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海洋行业标准

HY/T 0448-2024 海洋声学调查要求

  • 文件大小:19.2 MB
  • 标准类型:海洋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7-0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 0448-2024 海洋声学调查要求》的详细总结,依据标准结构分层展开:


一、标准框架与适用范围

  1. 范围

    • 规定海洋环境噪声、水声传播、混响及海底声特性调查的基本要求。
    • 适用于非冰区海洋声学调查及水声物理研究。
  2. 引用文件

    • 引用26项国标/行标,涵盖声学设备校准(如GB/T 3223、GB/T 7967)、海洋调查规范(如GB/T 12763系列)、导航定位(如GB/T 18314)等。

二、四大核心调查类型

​(一)海洋环境噪声调查(第4章)​

  1. 仪器配置

    • 系统构成​:声接收分系统(水听器阵+信号调理+采集设备)、监听显示分系统、声相关辅助参数分系统(水文/气象/船舶信息等)。
    • 水听器要求​:
      • 声频水听器(20 Hz–20 kHz):灵敏度≥-185 dB,水平指向性偏差≤±1.5 dB。
      • 高频水听器(15–40 kHz):灵敏度≥-175 dB,垂直波束宽度>30°。
    • 抗干扰设计​:导流装置减流噪、减振措施、电缆防涡激。
  2. 校准要求

    • 水听器按GB/T 4130校准灵敏度,GB/T 16165校准相位一致性。
    • 系统联调:确保各通道幅频响应起伏≤±0.1 dB,相位起伏≤±1°。
  3. 调查实施

    • 布放原则​:水听器距岸≥1 km,深度>5 m;避开航道;船载系统需关闭主机。
    • 时长要求​:每站≥25小时,每小时有效信号≥10–30秒(依频段定)。
    • 自噪声验证​:需通过零级海况或水池测试确认系统噪声低于Wenz谱限。
  4. 数据处理

    • 关键计算​:
      • 谱级概率密度(SPD)与百分位值(式A.1–A.4)。
      • 频带声压级(Lpf)与总声压级(Lp)(式A.6–A.9)。
      • 时空相关系数(式A.10)及指向性指数(式A.12–A.14)。

​(二)海洋水声传播调查(第5章)​

  1. 仪器配置

    • 声源类型​:
      • 爆炸声源(声弹/气枪):需标定当量、深度精度。
      • 换能器声源:标定工作频段、声源级、波形失真度。
    • 辅助系统​:水文剖面仪、中尺度现象监测(SAR卫星/温度链)、水下定位系统。
  2. 校准要求

    • 声源级海上实测:水深>70 m,收发距离误差<3%,≥6次统计平均。
    • 水听器阵:相位一致性校准(GB/T 16165)。
  3. 调查实施

    • 站位设计​:依据声速剖面布设水听器(浅海分浅/深层,深海覆盖跃层/声道轴)。
    • 特殊要求​:声起伏研究需≥2个潮周期数据;阵列倾角实时监测。
  4. 数据处理

    • 核心计算​:
      • 传播损失(TL)(式B.7–B.12)。
      • 定量验模:累计精度法(CAMμ/CAMσ)(式B.1–B.3)。
      • 时空相关性(式B.5–B.6)及声强起伏(闪烁指数SI)(式1–3)。

​(三)海洋混响调查(第6章)​

  1. 仪器配置

    • 声源:脉冲信号(爆炸声源或换能器),需提供指向性图。
    • 接收系统:同环境噪声调查要求,远程混响通道需抑制船噪。
  2. 调查实施

    • 信号要求​:每种脉冲发射≥10次,间隔1–2分钟。
    • 深度策略​:深海环境中分离海面/海底混响信号(时差法)。
  3. 数据处理

    • 核心输出​:混响级与混响距离计算(附录C),绘制混响强度衰减曲线。

​(四)海底声特性调查(第7章)​

  1. 三类方法

    • 反射/折射法​:适用于深层(>10 m),需≥10个接收阵元,声速误差≤0.75 m/s。
    • 原位法​(GB/T 42643):直接插入沉积物,测量声速/衰减系数。
    • 实验室法​:柱状样品声速测试,需保持原始温湿状态。
  2. 数据处理

    • 生成声速/衰减系数/声阻抗的垂直剖面图。

三、通用要求

  • 资料归档​:原始数据、处理结果、专题图件(如噪声谱级变化图、传播损失等值线图)、调查报告需系统归档。
  • 质量控制​:
    • 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 系统统一校时(4.2.2.3)。
    • 声相关辅助参数(风/浪/流等)与声学调查同步获取。

四、附录核心内容

  • 附录A​:噪声统计分析(概率密度、指向性算法)。
  • 附录B​:水声传播验模与时空特性计算。
  • 附录C​:混响级计算公式(混响强度 vs. 时间)。

总结特点​:

  1. 技术严谨性​:量化指标明确(如灵敏度-185 dB、站位距岸1 km)。
  2. 系统性​:覆盖“设备-校准-调查-处理”全链条。
  3. 创新性​:强调声相关参数同步调查(风/浪/船舶等)对声场的影响。
  4. 实践导向​:针对不同海域(浅海/深海)制定差异化调查策略。

此标准为我国海洋声学调查提供了全面、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对科研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