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VMA 226-2025 羊早期妊娠B型超声诊断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2.86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21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羊早期妊娠B型超声诊断技术规范(T/CVMA 226-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羊早期妊娠B型超声诊断的技术操作流程,包括设备准备、羊只保定、扫查方法(直肠扫描和腹部扫描)、结果判读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所有羊场对配种后26~70天的母羊进行妊娠筛查。


​2. 术语和定义​

  • ​纵切面​​:与器官或身体长轴平行的切面。
  • ​横切面​​:与器官或身体长轴垂直的切面。
  • ​扇扫​​:探头固定于体表,通过摆动改变声束方向。
  • ​平移扫描​​:探头在体表连续滑行扫查。

​3. 设备与人员准备​

  • ​设备​​:
    • 兽用B型超声诊断仪,配备3.5MHz线阵探头(腹部扫描)或5.0MHz直肠探头(直肠扫描)。
    • 耦合剂、石蜡油、手套等辅助材料。
  • ​人员​​:
    • 需熟悉羊只行为及超声仪操作,至少1名助手协助保定(无保定设备时)。

​4. 诊断方法​

​4.1 直肠扫描法​
  • ​适用范围​​:配种后26~45天的羊只。
  • ​操作流程​​:
    1. ​保定​​:羊只自然站立,固定头部和尾部。
    2. ​准备​​:清理直肠粪便,肛门涂抹石蜡油润滑。
    3. ​扫查​​:
      • 探头送入直肠7~10cm,以膀胱为声窗定位。
      • 左右扇扫或平移扫查子宫角,观察胎囊、胎心搏动(妊娠25~30天可见)及羊膜(30~40天可见)。
  • ​妊娠判定​​:
    • 阳性:胎囊暗区、胎体、胎心搏动、胎盘子叶。
    • 阴性:未孕子宫影像。
  • ​注意事项​​:避免暴力操作,防止直肠损伤。
​4.2 腹部扫描法​
  • ​适用范围​​:配种后45~70天,主要用于胎儿数量监测。
  • ​操作流程​​:
    1. ​保定​​:站立位,右后腿内侧腹股沟无毛区为扫查部位。
    2. ​扫查​​:
      • 以膀胱为声窗,向左右扫查子宫角,观察胎盘子叶、胎体骨骼(60~70天呈强回声)及胎心频率。
  • ​多胎判定​​:不同部位探及多个胎体及胎心。
  • ​注意事项​​:扫查前禁食12小时,避免瘤胃干扰。

​5. 评估内容​

  1. ​子宫直径及内膜形态​​:
    • 健康母羊子宫角直径1.5~2cm,内膜呈低回声,褶皱清晰(图1)。
  2. ​孕囊大小及数量​​:
    • 配种26天后可见直径3~4cm的低回声孕囊(图2)。
  3. ​胎体数量​​:
    • 多胎品种需广角探头扫查,45~65天为最佳监测期(图3)。
  4. ​羊水及子叶​​:
    • 羊水为灰黑色低回声,子叶为灰色中回声(图4)。

​6. 注意事项​

  • ​直肠扫描​​:无需禁食,注意探头润滑和轻柔操作。
  • ​腹部扫描​​:需禁食以提高准确性,50~70天为胎儿数监测黄金期。

​7. 参考文献​

引用国内外相关研究,支持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如Jones et al., 2016等)。


​核心要点总结​

  • ​技术分类​​:直肠法(早期26~45天)和腹部法(中期45~70天)。
  • ​关键影像特征​​:胎囊暗区、胎心搏动、胎盘子叶、骨骼强回声。
  • ​操作安全​​:强调保定、润滑和手法轻柔,避免损伤。
  • ​多胎监测​​:腹部扫描结合广角探头可提高胎儿数量判断准确性。

本规范为羊早期妊娠诊断提供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适用于规模化羊场的高效繁殖管理。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