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ZWXTZ 005-2025 织里儿童羽绒服
- 文件大小:3.82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1.020
CCS Y76
团体标准
T/HZWXTZ 005—2025
织里儿童羽绒服
Zhili down garments for children
2025-05-20 发布2025-05-21 实施
湖州市吴兴区织里童装商会发布
T/HZWXTZ 005—2025
I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要求................................................................................ 2
5 试验方法............................................................................ 4
6 抽样规则............................................................................ 6
7 判定规则............................................................................ 6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6
T/HZWXTZ 005—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州市吴兴区织里童装商会提出。
本文件由湖州市吴兴区织里童装商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由湖州市吴兴区织里童装商会、湖州趣趣么么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松晟服饰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宁慧、濮新泉、李标、戴玉飞、姚东、吴松
T/HZWXTZ 005—2025
1
织里儿童羽绒服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织里地区儿童羽绒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抽样规则、判定规则、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织里地区以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以绒子含量不低于50%的羽绒为主要填充物生产的
儿童服装。
本文件不适用于羽绒和纤维共混填充、分层或分区使用纤维填充的服装。但帽子、前门、领子等附
属部件填充物可使用其他纤维。
本文件不适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纺织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 2912.1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2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 4802.1—2008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 4841.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织品
GB/T 571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 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7573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FZ/T 73053—2015 针织羽绒服装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427—2019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8629—2017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10288 羽绒羽毛检验方法
GB/T 14272—2021 羽绒服装
GB/T 15557 服装术语
GB/T 17592 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 17685 羽绒羽毛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1295-2014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GB/T 23322—2018 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GB/T 29862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 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 38015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FZ/T 01026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 01057(所有部分)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 01101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FZ/T 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SB 16—1523 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T/HZWXTZ 005—2025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685、GB/T 15557、GB/T 14272、FZ/T 73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粉尘dust
羽绒羽毛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损伤、断裂而形成的或人为添加的长度小于4 mm的丝状物及其他粉
末状混合物。
4 要求
4.1 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按GB/T 5296.4和GB 31701规定执行,羽绒填充物应标注羽绒的种类、绒子含量和充绒
量。绒子含量标注分档应符合4.5.2 中表2规定,且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不可干洗”字样。
4.2 号型规格
号型设置按GB/T 1335(所有部分)规定。
4.3 原材料
4.3.1 面料
按国家有关纺织面料标准选用符合本文件质量要求的面料,与羽绒直接绗缝在一起的面料应具有防
钻绒性能。
4.3.2 里料、胆料
应采用与所用面料相适宜并符合本文件质量要求的里料和胆料,不应使用不透气的织物和薄膜。与
羽绒直接绗缝在一起的里料、胆料应具有防钻绒性能。
4.3.3 辅料
采用的纽扣、拉链等附件及其它辅料其外观和使用功能应完好。
4.3.4 填充物
4.3.4.1 成品的充绒量与明示值的偏差不小于-5.0%。
4.3.4.2 羽绒品质要求应符合表2 规定。
注:本文件未考核的羽绒填充物的其他指标,由供需双方根据产品要求自行确定。
4.4 外观质量
机织羽绒服应符合GB/T 14272的要求。针织羽绒服应符合FZ/T 73053的要求。
4.5 内在质量
4.5.1 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要求应符合GB 31701和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性能
项目
技术要求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纤维含量应符合GB/T 29862规定
T/HZWXTZ 005—2025
3
表1 理化性能(续)
项目
技术要求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甲醛含量/(mg/kg)
应符合GB 18401规定
pH值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mg/kg)
异味
烷基酚(AP)和烷基
酚聚氧
乙烯醚a(APnEO)
(mg/kg)
壬基酚(NP)+辛基酚(OP) <10
壬基酚(NP)+辛基酚(OP) +壬基酚聚氧
乙烯醚(NPnEO)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nEO)
<100
面料色牢度/级
耐水
变色≥4-5 ≥4 ≥3-4
沾色≥4 ≥3-4 ≥3-4
耐汗渍
变色≥4 ≥3-4 ≥3-4
沾色≥4 ≥3-4 ≥3-4
耐摩擦
干摩擦≥4 ≥4 ≥4
湿摩擦b ≥4 ≥3-4 ≥3
拼接互染c
沾色≥4-5 ≥4 ≥4
耐皂洗
变色≥4 ≥3-4 ≥3-4
沾色≥4 ≥3-4 ≥3-4
耐光
深色≥4 ≥4 ≥3
浅色、荧光色≥4 ≥3 ≥3
里料色牢度/级
耐皂洗沾色≥4 ≥3-4 ≥3-4
耐干摩擦≥4 ≥4 ≥4
耐水
应符合GB 18401规定
耐汗渍
起球/级d ≥3-4
接缝性能e/(cm)
纰裂/cm
有内胆结构羽绒服:缝子纰裂程度≤0.6
无内胆结构羽绒服:缝子纰裂程度≤0.4
接缝强力/N ≥140
钻绒值/(根/m2) ≤40 ≤70 ≤120
洗涤后外观
变色/级≥4
外观质量样品经洗涤后应符合GB/T 21295-2014表13中外观质量规定
注:按GB/T 4841.3的规定,颜色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不深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
a 仅考核羽绒填充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中,n=2~16。
b 起绒、磨毛、植绒类面料及深色面料的湿摩擦色牢度的合格品指标允许比本标准低半级。
c 拼接互染色牢度仅考核深、浅颜色拼接的产品。
d 仅考核针织羽绒服的表层针织织物部分,起绒类产品、羊毛(绒)含量30%以上的面料不考核起球。
e 有内胆结构羽绒服,仅考核未与羽绒绗缝在一起的面料、里料,外层仅起装饰作用的织物不考核。机织考核纰裂,
针织考核接缝性能。纰裂试验结果出现纱线滑脱、织物撕破或缝线断裂现象判定接缝性能不符合要求。
T/HZWXTZ 005—2025
4
4.5.2 羽绒品质
羽绒品质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羽绒品质要求表
5 试验方法
5.1 纤维含量
按GB/T 2910(所有部分)、FZ/T 01026、FZ/T 01057(所有部分)、GB/T 38015、FZ/T 01101等规定
执行。
5.2 甲醛含量
按GB/T 2912.1规定执行。
5.3 pH 值
按GB/T 7573规定执行。
5.4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按GB/T 17592规定执行。
5.5 异味
按GB 18401—2010规定执行。
标称绒
子含量a
%
绒子含
量允许
偏差
%
粉尘含
量
%
≤
长毛片
含量
%
≤
蓬松度
cm ≥
耗氧量
mg/100 g
≤
浊度
mm
≥
残脂率
%
≤
陆禽毛
含量
%
≤
鹅毛绒
含量b
%
≥
异色毛
绒c
%
≤
杂质
%
≤
气味
鸭鹅
50 -5.0 3.0 5.0 11.5 12.5 5.6 500 1.2 1.5 85.0 1.0 1.0 合格
55 -5.0 3.0 4.0 12.0 13.0 5.6 500 1.2 1.5 85.0 1.0 1.0 合格
60 -5.0 3.0 3.0 12.5 13.5 5.6 5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65 -5.0 3.0 3.0 13.0 14.0 5.6 5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70 -5.0 3.0 2.0 13.5 14.5 5.6 5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75 -5.0 3.0 1.5 14.0 15.0 5.6 5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80 -5.0 2.0 1.0 14.5 15.5 5.6 6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85 -5.0 2.0 1.0 15.5 16.5 5.6 6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90 -5.0 1.5 1.0 16.0 17.0 5.6 6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95 -5.0 1.0 1.0 16.5 17.5 5.6 600 1.2 1.0 85.0 1.0 1.0 合格
a 标称绒子含量<80%的鹅毛绒应分别进行毛、绒种类鉴定,绒子含量≥80%的鹅绒仅进行绒种类鉴定。
b 样品标称鹅毛绒的,应进行鹅/鸭毛绒种类鉴定。完成成分分析和毛绒种类鉴定后,最终鹅毛绒含量应≥85%;
未进行成分分析仅进行毛绒种类鉴定的产品,其归类后鹅毛、归类后鹅绒含量应分别≥85%;仅进行绒种类鉴定的产品,
归类后鹅绒含量应≥85%;样品标称鸭绒的,不必进行种类鉴定。
c 仅考核明示为白鸭/鹅绒的产品。
T/HZWXTZ 005—2025
5
5.6 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
按GB/T 23322—2018中6.2描述的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取代表性的试样、混匀。从混合
样中称取0.5 g试样,精确至0.01 g,置于25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80 mL甲醇,在(70±2)℃下超声提
取(60±5)min。
5.7 耐水色牢度
按GB/T 5713规定执行。
5.8 耐汗渍色牢度
按GB/T 3922规定执行。
5.9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 3920规定执行。
5.10 拼接互染色牢度
按GB/T 31127—2014方法A规定测试,评定浅色面料的沾色。
5.11 耐光色牢度
按GB/T 8427—2019中描述的方法测定,其中曝晒按方法3,晒至第一阶段。
5.12 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 3921—2008中方法A(1)规定执行。
5.13 起球
按GB/T 4802.1—2008中E法规定执行,评级按GSB 16—1523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评定。
5.14 纰裂
按GB/T 14272—2021的5.6.6 规定执行,其中,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在52 g/㎡及以下的面、里料规
定负荷为(45±1)N。面、里料绗缝在一起的样品,整体测试,施加负荷按面里料组合质量执行。
5.15 接缝强力
按FZ/T 73053—2015的6.1.2.13 规定执行。上衣取样部位为左右后袖缝隆弯处,结果取最低值。
裤子取样部位为后裆缝。取样部位参考FZ/T 73053中附录B。
5.16 钻绒值
按GB/T 14272—2021的附录D规定执行。
5.17 洗涤后外观
洗涤后外观按GB/T 8629—2017描述的方法测定,采用A型洗衣机,洗涤程序4N,明示手洗的采用
洗涤程序4H。洗前将所有拉链拉好、钮扣扣好。干燥方法采用滚筒烘干,排气口温度不高于60℃。将
烘干后的试样,用手轻轻拍打,使填充物均匀分布。如明示不可烘干的,采用悬挂晾干的方式进行干燥。
样品经一次洗涤、干燥后,在符合GB/T 14272规定的外观测定条件下,结合表1要求进行评价。
5.18 粉尘含量
按附录A规定执行。
5.19 其他检验项目
绒子含量、蓬松度、耗氧量、残脂率、浊度、气味、鹅毛绒含量、异色毛绒含量、充绒量、陆禽毛
含量、杂质含量等项目按GB/T 14272相应产品标准规定执行。
T/HZWXTZ 005—2025
6
6 抽样规则
6.1 内在质量按批分品种、色别随机采样3 件,不足时可增加件数。
6.2 外观质量按批分品种、色别随机采样1%~3%,但不得少于10 件。
7 判定规则
7.1 内在质量
7.1.1 按4.5 要求,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判定该批产品理化性能和羽绒品质合格;有一项不合格,则
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其中,色牢度项目不合格则按色别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印花和底布结果不一致
时从严判定。
7.1.2 严重影响外观及服用性能的产品,判定为不合格。
7.2 外观质量
7.2.1 外观质量按品种、色别计算不符品等率,按GB/T 14272、FZ/T 73053 等相应产品标准一等品
规定判定。凡不符品等率在5.0%及以下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符品等率在5.0%以上者,判定该批
产品不合格。
7.2.2 包装标志差错按件计算不符合品等,不应有外包装差错。
7.3 合格判定
抽验中各批量判定数符合7.1、7.2相应规定,判定为合格批。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4 复验
7.4.1 抽验中各批量判定数不符合本文件规定或交收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进行第二次抽验,
抽验数量应增加一倍。
7.4.2 复验结果按7.1、7.2 规定执行,判定以复验结果为准。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 80002或协议规定执行。
T/HZWXTZ 005—2025
7
A
A
附录A
(规范性)
粉尘含量测试方法
A.1 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风力的作用下,对粉尘进行分离,并收集称重,计算得出试样中的粉尘含量。
A.2 仪器和设备
A.2.1 粉尘测试仪,见图A.1,主要包括以下部件:
——出风口,内径(20.0±0.5)mm,风速(9±1)m/s;
——下实验仓,箱体尺寸为(300±2)mm×(300±2)mm×(300±2)mm,下底部为圆弧结构;
——下出尘口,尺寸(250±2)mm×(250±2)mm,金属网面,目数100 目;
——上实验仓遮尘口,尺寸(560±5)mm×(600±5)mm,锦纶网面,目数400 目。
图A.1 粉尘测试仪
标引序号说明:
1——上实验仓遮尘口;
2——隔尘板;
3——下出尘口;
4——下实验仓;
5——风机;
6——出风口;
7——灯管。
A.2.2 混样箱,尺寸为(150~200)cm×(80~100)cm×(20~30)cm,底面离地面高度(55~65)cm,由木
质或不锈钢等抗静电材质制成。
A.2.3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1 mg。
A.2.4 烧杯,用于盛放和称量试样,或其他相当者。
T/HZWXTZ 005—2025
8
A.2.5 大羽毛,用于收集粉尘。
A.2.6 海绵锤。
A.3 试样的准备和调节
A.3.1 试样的准备
试样的抽取按GB/T 10288描述的方法进行。取3份试样,每份试样质量为(5.0±0.1)g,其中2份用
于检验,1份备用。
A.3.2 试样的调节和试验环境
试样应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即温度(20±2)℃,相对湿度(65±4)%]中调节至少24 h直至
平衡。称重用于检验的2份试样,记录初始质量,精确到0.0001 g。
A.4 试验步骤
A.4.1 测试前,将粉尘测试仪的上实验仓和下实验仓清理干净,然后将试样置于下实验仓内,盖上网
盖,关闭仓门,设置吹风时间200 s,静止时间15 s,按启动按钮。
A.4.2 当仪器停止后,隔尘板下降,静止2 min后打开仪器仓门,清除上实验仓中漂浮在隔尘板和仓壁
上的杂物,关上仪器仓门,用海绵锤拍打上实验仓顶部,使粘附在上实验仓遮尘口的粉尘自然掉落在隔
尘板上,然后用大羽毛轻轻地把上实验仓遮尘口上所有部位和灯管及其周围未掉落的粉尘扫落,静止2
min,用大羽毛把隔尘板上的粉尘和粘附在上实验仓壁上的粉尘一并收集在烧杯中,进行称重(MF),精
确到0.0001 g。
A.4.3 按A.4.1~A.4.2的规定对第2份试样进行检验。
A.5 结果计算与表示
粉尘含量按公式(A.1)进行计算:
� = ��
M × 100··················································· (A.1)
式中:
A——粉尘含量,%;
MF——粉尘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取两份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GB/T 8170修约至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