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485-2025 胡麻(油用亚麻)品种真实性鉴定SSR分子 标记法
- 文件大小:473.19 KB
- 标准类型:农牧渔类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NY/T 4485-2025《胡麻(油用亚麻)品种真实性鉴定SSR分子标记法》的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核心目标
- 适用对象:油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品种。
- 应用场景:
- 真实性验证:检验样品标注品种名称是否与标准样品一致。
- 身份鉴定:通过SSR指纹数据库比对确定样品的真实品种名称。
二、技术原理
利用不同胡麻品种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重复次数的遗传差异,通过PCR扩增和电泳分离,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差异区分品种。
三、关键术语与定义
- 标准样品:代表品种特征的国家指定实物或DNA样品。
- SSR指纹数据比对平台:基于SSR标记构建的审定品种数据库,用于筛查品种身份。
- 参照样品:校准扩增片段大小的标准样品(附录D提供示例)。
- 组合引物(Panel):可混合电泳的荧光标记引物组。
四、检测方案
1. 引物选择
- 固定引物组:23对SSR引物(表1),编号FM01-FM23,包含序列、来源及荧光标记建议(附录B)。
- 验证:允许序贯检测(发现差异即终止)或全引物检测。
- 身份鉴定:必须使用全部23对引物。
2. 检测平台
- 选项: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或毛细管电泳。
- 高通量建议:组合使用自动研磨仪、DNA提取工作站、多引物毛细管电泳。
3. 样品要求
- 种子:≥4g或≥500粒。
- 组织器官(幼苗/叶片):≥30个个体,可混合或单个体检测。
4. 检测条件
- 人员需具备分子检测技能。
- 仪器需定期校准维护。
- 试剂耗材需灭菌处理。
五、检测程序
1. DNA提取
- 方法:改良CTAB法(详细步骤)或商业试剂盒法。
- 质量要求:OD260/OD280=1.7-2.0,浓度50-100 ng/μL。
2. PCR扩增
- 反应体系(表2):20μL体系,含缓冲液、dNTPs、Taq酶、引物、模板DNA。
- 程序:预变性→降落PCR(12循环)→恒定扩增(24循环)→终延伸。
3. 扩增产物分离
- PAGE电泳:
- 制胶: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 银染:固定→染色→显影→定影。
- 毛细管电泳:
- 混合扩增产物,甲酰胺变性。
- 基因分析仪检测,内标校准片段大小。
4. 数据分析
- 峰/带甄别规则:
- 剔除连带峰、(n+1)峰视为单峰。
- 连续多峰取最右侧峰(峰高叠加)。
- 仅采集前两位特异峰。
- 数据读取:
- 纯合位点:X/X;杂合位点:X/Y(小片段在前)。
- 缺失位点:0/0。
- 比对方式:
- 与标准样品直接比对。
- 上传SSR指纹数据库筛查(毛细管电泳优先)。
六、鉴定意见
依据差异位点数判定:
| 差异位点数 | 鉴定意见 |
|---|---|
| ≥3 | 排除为同一品种 |
| 1-2 | 不确定(需田间验证) |
| 0 | 不排除为同一品种 |
七、结果报告
- 真实性验证:注明差异位点数及引物编号。
- 身份鉴定:
- 匹配数据库品种:报告一致结论。
- 未匹配:注明“无法鉴定身份”。
- 特殊情况:需标注样品量不足、异质性严重位点等。
八、附录内容
- 附录A:规范性溶液配制方法(CTAB提取液、电泳缓冲液、银染液等)。
- 附录B:引物荧光标记分组方案(四色荧光组合)。
- 附录C:23对引物的等位基因片段范围及参照品种(如FM01片段171-182bp)。
- 附录D:参照样品(陇亚8号、伊亚4号)的等位变异数据。
九、关键创新点
- 建立23对SSR引物标准体系,覆盖胡麻主要遗传位点。
- 提出双模式鉴定流程(验证 vs 身份鉴定)。
- 规范高通量检测平台组合方案。
- 制定严格的数据甄别规则,减少假阳性/阴性。
十、实施要求
- 检测需在标准化实验室进行,符合GB/T 6682用水标准。
- 结果存疑时,按GB/T 3543.5进行田间种植验证。
此标准为胡麻品种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分子级别的标准化方案,兼顾准确性、效率及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