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592-2025 船舶水污染物接收作业要求
- 文件大小:749.52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上海市地方标准 DB 31/T 1592-2025《船舶水污染物接收作业要求》 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海市通航水域及国家授权管理的港口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船舶产生的 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 的接收作业。
二、基本要求
(一)接收单位
- 分类接收:必须对三类污染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分类接收,禁止违规排放。
- 设施配备:
- 流动接收:至少配备1艘与污染物类别及航区适配的接收船,有固定停泊点。
- 固定接收:至少设置1处固定接收设施(趸船、岸上装置),靠泊位需满足需求。
- 应急设备:配备足量有效的防污染应急设备及器材,确保状态良好。
- 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防污染制度,落实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
(二)接收设施
- 能力要求:流动接收船/趸船需符合 JT/T 673,固定设施设计符合 JTS/T 175。
- 标识牌:标明设施名称、可接收污染物类型、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储存容器:
- 具备防渗漏、防外溢功能;含油污水容器需防静电。
- 流动接收船的污水容器需经船检机构检验合格。
- 生活垃圾容器需符合上海分类标准(DB31/T 1127、1370)。
- 监控系统:
- 流动接收船:配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视频监控、卫星导航系统。
- 固定设施:视频监控覆盖作业区,数据保存≥3个月。
- 污水接收设备:
- 配置提升装置(接头、软管、提升泵、截止阀、计量装置)。
- 含油污水软管需防静电(宜用防静电材料)。
- 检测要求:接收软管每6个月检测1次。
- 防污染结构:流动接收船及趸船需为 双壳双底结构。
(三)作业人员
- 统一着装,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 作业前及作业中禁止饮酒。
-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进入作业区。
- 定期接受操作技能、安全防护、应急反应等培训。
三、日常作业要求
(一)通用要求
- 作业计划:根据水文气象、船舶分布制定计划;高温(>35℃)防暑、低温(<0℃)防冻防滑。
- 作业流程:
- 作业前检查设施,作业中防污染巡视,作业后清理现场。
- 与排放船确认污染物种类、数量、紧急停止程序,确保:
- 船舶系泊牢固且具自航能力;
- 通信系统正常;
- 双方安全设备能立即启用。
- 信息管理:
- 作业时专人值守通讯;
- 作业后如实填写电子联单,向船方开具接收凭证;
- 实行 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
- 港口作业报告:
- 作业前向主管部门报告时间、地点、污染物种类/数量、处置去向;变更需补报。
- 作业时通过甚高频/电话/信息系统即时报告。
- 污染物处置:及时清运至有资质单位。
- 重大活动响应:服从保障部门统一调度。
(二)船舶生活垃圾接收
- 分类要求:按上海标准分类接收、储存、运输、处置;若分类不合格,引导船员重新分类。
- 危险物筛查:发现有毒有害/危险爆炸品时,拒收并告知船方委托危废单位,同时报告主管部门。
- 容器管理:定位摆放、无破损渗漏、垃圾拖挂。
- 吊卸要求:垃圾袋密闭,铺设防护网防洒落。
- 储存要求:分类存放、密闭覆盖,禁止分拣、混合或丢弃。
- 防满溢:禁止堆积满溢。
- 卫生管理:全程除异味、灭蚊蝇。
(三)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
- 作业前检查:
- 检查排水孔是否堵塞、软管是否磨损/漏泄。
- 连接要求:
- 检查接头橡皮圈,锁紧接头;
- 铺设防漏托盘,含油污水作业需加铺 吸油毡。
- 作业监控:固定软管,确保法兰、阀门无泄漏,压力正常。
- 作业后处理:
- 排空软管内残液至储存舱;
- 拆卸时软管口朝上;
- 关闭储存舱及隔离阀。
- 防污染要求:储存设施密闭完好,无滴漏、无污渍、不满溢。
四、应急作业要求
(一)应急制度
- 制定应急预案并向主管部门备案,定期演练评估。
- 污染风险发生时立即停业、启动预案并报告;接收船故障时由应急船接替作业。
(二)应急情形处理
- 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受影响区域暂停作业,采取安全措施。
- 公共卫生事件:
- 无接触服务,设施及场地消毒;
- 暂停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消毒后袋装收集;
- 疫区船舶污染物需检疫合格后方可接收。
五、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 GB 3552(排放标准)、JT/T 673(接收能力)、JTS/T 175(设施设计)、DB31/T 1127/1370(垃圾分类)等,参考文献涵盖国家条例、地方法规及专项方案(如《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意见》)。
核心要点:
- 分类闭环管理:三类污染物分类接收→电子联单跟踪→合规处置。
- 防污染刚性要求:双壳双底船舶、防静电设备、软管定期检测、作业全程防漏。
- 智慧监管:全流程电子联单、视频监控≥3个月、作业实时报告。
- 应急兜底:预案备案+演练+疫区/灾害特殊处置。
- 地标特色:严格对接上海市垃圾分类及船舶污染防治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