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ECRPA 020-2025 公路工程绿色低碳建设水平评价标准

  • 文件大小:10.34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公路工程绿色低碳建设水平评价标准》(T/CECRPA 020-2025)的详细内容总结,按标准结构分层呈现:


​一、核心目标与适用范围​

  1. ​目标​
    • 推动公路工程绿色低碳转型,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 将碳排放强度控制、生态价值评价等融入公路工程建设全流程。
  2. ​适用范围​
    • 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项目。
    • ​评价时机​​:项目通车运营1年后进行。

​二、评价基本要求(控制项)​

项目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参评:

  1. ​合规性​
    • 通过政府审批、验收,施工质量评定合格。
    • 具备环评、水土保持方案及竣工环保验收文件。
  2. ​过程管控​
    • 设计各阶段(可研、初设、施工图)需开展碳排放测算并优化绿色低碳方案。
    • 施工前编制绿色低碳专项实施方案,按年度提交实施报告。
  3. ​数据基础​
    • 施工期能耗、物耗、电耗等数据需完整统计,支撑碳排放核算。

​三、评价指标体系与等级划分​

​1. 指标体系(5类11项)​

​类别​ ​评价指标​ ​属性​ ​满分​ ​评分依据​
​顶层规划与过程管控​ 策划与管理 控制项 / 符合性审查
​碳排放与碳减排​ 公路建设碳减排率 得分项 20 设计预测 vs 实际核算差值
  公路建设碳排放强度 得分项 10 单位里程碳排放量(tCO₂/km)
  运营期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率 得分项 10 替代市电/化石能源的比例
​生态保护与固碳​ 生态价值损失当量 得分项 10 占地导致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
  公路绿化固碳量 得分项 10 植被固碳能力(tCO₂)
​资源节约与利用​ 建设期固废综合利用率 得分项 10 路基废方、洞渣再利用比例
  运营期水资源利用率 得分项 10 废水回用/处理达标率
​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绿色低碳施工技术推广应用 得分项 5 每应用1项得1分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得分项 5 每产出1项成果得1分
  绿色施工技术经济效益 得分项 10 节能/节材/节电的经济效益占比

​2. 评价等级(总分100分)​

​总评分(F)​ ​等级​
60 ≤ F < 75 一星
75 ≤ F < 85 二星
F ≥ 85 三星

​四、关键评价方法详解​

​1. 碳排放核算​

  • ​公式​​:
    E_s = /sum (M_i /times EF_{i燃料} + Q_{电网} /times EF_e + N_i /times EF_{i材料})
    • 含燃料消耗、电网用电、建材生产排放(附录B提供排放因子)。
  • ​减排率计算​​:
    /text{建设碳减排率} = /frac{/text{设计预测碳排放 - 实际核算碳排放}}{/text{设计预测碳排放}} /times 100/%

​2. 生态价值评估​

  • ​生态价值损失当量​​:
    V = /frac{/sum (V_i /times S_i)}{L}
    • V_i:用地类型生态价值当量因子(附录B.3),如林地0.370、基本农田0.058。
    • S_i:占地类型面积(hm²),L:公路里程(km)。

​3. 资源利用指标​

  • ​固废利用率​​:
    G = /left( /frac{/text{路基废方利用量} + /text{外源性固废利用量}}{/text{路基废方总量}} + /frac{/text{洞渣利用量} + /text{外源性固废利用量}}{/text{洞渣总量}} /right) /times 100/%
  • ​水资源利用率​​:
    • 统计生活污水和桥面径流的处理回用量。

​五、评价与认定流程​

  1. ​申请材料​​(附录C)
    • 设计文件碳排放专题、绿色低碳方案比选记录、施工期能耗数据、固废/水资源利用证明等。
  2. ​第三方评价要求​
    • 机构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及绿色交通专业经验。
    • 遵循客观、公平、专业原则,通过材料审核、现场核查、抽样验证等方式进行。
  3. ​工作流程​​:
    1. 材料完整性审核 → 2. 现场核查 → 3. 指标评分 → 4. 等级划分 → 5. 编制评价报告。

​六、附录核心内容​

  • ​附录A(规范性)​​:碳排放强度、生态损失当量、固碳量等指标的计算公式及修正系数(如车道数、桥隧比)。
  • ​附录B(规范性)​​:关键参数表,包括:
    • 碳排放因子(柴油3.15 tCO₂/t,电网0.581 kgCO₂/kWh)。
    • 各省森林覆盖率(福建63.1%,新疆4.02%)。
    • 植被固碳速率(如乔灌草型在福建为34.63 tCO₂·hm⁻²·a⁻¹)。
  • ​附录C(资料性)​​:申请单位需提交的12类技术资料清单。

​七、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涵盖交通、建筑、林业等领域的16项国家标准、行业指南及科研成果(如《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等)。


​总结​​:该标准构建了覆盖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评价体系,通过定量指标(碳排放、固碳量、资源利用率)与定性要求(技术创新、过程管控)相结合,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并为项目星级认定提供技术规范。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