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20/T 77-2025 石岐鸡饲养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277.07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7-0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30 CCS B 43

  中山市地方标准

  DB4420/T 77—2025

  代替 DNB442000/T 003—1999

  石岐鸡饲养技术规范

  2025 - 04 - 30 发布

  2025 - 06 - 30 实施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20/T 77—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特征特性 ........................................................................... 1 5 场地环境 ........................................................................... 3 6 饲养管理 ........................................................................... 4 7 疾病防控 ........................................................................... 6 8 废弃物及病死鸡处理 ................................................................. 8 参考文献 .............................................................................. 9

  DB4420/T 77—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DB442000/T 003-1999《石岐鸡饲养技术规范》,与DB442000/T 003-1999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技术要求”(见1999版的第4章); ——增加了“特征特性”(见第4章) ——更改了“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比”(见4.4.1,1999版的4.4.1) ——删除了“试验方法”(见1999版的4.3.3); ——更改了“饲养场址的选择和栏舍设计要求(见5,1999版的5) ——更改了“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见6.1,1999版的6.1) ——更改了“饲养密度”(见6.3,1999版的6.3) ——更改了“光照要求”(见6.4,1999版的6.4) ——更改了“饮水要求”(见6.5,1999版的6.5) ——更改了“肉鸡的免疫程序”(见7.1.1,1999版的7.1.1) ——更改了“种鸡的免疫程序”(见7.1.2,1999版的7.1.2) ——更改了“常见疾病防治”(见7.1.2,1999版的7.1.2) ——更改了“免疫程序和常见疾病防治”(见第7章,1999版的第7章) ——更改了“肉鸡的免疫程序”(见7.1,1999版的7.1.1) ——更改了“种鸡的免疫程序”(见7.2,1999版的7.1.2) ——更改了“常见疫病防治”(见7.3,1999版的7.2) ——增加了“废弃物及病死鸡处理”(见第 8 章) 本文件由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中山市港 口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政巍、李震源、殷颖珊、李山、樊哲、麦树成、吴咏梅、郑旭敏、林森馨、 李天宇、陈发明。

  II

  DB4420/T 77—2025

  石岐鸡饲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岐鸡饲养技术规范的特征特性、场地环境、设备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和废弃 物及病死鸡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中山市石岐鸡的饲养,并可作为其他地区饲养石岐鸡的技术参考资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916 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岐鸡 Shiqi chicken 利用中山本地鸡种资源与香港引进的石岐杂鸡及从以色列引进的隐性白鸡育成的优质肉鸡,又称石 岐肉鸡。

  4 特征特性

  4.1 种蛋要求 应选择健康的种群,公母配比应为 1﹕8~1﹕10;蛋壳质地应均匀(无厚壳、沙壳和裂纹);色泽应为米黄、

  浅褐色或乳白色,新鲜清洁,蛋重 52 g~70 g,横轴 4.00 cm~4.50 cm,纵轴5.20 cm~6.00 cm; 蛋形指 数 0.72~0.85。种蛋应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薰蒸消毒,并存放在 15 ℃~18 ℃的环境,保存时 间不超过 7 d,保存期内不得洗涤。 4.2 外貌特征要求 4.2.1 雏鸡

  出壳雏鸡,毛色无褐色或浅褐色,翅膀部颜色较深,黄褐色或棕色,背部两侧各有一条 3 mm~5 mm 宽的白色绒毛带(俗称“瓦坑纹”),并延伸到尾部,这些特征至初生绒毛全部换去为止,鸡苗中还存在少 量的白羽苗。

  1

  DB4420/T 77—2025

  4.2.2 公鸡

  外形“三黄、一金黄”(即嘴黄、脚黄、皮黄;羽色金黄);头部大小适中;冠部为直立单冠,颜色鲜 红,有 6 个或 7 个冠尖;肉垂发达鲜红,无胡须,虹彩橙黄。头、颈、背部羽毛呈金黄色,羽色鲜艳,胸腹 部、尾羽和主翼羽颜色乌黑;肩鞍羽色枣红;四趾,无胫羽;全身体质紧凑,结构匀称。

  4.2.3 母鸡

  外形呈“三黄、一麻”(即嘴黄、脚黄、皮黄;颈部、翼部、尾部羽毛呈麻褐色);冠部为直立单冠, 冠尖为 6 个~7 个;耳垂、肉垂鲜红,无胡须,虹彩为橙黄色;体形短,背部宽平,胸部宽阔,胸肌、 腿肌发达;颈部有铅笔尖状黑羽形成麻黄色颈圈,主翼羽、尾羽呈乌黑色,翼部、尾部羽毛由边缘黑色 中间黄色组成的麻黄色羽毛;胫部短面稍粗,色泽金黄,无胫羽。

  4.2.4 开产期体重、体尺

  开产期体重、体尺见表 1。

  表 1 开产期体重、体尺

  品种 公鸡 母鸡

  体重,kg 2.5±0.2 2.0±0.2

  体斜长,cm 25±2 23±2

  龙骨长,cm 16±2 14±2

  胸角,° ≥70 ≥60

  胫长,cm 10.5±1 8.0±1

  胫围,cm 6.5±0.5 4.5±0.5

  4.3 屠体技术要求 4.3.1 感官指标

  屠体色泽应鲜黄光滑,眼球饱满,肌肉丰满结实,皮下脂肪丰满,皮肤不易皱褶;肉质细嫩,组织 周密,肌纤维细小,煮熟后皮色油黄,味道鲜美甘香。 4.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 2。 表 2 理化指标

  项目 屠宰率,% 半净膛率,% 全净膛率,% 腹脂率,% 水分(鸡肉),% 蛋白质(鸡肉),% 脂肪(鸡肉),% 灰分(鸡肉),% 挥发性盐基氮,% 汞(以 Hg 计),%

  指标 ≥90.0 ≥81.0 ≥66.0 0.5~3.0 70.0~75.0 ≥20.0 2.0~4.0 ≤2.0

  ≤15 ≤0.05

  4.4 生产性能

  2

  4.4.1 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比 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比见表 3。

  表 3 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比

  日龄,d 出壳 35 70

  全期(90~95)

  活重,g 38~46 655~780 1580~1680 1850~2300

  DB4420/T 77—2025

  饲料转化比

  —— 2.1~2.3 2.5~2.7 3.2~3.5

  4.4.2 育肥性能 65 日龄~70 日龄进行上笼育肥至 90 日龄~95 日龄,平均每羽增重 350 g~500 g。

  4.4.3 产蛋性能和繁殖力 4.4.3.1 产蛋性能

  66 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应为 170 个±20 个,母鸡有轻度就巢性。 4.4.3.2 繁殖力

  公鸡 140 日龄有配种行为,220 日龄后才宜作种用;母鸡开产日龄为 170 d±30 d;平养公母配比 为 1﹕8~1:10;种蛋受精率为 85%~95%,受精蛋孵化率为 80%~95%。

  5 场地环境

  5.1 基本要求 养鸡场在选址前,应进行地理环境、水文资料、水质条件、土壤条件、光照条件、气候条件、水电

  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人文环境以及动物、微生物分布等多方面的综合调查,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 衡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并经可行性论证,采取择优选用的原则选择场址。 5.2 场地条件

  应选择土质干燥,通风向阳、排水条件良好,土质为沙质土;土壤微生物含量较少的地方建场。 5.3 环境条件

  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交通方便,供水供电正常,远离民居、集市、饲养场、屠宰场、 垃圾收集场等污染源。 5.4 栏舍设计要求

  开放式鸡舍宽度不宜超过 12 m;鸡舍之间要根据场地的卫生防疫条件保持一定的通风和防疫间距,宜 为 30 m~50 m;鸡舍底部应设地窗;墙身应设通风采光窗口,并加设防鼠、防雀鸟设施;育雏室的饲养 密度应根据雏鸡周龄设立;4 周龄以内的,每平方米宜饲养 20 只~25 只,5 周龄~6 周龄的,每平方米 宜饲养 12 只~20。

  3

  DB4420/T 77—2025

  6 饲养管理

  6.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6.1.1 消毒

  6.1.1.1 场地清理

  应清扫鸡舍内粪便、羽毛等,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后通风干燥。

  6.1.1.2 场地消毒

  6.1.1.2.1 6.1.1.2.2 6.1.1.2.3 6.1.1.2.4 6.1.1.2.5

  生石灰消毒:用 10%~20%生石灰乳泼洒地面和墙壁(每平方米 500 g~1 000 g)。 烧碱(氢氧化钠)消毒:2%~3%溶液喷洒地面(注意腐蚀性,消毒后需冲洗)。 漂白粉消毒:土壤和场地角落用 10%-20%溶液喷洒或撒粉。 甲醛熏蒸:每立方米甲醛 28 mL 和高锰酸钾 14 g,封闭 24 h。 消毒后场地需空置 7 d~14 d,待消毒剂分解后再放养,避免化学残留。

  6.1.1.3 设备设施消毒

  饮水器与食槽拆卸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次氯酸钠浸泡30 min,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栖架、 产蛋箱清洗后日光暴晒。检查修补围网漏洞,喷洒5%漂白粉溶液消毒。

  6.1.2 隔离区设置 新引进鸡群应在隔离区观察7 d~10 d,确认无疫病后再放养。

  6.1.3 防鸟防鼠防虫措施 应安装防鸟网,并投放灭鼠药或设置捕鼠器。

  6.2 温度、湿度的要求 温度、湿度的要求见表 4。

  表 4 温度、湿度的要求

  周龄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6 周以上

  室内温度/℃ 25~27 25~27 25~27 25~26 24~26 22~24 室温

  保温器附近温度/℃ 32~35 30~32 28~30 26~28 —— —— ——

  6.3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见表 5。

  4

  室内相对湿度/% 60~65 60~65 60~65 60~70 60~70 60~70 60~70

  DB4420/T 77—2025

  表 5 饲养密度

  日龄(d) 1~28 29~42 42 以上 种鸡

  每平方米饲养羽数 20~23 15~19 8~11 6~7

  6.4 光照要求 舍内灯光离地高度宜为 2 m,灯光分布均匀,每平方米 10 lx~20 lx;光照时间:雏鸡 2 日龄内实行

  24 h 光照;3 日龄~14 日龄保持 17 h 的自然光和入工光照;15 日龄后采用自然光;种鸡从 22 周起,应每 周光照增加 0.5 h,至光照时数达到 15.5 h~16 h,保持恒定,并且准时开、关灯。 6.5 饮水要求

  应使用消洁干净的饮用水源,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 6.6 通风换气条件

  鸡舍应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有雏室应通风良好并能保温,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 0.2%,氮 气浓度不超过 15%,必要时应加装通风换气设备。 6.7 饲喂要求 6.7.1 饲料要求

  石岐鸡使用的配合饲料应符合 GB/T 5916 的规定。 6.7.2 雏鸡饲喂要求

  宜采用自由采食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行饲喂。采用少食多餐饲喂方式的,应先少量多餐,然后逐步 增加饲喂量和减少饲喂餐数,逐步过渡到自由采食,饮水采用全天供给。 6.7.3 育成期饲喂要求 6.7.3.1 概述

  留种用的鸡只,在 7 周龄~20 周龄是为产蛋期打基础的时期,育成鸡易因采食过量会造成脂肪过量沉 积而影响产蛋,育成期应既要保证供给鸡只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又要防止鸡只因采分过量而造成脂肪 过度沉积影响产蛋,一般采取限制饲养的方式进行饲养。限制饲养方式又可分限质和限量两种形式。 6.7.3.2 限质饲养

  可将饲料日粮的能量水平和蛋白质含量分别由正常的 10.46 MJ/kg~11.30 MJ/kg 和 14%~15%降到 10.46 MJ/kg 和 13%以下。18 周龄后,应逐步提高粗蛋白含量,并供给足够的饮水。 6.7.3.3 限量饲养

  可按自由采食量的 75%~80%饲喂鸡只;或将两天的限料量分上午和下午 1 天喂给,然后实行隔日 饲喂;亦可采用每周喂 5 d,将停喂的 2 d 的饲料加到喂料的 5 d 内饲喂。但必须供给足够的饮水。 6.7.4 产蛋期的饲喂要求

  5

  DB4420/T 77—2025

  应根据鸡群的生长期、产蛋率、天气情况、鸡群的食欲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喂量,以保证种鸡 稳产高。 6.7.5 肉鸡的饲喂要求

  肉鸡的饲喂一般采取自由采食方式,供给肉鸡足够的营养,使肉鸡快速生长,缩短肉鸡的出栏期。

  7 疾病防控

  7.1 肉鸡的免疫程序 肉鸡的免疫程序见表 6。

  日龄(d) 1 日龄 1 日龄 1 日龄 1 日龄 12 日龄 14 日龄

  30 日龄 51 日龄

  7.2 种鸡的免疫程序 种鸡的免疫程序见表 7。

  日龄(d) 1 日龄 1 日龄 1 日龄 1 日龄 5 日龄 7 日龄 13 日龄 18 日龄 28 日龄 42 日龄 49 日龄

  6

  表 6 肉鸡的免疫接种

  疫苗种类 马立克氏病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 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 鸡新城疫 CS2

  表 7 种鸡的免疫程序

  疫苗种类 马立克氏病(MD)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 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毒性关节炎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 CS2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DB4420/T 77—2025

  表 7 种鸡的免疫程序(续)

  日龄(d) 56 日龄 63 日龄 77 日龄 84 日龄 91 日龄 98 日龄 105 日龄 112 日龄 119 日龄 126 日龄 133 日龄 140 日龄 147 日龄

  疫苗种类 鸡传染性鼻炎 病毒性关节炎 传染性脊髓炎、鸡痘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新城疫 CS2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鼻炎 减蛋综合症

  禽流感病毒 H5+H7 亚型 鸡新城疫、禽流感病毒 H9 亚型、腺病毒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

  新城疫 CS2

  7.3 常见疫病防治 常见疫病防治见表 8。

  表 8 常见疫病防治

  病名 鸡新城疫 禽流感 甘保罗病 鸡马立克氏

  病

  鸡白痢

  禽霍乱

  病原 病毒 病毒 病毒

  病毒

  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

  菌

  主要症状

  防治措施

  呼吸困难,嗉囊积液,口鼻有多量粘液,黄绿色或 灰白色稀粪,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接种鸡新城疫疫苗。

  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体温升高,活动减少,伴有 咳嗽、喷嚏、啰音等,高度致死。

  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羽毛松乱、白色水样粪便、畏寒喜暖、结堆,病鸡 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废绝。

  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2 月龄左右发病,病鸡逐渐消瘦,羽毛松乱,冠苍 出壳 24 h 内接种鸡马立克氏病疫

  白、腹泻,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的出现单侧性 苗,12 d 后再用双倍量疫苗进行

  翅膀下垂或两腿呈一前一后劈叉状,皮肤可出现肿 加强免疫,种蛋、孵化设备进行

  瘤结节。

  严格消毒。

  1 日龄~15 日龄易感,病鸡精神萎顿,绒毛松乱, 加强种蛋、孵化器消毒;发病鸡

  嗜睡,拍白色浆糊状腥臭粪便,肛门绒毛常被粪便 可用痢特灵、土霉素、磺胺类药

  污染。

  物进行治疗。

  精神沉郁,羽毛松散,嗜睡,翅膀下垂,口鼻有黏 液,严重腹泻,急性死亡。

  注射细菌疫苗,加强场地消毒, 发病鸡可用青霉素、土霉素、磺 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传染性喉气 管炎

  病鸡呼吸困难,严重的呈观星状犬坐引颈呼吸,咳 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对病

  病毒

  出物中常带血,并常伴有眼结膜炎。

  鸡进行严格的隔离消毒。

  7

  DB4420/T 77—2025

  病名 鸡球虫病

  病原 鸡球虫

  表 8 常见疫病防治(续)

  主要症状

  防治措施

  15 日龄~20 日龄易感,病鸡羽毛松乱、精神不振、 可用青霉素、氯苯胍等药物进行

  排出咖啡色或带血粪便。

  治疗。

  8 废弃物及病死鸡处理

  8.1 废弃物处理

  8.1.1 8.1.2 8.1.3

  清出的垫料、鸡粪便应在鸡群活动区外固定地点进行堆沤发酵处理,作农业用肥。 鸡粪、垫料和污水等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 NY/T 1168 的规定 饮水器、食料糟等损坏的设备,应分类后到鸡场外销毁处理。

  8.2 病害鸡处理

  应符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实施无害化处理规程。

  8

  参考文献 [1] 农医发〔2017〕25 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DB4420/T 77—2025

  9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