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JJG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1210-2025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 文件大小:511.76 KB
  • 标准类型:计量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7-15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210—2025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RegulationofDigitalInputACElectricitymeters

  2025-06-11发布2025-12-1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委托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金文革(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肖 涛(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白静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人:

  黄洪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刘新野(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曹 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郭立煌(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概述…………………………………………………………………………………… (2)

  5 计量性能要求………………………………………………………………………… (3)

  5.1 基本误差…………………………………………………………………………… (3)

  5.2 起动………………………………………………………………………………… (4)

  5.3 仪表常数…………………………………………………………………………… (4)

  5.4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4)

  5.5 需量误差…………………………………………………………………………… (4)

  6 通用技术要求………………………………………………………………………… (4)

  6.1 标识………………………………………………………………………………… (4)

  6.2 接线图和端子标识………………………………………………………………… (5)

  6.3 交流电压试验……………………………………………………………………… (5)

  7 计量器具控制………………………………………………………………………… (5)

  7.1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5)

  7.2 检定条件…………………………………………………………………………… (5)

  7.3 检定项目…………………………………………………………………………… (6)

  7.4 检定方法…………………………………………………………………………… (6)

  7.5 检定结果的处理…………………………………………………………………… (11)

  7.6 检定周期…………………………………………………………………………… (11)

  附录A 基本误差检定方法…………………………………………………………… (12)

  附录B 检定原始记录格式…………………………………………………………… (13)

  附录C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第2页)格式…………………………… (17)

  附录D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第3页)式样…………………… (18)

  引 言

  JJF1002—201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

  定义》和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程制定工作

  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本规程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标称频率为50Hz或60Hz的数字化交流电能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

  定和使用中检查。

  本规程不适用于数字化交流标准电能表的检定。

  2 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17215.231—2021 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

  31部分:产品安全要求和试验

  GB/T17215.303—2022 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 第3部分:数字化电能表

  GB/T20840.9—2017 互感器 第9部分:互感器的数字接口

  GB/T37006—2018 数字化电能表校验装置

  DL/T860.92—2016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

  射(SCSM)-基于ISO/IEC8802-3的采样值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该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 术语

  3.1 数字化电能表 digitalinputelectricitymeter

  对电压、电流量化数字量进行计量的电能计量设备。

  [来源:GB/T17215.303—2022,3.1]

  3.2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 digitalinputACelectricitymeter

  对交流电压、交流电流量化数字量进行计量的电能计量设备。

  3.3 单间隔采样数字化电能表 single-baysamplingdigitalinputelectricitymeter

  接收单个设备输出的电压、电流采样值报文进行计量的数字化电能表。

  [来源:GB/T17215.303—2022,3.1.1]

  3.4 跨间隔采样数字化电能表 cross-baysamplingdigitalinputelectricitymeter

  接收多个设备输出的电压、电流采样值报文进行计量的数字化电能表。

  [来源:GB/T17215.303—2022,3.1.2]

  3.5 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 testingequipmentfordigitalinputelectricitymeter

  为被检数字化电能表提供量化数字量的电能输入并测定被检数字化电能表电能输出

  的所有设备组合,通常由数字化标准功率源、网络交换机与误差计算单元组成。

  [来源:GB/T37006—2018,3.1.2,有修改]

  1

  JJG1210—2025

  3.6 采样频率 samplingfrequency

  fs

  每相电压/电流每秒的采样点数。

  [来源:GB/T17215.303—2022,3.3]

  3.7 采样值 sampledvalue;SV

  由传感器采样获得的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器或控制装置的,与电流和/或电压

  数据的数字编码时间相关的数组。

  [来源:GB/T17215.303—2022,3.4]

  3.8 额定一次电压 ratedprimaryvoltage

  Upr

  一次电压中额定频率分量fr 的方均根值,对应不同电压等级电压互感器,为数字

  化电能表配置的设定值。

  [来源:GB/T17215.303—2022,3.5]

  3.9 额定一次电流 ratedprimarycurrent

  Ipr

  一次电流中额定频率分量fr 的方均根值,对应不同电流等级电流互感器,为数字

  化电能表配置的设定值。

  [来源:GB/T17215.303—2022,3.6]

  3.10 工作电源 workingsupply

  通过专用端子为电能表的电源电路供电的电源。

  [来源:GB/T17215.303—2022,3.2]

  3.11 标称工作电源电压 nominalworkingsupplyvoltage

  为仪表供电的电源的标称电压值。

  [来源:GB/T17215.303—2022,3.9]

  3.12 HLV电路

  电压标称值被视为危险带电的电网电路、辅助输入或输出电路和其他非电网辅助

  电路。

  注

  1 符合GB/T17215.231—2021的6.3.2规定的信号值视为危险带电。

  2 例如:额定工作在危险带电电压下的电力线通信(PLC)电路、费率控制输入电路、控制输

  出电路。

  3.13 ELV电路

  电压标称值被视为不危险带电的辅助输入或输出电路、通信电路和其他辅助电路。

  注:不高于GB/T17215.231—2021的6.3.2规定的信号值视为不危险带电。

  4 概述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诸如光纤以太网的数字

  接口,可直接接收符合DL/T860.92—2016或GB/T20840.9—2017规定的电压、电

  流量化数字量采样值,并连续累计电能的仪表。电能表的采样值接收方式可分为单间隔

  采样和跨间隔采样,接入方式可分为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

  2

  JJG1210—2025

  电能表主要由采样值输入接口、计量及管理模块、指示显示器以及功能模块组成。

  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采样值输入接口主要包括光纤以太网收发器及调理电路等。

  指示显示器主要包括电子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等。

  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通信、脉冲指示、时钟等。

  计量及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电能连续累计、电能的存储与管理、对其他模块的管理

  与控制等。

  工作电源为上述各模块提供合适的工作用电源。

  图1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的原理框图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基本误差

  电能表的有功电能准确度等级为0.05级。

  电能表测量的无功电能为基波无功电能,准确度等级为0.05级。

  基本误差用相对误差表示,在7.2.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有功和无功电能的最大允

  许误差应满足表1和表2的规定。

  如果电能表适用于测量双向电能,则表1和表2中的规定适用于每一方向的电能

  测量。

  表1 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时的有功电能最大允许误差

  负载条件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最大允许误差/%

  平衡负载,或

  不平衡负载

  Upr 0.01Ipr≤I≤I①max

  1

  0.5L

  0.8C

  0.25L②

  0.5C②

  ±0.05

  ①Imax为最大一次电流。

  ② 用户特殊要求时。

  3

  JJG1210—2025

  表2 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时的无功电能最大允许误差

  负载条件电压电流sinφ (sinθ)①

  (L或C) 最大允许误差/%

  平衡负载,或

  不平衡负载

  Upr 0.01Ipr≤I≤Imax

  1

  0.5

  0.25

  ±0.05

  ① 角φ 适用于单相和三相平衡负载,是星形负载支路相电压与相电流间的相位差。角θ适用

  于三相不平衡负载,是指同一相(线)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

  5.2 起动

  在起动电流0.0001Ipr、平衡负载且功率因数为1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限内电能表

  应能起动并连续累计有功电能。

  如果该电能表用于双向电能测量,则该试验应用于每一个方向的电能测量。

  5.3 仪表常数

  电能表测试输出与指示显示器的电能示值之间的关系应与电能表铭牌上标识的常数

  一致。仪表常数误差不应超过基本最大允许误差的10%,即±0.005%。

  5.4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对具有计时功能的电能表,首次检定时,在参比条件下其内部时钟日计时误差限为

  ±0.5s/d,电能表的显示时间(时刻)相对于标准时间(时刻)的误差应优于±5s。

  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时,电能表的显示时间(时刻)相对于标准时间(时刻)的

  误差应优于±10min。

  5.5 需量误差

  需量的测量准确度等级指数应与有功电能准确度等级指数一致,即需量测量的最大

  允许误差为±0.05%。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标识

  电能表应有下列标识:

  ———名称和型号;

  ———制造商名;

  ———产品所依据的标准和协议,至少包括采样值输入协议;

  ———出厂编号(序列号)和制造年份;

  ———标称频率、额定虚拟二次电压、额定虚拟二次电流及最大虚拟二次电流;

  ———二次仪表常数;

  ———准确度等级;

  ———工作电源的标称电压、标称频率(交流电源供电时)及其允差;

  ———电能表适用的相数和线数;

  4

  JJG1210—2025

  ———计量单位(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器时,计量单位可在液晶显示器中显示);

  ———如有双向计量功能,应有双向计量标识;

  ———绝缘防护类型,为Ⅱ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时,以双方框符号表示。

  6.2 接线图和端子标识

  在电能表上应标识包括采样值输入接口在内的接线图。如果对接线端子进行了编

  号,则此编号应在接线图对应的位置体现,电能表其他功能的端子也应有相应的标识。

  6.3 交流电压试验

  按照7.4.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交流电压试验,试验中不应出现火花放电、闪络或

  击穿。试验结束后电能表应无损坏,且能正常工作。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首次检定是对未被检定过的电能表进行的检定,后续检定是在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

  种检定,修理后的电能表须按首次检定进行。使用中检查是为了检查电能表的检定标记

  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的电能表状态是否有明显变动,及其

  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的最大允许误差。

  7.2 检定条件

  7.2.1 确定计量性能时应满足的参比条件

  参比条件及其允许偏差应满足表3的规定。

  表3 参比条件及其允差

  量值参比条件允差

  环境温度23℃ ±5℃

  环境相对湿度① 45%~75% ———

  工作电源电压标称工作电源电压±5%

  工作电源频率标称工作电源频率±0.3%

  相序L1—L2—L3 ———

  波形正弦波———

  采样频率4kHz (标称频率为50Hz)

  或4.8kHz (标称频率为60Hz) ———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数目1 ———

  采样值帧发送间隔离散值0 ≤10μs

  交换机时延抖动0 ≤1μs

  ① 应没有霜、露、冷凝水、雨等存在。

  7.2.2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7.2.2.1 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

  检定电能表时,应使用0.02级及以上的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装置的测量量程

  5

  JJG1210—2025

  应覆盖表6的范围,准确度等级及允许的实验标准偏差应不低于表4的规定。

  表4 检验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与实验标准偏差限值

  参数

  检验装置的最低要求

  不加修正值加修正值

  检验装置有功测量的准确度等级0.01级0.02级

  检验装置基波无功测量

  的准确度等级0.01级0.02级

  检验装置有功测量允许的实验

  标准偏差限值/%

  0.0020 (cosφ=1)

  0.0025 (cosφ=0.5L,0.8C)

  0.0025 (cosφ=1)

  0.0030 (cosφ=0.5L,0.8C)

  检验装置基波无功测量允许

  的实验标准偏差限值/%

  0.0025 [sinφ=1 (L,C)]

  0.0030 [sinφ=0.5 (L,C)]

  0.0025 [sinφ=1 (L,C)]

  0.0030 [sinφ=0.5 (L,C)]

  7.2.2.2 标准时钟(时刻)测试仪(装置)

  标准时钟(时刻)测试仪(装置)的显示时间相对于标准时间(时刻)的误差应优

  于±1s。在7.2.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日计时误差限为±0.05s/d。

  7.2.2.3 交流电压试验仪(装置)

  试验仪输出的电压波形应该具有两个极其相似半周期的近似正弦波,峰值对于方均

  根值之比等于2 ,不超过±5%;输出电压值的误差不超过±3%;设备容量不应小于

  500VA。

  7.3 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一览表见表5。

  表5 检定项目一览表

  检定项目首次检定② 后续检定② 使用中检查②

  外观检查+ + +

  交流电压试验+ - -

  起动试验+ + -

  基本误差+ + +

  仪表常数试验+ + -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 +

  需量误差① + - -

  ① 若电能表具备该功能,使用中不能确定不使用该功能的,需要检定该项目。

  ② 符号“+”表示需要检定,符号“-”表示不需检定。

  7.4 检定方法

  7.4.1 外观检查

  有下列缺陷之一的电能表判定外观不合格。

  6

  JJG1210—2025

  ———标识不符合6.1的要求;

  ———铭牌或标识显示字迹不清楚,或已无法辨别,影响到电能读数或计量检定;

  ———内部有杂物;

  ———指示显示器显示不清晰,液晶或数码显示缺少笔画、断码,指示灯不亮等

  现象;

  ———表壳损坏,视窗模糊、固定不牢或破裂;

  ———封印破坏。

  7.4.2 交流电压试验

  对首次检定的电能表进行交流电压试验。

  试验应在正常使用的大气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15℃~2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试验强度:

  ———试验电压:对Ⅰ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线路对地1.5kV,线路之间1.5kV;

  对Ⅱ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线路对地3kV,线路之间1.5kV;在规定值连接到电能表

  后测得的电压值容差不超过±3%;

  ———试验波形:一个具有两个极其相似半周期的近似正弦波,峰值对于方均根值之

  比等于2,不超过±5% ;

  ———试验设备容量不应小于500VA;

  ———试验设备的触发电流为10mA;

  ———试验时间:每次1min。

  试验应对整表试验,电能表带有表盖。试验电压直接施加到端子上。试验过程中,

  不经受试验的电路应连接到地。

  注:术语“地”具有以下意思:

  当测量设备的外壳由金属制成时,该“地”是置于平坦导电表面的外壳的自身;

  当电表外壳或只是外壳的一部分由绝缘材料制成时,该“地” 是包裹电表并和所有的可接触导

  电零部件接触的导电金属箔,金属箔连接到电表的底置于其上的平坦导电表面上。

  地和端子之间应留有2cm 的电气间隙,以避免对端子形成飞弧。

  电压应从一个足够低的值开始施加到试验对象上,施加的电压应缓慢地在5s~

  10s内上升到最终预期的试验电压,该电压应保持1min,随后应将试验电压缓降到零。

  试验包括:

  a)电路对地:电能表HLV电路连接在一起,所有ELV 电路应接地,试验电压施

  加于电路与地之间;

  b)电路之间:电能表HLV电路,如果正常使用时是隔离的,试验电压施加于这

  些HLV电路之间。

  电能表应能承受交流电压试验,试验中不应出现火花放电、闪络或击穿,试验后电

  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7

  JJG1210—2025

  7.4.3 起动试验

  配置电能表额定一次电压Upr为最小额定一次电压,额定一次电流Ipr为最小额定一

  次电流。在7.2.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电能表输入电压为Upr、电流为起动电流Ist

  (0.0001Ipr)、功率因数为1、平衡负载的采样值报文,电能表在起动时限τ 内应能输

  出有功脉冲。

  起动时限τ按式(1)确定:

  τ=1.2×3.6×106×KU ×KI

  3×Upr×Ist×C (1)

  式中:

  τ ———起动时限,s;

  KU ———虚拟电压变比;

  KI ———虚拟电流变比;

  Upr———额定一次电压,配置为电能表最小额定一次电压,以线电压表示,V;

  Ist ———起动电流,等于0.0001Ipr,Ipr配置为电能表最小额定一次电流,A;

  C ———二次脉冲常数,imp/(kWh)。

  如果是双向计量的电能表,应分别在正潮流和负潮流条件下进行试验。

  7.4.4 基本误差

  按照附录A的方法进行检定,检定前不需要预热。

  7.4.4.1 调定的负载点

  电能表配置额定一次电压为220kV、额定一次电流为1000A 进行试验,在一路

  供电电源供电、一个采样值输入接口输入信号报文,且符合7.2.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

  按照表6规定的误差试验点进行试验。根据需要,允许增加其他误差测量点。

  表6 检定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时应调定的负载点

  电能类型负载条件电流值功率因数(或sinφ)

  有功

  平衡负载

  不平衡负载

  Imax、Ipr、0.01Ipr cosφ=1、cosφ=0.5L

  Imax、0.01Ipr cosφ=0.8C

  Imax、0.1Ipr 用户特殊要求时:cosφ=0.25L、cosφ=0.5C

  Imax、0.01Ipr cosφ=1、cosφ=0.5L

  无功

  平衡负载

  不平衡负载

  Imax、Ipr、0.01Ipr sinφ=1 (L或C)、sinφ=0.5 (L或C)

  Ipr sinφ=0.25 (L或C)

  Imax、0.01Ipr sinφ=1 (L或C)、sinφ=0.5 (L或C)

  如果是双向计量的电能表,应分别在正潮流和负潮流条件下进行试验。

  如果电能表具有多种使用类型,应分别对所有使用类型进行试验。

  如果电能表具有多个标称频率,应分别对所有标称频率进行试验。

  如果电能表具有多个采样值输入接口,应分别对各个采样值输入接口进行试验。

  如果电能表为跨间隔采样的电能表,应在不同采样值输入方式以及输入报文同步和

  8

  JJG1210—2025

  非同步模式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增加以下试验点:

  a)2个采样值输入接口点对点接入2路独立的电压采样值报文和电流采样值报文,

  在电流为Ipr,功率因数(或sinφ)=1和功率因数(或sinφ)=0.5L条件下,测试电

  能表误差;

  b)1个采样值输入接口网络接入2路独立的电压采样值报文和电流采样值报文,

  在电流为Ipr,功率因数(或sinφ)=1和功率因数(或sinφ)=0.5L条件下,测试电

  能表误差;

  c)3个采样值输入接口点对点接入变电站内桥接线、3/2接线等情况下的1路电压

  采样值报文、2路独立的电流采样值报文,在2路电流分别为50%Ipr、50%Ipr和20%

  Ipr、80%Ipr,功率因数(或sinφ)=1和功率因数(或sinφ)=0.5L条件下,测试电能

  表误差;

  d)1个采样值输入接口网络接入变电站内桥接线、3/2接线等情况下的1路电压采

  样值报文、2路独立的电流采样值报文,在2路电流分别为50%Ipr、50%Ipr和20%

  Ipr、80%Ipr,功率因数(或sinφ)=1和功率因数(或sinφ)=0.5L条件下,测试电能

  表误差。

  试验分别在合并单元同步模式和合并单元非同步模式下进行测试,合并单元非同步

  模式下,不同合并单元采样值报文的额定延时相差分别选0.5 ms+1/8采样间隔、

  1ms+1/2采样间隔、1.5ms+3/4采样间隔。

  7.4.4.2 检定方法

  用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调定恒定功率,被检电能表在一段时间内累积的电能与数

  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在该段时间累积的电能值相比较,以确定被检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按式(2)计算:

  γ=W -W0

  W0 ×100% (2)

  式中:

  γ ———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W ———被检电能表在一段时间内累积的电能值,kWh;

  W0———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在相同时间内累积的电能值,kWh。

  用自动方法控制标准测时器,被检电能表连续运行测量时间不少于10s;若用手动

  方法控制标准测时器,被检电能表连续运行测量时间不少于50s。

  若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所发功率脉冲序列不够均匀或其响应速度较慢,还需适当

  增加测量时间。

  7.4.4.3 重复测量次数原则

  每一个负载功率下,至少记录两次误差测定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实测基本误

  差值。

  7.4.5 仪表常数试验

  电能表施加电流Imax,记录一段时间间隔内寄存器记录的电能值E 以及测试输出

  的输出脉冲数N ,仪表常数误差由式(3)确定:

  9

  JJG1210—2025

  eC =

  N

  C -E

  E ×100% (3)

  式中:

  eC ———仪表常数误差;

  N ———测试输出的输出脉冲数;

  C ———二次脉冲常数,imp/(kWh)或imp/(kvarh);

  E ———寄存器记录的二次电能值,kWh或kvarh。

  试验记录的二次电能值不低于式(4)的计算值。

  Emin=1000×R

  b (4)

  式中:

  Emin———试验最小二次电能值,kWh或kvarh;

  R ———电能寄存器的分辨力,可通过显示或通信获得;

  b ———基本最大允许误差的百分数,取正值,即0.05。

  7.4.6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首次检定时,在7.2.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电能表通电预热后,使用时钟测试仪在

  电能表时基频率测试点连续进行3次测量,每次测量时间为1min,之后计算平均值换

  算为日计时误差。

  将电能表显示的时间(时刻)与标准时间(时刻)相比较,记录时间(时刻)值,

  按式(5)计算时间(时刻)示值误差ΔT ,即:

  ΔT =T'-T (5)

  式中:

  ΔT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s;

  T' ———被检电能表的显示时间(时刻);

  T ———标准时钟测试仪的显示时间(时刻)。

  首次检定时,在设定电能表的时间后,测量其时间(时刻)示值误差;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查时,直接测量电能表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7.4.7 需量误差

  首次检定时,设置电能表参数并将需量清零,电能表的需量周期设置为15min,

  滑差时间设置为1min。配置额定一次电压Upr为220kV,额定一次电流Ipr为1000A。

  在7.2.1规定的参比条件下,电能表输入电压为Upr、电流为Ipr、功率因数为1、

  平衡负载的采样值报文,连续运行20min,读取电能表的最大需量,按式(6)计算需

  量误差。

  γP =P -P0

  P0 ×100% (6)

  式中:

  γP ———需量误差;

  10

  JJG1210—2025

  P ———被检电能表的需量示值,kW;

  P0———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的功率示值,kW。

  7.5 检定结果的处理

  7.5.1 测量数据修约

  基本误差、需量误差的修约间距为0.005%。

  日计时误差的修约间距为0.01s/d,时间(时刻)示值误差的修约间距为1s。

  判断各项数据一律以修约后的数据为准。

  7.5.2 检定证书

  检定合格的电能表,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合格证,由检定单位在电能表上加上封印

  或加注检定合格标记;检定不合格的电能表,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销原检定

  合格封印或检定合格标记。

  7.6 检定周期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8年。

  对于实施统一质量管理、对运行中的电能表能够实时有效监测的运营企业,其安装

  的电能表以按照统计抽样的结果或失准更换的方法,经省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后调整检定周期。

  11

  JJG1210—2025

  附录A

  基本误差检定方法

  检定数字化交流电能表的原理框图见图A.1。

  图A.1 检定数字化交流电能表的原理框图

  数字化电能表检验装置一般由数字化标准功率源、网络交换机与误差计算单元组

  成,数字化标准功率源输出符合DL/T860.92—2016或GB/T20840.9—2017的采样

  值报文,经网络交换机输出给被检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数字化标准功率源输出标准电能

  脉冲给误差计算单元。误差计算单元通过比较标准电能脉冲和被检电能脉冲,得到被检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的电能误差。

  12

  JJG1210—2025

  附录B

  检定原始记录格式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检定原始记录

  证书编号:

  送检计量器具信息:

  送检单位

  仪器名称制造单位

  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准确度等级

  额定虚拟二次电压: V 额定虚拟二次电流: A 最大虚拟二次电流: A

  相线: 二次仪表常数: 频率: Hz

  检定依据:

  检定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 度℃ 地 点

  相对湿度% 其 他

  检定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基)标准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检定使用的标准器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校准证

  书编号

  有效期至

  第 页 共 页

  13

  JJG1210—2025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检定原始记录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记录

  1. 外观检查:

  2. 交流电压试验:

  3. 起动试验:

  4. 基本误差:

  a)正向有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cosφ=1 cosφ=0.5L cosφ=0.8C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Imax

  Ipr

  0.01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cosθ=1

  Imax

  0.01Ipr

  cosθ=0.5L

  Imax

  0.01Ipr

  b)反向有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cosφ=1 cosφ=0.5L cosφ=0.8C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Imax

  Ipr

  0.01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cosθ=1

  Imax

  0.01Ipr

  cosθ=0.5L

  Imax

  0.01Ipr

  第 页 共 页

  14

  JJG1210—2025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检定原始记录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记录

  c)正向无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sinφ=1 sinφ=0.5L sinφ=0.5C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Imax

  Ipr

  0.01Ipr

  负载电流sinφ=0.25L sinφ=0.25C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sinθ=1

  Imax

  0.01Ipr

  sinθ=0.5L

  Imax

  0.01Ipr

  sinθ=0.5C

  Imax

  0.01Ipr

  d)反向无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sinφ=1 sinφ=0.5L sinφ=0.5C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Imax

  Ipr

  0.01Ipr

  负载电流sinφ=0.25L sinφ=0.25C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Ipr

  第 页 共 页

  15

  JJG1210—2025

  数字化交流电能表检定原始记录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记录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1 2 平均值

  sinθ=1

  Imax

  0.01Ipr

  sinθ=0.5L

  Imax

  0.01Ipr

  sinθ=0.5C

  Imax

  0.01Ipr

  5. 仪表常数试验:

  6.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测量结果/ (s/d)

  1 2 3

  平均值/ (s/d)

  时间示值误差:

  7. 需量误差:

  8. 检定结论及说明:

  检定员: 核验员: 检定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 共 页

  16

  JJG1210—2025

  附录C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第2页)格式

  证书编号××××××—××××

  检定机构授权说明

  检定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地点

  相对湿度% 其他

  检定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基)标

  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检定使用的标准器

  名 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

  第×页 共×页

  17

  JJG1210—2025

  附录D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第3页)式样

  D.1 检定证书第3页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

  1. 外观检查:

  2. 交流电压试验:

  3. 起动试验:

  4. 基本误差:

  额定虚拟二次电压: V 额定虚拟二次电流: A 最大虚拟二次电流: A

  相线: 二次仪表常数: 频率: Hz

  a)正向有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cosφ=1 cosφ=0.5L cosφ=0.8C

  Imax

  Ipr

  0.01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Imax

  0.01Ipr

  b)反向有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cosφ=1 cosφ=0.5L cosφ=0.8C

  Imax

  Ipr

  0.01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Imax

  0.01Ipr

  第×页 共×页

  18

  JJG1210—2025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

  c)正向无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sinφ=1 sinφ=0.5L sinφ=0.5C sinφ=0.25L sinφ=0.25C

  Imax ——— ———

  Ipr

  0.01Ipr ——— ———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

  电流

  A 相B相C相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Imax

  0.01Ipr

  d)反向无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sinφ=1 sinφ=0.5L sinφ=0.5C sinφ=0.25L sinφ=0.25C

  Imax ——— ———

  Ipr

  0.01Ipr ——— ———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

  A 相B相C相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Imax

  0.01Ipr

  5. 仪表常数试验:

  6.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7. 需量误差:

  检定结论:

  以下空白

  第×页 共×页

  19

  JJG1210—2025

  D.2 检定结果通知书第3页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

  1. 外观检查:

  2. 交流电压试验:

  3. 起动试验:

  4. 基本误差:

  额定虚拟二次电压: V 额定虚拟二次电流: A 最大虚拟二次电流: A

  相线: 二次仪表常数: 频率: Hz

  a)正向有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cosφ=1 cosφ=0.5L cosφ=0.8C

  Imax

  Ipr

  0.01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Imax

  0.01Ipr

  b)反向有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cosφ=1 cosφ=0.5L cosφ=0.8C

  Imax

  Ipr

  0.01Ipr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A 相B相C相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cosθ=1 cosθ=0.5L

  Imax

  0.01Ipr

  第×页 共×页

  20

  JJG1210—2025

  证书编号××××××—××××

  检定结果

  c)正向无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sinφ=1 sinφ=0.5L sinφ=0.5C sinφ=0.25L sinφ=0.25C

  Imax ——— ———

  Ipr

  0.01Ipr ——— ———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

  A 相B相C相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Imax

  0.01Ipr

  d)反向无功

  三相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sinφ=1 sinφ=0.5L sinφ=0.5C sinφ=0.25L sinφ=0.25C

  Imax ——— ———

  Ipr

  0.01Ipr ——— ———

  不平衡负载基本误差/%

  负载电流

  A 相B相C相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sinθ

  =1

  sinθ

  =0.5L

  sinθ

  =0.5C

  Imax

  0.01Ipr

  5. 仪表常数试验:

  6. 时间(时刻)示值误差:

  7. 需量误差:

  检定结果不合格项:

  以下空白

  第×页 共×页

  21

  JJG1210—2025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