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765-2025 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640.29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765-2025
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技术规范
(主要内容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疑似或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 替代NY/T 765-2004版,主要更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采样流程、包装要求等。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包括《NY/T 766》(无害化处理)、《NY/T 768》(人员防护)、GB/T 1.1-2020(标准化文件结构)等。
三、术语和定义
- 样品(Specimen):来自动物或环境的检测材料。
- 采样(Sampling):按程序从动物或环境中获取样品的全过程。
- 抽样单元:同一饲养条件或同一批次的动物群体或产品。
- 随机抽样:确保每个观察单位有相同概率被选中的抽样方式。
四、采样前准备
- 人员要求:
- 经过生物安全培训,掌握无菌操作和记录规范。
- 器具灭菌:
- 解剖刀、镊子等需高压蒸汽(121℃, 15-30分钟)或干热灭菌(120℃, 60分钟);应急时可用75%酒精擦拭。
- 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注射器、拭子。
- 保存液配制:
- 按附录A配制磷酸盐缓冲液(含抗生素),泄殖腔拭子/粪便样品需提高抗生素浓度至10倍。
- 防护材料:
- 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液等,按NY/T 768执行。
五、样品采集
1. 采样原则
- 诊断/被动监测:选择典型症状禽只,采集组织、污染物。
- 主动监测:随机采集口咽/泄殖腔拭子,根据流行率确定抽样量。
- 无菌操作:每份样品单独采集,避免交叉污染。
- 生物安全:遵循无害化处理(NY/T 766)和人员防护要求。
2. 具体采集方法
- 拭子样品:
- 口咽拭子:深入喉头旋转3-5次,保存液含常规抗生素。
- 泄殖腔拭子:深入1.5-2cm旋转3圈,保存液抗生素浓度提高10倍。
- 小型禽类(如鸽)使用3mm拭子减少损伤。
- 组织样品:
- 无菌采集气管、肺、肝、脾等(15-20g),分装密封并标注名称。
- 粪便样品:采集1-2g新鲜粪便,保存液抗生素浓度提高10倍。
- 血清样品:
- 翅静脉/心脏采血(成年禽右侧卧或仰卧保定),分离血清后编号保存。
- 整禽样品:尸体装入密封袋,外包装消毒。
- 环境样品:
- 表面采样(多点分布式)、污水吸附(拭子反复浸渍),保存液常规浓度。
3. 记录与包装
- 登记表(附录B):详细填写场点信息、样品类型、编号、禽只来源等。
- 包装要求(附录C):
- 三层结构:主容器(防水密封)、辅助包装(吸附材料填充)、外包装(消毒后加生物危险标识)。
- 运输前外包装需用有效氯500mg/L或过氧乙酸消毒。
六、样品保存
- 时间要求:
- 24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冷藏运输,4℃保存);超过24小时需冷冻(-20℃以下)。
- 保存条件:
- 病原学样品4℃保存≤4天,长期需-70℃;血清学样品4℃保存≤7天,长期需-20℃。
- 禁忌:避免反复冻融。
七、样品运输
- 运输方式:
- 优先陆路运输;航空运输需持《准运证书》和民航危险品资质。
- 人员与安全:
- 专人护送(≥2人),双签收制度;运输中发生泄漏需2小时内报告。
- 国际运输:符合《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及国际规则。
八、附录要点
- 附录A(保存液配制):
- 0.01mol/L PBS(pH7.2),含青霉素(2000U/mL)、链霉素(2mg/mL)、庆大霉素(50μg/mL)、制霉菌素(1000U/mL)及牛血清白蛋白(5mg/mL)。
- 附录C(包装规范):
- 主容器密封防漏,辅助包装填充吸附材料,外包装消毒后加生物危险标识(见图C.1)。
九、关键变化(与2004版对比)
- 新增术语定义(如抽样单元、随机抽样)。
- 细化采样方法(如环境、污水采样)。
- 强化生物安全要求(运输事故应急处理)。
- 增加附录C(包装规范)及保存液抗生素浓度调整说明。
十、注意事项
- 采样器械需彻底灭菌,废弃物按NY/T 766处理。
- 血清样品单独存放,防止与其他样品交叉污染。
- 航空运输液体样品需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危险品包装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