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520-2025 余甘子生产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971.58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4-18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NY/T4520—2025
余甘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 Linn?)生产的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果园定植、土肥水管
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余甘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园地选择
4?1 气候条件
栽植海拔300m~1600m;年平均气温≥16℃,绝对最低温度0℃以上,冬季无霜冻地区;年降水量
≥500mm;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1300h~1500h.
4?2 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50cm,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
定.
4?3 大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4?4 灌溉水质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5 立地条件
坡度<25°,朝向南坡、东南坡或西南坡;沿海地区基本无台风危害或危害不大区域;不宜在低洼地或
山谷易沉积冷空气处种植.
4?6 园地规划
选择远离污染、靠近道路、排灌方便的地块建园.根据园地大小建设主干道、支干道、排灌、附属建筑
物等设施.平地果园主干道贯穿全园并与外路相通,宽4m~5m,支干道与主干道衔接,宽3m~4m;挖
主排水沟,沟深1m,沟宽0?8m.山地果园依据地形、地势、坡度、株行距等决定梯田台面宽度,必要时修
建蓄水池.
5 品种选择
根据栽植地块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当地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栽培品种.早熟
1
NY/T4520—2025
品种如玻璃油甘、大玉余甘果,晚熟品种如盈玉、兰丰.
6 果园定植
6?1 种苗要求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的1年~2年生袋装嫁接苗,茎粗≥1?0cm、株高≥60cm.
6?2 植穴准备
在定植前可进行全园深翻.块状整地,挖面宽0?5m~0?6m,深0?5m~0?6m 的定植穴.回土时,
坑底放置一层杂草或秸秆,分层填入表土、有机肥10kg~20kg、钙镁磷肥1kg、复合肥0?5kg,再回填表
土.灌水沉实,待植.有机肥应符合NY/T525的规定.
6?3 定植时期
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定植.
6?4 定植方法
在植穴中部挖1个小穴,竖直放入苗木,苗木根颈部高于地表20cm,覆土压实.修筑树盘,浇足定根
水,再盖一层表土.
6?5 定植密度
株行距(2?5~4)m×(3~4)m,南北向为宜.定植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地形地势、栽种品种适当
调整.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扩穴培肥
定植后1年~2年的幼龄树在12月至翌年2月进行扩穴培肥,定植穴外围挖长0?8m~1m,宽、深
各为0?3m~0?4m 的施肥沟,填入秸秆、有机肥和钙镁磷肥等.成龄树采用隔行深翻扩穴方法,把树盘
周围土壤翻松.回填时,先将表土填入沟中,后填心土.
7?1?2 树盘覆盖
树盘用稻草、花生秆或秸秆进行覆盖,干草覆盖厚度5cm.如没有间作果园,可利用果园自然生草或
人工生草覆盖,适时收割翻埋土中或覆盖树盘.
7?2 施肥管理
7?2?1 幼龄树施肥
遵循勤施、薄施原则,以氮肥为主、增施有机肥.定植当年,幼树新梢转绿后开始追肥,随后每抽1次
新梢转绿后进行追肥,全年施肥2次~3次,每次施尿素50kg/hm2.
7?2?2 结果树施肥
每年施用高钾复合肥2次,壮果肥和壮梢肥各1次,每次300kg/hm2.壮果肥5月中旬施用,壮梢肥
于采果后施用.
7?3 水分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春梢、夏梢、秋梢抽发期、开花结果期及成熟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果实成熟期遇
雨水多时应及时排除积水.
8 整形修剪
8?1 整形
树形以开心形为主,枝条错落伸展,分布合理.
8?2 修剪
8?2?1 幼龄树
2
NY/T4520—2025
1年~2年的幼龄树一般不剪或轻度疏剪,过密枝可适当疏除.留主枝50cm~60cm 剪顶,使主干
抽生3条~4条主分枝,在各条主分枝上培养3条~5条次分枝.
8?2?2 结果树
分为采果后修剪和冬季休眠期修剪,主要剪去病虫枝、纤弱枝、内膛枝、交叉枝和过密枝.结果树树高
应控制在3m 以下,有效结果母枝长度控制在1m~2m.对树冠部分径粗1?5cm~2?0cm 的3年~5
年生枝条组进行回缩短截,保留基部芽6对~7对,枝组回缩量为其总量的20%~25%.
9 花果管理
9?1 促花
每年11月左右,对成龄树采用环扎或环割方式促花.环扎用铁线扎在主分枝上,最迟春梢萌发前
20d解扎;环割主枝,宽度为0?5cm~1?0cm,深度刚达木质层而不伤木质.
9?2 疏果
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等.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化学
防治.
10?2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品种,定时进行果园清理,及时清除病虫枝、感病花果;加强水肥管理,健壮树势.
10?3 物理防治
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或色板诱杀害虫.
10?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捕食螨等天敌,推广使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方法防治.
10?5 化学防治
优先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进行防治.
11 采收与储藏
11?1 采收期
早熟品种7月—9月采收,晚熟品种10月—11月采收.
11?2 采收要求
余甘子挂果期长,分期分批采摘.采收宜选择晴天清晨或傍晚.采摘时要求轻采、轻放,容器底部放
置衬垫物,避免果实机械损伤.
11?3 储藏
使用塑料筐、竹筐或纸箱储藏于干燥通风良好库房或温度在2 ℃~5 ℃冷库,及时进行果品分级、
包装.
12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等生产环节所采取
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应保留2年以上.生产记录表见附录A.
3
NY/T4520—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余甘子生产记录
余甘子生产记录见表A?1.
表A?1 余甘子生产记录
地块名称品种
地块面积种植日期种植地点
施肥记录
肥料名称养分含量生产厂家
施肥量
kg/hm2
施肥方式施肥日期施肥人
施药记录
农药名称有效成分生产厂家
施药量
g/hm2
安全间隔期施药日期施药人
其他农事记录
农事日期农事活动内容
采收记录
采收日期
采收量
kg
产品处理
直接销售入库冷藏
记录人:
4
余甘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 Linn?)生产的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果园定植、土肥水管
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余甘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园地选择
4?1 气候条件
栽植海拔300m~1600m;年平均气温≥16℃,绝对最低温度0℃以上,冬季无霜冻地区;年降水量
≥500mm;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1300h~1500h.
4?2 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50cm,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
定.
4?3 大气质量
应符合GB3095规定的二级标准.
4?4 灌溉水质
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5 立地条件
坡度<25°,朝向南坡、东南坡或西南坡;沿海地区基本无台风危害或危害不大区域;不宜在低洼地或
山谷易沉积冷空气处种植.
4?6 园地规划
选择远离污染、靠近道路、排灌方便的地块建园.根据园地大小建设主干道、支干道、排灌、附属建筑
物等设施.平地果园主干道贯穿全园并与外路相通,宽4m~5m,支干道与主干道衔接,宽3m~4m;挖
主排水沟,沟深1m,沟宽0?8m.山地果园依据地形、地势、坡度、株行距等决定梯田台面宽度,必要时修
建蓄水池.
5 品种选择
根据栽植地块土壤、气候、环境条件及市场需求,选择当地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的栽培品种.早熟
1
NY/T4520—2025
品种如玻璃油甘、大玉余甘果,晚熟品种如盈玉、兰丰.
6 果园定植
6?1 种苗要求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的1年~2年生袋装嫁接苗,茎粗≥1?0cm、株高≥60cm.
6?2 植穴准备
在定植前可进行全园深翻.块状整地,挖面宽0?5m~0?6m,深0?5m~0?6m 的定植穴.回土时,
坑底放置一层杂草或秸秆,分层填入表土、有机肥10kg~20kg、钙镁磷肥1kg、复合肥0?5kg,再回填表
土.灌水沉实,待植.有机肥应符合NY/T525的规定.
6?3 定植时期
每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定植.
6?4 定植方法
在植穴中部挖1个小穴,竖直放入苗木,苗木根颈部高于地表20cm,覆土压实.修筑树盘,浇足定根
水,再盖一层表土.
6?5 定植密度
株行距(2?5~4)m×(3~4)m,南北向为宜.定植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地形地势、栽种品种适当
调整.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扩穴培肥
定植后1年~2年的幼龄树在12月至翌年2月进行扩穴培肥,定植穴外围挖长0?8m~1m,宽、深
各为0?3m~0?4m 的施肥沟,填入秸秆、有机肥和钙镁磷肥等.成龄树采用隔行深翻扩穴方法,把树盘
周围土壤翻松.回填时,先将表土填入沟中,后填心土.
7?1?2 树盘覆盖
树盘用稻草、花生秆或秸秆进行覆盖,干草覆盖厚度5cm.如没有间作果园,可利用果园自然生草或
人工生草覆盖,适时收割翻埋土中或覆盖树盘.
7?2 施肥管理
7?2?1 幼龄树施肥
遵循勤施、薄施原则,以氮肥为主、增施有机肥.定植当年,幼树新梢转绿后开始追肥,随后每抽1次
新梢转绿后进行追肥,全年施肥2次~3次,每次施尿素50kg/hm2.
7?2?2 结果树施肥
每年施用高钾复合肥2次,壮果肥和壮梢肥各1次,每次300kg/hm2.壮果肥5月中旬施用,壮梢肥
于采果后施用.
7?3 水分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春梢、夏梢、秋梢抽发期、开花结果期及成熟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果实成熟期遇
雨水多时应及时排除积水.
8 整形修剪
8?1 整形
树形以开心形为主,枝条错落伸展,分布合理.
8?2 修剪
8?2?1 幼龄树
2
NY/T4520—2025
1年~2年的幼龄树一般不剪或轻度疏剪,过密枝可适当疏除.留主枝50cm~60cm 剪顶,使主干
抽生3条~4条主分枝,在各条主分枝上培养3条~5条次分枝.
8?2?2 结果树
分为采果后修剪和冬季休眠期修剪,主要剪去病虫枝、纤弱枝、内膛枝、交叉枝和过密枝.结果树树高
应控制在3m 以下,有效结果母枝长度控制在1m~2m.对树冠部分径粗1?5cm~2?0cm 的3年~5
年生枝条组进行回缩短截,保留基部芽6对~7对,枝组回缩量为其总量的20%~25%.
9 花果管理
9?1 促花
每年11月左右,对成龄树采用环扎或环割方式促花.环扎用铁线扎在主分枝上,最迟春梢萌发前
20d解扎;环割主枝,宽度为0?5cm~1?0cm,深度刚达木质层而不伤木质.
9?2 疏果
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小果等.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化学
防治.
10?2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品种,定时进行果园清理,及时清除病虫枝、感病花果;加强水肥管理,健壮树势.
10?3 物理防治
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或色板诱杀害虫.
10?4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捕食螨等天敌,推广使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方法防治.
10?5 化学防治
优先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进行防治.
11 采收与储藏
11?1 采收期
早熟品种7月—9月采收,晚熟品种10月—11月采收.
11?2 采收要求
余甘子挂果期长,分期分批采摘.采收宜选择晴天清晨或傍晚.采摘时要求轻采、轻放,容器底部放
置衬垫物,避免果实机械损伤.
11?3 储藏
使用塑料筐、竹筐或纸箱储藏于干燥通风良好库房或温度在2 ℃~5 ℃冷库,及时进行果品分级、
包装.
12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藏等生产环节所采取
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应保留2年以上.生产记录表见附录A.
3
NY/T4520—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余甘子生产记录
余甘子生产记录见表A?1.
表A?1 余甘子生产记录
地块名称品种
地块面积种植日期种植地点
施肥记录
肥料名称养分含量生产厂家
施肥量
kg/hm2
施肥方式施肥日期施肥人
施药记录
农药名称有效成分生产厂家
施药量
g/hm2
安全间隔期施药日期施药人
其他农事记录
农事日期农事活动内容
采收记录
采收日期
采收量
kg
产品处理
直接销售入库冷藏
记录人: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