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996-2025 低碳工厂评价规范
- 文件大小:606.64 KB
- 标准类型:综合地方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低碳工厂评价规范》(DB15/T 3996-2025) 主要内容总结
1. 适用范围
- 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低碳工厂的评价,涵盖工厂的低碳经济模式、技术应用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28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包括:
- 基础标准:GB/T 1.1(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GB 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限量)。
- 能耗与排放:GB 17167(能源计量器具管理)、GB/T 32150(温室气体核算通则)。
- 低碳技术:GB/T 23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GB/T 24067(产品碳足迹指南)。
3. 核心术语定义
- 低碳工厂:以低碳理念贯穿经营管理,采用低碳技术/工艺,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厂。
- 关键概念:
- 最高管理者:负责低碳工厂资源分配的决策者。
- LED灯具:含驱动电源的节能灯具(GB/T 50034)。
- 碳抵消方式:包括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自主开发碳汇项目等。
4. 评价总则
- 评价原则:定性与定量结合,定量指标聚焦节能减碳。
- 指标体系:
- 7个一级指标:基础设施(15%)、能源消耗与利用(20%)、污染物排放(10%)、温室气体管理(20%)、低碳管理(20%)、可持续发展(15%),以及基本要求(一票否决)。
- 二级指标:如建筑、照明、运输、综合能耗等。
- 评分方法:
- 必选要求(基础性):必须全部满足,否则终止评价。
- 可选要求(先进性):按符合程度赋分(0~满分)。
- 权重分配:一级指标加权评分,总分≥85分评为低碳工厂。
5. 基本要求(一票否决)
- 合规性:
- 依法设立,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未被列入失信名单。
- 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开展清洁生产评价。
- 管理要求:
- 最高管理者分配低碳职责,设立管理机构,制定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
- 定期开展低碳培训并评估效果。
6. 具体评价指标要求
6.1 基础设施(15%)
- 建筑:
- 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10%;使用低蕴能、本地化建材。
- 装饰材料需符合GB 18580~GB 18588(甲醛、VOCs等限量)。
- 照明:
- LED灯具比例≥60%,人工照明符合GB/T 50034,采用分区/感应控制。
- 运输:
- 计量器具:
- 按GB 17167、GB/T 24789配备能源/水资源计量装置。
6.2 能源消耗与利用(20%)
- 综合能耗:符合国家及地方限额。
- 余热余能:自发电率≥20%(公式计算)。
- 可再生能源:
- 利用光伏、风电等设施,比例≥50%;鼓励并网发电。
6.3 污染物排放(10%)
- 大气/水体:符合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
- 固废:按GB 18599处理或委托资质单位处置。
6.4 温室气体管理(20%)
- 量化与核查:按GB/T 32150核算并公布结果。
- 减排措施:制定实施减排方案,吨产品碳排放逐年降低。
- 碳抵消:购买CCER、开发碳汇项目(优先本地森林碳汇)。
6.5 低碳管理(20%)
- 体系要求:
-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GB/T 23331)、碳排放管理体系。
- 鼓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GB/T 23001)。
- 数字化平台:
- 建设可视化碳排放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监测与生命周期管理。
6.6 可持续发展(15%)
- 社会责任:按GB/T 36000/36001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 碳足迹:核算产品碳足迹(GB/T 24067),制定改善方案。
7. 评价程序与报告
- 实施主体:企业自评、第二方或第三方机构(至少3名专业人员)。
- 流程:
- 验证基本要求合规性。
- 收集数据并审查(代表性、准确性)。
- 现场评审,识别问题与亮点。
- 编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 报告内容:
- 评价范围、方法、证明材料、问题清单、持续改进计划等。
8. 附录
- 附录A:详细评分表(7个一级指标、39项二级指标),明确必选/可选要求及分值。
- 附录B:关键指标计算公式(如LED使用比例、余热发电率、可再生能源占比)。
核心意义
- 该标准为内蒙古工厂低碳转型提供了系统化评价框架,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管理优化和碳抵消实现减排目标,助力区域“双碳”战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