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HWSHQ 09-2022 常态化新冠疫情期间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人员防护指南
- 文件大小:4.35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常态化新冠疫情期间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人员防护指南》(T/SHWSHQ 09-2022)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核心内容概览
本指南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人员在常态化新冠疫情期间的防护要求,涵盖术语定义、防护分级、装备使用、应急响应、培训管理等全流程规范,适用于医院保洁、设备维护、运送、安保、餐饮等后勤人员。
二、关键条款详解
1. 范围与适用
- 适用对象: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环境保洁、设备维护、运送、安保、餐饮等12类后勤服务人员。
- 适用范围:常态化疫情期间的防护管理,类似机构(如方舱医院)可参照执行。
2. 防护分级要求
根据工作区域风险等级配备防护装备(见表1):
工作区域 | 防护装备要求 |
---|---|
低风险区(行政办公室、食堂等) |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手套 |
中风险区(急诊、医疗废物站等) | 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医用手套+隔离衣+防护面屏/护目镜 |
高风险区(发热门诊、核酸点等) | 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医用手套+防护服+防护面屏/护目镜+鞋套/靴套 |
注:防护装备需符合国标(如GB 19083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2防护服等)。
3. 人员健康管理
- 准入要求:持有效核酸检测及健康证明,接受防疫培训并考核合格。
- 日常监测:上岗前测温,异常立即上报处置。
- 技能掌握:必须熟悉消毒流程、防护装备使用及应急处置方法。
4. 防护装备穿脱规范
- 穿戴顺序(附录A):
工作服→手卫生→戴医用防护口罩及帽子(密闭性测试)→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手套(覆盖袖口)→穿鞋套→全面检查。 - 脱卸顺序(附录B):
手卫生→摘护目镜→手卫生→脱防护服+手套+鞋套(由内向外反卷)→手卫生→摘帽子及口罩→手卫生→戴外科口罩。 - 关键注意:
- 脱卸时防护服袖口不得触碰面部;
- 污染或破损立即更换;
- 废弃装备按医疗废物处置。
5. 手卫生要求
- 11类必须执行场景:接触患者前后、穿戴/脱卸防护装备前后、离开病区前、进食饮水前等(依据WS/T 313)。
- 特别强调: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摘手套后必须消毒。
6. 应急响应措施
- 防护装备异常处置(附录C):
异常情况 处置流程 防护服破损 乙醇消毒破损处→撤离→更换全套装备 手套破损+皮肤损伤 脱手套→消毒伤口→包扎→上报→预防用药→追踪随访 口罩松脱 立即撤离→按流程脱卸→重新穿戴 - 职业暴露处置(附录D):
暴露(血液/体液/呼吸道)→紧急处理(冲洗/消毒)→报告→评估→预防用药→登记随访。
7. 组织与物资保障
- 组织架构:医院需成立防护工作组,由院方人员领导,成员需精通防护知识。
- 物资管理:
- 配备足量测温设备、防护装备(建立台账保存≥2年);
- 值班室配置生活及温控设备。
- 人员配置:按工种需求配备多专业后勤人员。
8. 培训与考核
- 培训内容:专业技能、个人防护、院感知识、消防及应急预案演练。
- 重点考核:手卫生、防护装备穿脱、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 强制要求:所有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核方可上岗。
三、规范性附录核心
- 附录A/B:防护装备穿脱流程图解(共8步穿戴流程、7步脱卸流程)。
- 附录C:防护装备破损等4类异常场景处置表(含具体操作步骤)。
- 附录D: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图(暴露→冲洗→上报→用药→随访)。
四、依据文件
- 引用国标:GB 19083(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2(防护服)、WS/T 313(手卫生)等12项。
- 政策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防控方案(第九版)》等。
总结:该指南通过分级防护、精细流程、应急响应、强制培训四大核心措施,构建了后勤人员全链条防护体系,为医疗机构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供标准化操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