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NAS 40-2023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

  • 文件大小:2.93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2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40-202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的基本要求、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进食途径选择及具体护理措施,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T/CNAS 19-2020《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 T/CNAS 20-2021《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3. 术语与定义​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因脑卒中导致吞咽相关中枢或神经受损,引发进食困难的临床综合征。
  • ​治疗性经口进食​​:通过调整进食环境、体位、食物形态等,安全有效地经口进食以训练吞咽功能。
  •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间歇性经食管插入营养管注食后拔管的代偿手段。

​4. 缩略语​

  • 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MWST:改良洼田饮水试验
  • VVST-CV:改良容积-黏度吞咽测试(中文版)

​5. 基本要求​

  • ​个体化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进食计划。
  • ​动态评估​​:每周至少2次筛查,神经功能变化时随时评估。

​6. 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

  • ​筛查工具​​:
    • ​GCS评分​​:判断意识状态,中重度意识障碍者直接留置鼻胃/肠管。
    • ​改良洼田饮水试验(MWST)​​:意识清楚者初次进食前筛查(分5级,I级正常,V级异常)。
  • ​进一步评估​​:
    • ​VVST-CV​​:测试不同黏度/容积食物的安全性(咳嗽、音质改变、血氧下降≥5%)和有效性(残留、分次吞咽)。
    • ​影像学检查​​:有条件时采用VFSS或FEES。

​7. 进食途径选择​

  • ​治疗性经口进食​​:VVST-CV无安全性受损者。
  •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安全性受损但能配合者,或经口摄入不足目标60%。
  • ​留置鼻胃/肠管​​:不能配合或间歇管饲不耐受者。

​8. 进食护理措施​

​8.1 治疗性经口进食​
  • ​准备​​:
    • 环境安静,体位为坐位/半卧位(偏瘫者健侧卧,头前屈)。
    • 使用小容量(5-10ml)勺子,食物细软,避免干硬(附录D分级:从细泥状过渡到软食)。
  • ​进食中​​:
    • 食物置于健侧舌中后部,从2-3ml开始渐增。
    • 控制速度,确认前一口吞咽完成再喂下一口。
    • 出现咳嗽、音质变化或血氧下降≥5%时暂停。
  • ​进食后​​:保持坐位/半卧位30分钟。
​8.2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 置管深度约30cm(食管中下段),注食量300-500ml,速度50ml/min。
  • 注食后保持体位30分钟,每日至少2次口腔护理。

​附录内容​

  • ​附录A​​:GCS评分表(15分清醒,≤8分昏迷)。
  • ​附录B​​: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分级(I-V级)。
  • ​附录C​​:VVST-CV测试表(记录不同黏度/容积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指标)。
  • ​附录D​​:食物分级标准(液体分低/中/高稠;固体分细泥/细馅/软食型)。

​核心要点​

  1. ​动态评估​​:意识状态和吞咽功能需定期复查。
  2. ​安全优先​​:VVST-CV安全性受损者需调整进食方式。
  3. ​个体化护理​​:根据评估选择经口、间歇管饲或留置管。
  4. ​细节管理​​:从体位、食物形态到进食速度均需规范操作。

该标准为临床护理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操作框架,旨在降低误吸风险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