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IESC 84-2025 工业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

  • 文件大小:4.23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2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工业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标准基础信息

  1. 标准编号​:T/CIESC 84-2025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以碳酸二甲酯和氯气为原料制得的工业用二(三氯甲基)碳酸酯(俗称“固体光气”)。
    • 主要用于农药、医药、有机中间体、高分子材料合成等领域。
  3. 分子特性​:
    • 分子式:C₃O₃Cl₆
    • 结构简式:见标准原文图示(对称三氯甲基碳酸酯结构)。
    • 相对分子质量:296.75(按2022年国际原子质量)。

二、技术要求

产品按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具体指标如下:

项目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外观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白色或微黄色晶体
主含量(w/%)​ ≥99.5 ≥99.0 ≥98.0
干燥失重(w/%)​ ≤0.5 ≤0.5 ≤0.5
熔点范围(℃)​ 79~81 78~81 77~82
pH值 ≥2.0 ≥2.0 ≥2.0

三、试验方法

1. ​主含量测定

  • 仲裁法(酸碱滴定法)​​:

    • 原理:样品在过量NaOH中分解为Na₂CO₃和NaCl,用盐酸标准溶液分两步滴定(酚酞→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
    • 计算公式:
      w=[(V10+V20)−(V1+V2)]×c×296.75/10006×m×100w = /frac{[(V_{10} + V_{20}) - (V_1 + V_2)] /times c /times 296.75 / 1000}{6 /times m} /times 100w=6×m[(V10​+V20​)−(V1​+V2​)]×c×296.75/1000​×100
    • 允许误差:两次平行测定绝对差值≤0.2%。
  • 沉淀滴定法​:

    • 原理:样品碱解后,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铬酸钾指示终点)。
    • 允许误差:同仲裁法。

2. ​其他项目测定

  • 干燥失重​:室温硅胶干燥24 h,计算失重率(允许差≤0.05%)。
  • 熔点​:按GB/T 617执行。
  • pH值​:10 g样品浸泡30 min后按GB/T 23769测定(允许差≤0.2 pH)。

四、检验规则

  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需全项目检验(第4章所有指标)。
  2. 组批规则​:同一班次、相同工艺的产品为一批。
  3. 采样方法​:
    • 每2小时采样1次,连续6次,共取120 g混合均匀。
    • 分装两份(各30 g),一份检验,一份备查。
  4. 判定规则​:
    • 任一指标不合格即整批不合格,需双倍量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拒收。

五、包装、标志与储运

  1. 标志​:
    • 包装需标注:生产厂名、地址、产品名称、商标、批号、净含量、标准号。
    • 强制标识​:GB 190规定的“毒性物质”标志(UN编号61908)。
  2. 包装​:
    • 内衬聚乙烯/聚丙烯袋的密封塑料桶(或客户安全要求包装)。
  3. 运输​:
    • 轻装轻卸,防泄漏、高温、雨淋;严禁与氧化剂、碱类物质混运
  4. 贮存​:
    • 阴凉、干燥、通风库房,密封防潮;不与碱类混储
    • 保质期​:1年(符合贮存条件)。

六、安全警示(附录A)​

  1. 危险特性​:
    • 属6.1类危险化学品(毒性物质),遇热水、碱类分解,130℃以上或火灾时分解为光气、氯甲酸三氯甲酯等剧毒气体。
  2. 泄漏处理​:
    • 佩戴呼吸器,喷水吸收气体;吸入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严重者就医。

七、归口与版权

  • 提出与归口​:中国化工学会。
  • 版权声明​:标准版权归中国化工学会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标准中未包含图片,故未嵌入图片标签。内容严格依据标准原文整理,涵盖技术参数、检测方法及安全要求等核心条款。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