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F 156-2024 恶臭 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指南
- 文件大小:355.13 KB
- 标准类型:环保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3-0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13.040.20
CCS Z 10
团体标准
T/ACEF 156—2024
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avigation monitoring of odor pollution
2024-09-10 发布2024-09-10 实施
中华环保联合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概述............................................................................. 2
5 自动监测设备......................................................................... 2
6 监测要求............................................................................. 2
7 结果分析与表示....................................................................... 5
8 质量控制............................................................................. 6
9 安全................................................................................. 6
附录A(规范性) 恶臭/异味走航监测选测目标物........................................... 7
参考文献............................................................................... 8
T/ACEF 156—2024
Ⅲ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编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生
态环境部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副主编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参编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肥中科智谱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拓服工坊
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毅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磐诺仪器有限
公司、杭州泽天春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国环汇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洁、王亘、吴克食、许夏、车祥、荆博宇、张钢锋、沈成银、梁渠、
呼佳宁、庄志鹏、杨晓芳、张伟军、张强领、杨伟华、王静、朱亮、谭稳、赵力、何赵强、
蔡宏忱、赵玺、杨任、陶庭雨、郭杰、王冲、周清峰、万竹桉、李林、王静、张立新、任培芳、
王铁铮、王浩、曾文豪、沈志成、罗春辉、黄丽丽。
T/ACEF 156—2024
1
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的方法概述、自动监测设备、监测要求、结果分析与
表示、质量控制和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厂区、敏感区的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 168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T/ACEF 155 恶臭/异味现场嗅辨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恶臭/异味odor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味。
[来源:HJ 905—2017,3.1,有修改]
3.2
臭气浓度odor concentration
用无臭清洁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嗅觉阈值时的稀释倍数。
[来源:HJ 1262—2022,3.1]
3.3
恶臭/异味自动监测设备odor navigation monitoring
对环境空气中恶臭/异味污染指标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的仪器、仪表,并基于地理位置
信息显示沿行进路线污染指标空间连续分布。
[来源:DB 31/T 310002—2021,3.2,有修改]
T/ACEF 156—2024
2
3.4
嗅辨员panel
嗅辨实验中用鼻子对恶臭/异味的种类和级别辨别的人员。
[来源:HJ 1262—2022,3.3,有修改]
3.5
现场嗅辨field olfactory inspection
嗅辨员通过嗅觉对评估区域环境空气中恶臭/异味的强度、频率、愉悦度等指标现场测量和评判
的行为。
4 方法概述
CCS Z 10
团体标准
T/ACEF 156—2024
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avigation monitoring of odor pollution
2024-09-10 发布2024-09-10 实施
中华环保联合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概述............................................................................. 2
5 自动监测设备......................................................................... 2
6 监测要求............................................................................. 2
7 结果分析与表示....................................................................... 5
8 质量控制............................................................................. 6
9 安全................................................................................. 6
附录A(规范性) 恶臭/异味走航监测选测目标物........................................... 7
参考文献............................................................................... 8
T/ACEF 156—2024
Ⅲ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编单位: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生
态环境部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副主编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参编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肥中科智谱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拓服工坊
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毅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常州磐诺仪器有限
公司、杭州泽天春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华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国环汇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洁、王亘、吴克食、许夏、车祥、荆博宇、张钢锋、沈成银、梁渠、
呼佳宁、庄志鹏、杨晓芳、张伟军、张强领、杨伟华、王静、朱亮、谭稳、赵力、何赵强、
蔡宏忱、赵玺、杨任、陶庭雨、郭杰、王冲、周清峰、万竹桉、李林、王静、张立新、任培芳、
王铁铮、王浩、曾文豪、沈志成、罗春辉、黄丽丽。
T/ACEF 156—2024
1
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的方法概述、自动监测设备、监测要求、结果分析与
表示、质量控制和安全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厂区、敏感区的恶臭/异味污染走航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 168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T/ACEF 155 恶臭/异味现场嗅辨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恶臭/异味odor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感觉及损害生活环境的气味。
[来源:HJ 905—2017,3.1,有修改]
3.2
臭气浓度odor concentration
用无臭清洁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嗅觉阈值时的稀释倍数。
[来源:HJ 1262—2022,3.1]
3.3
恶臭/异味自动监测设备odor navigation monitoring
对环境空气中恶臭/异味污染指标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的仪器、仪表,并基于地理位置
信息显示沿行进路线污染指标空间连续分布。
[来源:DB 31/T 310002—2021,3.2,有修改]
T/ACEF 156—2024
2
3.4
嗅辨员panel
嗅辨实验中用鼻子对恶臭/异味的种类和级别辨别的人员。
[来源:HJ 1262—2022,3.3,有修改]
3.5
现场嗅辨field olfactory inspection
嗅辨员通过嗅觉对评估区域环境空气中恶臭/异味的强度、频率、愉悦度等指标现场测量和评判
的行为。
4 方法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