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08-2025 澳洲坚果林下珠芽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1.32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为《澳洲坚果林下珠芽魔芋栽培技术规程》(T/YNRZ 008-2025)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澳洲坚果林下珠芽魔芋的种植全流程技术要求,包括:
- 种植地选择与管理
- 种芋处理与播种
- 田间管理(遮荫、除草、追肥等)
- 病虫害防治
- 采收与贮藏
适用于澳洲坚果林下珠芽魔芋的规范化种植。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关键引用标准包括:
- 土壤质量:GB 156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 农药使用:GB/T 8321、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准则)、NY/T 1276(安全使用规范)
- 肥料使用:NY/T 496(通则)、NY/T 525(有机肥料)
- 采收贮运:T/YNRZ 020-2024(珠芽黄魔芋标准)
三、种植地选择
- 环境要求:
- 背风、坡度≤25°;
-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pH中性偏酸;
- 澳洲坚果行距≥5m。
- 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四、种植地管理
- 整地:
- 清除杂草、枯枝落叶;
- 秋冬季深翻20–25cm;
- 播种前7–10天,撒生石灰50–100kg/亩消毒土壤。
- 基肥(每亩用量):
- 复合肥50–80kg + 腐熟农家肥1500–2500kg(或生物有机肥100–300kg);
- 钙镁肥20–25kg + 硫酸锌1kg + 硼砂1kg。
五、种芋选择与处理
- 种芋标准:
- 球茎:30–200g,芽窝小、无腐烂虫害;
- 叶面珠:>10g的健康种芋。
- 消毒处理:
- 晴天晾晒1–2天后,选以下任一方式:
- 生石灰裹覆种球;
- 多菌灵1:500–1000倍液浸种20–30分钟。
- 晴天晾晒1–2天后,选以下任一方式:
- 催芽:
- 覆盖稻草/地膜,控温30–35℃、湿度60–80%,芽眼冒白即可播种。
六、播种
- 时间:3月下旬至5月中旬。
- 方法:
- 坡地:穴播,单粒种芋覆土;
- 平地/缓坡:
- 距树干0.8–1.0m起垄(垄宽1.5–2.0m,高15–30cm);
- 垄面开沟(宽×深=15cm×15cm),沟心放种芋;
- 种芋间距20–60cm,行距60–80cm,呈“品”字形排列。
- 覆盖:
- 树叶/秸秆覆盖(厚3–5cm),或
- 双色地膜覆盖(黑面朝下、银灰面朝上)。
七、田间管理
- 遮荫:
- 林下行间荫蔽度需达60–70%,不足时用遮荫网补足。
- 除草:人工拔草为主。
- 追肥(雨季结合坚果树施肥):
- 复合肥(N:P₂O₅:K₂O=15:4:12)20–30kg/亩 + 硫酸钾5–10kg/亩。
- 灌根:
- 每季度用枯草芽孢杆菌剂(活菌≥200亿cfu/ml)灌根,100–200L/亩。
八、病虫害防治
- 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优先绿色防治技术(低毒农药、水肥药一体化飞防)。
- 主要病虫害及方法(详见表A.1):
病虫害 防治方法 软腐病 硫酸链霉素(200–500mg/L)、代森铵(600–800倍液)灌淋;清除病株并用生石灰消毒;枯草芽孢杆菌(9–10亿cfu/mL)每月灌根200–300mL/株。 花叶病 茎尖脱毒快繁+防治蚜虫。 地老虎 翻耕晒地杀幼虫;50%辛硫磷乳油拌细土沟施(4.5kg/公顷)或灌根(3–4.5kg/公顷)。 金龟子 50%辛硫磷拌种;田间喷25%西维因4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
九、采收及贮藏
- 执行《T/YNRZ 020-2024 珠芽黄魔芋采收与贮运》标准,规范采后处理流程。
附录与责任说明
- 附录A:病虫害防治方法详表(资料性)。
- 责任声明:文件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专利识别责任。
- 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临沧市林业科学院。
总结涵盖选址、整地、种芋处理、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及采收标准等全流程核心内容,严格遵循引用标准确保生产安全性与规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