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667.22-2025 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第22部分:可可
- 文件大小:287.24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19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主要内容总结
标准编号与范围
- NY/T 2667.22-2025 是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的第22部分,专门针对可可(Theobroma cacao L.)品种的审定。
- 适用于中国境内可可品种的审定,涵盖品种来源、试验要求、性状指标及审定流程。
核心审定要求
-
基本要求
- 品种来源:需明确且无知识产权纠纷。
- 命名规范: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需通过NY/T 3975规定的测试。
- 试验要求: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数据齐全。
- 对照品种:选择与申请品种成熟期相近、性状突出的已登记或公认品种。
-
目标性状要求
- 丰产性:干豆产量比对照增产≥10%(显著差异),其他经济性状不低于对照。
- 品质:可可脂、多酚、可可碱等至少1项显著优于对照,其他性状不劣于对照。
- 抗逆性:抗黑果病、茶角盲蝽、寒害或风害等至少1项优于对照,其他性状相当。
- 其他特异性状:果实形状、颜色、香气等至少1项优于对照,其他性状相当。
判定规则
- 同时满足基本要求及至少1项目标性状要求,方可通过审定。
审定程序
-
申请
- 提交书面申请,附品种来源、试验报告、DUS测试结果等材料。
-
现场鉴评
- 地点选择:随机抽取1-2个生态区代表性地块。
- 鉴评内容(附录A):
- 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类型、种植密度等。
- 植物学性状:树型、株高、冠幅、果实特征(形状、重量、颜色等)。
- 农艺性状:抽梢期、主花期、果实生育期。
- 产量:单株干豆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精确至0.1 kg/亩)。
- 品质:可可脂含量、多酚、类黄酮、可可碱等(按NY/T 3977检测)。
- 抗逆性:黑果病、茶角盲蝽、寒害、风害等抗性等级。
- 记录表格(附录B):涵盖品种名称、试验地信息、性状数据及专家签名。
-
初审
- 审查名称合规性、材料真实性、试验方案(按NY/T 2668.22)、结果有效性。
- 形成初审意见,建议通过或不通过。
-
终审
- 综合申报材料、鉴评报告和初审意见,专家投票表决(需2/3赞成)。
附录与引用标准
- 附录A:详细规定现场鉴评的观测项目与方法(如株高、果实尺寸、抗病性评估)。
- 附录B:提供标准化鉴评记录表模板,确保数据规范统一。
- 引用标准:
- NY/T 2668.22(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 NY/T 3975(DUS测试指南)
- NY/T 3977(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关键实施要点
- 试验数据完整性:需提供至少3年的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性试验数据。
- 抗性分级标准:如抗黑果病分为免疫、高抗、抗、中抗、感、高感6级。
- 品质检测:需由资质机构出具报告,确保可可脂等指标的科学性。
- 终审流程:强调专家独立投票,确保审定的公正性。
该标准系统规范了可可品种审定的技术要求与流程,为品种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