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744-2025 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计算方法
- 文件大小:617.46 KB
- 标准类型:气象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0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QX/T 744-2025 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计算方法》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核心目标
制定全国统一的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计算方法,用于评估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对人口的覆盖能力。
二、适用范围
- 适用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行政区划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 覆盖手段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全网短信、公众终端(如高音喇叭、显示屏等)。
三、关键术语定义
- 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
- 指预警信息在当前传播手段下可覆盖的最大人口数量占该区域常住人口的比例。
- 预警信息发布公众终端
- 通过图像、声音或文字面向公众发布预警的设备或系统(如高音喇叭、户外显示屏)。
四、计算方法
(1) 基础算法(公式1)
- 适用对象:单个行政区(县/市/省/国家级)。
- 公式:
P = /max/{P_1, P_2, P_3, P_4, P_5/}
P
:本行政区综合覆盖率;P_1
:电视覆盖率;P_2
:广播覆盖率;P_3
:互联网覆盖率;P_4
:全网短信覆盖率;P_5
:公众终端覆盖率。
- 取值原则:取所有传播手段中的最大覆盖率值(因不同手段可能覆盖重叠人群)。
(2) 综合算法(公式2-3)
- 适用对象:省级、市级行政区(需整合下级行政区数据)。
- 公式:
C = /frac{n}{n+1} /sum_{i=1}^n W_i C_i + /frac{1}{n+1} P
W_i = /frac{N_i}{N}
C
:本行政区综合覆盖率;n
:下级行政区个数(如市级计算时,n
为下属县数量);C_i
:第i
个下级行政区的覆盖率;W_i
:权重系数(由下级行政区常住人口N_i
占本行政区总人口N
的比例决定);P
:本行政区自身的基础覆盖率(由公式1计算)。
- 权重分配:
- 下级行政区覆盖率加权和占
/frac{n}{n+1}
; - 本行政区自身覆盖率占
/frac{1}{n+1}
。
- 下级行政区覆盖率加权和占
五、数据来源(附录A)
传播手段 | 数据来源 |
---|---|
电视、广播 |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或地方政府报告 |
互联网、短信 | 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
公众终端(喇叭、显示屏) | 地方政府行业报告或中国气象局数据 |
六、应用规则
- 县级行政区:仅使用基础算法(公式1)。
- 省/市级行政区:
- 先计算本级基础覆盖率(公式1);
- 再整合下属所有行政区数据,按综合算法(公式2-3)计算整体覆盖率。
七、计算示例(附录B:惠州市案例)
- 基础数据:
- 查询各手段覆盖率:电视(98.90%)、广播(98.40%)、互联网(53.20%)、短信(82.50%)、公众终端(85.83%)。
- 惠州市本级覆盖率
P = /max/{98.90/%, 98.40/%, .../} = 98.90/%
。
- 区县覆盖率与权重:
区县 覆盖率 C_i
常住人口(万人) 权重 W_i
惠城区 98.90% 120.05 0.25 惠阳区 98.90% 59.86 0.13 ... ... ... ... - 综合计算:
- 下级覆盖率加权和 =
0.25 /times 98.90/% + 0.13 /times 98.90/% + ... = 98.73/%
; - 惠州市整体覆盖率
C = /frac{7}{8} /times 98.73/% + /frac{1}{8} /times 98.90/% = 98.73/%
。
- 下级覆盖率加权和 =
八、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运行管理办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等7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文件(详见参考文献)。
九、实施日期
- 发布日期:2025年3月7日
- 实施日期:2025年5月1日
此标准通过量化评估预警信息覆盖能力,为提升灾害预警效能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气象、应急管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