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735-2025 天然生胶 子午线轮胎橡胶加工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423.52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天然生胶子午线轮胎橡胶加工技术规程总结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以新鲜胶乳、凝块、胶块、烟胶片、生胶片为原料生产的子午线轮胎橡胶,涵盖原料收集、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包装运输及追溯方法。
2. 核心修订内容
- 新增:术语定义(如胶块、生胶片)、追溯方法、生物凝固技术引用(NY/T 3982)。
- 调整:不锈钢筛网孔径(850μm)、干燥温度(≤125℃)与时间(≤6h)、工艺流程优化。
- 删除:收胶站胶乳强制加氨要求,氧化变质凝块禁用。
3. 原料收集要求
- 新鲜胶乳:
- 过滤(850μm筛网),氨含量≤0.05%(尽量少加氨)。
- 变质胶乳需单独凝固后加工。
- 凝块:及时运输,避免氧化变质(变质不可用)。
- 胶块/烟胶片/生胶片:分类存放,防曝晒,杂质含量需控制。
4. 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不同原料选择5种工艺:
- 新鲜胶乳→生物凝固→压绉→造粒→干燥→干搅→成品。
- 凝块/烟胶片/生胶片→破碎→混合洗涤→绉片造粒→干燥。
- 混合原料(胶乳+凝块等)→分级处理→掺合→干燥。
- 胶块/烟胶片→干搅(温度控制≤140℃)→冷却→成品。
关键设备:湿搅机、单螺杆破碎机、金属探测仪、干燥设备(浅层连续干燥机等)。
5. 生产操作规范
- 凝固:
- 生物凝固按NY/T 3982执行,熟化时间16-24小时。
- 无氨胶乳优先,有氨胶乳需中和后处理。
- 破碎与造粒:
- 胶块破碎尺寸≤12cm,最终绉片厚度≤6mm,湿胶粒含水率≤40%。
- 干燥:
- 温度≤125℃,干燥时间≤6h(洞道式)或≤3h(浅层连续)。
- 干搅:
- 烟胶片比例15%-35%,温度分段控制(第一段≤120℃,第二段≤140℃),冷却至45-55℃。
6. 质量控制
- 原料检验:
- 新鲜胶乳干胶含量(附录A快速测定法)、氨含量(附录B滴定法)。
- 凝块含胶量≥40%,杂质超标禁用。
- 过程控制:
- 门尼黏度调控:原料配比调整、生物凝固辅料、化学增黏剂(盐酸羟胺等,用量0.03%-0.05%)。
- 成品检验:
- 按NY/T 459检测理化指标(杂质、灰分、氮含量等),外观符合客户要求。
7. 包装与追溯
- 包装:按NY/T 459执行,标识清晰。
- 追溯体系:
- 记录原料来源、加工参数(干燥温度/时间)、设备运行状态、产品唯一标识。
- 关键追溯点:胶乳批次、生物凝固液pH、掺合比例、干燥记录。
8. 附录方法
- 附录A:干胶含量快速测定(铝盘加热法,计算×0.93)。
- 附录B:氨含量滴定法(甲基红指示,盐酸标准液滴定)。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范了子午线轮胎橡胶生产的全流程,强调原料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如生物凝固)、设备升级及追溯管理,确保产品性能稳定且可溯源,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