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T 2255-2025 海岸线价值评估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989.68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0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海岸线价值评估技术规范》(DB44/T 2255-2025)的主要内容总结,涵盖标准的核心框架、技术要点和修订变化:


​一、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编号​​:DB44/T 2255-2025
  • ​替代版本​​:DB44/T 2255-2020
  • ​名称​​:海岸线价值评估技术规范
  • ​归口与实施​​: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 ​起草单位​​: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二、适用范围​

  • 适用于广东省内​​经营性项目用海占用海岸线​​和​​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中的海岸线价值评估。
  • 评估对象范围:政府批复的海岸线修测成果,包括​​海岸线向海延伸至潮间带宽度的带状海域​​。

​三、术语定义(关键更新)​

  1. ​海岸线​​: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的海陆分界痕迹线(引用GB/T 18190-2017)。
  2. ​海岸线价值​​:
    • ​经济价值​​:海岸线在市场条件下因人类活动使用产生的价值。
    • ​生态价值​​:海岸线及毗邻潮间带海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3. ​海岸线基准价​​:政府公布的特定估价期日、一定年期下不同用途海岸线的平均价格。
  4. ​新增术语​​:海岸线价值评估、占用海岸线、估价期日等。

​四、评估原则​

  1. ​合法性原则​​:以合法使用为前提。
  2. ​科学性原则​​:方法、推导需科学合理。
  3. ​预期收益原则​​:基于未来客观有效的预期收益。
  4. ​市场供需原则​​:考虑海岸线供需的地域特殊性。
  5. ​最有效利用原则​​:结合自身条件、法规、规划及生态保护综合判定。
  6. ​替代原则​​:参照同等条件交易价格。
  7. ​贡献原则​​:根据海岸线在整体资产组合中的贡献确定价值。

​五、评估程序(10步骤)​

  1. ​确定基本事项​​:目的、对象、估价期日等。
  2. ​拟定评估计划​​:技术路线、资料清单、现场调研方案等。
  3. ​收集资料​​: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类似项目经营数据等。
  4. ​现场调研​​: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等。
  5. ​选择评估方法​​:至少两种方法(法定例外情形除外)。
  6. ​确定参数​​:投资回报率、还原利率等。
  7. ​测算价值​​:验证参数准确性。
  8. ​编制报告​​:格式见附录A。
  9. ​档案保存​​:不少于15年(法定评估不少于30年)。

​六、海岸线分类与价值影响因素​

(一)分类体系

  1. ​按利用类型​​:
    • 渔业岸线、工业岸线、交通运输岸线、旅游娱乐岸线、造地工程岸线、其他岸线。
  2. ​按属性(占补交易)​​:
    • ​自然岸线​​:基岩、砂质、泥质、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
    • ​生态恢复岸线​​:恢复的砂质/泥质/生物岸线及生态化海堤。

(二)价值影响因素

  • ​自然因素​​:位置、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
  •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经济水平、基础设施、权利状况等。
  • ​政策因素​​:产业政策、国土空间规划等。
  • ​附录B​​:详细列出6类利用岸线的差异因素(如渔业岸线关注养殖环境,旅游岸线关注景区等级)。

​七、六大评估方法​

1. ​​市场比较法​

  • ​适用​​:交易市场发达、有≥3个可比案例(交易时间≤3年)。
  • ​公式​​:P = Pb × K1(交易修正)× K2(期日修正)× K3(因素修正)× K4(年期修正)
  • ​限制​​:修正幅度≤30%,比准价格极差比≤1.4。

2. ​​收益还原法​

  • ​适用​​:有稳定收益或潜在收益的项目。
  • ​公式​​:
    • 收益稳定:P = (a/γ)[1 - 1/(1+γ)^z](a:年纯收益;γ:还原利率;z:收益年期)。
    • 收益波动:分段计算现值加总。
  • ​还原利率​​:通过风险累加法或市场提取法确定(附录E)。

3. ​​假设开发法​

  • ​分类​​:静态法(P = A - B - Rj)与动态法(P = Ap - Bp)。
  • ​适用​​:待开发或有开发潜力的海岸线。
  • ​步骤​​:确定最有效用途→估算开发后价值→扣除开发成本与利润。

4. ​​成本法​

  • ​适用​​:填海造地或生态恢复岸线。
  • ​公式​​:P = (Ea + Ed + T + R1 + R2 + R3) × k
    (Ea:取得费;Ed:开发费;R3:增值收益;k:年期修正)。

5. ​​基准价系数修正法​

  • ​适用​​:政府已公布基准价且修正体系完备的地区。
  • ​公式​​:P = P基 × (1 + ∑Ka) × Kb × S
    (P基:基准价;Ka:因素修正;Kb:期日/年期修正)。
  • ​基准价核定​​:暂按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的20%计算。

6.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

  • ​适用​​:生态价值评估。
  • ​服务类型​​:食品生产、气体调节、减灾防护、废物处理、审美旅游、生境服务(附录D)。
  • ​公式​​:P = [∑(Pi × S)] / A(Pi:单类服务价值;S:潮间带面积;A:还原率)。
  • ​防重复计算​​:需核查服务价值是否重叠。

​八、不同价值内涵的评估要点​

(一)经济价值(按利用类型)

  • ​渔业岸线​​:收益还原法为主,关注资源结构、政策补贴。
  • ​工业岸线​​:收益还原法/假设开发法,注重行业投资风险。
  • ​自然/生态恢复岸线​​:占补交易用基准价修正法,潜在用途需符合规划。

(二)生态价值

  • ​方法​​: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法或成本法。
  • ​技术​​:
    • 市场交易服务→市场价格法;
    • 非市场服务→旅行费用法、意愿调查法。

​九、评估结果与报告要求​

  • ​报告格式​​:封面、摘要、正文、附件(附录A)。
  • ​有效期​​:自提交日起≤1年。
  • ​结果表述​​:人民币价值 + 大写金额。

​十、主要修订变化​

  1. ​结构调整​​:优化章节逻辑(如“总体原则”改为“评估原则”)。
  2. ​内容扩充​​:
    • 新增市场供需原则、贡献原则、现场调研要求。
    • 细化假设开发法、生态服务价值公式(如气体调节分浮游/大型藻类计算)。
    • 增加还原利率确定方法(附录E)。
  3. ​技术更新​​:
    • 海岸线分类调整(属性分类明确自然/生态恢复岸线)。
    • 生态价值评估独立成章(原合并于“不同类型评估”)。

​十一、附录内容​

  • ​附录A​​:评估报告格式规范(封面至附件)。
  • ​附录B​​:6类利用岸线价值影响因素表。
  • ​附录C​​:6种评估方法的技术要求(如市场法案例选择限制)。
  • ​附录D​​:自然岸线生态服务识别矩阵(规范性)。
  • ​附录E​​:还原利率确定方法(资料性)。

​总结​​:该标准构建了覆盖海岸线价值评估全流程的技术体系,突出​​经济与生态价值双重视角​​,强化了​​市场机制​​和​​生态保护​​的平衡,并通过量化方法(如生态服务价值公式)和程序规范(如10步评估流程)提升可操作性,为广东省海岸线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核心依据。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