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528-202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苗香
- 文件大小:5.37 MB
- 标准类型:检测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4-18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国森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绍儒、刘昆言、王晨宇、禹双双、刘琪龙、褚云霞、彭长城、李浪、危家文、涂各亮、
赵洪、陈海荣、仝宗军.
Ⅰ
NY/T4528—202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茴香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茴香(Foeniculumvulgare Mill?)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和结果判定的
一般原则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茴香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群体测量 group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 single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目测 groupvisualobservation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PQ:假质量性状.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VG:群体目测.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
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所有UPOV 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
5 繁殖材料需满足的要求
5?1 繁殖材料以种子形式提供.
5?2 提交的种子数量不少于4000粒.
5?3 提交的种子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种子的具体质量要求如下:常规种发芽率≥80%,净
度≥98?0%,含水量≤13?0%;杂交种、不育系发芽率≥75%,净度≥98?0%,含水量≤13?0%.
1
NY/T4528—2025
5?4 提交的种子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包衣处理).如果已处理,需提供
处理的详细说明.
5?5 提交的种子宜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通常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正常表达,宜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
进行测试.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设计
以育苗移栽方式种植,每小区不少于30株,株距50cm~60cm,行距50cm~60cm,设2个重复.必
要时,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宜相邻种植.
6?3?2 田间管理
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 性状观测
6?4?1 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宜按照附录A 中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MG、MS、VG)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
法宜符合附录B中B?1和B?2.
6?4?2 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2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
株取样数量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MG、VG)需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 附加测试
必要时,宜按照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 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 特异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需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最为近似的品种
具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
7?3 一致性的判定
对于常规种、不育系,一致性判定时,采用2%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19
株~41株时,最多允许2株异型株;当样本大小为42株~69株时,最多允许3株异型株.
对于杂交种,一致性判定时,品种的变异程度不能显著超过同类型品种.
7?4 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对于常规种、不育系宜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种子,对于杂交种宜种植另一批种子,与以前提供
的种子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 性状表
8?1 概述
2
NY/T4528—2025
根据测试需要,测试性状分为基本性状和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需使用的性状,选测性状是依
据申请者需求而进行附加测试的性状.表A?1给出了茴香基本性状,表A?2给出了茴香选测性状.性状
表列出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
8?2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
8?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代
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4 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宜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
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9 分组性状
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a) ∗植株:叶颜色(表A?1中性状4);
b) ∗植株:球茎(表A?1中性状8);
c)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植株:抽薹(表A?1中性状18);
d) ∗植株:雄性不育(表A?1中性状23).
10 技术问卷
申请人宜按照附录C填写茴香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3
NY/T4528—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茴香性状
A?1 茴香基本性状
茴香基本性状宜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 茴香基本性状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1
幼苗:第一叶叶柄长度
QN
(+)
MS 极短1
极短到短2
短Q01 3
短到中4
中5
中到长BELLOTTO 6
长7
长到极长8
极长9
2
∗叶丛:姿态
QN
(+)
VG 直立廊坊割茬1
直立到半直立2
半直立G03 3
半直立到平展展4
平展5
3
植株:叶密度
QN
(a)
(+)
VG 极疏1
极疏到疏2
疏BELLOTTO 3
疏到中4
中卡特球茴香5
中到密6
密廊坊割茬7
密到极密8
极密9
4
∗植株:叶颜色
QL
(a)
VG 绿色廊坊割茬1
褐色2
4
NY/T4528—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5
∗仅适用于绿色品种:
叶:绿色程度
QN
(a)
(+)
VG 极浅1
极浅到浅2
浅多刀割茬3
浅到中4
中廊坊割茬5
中到深6
深C23 7
深到极深8
极深9
6
叶:长度
QN
(a)
(b)
MS 极短1
极短到短2
短廊坊割茬3
短到中4
中Q01 5
中到长6
长7
长到极长8
极长9
7
叶:先端弯曲
QN
(a)
(b)
(+)
VG 无或极弱1
弱卡特球茴香2
中廊坊割茬3
强多刀割茬4
极强5
8
∗植株:球茎
QL
(a)
(+)
VG 无G01 1
有卡特球茴香9
9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成熟期
QN
(c)
VG 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BELLOTTO 3
早到中4
中卡特球茴香5
中到晚6
晚Q01 7
晚到极晚8
极晚9
5
NY/T4528—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10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植株:高度
QN
(c)
(+)
MS 极矮1
极矮到矮2
矮3
矮到中卡特球茴香4
中5
中到长BELLOTTO 6
长7
长到极长8
极长9
11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纵径
QN
(c)
(+)
MS 极短1
极短到短2
短Q01 3
短到中长4
长中5
中到长BELLOTTO 6
长7
长到极长8
极长9
12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横径
QN
(c)
(+)
MS 极窄1
极窄到窄2
窄Q01 3
窄到中4
中5
中到宽卡特球茴香6
宽7
宽到极宽8
极宽9
13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纵横比
QN
(c)
(+)
VG 极小1
极小到小2
小RONDO 3
小到中4
中卡特球茴香5
中到大6
大7
大到极大8
极大9
6
NY/T4528—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14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厚度
QN
(c)
(+)
MS 极薄1
极薄到薄2
薄Q01 3
薄到中4
中5
中到厚BELLOTTO 6
厚7
厚到极厚8
极厚9
15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横切面形状
PQ(c)(+)
VG 近圆1
椭圆卡特球茴香2
扁圆3
16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球茎:表面颜色
PQ
(c)
VG 白色Q01 1
浅绿色2
中等绿色Q7 3
深绿色4
17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叶鞘:棱纹
QN
(c)
(+)
VG 弱1
弱到中卡特球茴香2
中3
中到强RONDO 4
强5
18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植株:抽薹
QN
(b)
(+)
VG 极弱1
极弱到弱2
弱ESPRIT 3
弱到中4
中Q01 5
中到强6
强BELLOTTO 7
强到极强8
极强9
19
∗仅适用于无球茎品种:
复伞形花序形成时间
QN
MG 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廊坊割茬3
早到中4
中G19 5
中到晚6
晚7
晚到极晚8
极晚9
7
NY/T4528—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20
∗开花期
QN
(d)
(+)
MG 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C23 3
早到中4
中G01 5
中到晚6
晚7
晚到极晚8
极晚9
21
仅适用于无球茎品种:
主茎:高度
QN
(d)
MS 极矮1
极矮到矮2
矮3
矮到中G01 4
中5
中到高寿光割茬6
高7
高到极高8
极高9
22
仅适用于无球茎品种:
复伞形花序:直径
QN
(e)
MS 极小1
极小到小2
小青县割茬3
小到中4
中5
中到大6
大寿光割茬7
大到极大8
极大9
23
∗植株:雄性不育
QL
(+)
VG 无1
有廊坊割茬9
24
种子:千粒重
QN
(+)
MG 极低1
极低到低2
低3
低到中BELLOTTO 4
中5
中到高6
高寿光割茬7
高到极高8
极高9
注1:(a)~(e)标注内容在B?1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2:(+)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3:_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8
NY/T4528—2025
A?2 茴香选测性状
茴香选测性状宜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 茴香选测性状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25
种子:长度
QN
VG 极短1
极短到短2
短BELLOTTO 3
短到中4
中5
中到长廊坊割茬6
长7
长到极长8
极长9
26
种子:宽度
QN
VG 极窄1
极窄到窄2
窄BELLOTTO 3
窄到中4
中寿光割茬5
中到宽6
宽7
宽到极宽8
极宽9
27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
叶鞘:叶鞘叠合程度
QN
(b)
VG 弱1
弱到中2
中Q01 3
中到强4
强5
注1:(a)~(e)标注内容在B?1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2:_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9
NY/T4528—2025
附 录 B
(规范性)
茴香性状的解释
B?1 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
B?1?1 符号(a):球茎茴香在球茎收获期,非球茎茴香在复伞形花序现蕾初期.
B?1?2 符号(b):观测植株基生最大叶.
B?1?3 符号(c):选取球茎发育完全,颜色和大小不再变化的成熟植株进行观测.
B?1?4 符号(d):记录小区内50%植株开花时间.
B?1?5 符号(e):盛花期观测第一复伞形花序.
B?2 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
B?2?1 性状1 幼苗:第一叶叶柄长度
在两叶一心时期观测第一叶叶柄长度,见图B?1.
标序符号说明:
l———幼苗:第一叶叶柄长度.
图B?1 幼苗:第一叶叶柄长度
B?2?2 性状2 ∗叶丛:姿态
球茎茴香在球茎收获期观测,无球茎茴香在复伞形花序现蕾初期观测,见图B?2.
B?2?3 性状3 植株:叶密度
见图B?3.
B?2?4 性状5 ∗仅适用于绿色品种:叶:绿色程度
见图B?4.
B?2?5 性状7 叶:先端弯曲
见图B?5.
B?2?6 性状8 ∗植株:球茎
见图B?6.
10
NY/T4528—2025
图B?2 ∗叶丛:姿态
图B?3 植株:叶密度
图B?4 ∗仅适用于绿色品种:叶:绿色程度
图B?5 叶:先端弯曲
B?2?7 性状10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植株:高度
见图B?7.
B?2?8 性状11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纵径
测每个球茎的纵径长度,求其平均数,见图B?8.
B?2?9 性状12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横径
测每个球茎的最宽处宽度,求其平均数,见图B?8.
11
NY/T4528—2025
图B?6 ∗植株:球茎
标引序号说明:
l———植株:高度.
图B?7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植株:高度
标引序号说明:
l1———球茎:纵径;
l2———球茎:横径.
图B?8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纵径;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横径
B?2?10 性状13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纵横比
每个球的纵径与横径的比值,求其平均数,见图B?9.
B?2?11 性状14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厚度
测每个球茎的厚度,求其平均数,见图B?10.
B?2?12 性状15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横切面形状
应在球茎最宽位置观测,见图B?11.
B?2?13 性状17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叶鞘:棱纹
观测B?12所示区域叶鞘棱纹强弱.
12
NY/T4528—2025
图B?9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纵横比
标引符号说明:
l———球茎:厚度.
图B?10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厚度
图B?11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横切面形状
图B?12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叶鞘:棱纹
B?2?14 ∗性状18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植株:抽薹
春播试验:在早期播种条件下额外进行一个抽薹试验,采用30株样本,设2个重复,在该试验中形成
花茎.植物应暴露在低温下,以便开始抽薹.
秋播可不进行抽薹试验.
B?2?15 性状20 ∗开花期
记录小区50%的植株的初生伞形花序开花时间.
13
NY/T4528—2025
B?2?16 性状23 ∗植株:雄性不育
雄性可育品种伞形花序花药发育良好.雄性不育品种伞形花序花药畸形退化或无花药.
B?2?17 性状24 种子:千粒重
选取充分成熟的籽粒,随机称取3次1000粒种子重量,含水量13%,求其平均值.
14
NY/T4528—2025
附 录 C
(规范性)
茴香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
申请号:
申请日:
(由审批机关填写)
一、品种暂定名称
二、申请测试人信息
姓名:
地址: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育种者姓名(如果与申请测试人不同):
三、植物学分类
中文名: 茴香
拉丁名: Foeniculumvulgare Mill
四、品种来源
在相符的[ ]中打√.
1? 系统选育[ ]
2? 杂交[ ]
(1)亲本杂交[ ](请指出亲本)
(2)部分已知杂交[ ](请指出已知亲本)
(3)未知杂交[ ]
3? 突变[ ](请指出亲本)
4? 发现并改良[ ](请指出何时、何地、如何发现)
5? 其他[ ](请提供细节)
五、品种类型
在相符的类型[ ]中打√.
常规种[ ]
杂交种[ ]
不育系[ ]
其他[ ](请提供详细信息)
六、待测品种具有代表性彩色照片
(品种照片粘贴处)
(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
七、品种的选育背景、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
15
NY/T4528—2025
(包括系谱、培育过程和所使用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来源与名称的详细说明)
八、适于生长的区域或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的说明
九、其他有助于辨别待测品种的信息
(如品种用途、品质抗性,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 否[ ]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一、品种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 否[ ]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二、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在表C?1相符的代码后[]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
表C?1 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1
∗仅适用于绿色品种:叶:绿色
程度(性状5)
极浅1[ ]
极浅到浅2[ ]
浅3[ ]
浅到中4[ ]
中5[ ]
中到深6[ ]
深7[ ]
深到极深8[ ]
极深9[ ]
2 ∗植株:球茎(性状8) 无1[ ]
有9[ ]
16
NY/T4528—2025
表C?1(续)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3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植株:
高度(性状10)
极矮1[ ]
极矮到矮2[ ]
矮3[ ]
矮到中4[ ]
中5[ ]
中到长6[ ]
长7[ ]
长到极长8[ ]
极长9[ ]
4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
纵横比(性状13)
极小1[ ]
极小到小2[ ]
小3[ ]
小到中4[ ]
中5[ ]
中到大6[ ]
大7[ ]
大到极大8[ ]
极大9[ ]
5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
横切面形状(性状15)
近圆1[ ]
椭圆2[ ]
扁圆3[ ]
6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球茎:
表面颜色(性状16)
白色1[ ]
浅绿色2[ ]
中等绿色3[ ]
深绿色4[ ]
7
∗仅适用于有球茎品种:植株:
抽薹(性状18)
极弱1[ ]
极弱到弱2[ ]
弱3[ ]
弱到中4[ ]
中5[ ]
中到强6[ ]
强7[ ]
强到极强8[ ]
极强9[ ]
8
∗仅适用于无球茎品种:复伞
形花序形成时间(性状19)
极早1[ ]
极早到早2[ ]
早3[ ]
早到中4[ ]
17
NY/T4528—2025
表C?1(续)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8
∗仅适用于无球茎品种:复伞
形花序形成时间(性状19)
中5[ ]
中到晚6[ ]
晚7[ ]
晚到极晚8[ ]
极晚9[ ]
9 ∗植株:雄性不育(性状23) 无1[ ]
有9[ ]
十三、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描述
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申请人列出待测品种与其最为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填写在表C?2中.
表C?1 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
近似品种名称性状名称近似品种表达状态待测品种表达状态
注:可提供其他有利于特异性审查的信息.
申请人承诺:技术问卷所填写的信息真实.
签名: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