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医院建筑合理用能评价导则》(T/SHWSHQ 02-2019)的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号:T/SHWSHQ 02-2019
- 名称:医院建筑合理用能评价导则
- 适用范围:上海市市级三级医院(含市属三级医院及大学附属三级医院),其他医院可参照执行。
- 首次发布:2019年8月。
- 归口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标准化委员会。
二、核心术语定义
- 市级三级医院:上海市属及大学附属三级医院。
- 可比单位建筑面积年综合能耗:
- 修正气候、医疗量等因素后,单位建筑面积的年综合能耗,单位:kgce/(m²·a)。
- 医院年总当量床日数:
- 反映医院总医疗量,计算公式:年总门急诊人次/3 + 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 空调度日数(CDD26):室外日平均温度 >26℃时与26℃的温差累计值。
- 采暖度日数(HDD18):室外日平均温度 <18℃时与18℃的温差累计值。
三、能耗评价指标
1. 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表1)
| 类型 | 合理值 | 先进值 |
| 实有床位数 >1900张 | 75 kgce/m² | 64 kgce/m² |
| 实有床位数 ≤1900张 | 66 kgce/m² | 63 kgce/m² |
| 中医医院 | 65 kgce/m² | 60 kgce/m² |
2. 专科医院(表2)
| 类型 | 合理值 | 先进值 |
| 年总当量床日 >40万,建筑面积 ≤9万m² | 83 kgce/m² | 76 kgce/m² |
| 年总当量床日 >40万,建筑面积 >9万m² | 75 kgce/m² | 61 kgce/m² |
| 年总当量床日 ≤40万 | 63 kgce/m² | 56 kgce/m² |
3. 生活用水指标
- 日均用水量不得超过GB 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定额值。
四、能耗统计与计算方法
1. 统计范围
- 包括电力、天然气、蒸汽等建筑运营能耗,不包括非医院区域及非建筑能耗(如医疗设备独立用电)。
2. 计算公式
- 年综合能耗(E):
E = /sum (k_i /cdot E_i)
(k_i为能源折标系数,E_i为能源实物消耗量) -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e):
e = E / A
(A为建筑面积) - 可比单位能耗(
e_{cc}):
e_{cc} = /left[ (E_{/text{采暖(空调)}} /times /alpha + E_{/text{建筑其他}}) /times /beta /right] / A + /Delta e /alpha:气候修正系数(公式4,基于HDD18与CDD26变化率); /beta:综合医院手术量修正(手术人次>9万时取0.909); /Delta e:中医医院手术人次与CMI(病种难度系数)修正(公式5)。
五、合理用能评价体系(总分100分)
评价单元与分值
| 单元 | 分值 |
|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 30 |
| 管理制度与实施 | 13 |
| 能源计量 | 7 |
| 能源审计与技改 | 8 |
| 建筑与系统节能 | 19 |
| 室内空气质量 | 8 |
| 节约用水 | 10 |
| 宣传引导 | 5 |
评分等级
- 先进:≥85分
- 良好:75~84分
- 合格:65~74分
- 不合格:<65分
关键评价项目
- 能源利用效率(16分):
- 可比能耗值对标(先进/合理值分档评分);
- 百当量床日能耗、百万元医疗收入能耗支出横向对比(低于平均值满分)。
- 水利用效率(10分):
- 能源计量(7分):
- 分户/分项计量、大型医用设备(CT/MRI等)独立计量、数据中心PUE≤1.8。
- 系统节能(19分):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3分)、冷热源能效等级(3分)、空调末端智能调控(2分)、生活热水节能措施(2分)。
- 节水管理(10分):
- 节水器具100%使用(2分)、用水计量全覆盖(4分)、水平衡测试(1分)。
六、支撑性要求
- 引用标准:
GB/T 2589(能耗计算)、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DGJ 08-107(上海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等。 - 附录A(能源折标系数):
- 电力:0.288 kgce/kWh(按上海2017年发电煤耗);
- 天然气:1.29971 kgce/m³;
- 热力:0.0341 kgce/MJ。
七、实施要点
- 动态修正机制:气候(α)、手术量(β/Δe)修正确保评价公平性。
- 数据基础:需完整记录能耗、医疗量(门急诊/床位占用/手术量)、建筑面积等。
- 技改导向:鼓励空调智能控制、余热回收、高效照明(100%使用率)、节水器具改造。
总结:该导则构建了覆盖能耗限额、统计核算、多维评价、动态修正的医院节能管理体系,核心是通过标准化指标推动大型医院降低运营能耗,同时保障医疗环境质量(如室内温湿度、CO₂浓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