅透明(图A.10)。
- 形态特征:详细描述各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尺寸、颜色及鉴别特征(如黄曲条跳甲鞘翅“哑铃状”黄纹)。
六、引用标准清单
包括GB/T 8321(农药使用)、GB/T 24689(诱虫设备)、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NY/T 3687(栽培技术)等15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定了藜麦主要病虫害的识别要点、防治原则及具体技术措施,强调农业与物理防治优先,化学防治合规化,并通过生产记录实现全程可追溯,为藜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