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CSAS 053-2025 无氧条件下催化剂装卸剂作业管理导则

  • 文件大小:11.42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无氧条件下催化剂装卸剂作业管理导则》(T/CCSAS 053-2025)的主要内容总结,按标准结构进行详细梳理:


​一、范围与适用性​

  1. ​适用范围​
    • 规范无氧条件下催化剂装卸作业管理,主要针对​​催化剂卸料​​和​​硫化态催化剂装剂​​作业。
    • 适用于因物料特性或工艺限制无法实现有氧/机械作业的场景(如加氢装置反应器)。

​二、基本要求​

  1. ​管理责任​
    • 企业需建立无氧作业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对象、作业内容及培训要求。
  2. ​承包商管理​
    • 承包商需具备资质(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体系,人员需持特种作业证并通过无氧作业实操考核。
  3. ​资源配置​
    • 提供合规设备(空压机、储气槽、自备电源)、防护设施、技术储备及纠偏机制。
  4. ​过程管控​
    • 制定质量管控指标与审查流程,专业部门负责方案编制、JSA分析、安全交底及全过程监护。

​三、实施过程​

​1. 作业流程​

  • ​7个步骤​​:区域确定→危害辨识→方案编制→审查交底→措施落实→过程管控→作业关闭(见图1流程)。

​2. 关键控制点​

  • ​区域界定​​:容器及人孔/卸剂口1m范围,设警戒线及警示牌(如“当心窒息”)。
  • ​危害辨识​​(附录A):
    • 物料特性(有毒/易燃介质)、工艺流程(结焦/聚合风险)、作业类型(临时用电/吊装)、设备完好性、变更风险。
    • 采用JSA/JHA、RAM等工具全面评估风险。
  • ​方案编制​​:
    • 明确人员资质、工机具合规性、应急处置程序(中毒窒息、火灾等)。
    • 制定关键任务检查表(附录B-D)。
  • ​作业许可​​:
    • 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涉及其他特殊作业(如高处作业)需同步办理。
  • ​气体控制​​:
    • ​装剂氧含量≤0.2%​​(体积分数),​​卸剂氧含量≤5%​​;外围可燃气体浓度≤0.5%(爆炸下限≥4%)或≤0.2%(爆炸下限<4%),硫化氢≤10mg/m³。
  • ​隔离措施​​(附录F):
    • 盲板物理隔离,氮气管线阀门上锁,氮气量按SH/T 3007核算或在线监测补氮。
  • ​人员防护​​:
    • 限2人同时作业,新员工不超过1人;
    • 呼吸防护选用独立供氧装备(禁用过滤式面具),防尘服/防毒面具等符合GB 39800;
    • 供气管路用耐高压钢丝管(食品级),避免踩踏缠绕。
  • ​设备要求​​:
    • 供气源独立专用,禁用仪表风;空压机双电源备用,备用气源支撑>30min逃生;
    • 压缩空气质量符合GB/T 31975(详附录G)。
  • ​环境监控​​:
    • 每4h化验分析容器内外气体,温度≤40℃;极端天气(如雨天/低温)停工作业。

​3. 装卸剂专项要求​

  • ​装剂作业​​(5.7.3):
    • 密相装填催化剂,稀相装填保护剂/瓷球;
    • 落差控制<0.5m~1.0m防破碎;床层倾斜度用水平尺测量;
    • 热电偶法兰密封面保护,装填量误差<3%。
  • ​卸剂作业​​(5.7.4):
    • 禁止掏空剂焦块下方松散剂(防坍塌);
    • 板结时使用氮气驱动工具(禁用空气);
    • 卸出剂用干冰降温+内膜桶储存。
  • ​变更管理​​(5.7.5):
    • 人员、设备、物料、方案、环境变更需重新辨识风险并交底。

​4. 作业关闭​

  • 清理现场,恢复常态;硫化态催化剂装剂后保持氮封;资料归档。

​四、事故应急救援(第6章)​

  1. ​预案与设备​
    • 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配备正压呼吸器、防坠器、急救器具。
  2. ​响应流程​
    • 供气压力报警/设备故障时立即撤离;窒息救援需使用呼吸器具;掌握心肺复苏法。

​五、培训与审核(第7章)​

  1. ​培训内容​
    • 制度法规、缺氧危害症状、防护器具使用、气体检测方法、应急救援(心肺复苏/锚点起吊)。
  2. ​定期审核​
    • 企业需审核制度落实与质量管控;事故事件后重新审查改进。

​六、规范性附录​

  • ​附录A​​:风险因素识别表(物料、流程、作业类型等风险及控制措施)。
  • ​附录B​​:现场检查表示例(票证、隔离、气体检测等16项)。
  • ​附录C​​:呼吸设施检查表(面罩气密性、导管完好性)。
  • ​附录D​​:交接班记录表(气体检测、温度/压力监测、装卸剂数量)。
  • ​附录E​​:质量验收表(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 ​附录F​​:盲板隔离图例及确认表。
  • ​附录G​​:压缩空气质量指标(氧气、CO、露点等限值)。

​核心总结​

该标准构建了​​全周期管理体系​​:
① ​​事前​​(风险辨识+方案审批);
② ​​事中​​(严格隔离+动态监控+防护升级);
③ ​​事后​​(应急闭环+持续改进)。
通过量化指标(氧含量、温度)、标准化流程(附录表格)和多方责任落实(企业/承包商/监护人),确保无氧作业安全可控。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