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714-2025 假肢和矫形器装配机构服务规范
- 文件大小:10.53 MB
- 标准类型:综合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 714-2025《假肢和矫形器装配机构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况
- 替代关系:代替DB31/T 714-2013,首次发布于2013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适用范围:上海市内从事假肢和矫形器装配服务的机构。
- 核心目标:规范假肢和矫形器装配机构的服务流程、管理要求及质量改进措施,保障用户权益。
二、主要技术更新
-
删除内容:
- 移除对《假肢和矫形器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的引用。
- 取消"合格证"要求。
-
新增内容:
- 明确"假肢配置"和"矫形器配置"的术语定义。
- 增加质量改进章节(第9章),包括投诉处理与持续改进机制。
- 新增附录:假肢/矫形器保修卡格式(附录F)、赛姆假肢尺寸表(附录E.11)等。
-
调整内容:
- 更新机构注册要求(需独立法人资格)。
- 细化人员资质要求(至少1名持证专业人员或2名持证装配工)。
- 强化产品合规性(需符合国标/行标/地标,主要部件提供检测报告)。
三、核心要求
1. 基本要求
- 机构资质: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 人员资质:
- 假肢师/矫形器师需持国家认可证书。
- 或至少2名持假肢/矫形器装配工证书的全职人员。
- 设施设备:符合GB/T 24431标准,与装配产品匹配。
- 产品要求:符合标准,主要部件需检测报告。
- 安全与环保:建筑、消防、卫生、环保等需合规。
2. 场地与设施
- 功能分区:
- 接待检查室(≥15㎡)、产品制作室(≥70㎡)、功能训练室(假肢≥40㎡,矫形器≥30㎡)。
- 无障碍设施按GB 50763设置,提供轮椅/助行器。
- 设备配置:
- 接待室:医用检查床、肌电测试仪等。
- 制作室:取型架、真空泵、打磨机等专用设备。
- 训练室:平行杠、步态矫正镜、肌电训练仪等。
3. 管理要求
- 制度规范:
- 建立服务流程、信用制度、隐私保护、培训机制、档案管理(记录保存≥15年)。
- 公示服务公约、价格及售后电话。
- 用户权益:
- 处理投诉需在48小时内响应,定期回访。
- 服务协议需用户/监护人签字确认。
4. 服务流程
假肢配置流程
- 接待检查:填写记录表(附录A),检查残肢状况(附录B)。
- 方案制定:提供配置方案(附录C),用户签字确认。
- 签订协议:明确产品类型、保修条款(附录D)。
- 制作与检查:
- 30天内完成制作,记录尺寸数据(附录E)。
- 初期适配检查(悬吊功能、对线、代偿能力等)。
- 使用训练:穿戴训练、步态/生活能力训练。
- 终检交付:终检合格后交付,提供保修卡(附录F)和说明书。
矫形器配置流程
- 流程与假肢类似,需记录矫形器测量数据(附录I),签订协议(附录H),终检重点检查关节活动范围、受力部位适配性。
5. 售后服务
- 服务内容:技术指导、维修、咨询解答。
- 保修条款:保修卡需包含产品信息、保修范围/时间、联系方式。
- 信息收集:定期随访用户,记录反馈信息。
6. 质量改进
- 投诉处理:建立登记制度,设置多种投诉渠道,48小时内响应。
- 持续改进:通过自我监督、用户反馈、第三方评价,制定改进措施。
四、附录内容
- 规范性附录:记录表、检查表、配置方案等格式(附录A-C、G)。
- 资料性附录:协议模板(附录D、H)、尺寸测量表(附录E、I)、保修卡示例(附录F)。
五、新旧版本对比
- 新增要求:质量改进机制、产品检测报告、细化人员资质。
- 流程优化:服务流程更强调用户参与(如签字确认、协议条款透明化)。
- 技术更新:设施设备参数更具体(如肌电测试仪精度±5μV)。
六、实施日期
- 发布日期:2025年3月12日。
- 实施日期:2025年7月1日。
该标准通过细化服务流程、强化质量管理和用户权益保护,为上海市假肢和矫形器装配服务提供了全面规范,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