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548-2025 硝化抑制剂施用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257.12 KB
- 标准类型:农药肥料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5-18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硝化抑制剂施用效果评价技术规范(NY/T 4548-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农田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评价,涵盖农学效应(如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环境效应(如氮素损失)的指标测定与评价。
二、规范性引用标准
包括土壤检测(NY/T 1121)、肥料增效剂(NY/T 2543、NY/T 3504)、植株采样(NY/T 4373)、氮素测定(NY/T 1848、NY/T 1121.24)等标准,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一致性。
三、核心术语
- 硝化抑制剂:通过抑制土壤硝化微生物活性,减缓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减少氮素损失的化学物质(定义参考NY/T 3504-2019)。
四、评价指标体系
-
农学效应指标
- 直接指标:
- 硝化抑制率:按GB/T 35113测定。
- 氮肥利用率:按NY/T 496-2010测定(差值法计算)。
- 间接指标:
- 农作物产量:实测作物收获量(测产面积10~50 m²,根据作物特性调整)。
- 直接指标:
-
环境效应指标
- 氮素损失:包括土壤总氮淋溶损失、氧化亚氮(N₂O)排放量、氨(NH₃)挥发量。
五、评价方法
-
试验设计
- 设置处理组(含硝化抑制剂)、对照组(不含抑制剂)及空白组(无氮肥)。
- 选择2种以上作物,覆盖不同气候区,试验周期为完整生产季。
-
样品采集
- 土壤样品:按NY/T 1121.1规范采集、处理和贮存。
- 植株样品:按NY/T 4373采集植株用于氮素分析。
六、证实方法
-
硝化抑制率测定
- 按GB/T 35113执行,通过对比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硝化作用速率计算。
-
氮肥利用率计算
- 公式:利用率(%)=(处理组吸氮量 - 空白组吸氮量)÷ 施氮量 × 100。
-
农作物产量测定
- 实测收获产量,结合作物特性(如穗数、粒重等)综合评估。
-
氮素损失测定
- 淋溶损失:淋溶盘法收集60~100 cm土层淋溶液,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NY/T 1121.24)。
- N₂O排放: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附录A),计算通量(公式A.2)。
- NH₃挥发:通气法(附录B),磷酸甘油浸渍海绵捕获氨,KCl浸提后测定铵态氮(NY/T 1848)。
七、附录方法(关键步骤)
-
N₂O气体测定
- 静态箱尺寸可调,箱内温度、气压平衡。
- 气体采样时间间隔7天,色谱检测器温度350°C,柱温55°C。
- 通量计算公式结合浓度斜率、摩尔参数和箱体高度。
-
NH₃挥发测定
- 磷酸甘油处理海绵捕获氨,KCl溶液浸提后测定铵态氮浓度。
八、实施要求
- 需验证硝化抑制剂产品含量(检测报告)。
- 试验单元需保证土壤、气候、耕作方式的一致性,确保结果可比性。
- 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农业农村部归口管理。
九、技术意义
该规范为科学评价硝化抑制剂的农学增产效果和环境保护效益提供了标准化方法,助力氮肥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