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

NY/T 3542.2-2025 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技术规程 第2部分:甘蒸田

  • 文件大小:268.73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NY/T 3542.2-2025 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技术规程 第2部分:甘蔗田》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甘蔗种植区释放赤眼蜂防治三种甘蔗螟虫:
    ​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和​​黄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

​二、核心术语定义​

  1. ​赤眼蜂​​(Trichogramma wasp):
    膜翅目赤眼蜂科昆虫,专性寄生鳞翅目害虫卵。
  2. ​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指定用于防治甘蔗螟虫的优势蜂种。
  3. ​赤眼蜂蜂卡​​:
    含被寄生的米蛾卵的卡片,通过防蚁设计(如硅油纸+激光微孔)防止蚂蚁侵害。
  4. ​赤眼蜂释放器​​:
    包括粘贴式蜂卡、飞镖放蜂器、球形放蜂器,用于承载蜂卡并控制赤眼蜂羽化释放。
  5. ​关键质量指标​​:
    • ​寄生率​​:被寄生卵占比(≥70%);
    • ​羽化率​​:成功羽化成蜂占比(≥85%);
    • ​畸形蜂率​​:异常成蜂占比(≤5%)。

​三、赤眼蜂产品质量要求​

  1. ​蜂卡规格​​:
    • ​粘贴式蜂卡​​:单卡出蜂量≥1000头,以中后期蛹为主(羽化率≤10%)。
    • ​无人机用释放器​​(飞镖/球形):单卡出蜂量≥1500头。
  2. ​包装与运输​​:
    • 温度25±2℃、湿度75%±5%RH条件下保存;
    • 运输需通风防压,避免日晒雨淋;
    • 从出库至田间释放时间≤20小时。

​四、田间释放技术​

  1. ​释放时机​​:
    • ​基础方案​​:越冬代成虫首次出现时放第一次,间隔5–7天放第二次,再间隔5–7天放第三次。
    • ​重灾区增补​​:若二代螟虫卵寄生率<70%且枯心率≥5%,在羽化率20%和50%时各追加一次(共5次)。
  2. ​释放量与密度​​:
    ​释放方式​ ​单次蜂量/公顷​ ​释放次数​ ​释放点密度/公顷​
    人工粘贴蜂卡 7.5万头 5次 75个点
    无人机投放释放器 9万头 4次 60个点
  3. ​环境要求​​:
    • 避开中大雨、强风或预报48小时内中大雨的天气;
    • 高温天气建议16:00后释放。
  4. ​释放方法​​:
    • ​人工粘贴​​:蜂卡贴于蔗叶中段背面(附着面向下);
    • ​无人机投放​​:定速、定行距、定高度均匀抛投释放器。

​五、防治效果评价​

  1. ​调查时间​​:
    • ​卵寄生率​​:第三次放蜂后8–10天;
    • ​枯心率​​:枯心苗稳定时;
    • ​螟害节率/株率/断尾率​​:11月上中旬。
  2. ​调查方法​​:
    • 选3–5块连片蔗田(≥667 m²/块),5点取样;
    • 每点查20–100株(根据指标调整)。
  3. ​计算公式​​:
    • ​实际寄生率​​(F) = (放蜂区寄生率 - 对照区寄生率) / (1 - 对照区寄生率) × 100%
    • ​防治效果​​(P) = (对照区被害率 - 放蜂区被害率) / 对照区被害率 × 100%

    注:被害率包括枯心率、螟害节率、螟害株率、断尾率。


​六、注意事项​

  1. ​蜂种选择​​:优先采用本地优势螟黄赤眼蜂种群。
  2. ​连片防治​​:提倡大面积连片、连年释放以增强控害效果。
  3. ​农药禁忌​​:放蜂田严禁使用对赤眼蜂有毒的杀虫剂。

​七、标准核心结构​

  • ​前言​​:说明标准归属体系(NY/T 3542系列)。
  • ​范围​​:限定防治对象与适用区域。
  • ​规范性引用​​:无引用文件。
  • ​术语定义​​:明确7项专业术语。
  • ​附录​​:含公式与操作细则(如防蚁蜂卡设计、无人机参数)。

​总结​​:该标准系统规范了甘蔗田赤眼蜂防治的技术全流程,覆盖蜂产品质量控制、释放策略(时间/方法/密度)、效果量化评估及操作禁忌,为绿色防控甘蔗螟虫提供标准化方案。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