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NZ 294-2024 云和雪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357.7 KB
- 标准类型:食品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01
CCS B 05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 /ZNZ 294—2024
云和雪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of Yunhe pear during wholeprocess of production
2024-12-03 发布2025-01-03 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农
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云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蔚然、张文妹、盛慧、刘琳、严伟东、雷玲、于国光、王夏君、徐珂音。
T/ZNZ 294—2024
3
云和雪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和雪梨生产的组织管理、管理文件、产地选择、农业投入品管理、栽培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与标识、贮运、产品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主体
开展云和雪梨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其他主体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42478 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
GB 43284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生鲜食用农产品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896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云和雪梨Yunhe pear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及其周边地区传统栽培的大果晚熟沙梨,包括老雪梨(细花雪梨、粗花雪梨)
和真香梨。
4 组织管理
4.1 组织机构
4.1.1 生产主体应取得法人登记证明,加工企业应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T/ZNZ 294—2024
4
4.1.2 应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部门或岗位,包含生产、分选、质量管理、销售等,明确各部门或岗位
职责。
4.2 员工管理
4.2.1 应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必要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并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资
质要求。
4.2.2 应对员工进行基本的安全、卫生和生产技术等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3 每个生产区域应至少配备1 名受过生产安全应急培训,并具有相关应急处理能力的人员。
4.2.4 应为从事特种工作的人员(如:施用农药等)提供完备、完好的防护装备(包括胶靴、防护服、
橡胶手套、面罩等)。
4.2.5 从事采收、分级和包装的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定期体检。
4.2.6 应建立和保存所有人员的健康信息、相关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等记录。
5 文件管理
5.1 生产主体应根据生产实际编制适用的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度文件:组织机构、投入品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内部自查制度、仓
库管理制度、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等;
b) 程序文件:农业投入品使用程序、人员培训程序、卫生管理程序、内部检查程序、废弃物处理程
序、紧急事故处理程序、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等;
c) 作业指导书:种苗管理、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采摘、分选、加工、包装、贮存、
运输、抽样检测等。
5.2 体系文件应方便查阅、使用,必要时可在相关功能区上墙公示。有条件的主体建立记录档案的电
子化管理体系,以保证云和雪梨生产全程可电子追溯。文件应定期更新,并符合法规标准最新要求。
6 产地选择
应选择生态适宜区,远离工矿区和交通主干线,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7 农业投入品管理
7.1 采购
7.1.1 选择具备经营资质的供应商,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获得登记许可、证件有
效齐全、产品质量合格的农业投入品。
7.1.2 建立购买登记台账,并保存购买凭据等证明材料。
7.1.3 购买标签、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质量标准号齐全的农药。
7.1.4 商品肥料标签清晰,包含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号等信息。
7.2 储存
7.2.1 应有独立的农业投入品仓库,建立和保存农业投入品库存目录,不同种类的投入品按标签规定
的储存条件分区域存放,可采用物理隔离(如墙、隔板)等方式防止交叉污染。
T/ZNZ 294—2024
5
7.2.2 储存仓库应清洁、干燥、安全、温度适宜,符合防水、防火、防腐、防鼠、防渗和通风等条件,
配备急救箱,出入处贴有警示标志。
7.2.3 仓库应由专人管理,建立并保存出入库记录。
7.3 使用
7.3.1 按照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科学规范使用投入品。
7.3.2 农药和肥料应在专用配制区配制,并有相应的安全设施。配制区远离水源、居所、动物养殖区
等。
7.3.3 建立和保存投入品使用记录。
8 栽培管理
8.1 种苗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抗逆抗病虫能力强、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的品种。苗木质
量符合NY 475 的要求。
8.2 土壤管理
8.2.1 宜采用生草栽培,采果后或春季在梨树行间播种白三叶草、毛叶苕子、紫花苜蓿等低秆豆科植
物。适时刈割,覆盖于树盘或开沟掩埋。
8.2.2 对于非生草栽培,4 月中旬~5 月中旬、7 月上中旬进行中耕除草,宜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梅
雨结束后选用稻草、麦秆、砻糠、杂草等覆盖全园或树冠下,厚度为5 cm~10 cm。
8.2.3 土壤条件差的园地应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改土,土壤有效土层应在0.5 m 以上,透气情况良好,
0.3 m 土层内有机质的含量1.5%以上。瘠薄山地、丘陵地应扩穴深翻0.3 m~0.4 m;酸性强的土壤采用
生石灰或酸性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 值。
8.3 施肥
8.3.1 施肥原则
8.3.1.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梨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
时间,实施测土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配合施用。
8.3.1.2 宜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相结合,有机肥符合NY/T 525的要求。
8.3.1.3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动物粪便和其他有机物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作为肥料使
用。不应使用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城镇生活垃圾、污泥以及重金属、抗生素超标的粪便。
8.3.1.4 生长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选用优质腐植酸、氨基酸类有机液肥、微肥、速效
氮、磷、钾等。
8.3.2 幼龄树
8.3.2.1 基肥
9 月下旬~11 月底每株宜施有机肥50 kg。
8.3.2.2 追肥
T/ZNZ 294—2024
6
2 月~8 月生长期追肥5 次~7 次,具体视树势而定。以速效肥为主,薄肥勤施,全年施肥总量折
合每株施复合肥1 kg~1.5 kg,尿素0.5 kg~1.0 kg。
8.3.3 结果树
8.3.3.1 基肥
10 月~11 月,每亩宜施用有机肥2000 kg,缓释复合肥20 kg,适当配施速效氮肥。混合后施入挖
好的深0.3 m~0.4 m 的放射沟或条沟中,并覆土。初结果树减半施用。
注:1亩≈667 m²。
8.3.3.2 追肥
成年结果树追肥方案见表1。
表1 成年结果树追肥方案
施肥时期肥料种类施肥量
花前肥(2 月下旬~3 月中旬) 高钾配方(硫酸钾型)复合肥15 kg/亩~20 kg/亩
壮果肥(5 月中旬~7 月下旬) 中氮、低磷、高钾配方(硫酸钾型)复合肥30 kg/亩~40 kg/亩
采后肥(采后10 天左右,9 月中下旬) 氮磷钾平衡型复合肥7.5 kg/亩~10 kg/亩
叶面肥(落花后至果实膨大期)
结合施药,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0.1%
硫酸锌叶面喷施。隔7 d~10 d 喷1 次,连续喷施2 次~3 次。
8.4 花果管理
8.4.1 授粉
8.4.1.1 人工授粉
在三分之一花开时和盛花期分别进行,应选在气温15℃~20℃、无风或微风的晴天8 时至15 时,
采用特制专用软毛刷,蘸取花粉进行授粉,或使用机械进行人工授粉。
8.4.1.2 蜜蜂授粉
花期,每6 亩~8 亩放置1 个蜂箱(1500 尾~2000 尾蜜蜂/箱)。放蜂期间严禁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8.4.2 疏花疏果
8.4.2.1 疏花
花蕾期先疏去部分生长弱的花序,每隔0.1 m~0.2 m 留1 个花序,其余均疏除,疏除花序时保留
其幼叶。授粉条件好的每个花序留一半的边花蕾,疏去中心的花蕾。
8.4.2.2 疏果
4 月上旬~4 月下旬,在谢花15 d~30 d 后开始疏果,保持叶果比(30~50):1。可进行2 次疏果,
先间果后定果。先疏去病虫果、歪果、小果、锈果、叶磨果;再根据树势情况,每花序留1 果,留整个
花序中果柄侧斜生的大果,直立下垂和多余的果均除去。株坐果率较低时,健壮花序可留2 个果。
8.4.3 套袋
T/ZNZ 294—2024
7
8.4.3.1 时间
宜开展二次套袋,套小袋时间在疏果后及时进行;套大袋时间在5 月上旬~6 月上旬开始,以梨果
撑满小袋为宜。
8.4.3.2 方法
套袋前喷一次杀虫剂和杀菌剂,待药剂干后及时(喷药与套袋间隔不应超过3 d)用手指把果袋撑
开,把果实套在袋子中间,扎紧袋口。
8.4.3.3 果袋种类
根据不同品种要求,选用专用的蜡质层厚、防水性好的纸袋。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应增加前期病虫害监测工作,对病虫害情况能够早期预警早
期发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9.2 农业防治
应选择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无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宜清除果园周边5 km范围内柏树;不应
与桃、李、杏混栽。合理修剪,适当密植和套作,以草抑草,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深翻。及时清除果园
内病虫枝、叶和果,刮除梨树的老树皮和翘皮,并统一带出园外集中处理。冬季清园,立冬前后对树干
进行涂白。
9.3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在梨生长季节,在距离地面1.5 m左右的树枝
上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蛾等害虫,定期及时更换并集中回收废板;在树园周围放置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食心虫等鳞翅目害虫。
9.4 生物防治
在梨生长季节,种植蜜源性作物,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等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在果园周边栽
植引诱植物,减少对果树的危害;悬挂糖醋罐、迷向条、性引诱剂等诱杀害虫。
9.5 化学防治
应选择在梨树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
友好型剂型。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症下药;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合理防治;严格掌握
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主要病虫害的化学
防治方法见附录A。
10 采收
T/ZNZ 294—2024
8
10.1 选择晴天采收,避免烈日高温时段、露水未干的清晨采收。套袋梨果可比不套袋的晚7 d 采收,
用于贮藏和长途贩运的果实应适当早采。粗花雪梨和细花雪梨为9 月中下旬采收,真香梨为8 月底~9
月上旬采收。
10.2 根据成熟度情况,从树冠外围到内膛,从下到上,先大后小依次分批采收。采摘时,手握果实上
提轻扭,保持果梗完整,不强拉硬扯,不攀枝。采后立即放置于阴凉处。
10.3 采果工具容器应清洁干燥、内表面光洁且柔软。采收人员宜穿工作服且身体健康。
11 加工
11.1 厂区环境
厂区周围及内部应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不应有害虫孳生的场所。
11.2 加工设备
11.2.1 加工设备和器具,应由无毒、无异味、非吸收性、耐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其设计和构
造应能防止危害雪梨卫生,应能避免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他污染物混入雪梨中。
11.2.2 加工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布局,上下工序衔接紧凑,各设备的加工能力相互匹配,保证加
工顺畅有序进行。
11.2.3 应建立设备清洁、保养、维修程序,严格执行,确保使用性能。
11.3 加工环境
11.3.1 原料和在制品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
11.3.2 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11.3.3 加工过程中,不应使用灭蚊药、灭鼠药、驱虫剂等易污染的物品。
11.3.4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妥善处理,以免污染雪梨和环境。
11.3.5 加工设备所用的燃料及其残渣应存放在专门区域。
12 包装与标识
12.1 在销售和运输包装上均应按照有关规定,科学标注食品标志、云和雪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志使
用应需取得授权)等。
12.2 标签基本要求应符合GB 7718的要求,并标示包含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品名称、净含量、等级、
产地、采收日期、生产日期、生产者和(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12.3 包装应符合NY/T 658和GB 43284的基本要求、安全卫生要求、生产要求和环保要求,外包装材料
具有保护云和雪梨形态、抗压的功能,便于装卸、运输。
12.4 同一批货物应包装一致(有专门要求者除外)。
12.5 包装规格尺寸、种类材料应适合产品大小、贮藏、运输及销售的需求,分级包装、单层单果包装。
特级或一级果宜以单果套高密度发泡网套,单层衬食品级塑料薄膜于单个装、多个装等纸质礼盒。用于
大量批发宜以10 kg、15 kg、20 kg等一定规格的塑料筐装箱,不宜超过30 kg,底衬软物。
13 贮运
13.1 贮存
T/ZNZ 294—2024
9
13.1.1 应采用冷库贮存,分类分级存放。
13.1.2 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周围环境应清洁和卫生,并远离污染源。设施及其四周需定
期打扫和消毒。
13.1.3 应设仓管人员,定期检查库房,并做好出入库记录。
13.2 运输
13.2.1 长途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工器具和设备应安全、干燥、无异味,保持清洁。
13.2.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直射、雨淋和撞击。在装卸运输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和剧烈震荡。
14. 产品质量管理
14.1 质量要求
应根据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自行或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附承诺达标合格证。抽样
方法按NY/T 896的规定执行。
14.2 内部自查
14.2.1 应建立内部自查制度和自查表,每年至少进行1次内部自查,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
14.2.2 对于内部自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应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纠正并记录。
14.3 质量追溯
14.3.1 生产主体应按照GB/T 42478 要求建立生产档案,包括农事活动记录(施肥、除草、病虫害防
治、修剪、采摘等)、农业投入品台账记录(来源、数量、去向、库存等)、加工记录、包装贮运、产
品销售等相关信息,并至少保存2 年以上。
14.3.2 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
14.4 投诉处理
14.4.1 应制定投诉处理程序和问题的应急处置预案。
14.4.2 对于有效投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保存记录,必要时执行产品召回。
T/ZNZ 294—2024
10
附录A
(资料性)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方案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方案见表A.1。
表A.1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方案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用药量(制剂量/亩) 最多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d)
轮纹病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0倍液5 15
炭疽病
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500倍液3 14
2%噻霉酮
10%苯醚甲环唑
水乳剂4000倍液~5000倍液3 14
黑星病
氟硅唑400 g/L 乳油8000倍液~10000倍液2 21
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3000倍液4 14
梨木虱
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3~4 21
3%阿维菌素微乳剂3000倍液~6000倍液1 7
梨小食心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25
g/L
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2 21
红蜘蛛
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150倍液/ /
高效氯氟氰菊酯25
g/L
乳油常量有抑制作用3 7
CCS B 05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 /ZNZ 294—2024
云和雪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of Yunhe pear during wholeprocess of production
2024-12-03 发布2025-01-03 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农
产品质量安全学会、云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蔚然、张文妹、盛慧、刘琳、严伟东、雷玲、于国光、王夏君、徐珂音。
T/ZNZ 294—2024
3
云和雪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和雪梨生产的组织管理、管理文件、产地选择、农业投入品管理、栽培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与标识、贮运、产品质量管理等全程质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主体
开展云和雪梨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其他主体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42478 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
GB 43284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生鲜食用农产品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896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云和雪梨Yunhe pear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及其周边地区传统栽培的大果晚熟沙梨,包括老雪梨(细花雪梨、粗花雪梨)
和真香梨。
4 组织管理
4.1 组织机构
4.1.1 生产主体应取得法人登记证明,加工企业应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T/ZNZ 294—2024
4
4.1.2 应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部门或岗位,包含生产、分选、质量管理、销售等,明确各部门或岗位
职责。
4.2 员工管理
4.2.1 应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必要的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并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资
质要求。
4.2.2 应对员工进行基本的安全、卫生和生产技术等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3 每个生产区域应至少配备1 名受过生产安全应急培训,并具有相关应急处理能力的人员。
4.2.4 应为从事特种工作的人员(如:施用农药等)提供完备、完好的防护装备(包括胶靴、防护服、
橡胶手套、面罩等)。
4.2.5 从事采收、分级和包装的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定期体检。
4.2.6 应建立和保存所有人员的健康信息、相关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等记录。
5 文件管理
5.1 生产主体应根据生产实际编制适用的质量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度文件:组织机构、投入品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内部自查制度、仓
库管理制度、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等;
b) 程序文件:农业投入品使用程序、人员培训程序、卫生管理程序、内部检查程序、废弃物处理程
序、紧急事故处理程序、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等;
c) 作业指导书:种苗管理、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采摘、分选、加工、包装、贮存、
运输、抽样检测等。
5.2 体系文件应方便查阅、使用,必要时可在相关功能区上墙公示。有条件的主体建立记录档案的电
子化管理体系,以保证云和雪梨生产全程可电子追溯。文件应定期更新,并符合法规标准最新要求。
6 产地选择
应选择生态适宜区,远离工矿区和交通主干线,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7 农业投入品管理
7.1 采购
7.1.1 选择具备经营资质的供应商,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获得登记许可、证件有
效齐全、产品质量合格的农业投入品。
7.1.2 建立购买登记台账,并保存购买凭据等证明材料。
7.1.3 购买标签、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质量标准号齐全的农药。
7.1.4 商品肥料标签清晰,包含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号等信息。
7.2 储存
7.2.1 应有独立的农业投入品仓库,建立和保存农业投入品库存目录,不同种类的投入品按标签规定
的储存条件分区域存放,可采用物理隔离(如墙、隔板)等方式防止交叉污染。
T/ZNZ 294—2024
5
7.2.2 储存仓库应清洁、干燥、安全、温度适宜,符合防水、防火、防腐、防鼠、防渗和通风等条件,
配备急救箱,出入处贴有警示标志。
7.2.3 仓库应由专人管理,建立并保存出入库记录。
7.3 使用
7.3.1 按照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科学规范使用投入品。
7.3.2 农药和肥料应在专用配制区配制,并有相应的安全设施。配制区远离水源、居所、动物养殖区
等。
7.3.3 建立和保存投入品使用记录。
8 栽培管理
8.1 种苗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抗逆抗病虫能力强、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的品种。苗木质
量符合NY 475 的要求。
8.2 土壤管理
8.2.1 宜采用生草栽培,采果后或春季在梨树行间播种白三叶草、毛叶苕子、紫花苜蓿等低秆豆科植
物。适时刈割,覆盖于树盘或开沟掩埋。
8.2.2 对于非生草栽培,4 月中旬~5 月中旬、7 月上中旬进行中耕除草,宜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梅
雨结束后选用稻草、麦秆、砻糠、杂草等覆盖全园或树冠下,厚度为5 cm~10 cm。
8.2.3 土壤条件差的园地应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改土,土壤有效土层应在0.5 m 以上,透气情况良好,
0.3 m 土层内有机质的含量1.5%以上。瘠薄山地、丘陵地应扩穴深翻0.3 m~0.4 m;酸性强的土壤采用
生石灰或酸性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 值。
8.3 施肥
8.3.1 施肥原则
8.3.1.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梨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
时间,实施测土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配合施用。
8.3.1.2 宜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相结合,有机肥符合NY/T 525的要求。
8.3.1.3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动物粪便和其他有机物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作为肥料使
用。不应使用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城镇生活垃圾、污泥以及重金属、抗生素超标的粪便。
8.3.1.4 生长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选用优质腐植酸、氨基酸类有机液肥、微肥、速效
氮、磷、钾等。
8.3.2 幼龄树
8.3.2.1 基肥
9 月下旬~11 月底每株宜施有机肥50 kg。
8.3.2.2 追肥
T/ZNZ 294—2024
6
2 月~8 月生长期追肥5 次~7 次,具体视树势而定。以速效肥为主,薄肥勤施,全年施肥总量折
合每株施复合肥1 kg~1.5 kg,尿素0.5 kg~1.0 kg。
8.3.3 结果树
8.3.3.1 基肥
10 月~11 月,每亩宜施用有机肥2000 kg,缓释复合肥20 kg,适当配施速效氮肥。混合后施入挖
好的深0.3 m~0.4 m 的放射沟或条沟中,并覆土。初结果树减半施用。
注:1亩≈667 m²。
8.3.3.2 追肥
成年结果树追肥方案见表1。
表1 成年结果树追肥方案
施肥时期肥料种类施肥量
花前肥(2 月下旬~3 月中旬) 高钾配方(硫酸钾型)复合肥15 kg/亩~20 kg/亩
壮果肥(5 月中旬~7 月下旬) 中氮、低磷、高钾配方(硫酸钾型)复合肥30 kg/亩~40 kg/亩
采后肥(采后10 天左右,9 月中下旬) 氮磷钾平衡型复合肥7.5 kg/亩~10 kg/亩
叶面肥(落花后至果实膨大期)
结合施药,用0.2%~0.3%磷酸二氢钾,或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0.1%
硫酸锌叶面喷施。隔7 d~10 d 喷1 次,连续喷施2 次~3 次。
8.4 花果管理
8.4.1 授粉
8.4.1.1 人工授粉
在三分之一花开时和盛花期分别进行,应选在气温15℃~20℃、无风或微风的晴天8 时至15 时,
采用特制专用软毛刷,蘸取花粉进行授粉,或使用机械进行人工授粉。
8.4.1.2 蜜蜂授粉
花期,每6 亩~8 亩放置1 个蜂箱(1500 尾~2000 尾蜜蜂/箱)。放蜂期间严禁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8.4.2 疏花疏果
8.4.2.1 疏花
花蕾期先疏去部分生长弱的花序,每隔0.1 m~0.2 m 留1 个花序,其余均疏除,疏除花序时保留
其幼叶。授粉条件好的每个花序留一半的边花蕾,疏去中心的花蕾。
8.4.2.2 疏果
4 月上旬~4 月下旬,在谢花15 d~30 d 后开始疏果,保持叶果比(30~50):1。可进行2 次疏果,
先间果后定果。先疏去病虫果、歪果、小果、锈果、叶磨果;再根据树势情况,每花序留1 果,留整个
花序中果柄侧斜生的大果,直立下垂和多余的果均除去。株坐果率较低时,健壮花序可留2 个果。
8.4.3 套袋
T/ZNZ 294—2024
7
8.4.3.1 时间
宜开展二次套袋,套小袋时间在疏果后及时进行;套大袋时间在5 月上旬~6 月上旬开始,以梨果
撑满小袋为宜。
8.4.3.2 方法
套袋前喷一次杀虫剂和杀菌剂,待药剂干后及时(喷药与套袋间隔不应超过3 d)用手指把果袋撑
开,把果实套在袋子中间,扎紧袋口。
8.4.3.3 果袋种类
根据不同品种要求,选用专用的蜡质层厚、防水性好的纸袋。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应增加前期病虫害监测工作,对病虫害情况能够早期预警早
期发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9.2 农业防治
应选择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无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宜清除果园周边5 km范围内柏树;不应
与桃、李、杏混栽。合理修剪,适当密植和套作,以草抑草,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深翻。及时清除果园
内病虫枝、叶和果,刮除梨树的老树皮和翘皮,并统一带出园外集中处理。冬季清园,立冬前后对树干
进行涂白。
9.3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在梨生长季节,在距离地面1.5 m左右的树枝
上悬挂黄板,诱杀蚜虫、潜叶蛾等害虫,定期及时更换并集中回收废板;在树园周围放置频振式杀虫灯,
诱杀食心虫等鳞翅目害虫。
9.4 生物防治
在梨生长季节,种植蜜源性作物,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天敌等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在果园周边栽
植引诱植物,减少对果树的危害;悬挂糖醋罐、迷向条、性引诱剂等诱杀害虫。
9.5 化学防治
应选择在梨树作物上登记的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宜选用水剂、水乳剂、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环境
友好型剂型。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症下药;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做到及时合理防治;严格掌握
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主要病虫害的化学
防治方法见附录A。
10 采收
T/ZNZ 294—2024
8
10.1 选择晴天采收,避免烈日高温时段、露水未干的清晨采收。套袋梨果可比不套袋的晚7 d 采收,
用于贮藏和长途贩运的果实应适当早采。粗花雪梨和细花雪梨为9 月中下旬采收,真香梨为8 月底~9
月上旬采收。
10.2 根据成熟度情况,从树冠外围到内膛,从下到上,先大后小依次分批采收。采摘时,手握果实上
提轻扭,保持果梗完整,不强拉硬扯,不攀枝。采后立即放置于阴凉处。
10.3 采果工具容器应清洁干燥、内表面光洁且柔软。采收人员宜穿工作服且身体健康。
11 加工
11.1 厂区环境
厂区周围及内部应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不应有害虫孳生的场所。
11.2 加工设备
11.2.1 加工设备和器具,应由无毒、无异味、非吸收性、耐腐蚀、不易脱落的材料制作,其设计和构
造应能防止危害雪梨卫生,应能避免润滑油、金属碎屑、污水或其他污染物混入雪梨中。
11.2.2 加工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布局,上下工序衔接紧凑,各设备的加工能力相互匹配,保证加
工顺畅有序进行。
11.2.3 应建立设备清洁、保养、维修程序,严格执行,确保使用性能。
11.3 加工环境
11.3.1 原料和在制品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
11.3.2 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11.3.3 加工过程中,不应使用灭蚊药、灭鼠药、驱虫剂等易污染的物品。
11.3.4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妥善处理,以免污染雪梨和环境。
11.3.5 加工设备所用的燃料及其残渣应存放在专门区域。
12 包装与标识
12.1 在销售和运输包装上均应按照有关规定,科学标注食品标志、云和雪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志使
用应需取得授权)等。
12.2 标签基本要求应符合GB 7718的要求,并标示包含承诺达标合格证、产品名称、净含量、等级、
产地、采收日期、生产日期、生产者和(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12.3 包装应符合NY/T 658和GB 43284的基本要求、安全卫生要求、生产要求和环保要求,外包装材料
具有保护云和雪梨形态、抗压的功能,便于装卸、运输。
12.4 同一批货物应包装一致(有专门要求者除外)。
12.5 包装规格尺寸、种类材料应适合产品大小、贮藏、运输及销售的需求,分级包装、单层单果包装。
特级或一级果宜以单果套高密度发泡网套,单层衬食品级塑料薄膜于单个装、多个装等纸质礼盒。用于
大量批发宜以10 kg、15 kg、20 kg等一定规格的塑料筐装箱,不宜超过30 kg,底衬软物。
13 贮运
13.1 贮存
T/ZNZ 294—2024
9
13.1.1 应采用冷库贮存,分类分级存放。
13.1.2 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周围环境应清洁和卫生,并远离污染源。设施及其四周需定
期打扫和消毒。
13.1.3 应设仓管人员,定期检查库房,并做好出入库记录。
13.2 运输
13.2.1 长途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工器具和设备应安全、干燥、无异味,保持清洁。
13.2.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直射、雨淋和撞击。在装卸运输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和剧烈震荡。
14. 产品质量管理
14.1 质量要求
应根据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自行或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附承诺达标合格证。抽样
方法按NY/T 896的规定执行。
14.2 内部自查
14.2.1 应建立内部自查制度和自查表,每年至少进行1次内部自查,建立并保存相关记录。
14.2.2 对于内部自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应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纠正并记录。
14.3 质量追溯
14.3.1 生产主体应按照GB/T 42478 要求建立生产档案,包括农事活动记录(施肥、除草、病虫害防
治、修剪、采摘等)、农业投入品台账记录(来源、数量、去向、库存等)、加工记录、包装贮运、产
品销售等相关信息,并至少保存2 年以上。
14.3.2 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
14.4 投诉处理
14.4.1 应制定投诉处理程序和问题的应急处置预案。
14.4.2 对于有效投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保存记录,必要时执行产品召回。
T/ZNZ 294—2024
10
附录A
(资料性)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方案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方案见表A.1。
表A.1 云和雪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用药方案
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用药量(制剂量/亩) 最多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d)
轮纹病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0倍液5 15
炭疽病
25%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500倍液3 14
2%噻霉酮
10%苯醚甲环唑
水乳剂4000倍液~5000倍液3 14
黑星病
氟硅唑400 g/L 乳油8000倍液~10000倍液2 21
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3000倍液4 14
梨木虱
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3~4 21
3%阿维菌素微乳剂3000倍液~6000倍液1 7
梨小食心虫
高效氯氟氰菊酯25
g/L
乳油3000倍液~4000倍液2 21
红蜘蛛
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150倍液/ /
高效氯氟氰菊酯25
g/L
乳油常量有抑制作用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