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MC 002-2025 小型防渗渠道机械化施工标准
- 文件大小:4.47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对《小型防渗渠道机械化施工标准》(T/NMC 002-2025)主要内容的详细总结:
一、标准核心目标
规范小型防渗渠道(农田灌溉、园艺灌溉、山丘区水利等场景)的机械化施工流程,提升施工效率、质量及节水性能,替代传统人工操作。
二、关键施工环节标准
1. 施工前期准备
- 方案编制:涵盖工程概况、机械化衬砌参数、工艺流程、安全环保措施等。
- 渠床整理:
- 清除树根、淤泥、腐殖土等杂物。
- 填方压实度≥0.94,铺土厚30cm±5cm。
- 基槽平整度≤10mm/2m,地下水位降至渠底0.5m以下。
- 排水设施:坡度与连接方式需符合设计要求。
2. 材料选用
- 水泥:符合GB 175,进场复验强度/安定性,过期需复验。
- 砂:
- 天然砂细度模数2.2–3.0,含泥量≤3%。
- 禁止含草根、有机物等杂质,云母含量需低。
- 碎石(粗骨料):
- 粒径5–20mm,质地坚硬,级配良好。
- 超径≤15%,逊径≤10%,针片状颗粒≤10%。
- 外加剂:
- 减水剂减水率≥12%,保坍性良好(1h坍落度损失≤30mm)。
- 引气剂含气量3%–6%,缓凝剂初凝延缓2–8h。
- 膨胀剂水中7天膨胀率≥0.025%,防水剂渗透高度比≤40%。
- 拌合用水:pH≥4,不溶物≤2000mg/L,可溶物≤5000mg/L。
3. 混凝土配合比
- 强度等级≥C25(一般C25–C30),水灰比0.40–0.60。
- 坍落度20–80mm,抗渗等级≥W4,抗冻等级≥F50。
- 需通过试验验证强度、和易性及耐久性。
4. 衬砌施工
- 搅拌:机械净拌≥2分钟,人工需干/湿各三遍。
- 运输:防离析、漏浆,保坍落度。
- 布料与振捣:均匀布料,振捣密实无蜂窝。
- 抹面压光:1–2次收面,确保表面平整无裂缝。
- 伸缩缝:按设计控制间距/宽度/深度,填充密实。
5. 养护标准
- 时间:普通水泥≥7天,掺外加剂/抗渗要求≥14天。
- 方法:
- 洒水养护:初期1–2h/次,后期3–4h/次。
- 覆盖养护:塑料薄膜密封或湿润土工布覆盖。
- 养护剂:均匀喷涂成膜。
- 环境控制:
- 高温(>30℃):遮阳+早晚洒水。
- 低温(<5℃):覆盖保温,禁止洒水。
- 避免扰动表面,定期检查维护。
6. 安全与环保
- 安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佩戴防护装备,设警示标志。
- 环保:控制噪声、粉尘、废水,施工垃圾集中处理。
三、典型施工流程(梯形渠道)
- 清基倒毛:彻底清除树根、腐土、垃圾。
- 回填压实:就地取土,分层压实(每层30cm),小型挖掘机+蛙式打夯机配合。
- 测量放样:经纬仪放线,25m设高程桩,导轨安装精度±2mm。
- 基槽开挖:履带式挖掘机作业,验收后24h内浇筑混凝土。
- 混凝土浇筑:连续施工,防断料或干固变质。
- 土方整理:人工清理泥块并填实空洞。
- 后续工序:机械化衬砌→抹面→切缝→养护→成品保护。
四、适用范围
- 农田灌溉:流量≤1m³/s的田间渠道(如水稻区、蔬菜基地)。
- 园艺/果园:需精准灌溉的菜园、花圃、果园。
- 山丘区水利:地形复杂的小型灌区,适应设备灵活性要求。
五、引用标准
- SL 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 SL 599-2013《衬砌与防渗渠道工程技术管理规范》
- DL/T 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 DB32/T 2334.3-201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六、创新点
- 机械化核心:突出设备选型(如小型挖掘机、衬砌机)对效率的提升。
- 材料严控:外加剂性能指标精细化(如膨胀率、含气量)。
- 工艺衔接:强调基槽开挖后24h内浇筑,防土胎劣化。
附:核心数据速查表
| 项目 | 标准要求 |
|---|---|
| 混凝土强度 | ≥C25(一般C25–C30) |
| 水灰比 | 0.40–0.60 |
| 基槽平整度 | ≤10mm/2m |
| 填方压实度 | ≥0.94 |
| 砂含泥量 | ≤3% |
| 养护时间 | 普硅水泥≥7天,抗渗≥14天 |
此标准通过机械化、材料精细化及流程标准化,全面提升小型防渗渠道的耐久性和节水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