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182-2025 地铁客运服务标识设置导则
- 文件大小:7.21 MB
- 标准类型:综合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地铁客运服务标识设置导则》主要内容总结
一、范围与规范依据
- 适用范围:适用于厦门市地铁客运服务设施和场所的标识设置,涵盖站外区域、站内外衔接区域、站厅区域、站台区域等。
- 引用标准:引用GB 2894、GB/T 10001.1、GB/T 15566.1等多项国家标准,确保标识系统符合安全、导向、无障碍等通用要求。
二、术语定义
- 核心概念:
- 地徽:地面出入口设置的运营单位标识,直径800mm,吸塑工艺带光源。
- 门匾:出入口门洞上方的站名标识,含线路、出入口编号。
- AB屏:站厅通道口的电子屏,A屏显示出口资讯,B屏显示线网图或公告。
- 出口二级信息:街区导向图两侧的信息牌,标注出入口对应的地标。
- PIS屏:显示列车到站、拥挤度等动态信息的电子屏。
三、标识分类
- 按区域分类:
- 站外区域:半径800m内的路引标识、地徽。
- 站内外衔接区:出入口、通道、扶梯标识。
- 站厅/站台区域:闸机、售票机、客服中心、换乘区等标识。
- 按功能分类:
- 导向类(路引、站内指引)、定位类(地徽、客服中心)、安全类(禁止、警告标识)、资讯类(线网图、街区图)、紧急疏散类。
四、设置原则
- 基本要求:
- 安全:避免遮挡逃生路径,标识周边1m内禁设广告。
- 醒目:与背景对比度高,尺寸适配视距(远视距20-25m,近视距3-5m)。
- 便利:沿乘客动线连续指引,关键节点(交叉口、闸机口)必设标识。
- 协调:同一区域标识风格、材质、安装高度统一。
- 出入口编号规则:
- 数字单双号原则:上行侧偶数,下行侧奇数;同一通道多出口用字母组合(如1A、1B)。
- 换乘站延续先建线路编号。
- 安装规范:
- 吊挂标识底缘高2600mm,净高≥5m时采用门式架(距地2700mm)。
- 标识间距100-200mm,避免互相遮挡。
五、具体设置要求
-
站外区域:
- 路引标识:半径800m内设置,路口、公交站、大型建筑处加密;指向最近人行横道或天桥。
- 地徽:退入人行道≥5m时增设落地柱立式地徽,悬挂式地徽与门匾齐平。
-
出入口与通道:
- 标识组合:地徽、运营时间表、安全须知、禁止翻越等。
- 通道内每40m设乘车/出站导向,拐角处增设;公告栏与广告灯箱模数统一。
-
站厅区域:
- 入口标识:出闸机上方设出站导向(带喇叭/时钟),非付费区设出口指引。
- 换乘标识:独立设置吊挂导向,含线路信息、箭头;通道拐角设多线路指引。
- 自助售票区:售票机上方设定位标识,前方设引导标识,票价表贴于侧墙。
-
站台区域:
- 行车信息:屏蔽门顶部贴线路方向、下一站、换乘信息;腰线设安全警戒线。
- 安全提示:“小心间隙”“灯闪铃响”贴于屏蔽门;排队线与车门对齐。
- 无障碍标识:明黄色图符,车厢对应位置贴标识,电梯内外设连续指引。
-
功能区域:
- 无障碍电梯:轿厢内贴楼层信息、安全须知;站厅/站台设明黄色指引。
- 母婴室:统一“三角梅”标识,门面、室内设施贴功能标识,管理制牌。
- 洗手间:入口吊挂定位标识,蹲位编号、温馨提示贴于隔板。
-
紧急疏散:
- 地面/墙面疏散标识方向一致,间距2400mm;楼梯台阶立面每2级设标识。
六、附录与示例
- 样图规范:
- 附录A-H提供安全警示、导向标识、人防标识等样图,明确尺寸、材料、安装位置。
- 示例涵盖吊挂、贴敷、柱立等多种形式,如地徽、AB屏、街区图等。
- 线路文化符号:
- 结合线路主题色与地域文化设计符号,用于出入口、导向牌增强视觉记忆。
七、特殊场景
- 人防标识:出入口设反光导引牌,防护门贴“严禁破坏”提示,设备箱贴亚克力标识。
- 高架站:采用门架式导向柱,PIS屏与监控设施合设,底部距地>2400mm。
八、技术细节
- 材料要求:3M膜防水防晒,亚克力立体雕刻,高分子地胶耐磨。
- 照明:吊挂标识内置光源,街区图外置光源,安全标识无需照明。
总结:该导则系统规范了厦门地铁标识的设置标准,强调安全、连续指引与人性化设计,通过分类、原则、示例的详细规定,确保标识系统高效服务乘客,提升运营安全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