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SPSTC 90-2022 盾构法隧道监测设计规范

  • 文件大小:10.17 MB
  • 标准类型:地方其他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根据《盾构法隧道监测设计规范》(T/CSPSTC 90-2022),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范围与适用性​

  • ​适用范围​​:盾构法隧道结构在施工期、运营期的监测设计。
  • ​核心目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技术,保障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服役,覆盖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结构条件等风险因素。

​2. 基本要求​

  • ​监测等级划分​​:
    • 基于 ​​工程水文地质​​(表1:特殊地层/不良地层)、​​周边环境​​(表2:接近重要设施)、​​结构条件​​(表3:大直径/重叠隧道等)三大影响分区。
    • ​监测等级​​:一级(任一I级分区)、二级(混合分区)、三级(均为II/III级分区)。
  • ​通用原则​​:
    • 需覆盖施工期和运营期,采用自动化监测为主(如三维激光扫描、光纤光栅)。
    • 监测点布设不影响隧道正常使用,预埋元件(应力计等)需在管片预制时完成。
    • 周边环境变化(如堆载、邻近施工)时需重新评估监测等级。

​3. 监测项目​

​施工期监测项目(表4)​

  • ​必测项目​​(√):
    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净空收敛、错台、接缝张开量、裂缝。
  • ​选测项目​​(○):
    结构应力(大直径隧道建议)、外侧水土压力、螺栓应力(三级)。

​运营期监测项目(表5)​

  • ​新增必测项目​​:积水位、温度(油气/电力隧道)、裂缝(含二次结构)。
  • ​新增选测项目​​:振动监测(外部施工影响)。
  • ​大直径隧道建议​​:结构应力、水土压力。

​现场巡查重点​

  • 管片破损、渗漏、材料脱落、螺栓锈蚀、疏散平台状态等(附录D提供记录表)。

​4. 监测点布设​

  • ​断面间距​​:
    • 一级(20m/10环)、二级(40m/20环)、三级(60m/30环),加强监测时缩至10m/5环。
  • ​关键位置​​:
    • 拱顶、拱腰、拱底布点≥3个,收敛监测点与位移点共用。
    • 连接处、附属结构附近增加断面。
    • 错台/接缝监测点布设在位移较大处(≥4点/断面)。
  • ​特殊项目​​:
    • 积水位:泵房、排水沟最低点;温度:沿隧道全长(符合GB 50116)。

​5. 监测方法与精度​

  • ​通用要求​​:
    • 平面/高程控制网≥二等测量,定期复测。
    • 新型技术(如光纤光栅)需人工复检,位移误差≤±2mm。
  • ​关键方法及精度​​:
    ​监测项目​ ​方法​ ​精度要求​
    竖向位移 全自动全站仪、静力水准仪 ≤1mm
    净空收敛 三维激光扫描、位移计 ≤2mm(扫描)或≤1mm
    错台 结构光测量、钢折尺 ≤1mm
    接缝张开量 测缝计 ≤0.1mm
    裂缝 测缝计、成像设备 ≤0.1mm
    应力/水土压力 钢筋计、土压力计 精度≤0.25%~0.5%FS
    温度 感温光纤(GB 50116) ≤1℃

​6. 监测频率​

  • ​施工期​​(表6):
    • 掘进面距离≤3D时:1~2次/日;>8D时:1次/3~7日;稳定后:1次/15~30日。
  • ​运营期​​(表7):
    • 竣工≤3年:一级(4次/年)、二级(2次/年)、三级(1次/年)。
  • ​特殊情况​​:数据突变、渗漏加剧、修缮后需提高频率。

​7. 控制值与预警值(表8)​

  • ​关键控制指标​​:
    ​监测项目​ ​累计控制值​ ​速率控制值​
    竖向位移 20mm 3mm/d
    水平位移 10mm 2mm/d
    净空收敛(通缝) 0.8%D(管片外径) 3mm/d
    裂缝宽度 0.2mm -
    积水位 报警水位/排水沟深 -
  • ​预警值​​:控制值的 ​​70%~80%​​。
  • ​注​​:错台(≤10~15mm)、接缝张开量(≤4~8mm)根据隧道尺寸调整。

​8. 成果反馈与应急处置​

  • ​成果要求​​:直观化、系统化展示,安全评价符合GB/T 39559.3。
  • ​预警响应​​:
    • 达预警值:立即报送信息。
    • 达控制值:制定专项处置方案。
  • ​记录模板​​:监测记录表(附录C)、巡查记录表(附录D)。

​9. 附录内容​

  • ​附录A​​:监测项目代号(如GGC-竖向位移)。
  • ​附录B​​:非预埋式内力监测方法(精密测量反演)。
  • ​附录E​​:缺陷等级划分(表E.1),如:
    • ​IV级缺陷​​:裂缝≤0.2mm,错台≤允许值。
    • ​I级缺陷​​:裂缝>0.4mm,错台>2倍允许值。

​规范特点​

  • ​技术先进性​​:强调自动化、智能化(三维扫描、光纤传感)。
  • ​全周期覆盖​​:从施工到运营,贯穿隧道生命周期。
  • ​风险分级管控​​:基于多维度分区动态调整监测等级。
  • ​实操性强​​:明确方法、精度、频率阈值,提供标准化记录模板。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