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CCTAS 215-2025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运营安全评估规范

  • 文件大小:1.32 MB
  • 标准类型:团体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6-1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以下是《导向胶轮电车车道路面工程技术规范》(T/CCTAS 212-2025)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范围​

  • 适用于导向胶轮电车车道路面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 涵盖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标准包括《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等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三、术语和定义​

  • ​导向胶轮电车​​:全自动运行,橡胶轮走行和导向,可编组运行的电动车辆。
  • ​半柔性路面(SFP)​​:在基体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中灌注水泥基浆体形成的复合路面。
  • ​连通空隙率​​:相互连通且与外部连通的空隙体积占比(15%~23%)。
  • ​灌浆饱满度​​:浆体体积占连通空隙体积的百分比(≥85%)。

​四、基本规定​

  1. ​结构分层​​:面层(含半柔性路面上面层)、中下面层、基层、路基。
  2. ​功能要求​​:
    • 上面层:抗车辙、抗滑、耐磨,优先采用半柔性路面。
    • 中下面层:密实耐久,具备高温稳定性与抗水损害能力。
    • 基层:强度高、抗冲刷(模量范围15,000–30,000 MPa)。
    • 路基:稳定密实,顶面回弹模量≥50 MPa。
  3. ​车道宽度​​:≥3.5m。

​五、材料要求​

​5.1 半柔性路面材料​

  • ​基体大空隙沥青混合料​​:
    • 沥青类型: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或高黏度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见引用标准)。
    • 集料:玄武岩/辉绿岩碎石(粗集料)、机制砂(细集料)、憎水性矿粉。
    • 纤维:木质/矿物/聚合物纤维(符合JT/T 533)。
    • 级配范围:分SFP-13、SFP-16、SFP-20三种类型(表2)。
    • 技术指标:空隙率16-24%、连通空隙率15-23%、沥青膜厚10-14μm(表3)。
  • ​灌浆料浆体​​:
    • 性能要求:初始流动度10-14s,3h抗压强度≥10MPa(早强型),28d抗压强度≥25MPa(表1)。

​5.2 中下面层材料​

  • 宜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符合JTG D50。

​5.3 基层材料​

  • 水泥稳定碎石或碾压式水泥混凝土,模量符合表5要求。

​5.4 路基材料​

  • 宜用砾类土或砂类土,技术指标符合JTG/T 3610。

​六、设计规范​

​6.1 一般规定​

  • 结构设计需结合交通等级、气候、功能需求。

​6.2 轴载换算​

  • ​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100kN(BZZ-100)。
  • ​换算公式​​:
    N_1 = C_1 /times C_2 /times C_4 /times n_a /times /left( /frac{C_3 /times P_a}{P} /right)^{4.35} /times N
    (参数含义:编组轴数 n_a、渠化系数 C_4=1.33 等)。

​6.3 下承层设计​

  • ​新建工程​​:路基顶面回弹模量≥50MPa。
  • ​既有路面改造​​:
    • 沥青路面PCI≥90,弯沉≤0.20mm;水泥路面传荷系数≥80%。
    • 搭接处理:台阶式切割、喷涂黏层油(图2)。

​6.4 半柔性路面结构设计​

  • ​新建典型结构​​(表6):
    • 上面层:8-12cm半柔性路面(SFP-13/16/20)。
    • 下面层:4-8cm改性沥青。
    • 基层:32-36cm水泥稳定碎石。
  • ​改造工程厚度估算公式​​:
    h = /frac{6.61 /times 10^{-7} /times (N_e /times 365 /times t)}{1 - PCI}

​6.5 层间黏结设计​

  • 沥青下层:洒改性乳化沥青(0.4-0.7 kg/m²)。
  • 水泥下层:改性沥青碎石封层(沥青1.6-2.3 kg/m²,碎石8-14 kg/m²)。

​6.6 基体混合料级配设计​

  • 采用骨架间隙率(VCA_{DRC})控制粗集料比例(公式4-5),通过马歇尔试验验证。

​七、施工要求​

​7.1 一般规定​

  • 施工温度≥10℃,禁止雨雪天作业。
  • 铺筑试验段(≥1000m²),验证机械组合、参数及工艺。

​7.2 基体混合料施工​

  • ​温度控制​​(表8-9):
    • SBS改性沥青:出厂温度170-185℃,摊铺≥160℃。
  • ​摊铺与碾压​​:
    • 摊铺速度2-4m/min,松铺系数1.1-1.25。
    • 碾压流程:初压(150℃以上)→复压(振动)→终压(70-90℃)。

​7.3 灌浆施工​

  • ​流程​​:封边→制浆(转速≥200r/min)→灌注(从低向高)→刮浆(骨料露出3-5mm)。
  • ​浆体用量估算公式​​:
    M = 10^{-4} /times S /times H /times P_c /times P_g /times /rho_j /times /frac{1+a}{1+/omega}

​7.4 养生及开放交通​

  • 洒水养护:早强型≥2次,普通型≥4次(单次≥0.8kg/m²)。
  • 开放条件: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10MPa。

​八、质量控制​

​8.1 材料检验​

  • 沥青、集料、灌浆料按批检测(表11),如沥青每50吨检1次。

​8.2 施工过程控制​

  • ​基体混合料​​(表12):
    • 检测空隙率、稳定度、厚度(允许偏差:60mm以下±10mm/-3mm)。
  • ​灌浆浆体​​(表13):流动度每路段检2次。

​8.3 工程验收​

  • ​主控项目​​(表14):厚度、弯沉值、灌浆饱满度(≥85%)。
  • ​一般项目​​(表15):构造深度≥0.55mm、摩擦系数≥55。

​附录(关键测试方法)​

  • ​附录A​​:连通空隙率测试(浸水天平法,精确至0.1%)。
  • ​附录B​​:灌浆饱满度计算(通过灌浆前后空隙率变化)。
  • ​附录C​​:轴载换算示例(含参数取值与计算步骤)。

​总结​​:
本规范系统性规定了导向胶轮电车路面的全周期技术要求,核心创新点包括:

  1. ​半柔性路面结构​​:基体沥青混合料+水泥灌浆复合,兼顾柔性与刚性优势。
  2. ​专用设计参数​​:针对胶轮电车轴载特性提出换算公式与渠化系数(1.33)。
  3. ​严格工艺控制​​:灌浆饱满度≥85%、骨料露出3-5mm等细节要求。
  4. ​质量双控体系​​:施工过程动态检测(如每5000m²测3点)与验收指标联动。

注:本文档为未出版稿,最终以正式发布版本为准。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