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 原书第5版
- 文件大小:261283.4 KB
- 标准类型:电力电气
- 标准语言:简体中文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17-04-2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原书 第5版
作 者: (美)G.瑞萨尼(Giorgio Rizzoni) 著 段玉生 译
出版时间: 2012
丛编项: 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第5版)》的首要目标是阐述电工、电子以及机电工程的原理。读者对象是工科非电专业学生,包括正学习基本电气工程课程的大二学生,以及学习电子学、机电工程和机电一体化课程的一年级研究生。《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第5版)》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集中介绍重要结论和应用来阐述原理,为学生提供最适于解决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计算工具。《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第5版)》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例举完全实用的例子,形象地展示电气工程原理的一系列相关应用。这些例子都来自作者的工程研究经验,应用工程师与我们的业界合作伙伴也有所贡献。
目录
第1章 电气工程技术简介
1.1 电气工程
1.2 电气工程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础
1.3 工程基础诊断回顾
1.4 电气工程史简介
1.5 单元系统
1.6 本书特色
第一部分 电路
第2章 电路基础
2.1 定义
2.2 电荷、电流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3 电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4 电功率和符号规则
2.5 电路元件及其伏安特性曲线
2.6 电阻和欧姆定律
2.7 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
2.8 电路测量仪器
第3章 电阻网络分析
3.1 网络分析
3.2 节点电位法
3.3 网孔电流法
3.4 带受控源电路的节点与网孔分析
3.5 叠加原理
3.6 单端口网络和等效电路
3.7 最大功率传输
3.8 非线性电路元件
第4章 交流电路分析
4.1 含储能元件电路(动态电路)
4.2 时间依赖信号源
4.3 含储能元件电路(动态电路)的求解
4.4 含正弦激励电路的相量分析
4.5 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第5章 瞬态分析
5.1 瞬态分析
5.2 含电感、电容电路的微分方程
5.3 含电感、电容电路的直流稳态解——初始状态与稳定状态
作 者: (美)G.瑞萨尼(Giorgio Rizzoni) 著 段玉生 译
出版时间: 2012
丛编项: 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
内容简介
《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第5版)》的首要目标是阐述电工、电子以及机电工程的原理。读者对象是工科非电专业学生,包括正学习基本电气工程课程的大二学生,以及学习电子学、机电工程和机电一体化课程的一年级研究生。《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第5版)》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集中介绍重要结论和应用来阐述原理,为学生提供最适于解决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计算工具。《清华版双语教学用书:电气工程原理与应用(第5版)》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例举完全实用的例子,形象地展示电气工程原理的一系列相关应用。这些例子都来自作者的工程研究经验,应用工程师与我们的业界合作伙伴也有所贡献。
目录
第1章 电气工程技术简介
1.1 电气工程
1.2 电气工程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础
1.3 工程基础诊断回顾
1.4 电气工程史简介
1.5 单元系统
1.6 本书特色
第一部分 电路
第2章 电路基础
2.1 定义
2.2 电荷、电流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2.3 电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4 电功率和符号规则
2.5 电路元件及其伏安特性曲线
2.6 电阻和欧姆定律
2.7 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
2.8 电路测量仪器
第3章 电阻网络分析
3.1 网络分析
3.2 节点电位法
3.3 网孔电流法
3.4 带受控源电路的节点与网孔分析
3.5 叠加原理
3.6 单端口网络和等效电路
3.7 最大功率传输
3.8 非线性电路元件
第4章 交流电路分析
4.1 含储能元件电路(动态电路)
4.2 时间依赖信号源
4.3 含储能元件电路(动态电路)的求解
4.4 含正弦激励电路的相量分析
4.5 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第5章 瞬态分析
5.1 瞬态分析
5.2 含电感、电容电路的微分方程
5.3 含电感、电容电路的直流稳态解——初始状态与稳定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