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IDA 0031-2024 生态型灌区评价导则

  • 文件大小:4.27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2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生态型灌区评价导则》(T/CIDA 0031-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 适用于灌区生态状况评价工作,为灌区生态系统的优劣程度提供量化标准。
  • 评价对象需满足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等基本条件,地下水超采区或盐渍化严重区域原则上不参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 3838、GB 5084、HJ 192等),涵盖水质、土壤、工程、生态等领域的技术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 ​灌区生态系统​​:人工-自然-社会复合系统,依赖灌排工程调控和农业管理。
  • ​盐碱/涝渍土壤​​:明确划分标准(含盐量≥1g/kg或钠离子占比≥5%)。
  • ​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单位面积施用量(kg/(hm²·a))。
  • ​工程完好率​​:灌区工程设施完好程度的百分比。

​4. 基本要求​

  • ​参评条件​​:
    • 需符合水资源管理红线要求;
    • 地下水超采区或盐渍化面积>20%的灌区不宜参评。
  • ​数据来源​​:
    • 优先采用3年以上连续监测数据,辅以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补充调查。
  • ​工程要求​​:提倡生态友好型材料和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5. 评价指标体系(14项指标)​

分为 ​​生态状况​​、​​农业生产​​、​​工程管理​​ 三类,具体包括:

  1. ​生态状况指标​​:

    • 灌溉水源水质达标率(GB 3838/5084)
    • 排(退)水质达标率(无排水设施按100%计)
    • 生态需水量(水位)满足程度(北方看地下水埋深,其他区域看最小生态需水)
    • 盐渍化面积占比(北方盐碱化、南方涝渍化)
    • 生物丰度指数(HJ 192)
    • 植被覆盖度(5-9月平均值)
    • 水网密度(水系长度/灌区面积)
  2. ​农业生产指标​​:

    • 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单位面积施用量)
    • 高标准农田占比(GB/T 30600)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型0.5-0.7,井灌区0.8-0.9)
    • 作物生产变化率(前3年亩产加权平均)
  3. ​工程管理指标​​:

    • 灌溉保证程度(实际灌溉面积占比)
    • 工程完好率(干/支渠、建筑物配套率)

​6. 评价方法​

  • ​综合评分法​​:14项指标赋分总和(满分100分),按插值公式计算单项得分(正向/反向指标公式不同)。
  • ​等级划分​​:
    • ​Ⅰ级(优秀)​​:Z≥85
    • ​Ⅱ级(良好)​​:70≤Z<85
    • ​Ⅲ级(合格)​​:60≤Z<70

​附录A(计分细则)​

  • 详细列出各指标取值范围、赋分区间(如水源水质达标率70%-100%赋5-7分)、数据获取方法(调查/监测/统计)。
  • ​示例计算​​:演示正向(水质达标率)和反向(盐渍化占比)指标的赋分过程。

​核心意义​

  • 为灌区生态建设提供标准化评价工具,促进灌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兼顾生态健康。
  • 强调多维度平衡(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工程效率等),推动现代化灌区向“生态良好”目标发展。

​注​​:首次发布,2025年2月15日起实施,由中国灌区协会归口管理。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