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RTA 006.4-2024 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第4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 文件大小:289.8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3-07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03.220.20
CCS R10
团体标准
T/GDRTA 006.4 —2024
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第4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Specification for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afetyproduction risks and troubleshooting and treatment of hidden dangersof enterprises in the field of road transportationPart 4: Road passenger station
2024–11–29 发布2024–12–01 实施
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风险分级管控................................................................................................................................................ 1
4 隐患排查治理................................................................................................................................................ 1
5 相关保障措施................................................................................................................................................ 2
附录A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3
附录B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7
参考文献.............................................................................................................................................................. 12
T/GDRTA 006.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T/GDRTA 006-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分为4
个部分:
──第1 部分:总体要求;
──第2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第3 部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第4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本文件为【T/GDRTA 006-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的第4 部分。
本文件由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广东紫云平台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南粤通客运联网
中心有限公司、广东修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浮市汽车运输集
团有限公司、云浮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阳江交投朗日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市粤运朗日公共汽车有限
公司、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潮州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潮州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肇庆交投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怀集县交投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凯强、梁江涛、刘绍文、罗淇元、黄诗玥、王俊源、周陆营、张真、阳志
勇、吴志超、李嘉瑜、陈远富、王云坚、彭振国、曾参、陈治国、高海霞、钟国玉、陈玉敏、方丹蕾、
温高明、欧阳君林、翁琳琳、张伟佳、李伟程、李贵练、陈维雄、梁芳。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GDRTA 006.4—2024
1
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第4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二级及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风险分级管
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二级及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工作。
其他等级客运站、招呼站、便捷车站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8226─2023 道路运输术语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指南
GB/T 27921─2023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JT/T 1180.1─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
JT/T 1180.7─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7 部分:汽车客运站
【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第1 部
分:总体要求
3 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按【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的风险辨识、分级可参考“附录A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开
展,及时评估、评定风险等级。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等相关
要求,参考附录A,对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辨识,制定适合本站场的风险辨识、评级细则,以便于指导
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开展。
4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按【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的隐患排查、分级可参考“附录B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开
展,及时评估、评定隐患等级。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等相关
要求,参考附录B,对隐患进行更加全面的排查,制定适合本站场的隐患排查、评级细则,以便于指导
T/GDRTA 006.4—2024
2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开展。
5 相关保障措施
相关保障措施按【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T/GDRTA 006.4—2024
3
附录A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
本附录以标准文本形式给出示例的目的,在于帮助使用者理解风险辨识、分级的相关方法及主要
防范措施,仅是为了说明本文件相关内容而编写。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见表A.1。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1
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
人员的行
为
安全管理人员未按
要求履行安全管理
职责,组织开展安
全检查、安全教育
培训、安全会议、
安全投入等工作。
1、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
程。
2、按要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会议,并
建立台账。
3、组织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督促隐患整
改,建立安全检查台帐。
4、制定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
划,并组织落实。
5、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一般
2
车辆安全
例检人员
的行为
未按规定项目对例
检车辆进行检查,
导致带病车辆上
路;检查过程违规
操作。
1、安全例检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明确安全例检项目,按规范要求开展安全例检,
并做好相关记录。
一般
3
车辆出站
检查人员
行为
未按规定对出站车
辆检查,易导致车
辆超载、乘客未系
安全带等现象的发
生。
1、严格按相关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执行出站检查
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2、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相关要求,
防止超载车辆出站、乘客未系安全带等现象发生。
一般
4
行包安检
人员行为
安检人员擅离岗
位,旅客进站未检
查,易导致危险品
进入客运站或运营
车辆;安检岗位未
能辨别出违禁品。
1、行包安检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严格按相关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执行“三品”
等管制物品堵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较大
5
站务人员
行为
未按要求核对乘车
人员信息
按要求核对乘客身份证、车票等信息是否与本人
一致,引导乘客上车。
一般
6
调度人员
行为
班次安排不合理;
牌证检查不认真。
1、严格按相关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执行调度工作,
合理安排班次,并做好相关记录。
2、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班次,避免旅客滞留。
3、及时协调处理班次延误等异常情况。
4、检查驾驶员、车辆相关牌证、安检单等是否符
合相关要求。
一般
7
治安保卫
人员行为
发现旅客不安全行
为未及时制止。
严格按相关制度进行巡查、维持秩序等安保工作,
发现旅客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
一般
8 乘客行为
乘客出现携带危险
品进站、吸烟等不
安全行为。
1、严禁乘客携带危险品进站。
2、严禁在车站禁烟区域吸烟和使用明火。
较小
T/GDRTA 006.4—2024
4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续)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9 人的因素
其他人员
行为
电器使用不当;不
按操作规程作业。
1、加强员工消防安全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
识。
2、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
程,并对员工进行宣贯培训。
较小
10
物的因素
停车场
车辆遇点火源引燃
车辆;
无关人员、车辆进
入停车场。
1、按要求建立停车场管理制度。
2、停车场管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引导车辆合理
停放。
3、严禁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停车场。
一般
11
安全检查
设备
安全检查设备缺
失、损坏等不符合
使用要求。
加强设备检查,定期进行维护,及时更新不符合
使用要求的设备。
一般
12 充电桩
充电线路破损,操
作不当引发触电。
充电过程出现热失
控、自燃、起火等
风险。
1、充电设施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充电
桩建设应按要求配置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防雷
等电气防护设备,具备相应的标识信息,包括设
备铭牌和安全警示标识。
2、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检查充电桩的安全状态,并提出相应处置
措施。
较大
13
消防设备
设施
消防设备设施不符
合消防安全相关要
求。
按要求配置消防设备设施,并定期检查、维修保
养,保障消防设施完好、可用。
一般
14 站前区
人流与车流量均较
大。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方便换乘与集散,互不干
扰。
较小
15 候车室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
流量较大,易拥挤
引发人员踩踏。班
车延误导致乘客滞
留。乘客出现身体
不适等突发情况。
乘客违规吸烟引起
火灾。
1、安排人员维持候车秩序,引导乘客候车、乘车。
2、做好延误乘客疏导。
3、安排人员及时帮助乘客应对突发情况。
4、严禁在禁烟区域吸烟,发现时及时制止。
5、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
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一般
16 售票厅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
流量较大,拥挤引
发人员踩踏。乘客
携带违禁品或违规
吸烟引起火灾。
1、安排人员维持候车秩序,引导乘客候车、乘车。
2、严禁在禁烟区域吸烟,发现时及时制止。
3、工作人员发现旅客携带违禁品,应及时制止,
并查明情况。
一般
17
发车区/
落客区
个别乘客安全意识
差,容易人车混杂
发生事故。
加强人流、车辆管理,引导乘客安全上车、出站。较大
18
行包室/
小件寄存
处
行包存量较大,或
携带违禁品。
遇火源引起寄存的
行李物品燃烧。
1、按要求对行包进行安全检查。
2、按要求配置行包存放设施,合理规划,分类存
放。
较小
19
相关方作
业场所
站内超市、饭店因
管理疏漏等引发的
消防及其他安全风
险
1、站内超市、饭店等经营场所应符合相应经营管
理规定。
2、客运站应与对应经营场所规范签订房屋租赁合
同及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及消防安
全职责。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消
除安全隐患。
一般
T/GDRTA 006.4—2024
5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续)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20
物的因素
危险设
施、场所
客运站设有撬装加
油加气装置。
1、客运站应与合作方规范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
确双方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职责。
2、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一般
21
其他场所
人员使用电器不当
或使用明火造成的
触电或火灾事故
等。
1、按要求铺设线路、使用电器和进行电气维修,
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工作资质。
2、按要求配置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并按照规定
检查维护。
3、消防通道不得占用,应急出口不得封闭。
4、电工需持证上岗,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5、下班时按照相关规定关闭不需使用的电源。
6、严禁违规使用明火。
一般
22
登高作业安全设施
不到位,可能发生
高处坠落事故。
登高作业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人员监护。一般
23
环境因素
恶劣天气
高温、暴雨、台风、
冰雪等恶劣天气引
发的安全风险。
1、注意特殊天气及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2、加强停车场、简易建筑、电线、树木、门窗等
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处理措
施。
3、遇极端恶劣天气,应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及时
采取应对措施。
4、按要求做好旅客滞留的应急预案及相关准备工
作。
较大
24 特殊时段
重大节假日及重要
活动期间车流、人
流量比较大。
1、制定特殊时段的应急预案、方案,并组织演练。
2、加强人员值守,引导旅客有序购票、乘车。
3、加强违禁品安全检查。
一般
25
管理因素
车辆例检
未按规定对车辆安
全状况进行检验检
查。
1、应建立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明确安全例检项目,并严格执行。
2、应配置安全例检人员,并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3、应配置安全例检场地、设备设施及相关劳动防
护用品。
一般
26 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不到位产生风险。
1、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
查内容,并严格执行。
2、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
3、对于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落实整改,形成闭环。
一般
27 应急管理
未按要求制定应急
救援预案,并开展
应急救援演练。
1、按要求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定期评估制度,
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2、按要求制定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演练及演练评估总结等相关工作。
3、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站场内超市、饭店等相关
方以及周边的经营单位协同开展应急演练。
一般
28
科技与信
息化
未按要求应用售票
系统、监控系统等
信息化系统平台;
1、按要求应用售票系统、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
平台,加强系统平台的应用、维护及管理。
较小
T/GDRTA 006.4—2024
6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续)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28
管理因素
科技与信
息化
未按要求配置监控
人员或未明确岗位
职责。
2、按要求配备监控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日
常监控。
较小
29
乘车实名
制管理
未按规定执行客运
班线实名制管理制
度
按要求严格落实实名制售票、实名制乘车相关工
作。
一般
30 消防管理
未按要求落实消防
管理工作。
按要求制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保障消防资金、
设施等投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落实
消防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
一般
31 安全文化
未按要求开展安全
知识宣传教育等安
全文化建设。
1、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月等专
项活动。
2、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评比、竞赛、经验交
流等活动,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
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等。
较小
T/GDRTA 006.4—2024
7
附录B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
本附录以标准文本形式给出示例的目的,在于帮助使用者理解隐患排查、分级的相关方法,为了
说明本文件相关内容而编写。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见表B.1。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1
人的不安全
行为
“三品”堵
查人员行为
未设立“三品”等管制物品堵查岗位重大
2 “三品”堵查人员未按要求培训合格后上岗一般
3
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行为
未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并考核合格一般
4 未按要求履行岗位工作职责一般
5
从业人员行
为
未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
6
安全例检人
员行为
安全例检人员未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一般
7 未按规范对车辆进行安全例检一般
8
出站检查人
员行为
未清点营运客车载客人数;未检查旅客安全带系扣情况一般
9
行包安检人
员行为
未对进站人员和行李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一般
10
站务人员行
为
未按要求核对乘客身份证、车票等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未正确引
导乘客上车
一般
11
物的不安全
状态
车辆车辆未按要求进行安全例检并合格一般
12 停车场未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停车场一般
13 充电桩充电线路破损引发触电;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一般
14 站前区人流、车流量较大,易发生碰撞一般
15 候车室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流量较大,易拥挤引发人员踩踏;乘客出现身体
不适等突发情况;乘客携带违禁品或违规吸烟引起火灾
一般
16 售票厅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流量较大,易拥挤引发人员踩踏;乘客携带违禁
品或违规吸烟引起火灾
一般
17
发车区/落
客区
人车混杂管理不当,容易发生事故一般
18
相关方作业
场所
站内超市、饭店因管理疏漏等,易产生消防及其他安全隐患一般
19 其他场所人员使用电器不当或使用明火产生安全隐患一般
20 环境的不安
全因素
恶劣天气
高温、暴雨、台风、冰雪等恶劣天气,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并
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一般
21 特殊时段未针对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制定应急预案、方案,并组织演练一般
22
管理上的缺
陷
目标与考核
未按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及相关实施措施一般
23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的相关制度及考核标准,开
展考核与奖惩
一般
T/GDRTA 006.4—2024
8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24
管理上的缺
陷
目标与考核
未制定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项活动方案,或已制定但未落实一般
25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未覆盖企业所有组织和岗位一般
26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结果未记录存档一般
27
管理机构和
人员
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一般
28
未按要求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安全例会,并规范整理会议相关
材料
一般
29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按要求参加安全生产会议一般
30
安全责任体
系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不
明确
一般
31
未按要求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
书
一般
32
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履行安全生产管理
职责
一般
33 未按要求落实“一岗双责”,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一般
34
经营资质及
基础档案
未取得经营许可或未按规定进行备案从事经营活动,或超出许可
(备案)事项和有效期经营
重大
35 企业主要负责人员和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取得相关资质一般
36 特种作业人员无上岗资格证一般
37 未按要求建立企业基础档案一般
38 未按照要求建立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般
39
法律法规和
安全管理制
度
未按要求及时制修订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制度及安全生产操
作规程
一般
40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未组织编制
相应的操作规程
一般
41 未及时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建立清单一般
42 未按要求办理管理部门下发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文件一般
43 未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在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宣贯一般
44
未按要求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
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一般
45
未按要求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论及
时进行修订
一般
46
安全投入
未按要求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一般
47 未按要求保障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开展所需资金投入一般
48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投入相关台账一般
49 未按要求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等保险,或未按要求及时续保一般
T/GDRTA 006.4—2024
9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50
管理上的缺
陷
安全投入未按要求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一般
51
安全教育培
训
未按要求制订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般
52
未按要求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含消防安全教育)、考
核
一般
53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投入使用前,未对管理人
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一般
54
未按要求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考核等情况
一般
55 未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改进提高培训质量一般
56
科技创新与
信息化
未按要求应用售票系统、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平台;未配备监控
人员,加强日常监控
一般
57
乘车实名制
管理
未按要求严格落实实名制售票、实名制乘车相关工作一般
58
风险分级管
控
未按要求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机制,落实风险辨识、评估定
级、分级管控等相关工作,及时发现、管控风险
一般
59
针对重大风险,未按要求组织制定动态监测计划,定期更新监测数
据或状态,并按要求严格落实重大风险管控各项措施
一般
60 重大风险未按要求向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一般
61
未对重大风险形成原因及管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完善相关制
度和措施
一般
62 未按要求记录风险相关信息,并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台账、档案一般
63
隐患排查治
理
未按要求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定
级、告知、整改、验收等相关工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
一般
64
针对重大隐患,未按要求组织制定重大隐患专项整改方案,并按要
求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整改各项措施,消除重大隐患
一般
65
重大隐患未按要求向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并按要求报备重
大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及整改验收相关情况
一般
66
未对重大隐患形成原因及整改工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完善相关制
度和措施
一般
67
未按要求开展行驶线路隐患排查,对相关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并提
供给驾驶员
一般
68
未按要求及时分析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变化趋势,持续
改进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
一般
69 未按要求记录隐患相关信息,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台账、档案一般
70
应急救援管
理
未按要求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般
71 应急预案未按要求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一般
72 未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一般
73
未按要求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配置相关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
作,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相关培训
一般
74
未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要求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
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一般
T/GDRTA 006.4—2024
10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75
管理上的缺
陷
未按要求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应急演练方案一般
76 未按要求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记录相关情况一般
77
未按要求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
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一般
78
发生事故后,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
要求将相关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一般
79 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未按要求进行总结、评估一般
80
事故报告及
调查处理
发生事故时未及时进行事故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
按相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一般
81
未按要求制定规范的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未按“四不放过”处理原
则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及相关责任追究
一般
82 未按要求配合管理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一般
83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档案一般
84
职业健康
未按要求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相关档案一般
85 未按要求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相关工作环境和条件一般
86
未按要求对存在或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
设备设施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一般
87
未按要求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等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一般
88
生产过程管
理
经营地或运营线路途经地已发布台风橙色及以上预警,暴雨、暴雪、
冰雹、大雾、沙尘暴、大风、道路结冰红色预警,或地质灾害气象
风险红色预警等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时,未执行政府部门停运指令
或企业应急预案要求仍擅自安排运输作业
重大
89 允许超载车辆出站重大
90 未按规定执行客运班线实名制管理制度一般
91
未按要求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作业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等
一般
92
未按要求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未按
要求到岗带班
一般
93
未与进入该站的营运客车所属经营者、在站内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
经营者签订安全责任相关协议,依法明确双方应负的安全责任
一般
94 未按规范对车辆安全状况进行例行检验检查一般
95 未按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并保持有效、可用一般
96 未对行包是否携带“三品”等管制物品进行检查一般
97 未按要求检查车辆、驾驶员相关牌证,收缴相关单据并妥善保存一般
98 消防管理
未按要求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将消防安全
责任具体到岗、到人
一般
T/GDRTA 006.4—2024
11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99
管理上的缺
陷
消防管理
未按要求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一般
100
未按要求配备消防给水系统、泡沫/干粉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设施、
器材,并组织检验、维修,保障设施可靠、有效、随时可用
一般
101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消防通道等未保障畅通一般
102 未按要求配备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视频监控设备一般
103 安全文化
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月、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等
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一般
104 持续改进
未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指
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考核评价等相关文件,并持续改进
一般
T/GDRTA 006.4—2024
1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4]《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5]《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6]《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7]《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号)
[8]《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
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交安监发〔2017〕60号)
[9]《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
的通知》(交办安监〔2018〕135号)
[10]《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公布〈道路客运车辆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公告》(交
运规〔2021〕2号)
[11]《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的通知》(交办运函〔2022〕
1205 号)
[1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交运规〔2023〕4号)
[13]《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交运规〔2024〕7号)
[14]《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
[15]《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的通知》
(粤安〔2020〕8号)
[16]《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深入开展扎实推进道路运输领域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粤交运函〔2020〕696号)
[17]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实施〈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办
法》的通知(粤交〔2021〕3号)
CCS R10
团体标准
T/GDRTA 006.4 —2024
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第4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Specification for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afetyproduction risks and troubleshooting and treatment of hidden dangersof enterprises in the field of road transportationPart 4: Road passenger station
2024–11–29 发布2024–12–01 实施
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风险分级管控................................................................................................................................................ 1
4 隐患排查治理................................................................................................................................................ 1
5 相关保障措施................................................................................................................................................ 2
附录A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3
附录B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7
参考文献.............................................................................................................................................................. 12
T/GDRTA 006.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T/GDRTA 006-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分为4
个部分:
──第1 部分:总体要求;
──第2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
──第3 部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第4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本文件为【T/GDRTA 006-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的第4 部分。
本文件由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道路运输协会、广东紫云平台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南粤通客运联网
中心有限公司、广东修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浮市汽车运输集
团有限公司、云浮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阳江交投朗日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市粤运朗日公共汽车有限
公司、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潮州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潮州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肇庆交投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怀集县交投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凯强、梁江涛、刘绍文、罗淇元、黄诗玥、王俊源、周陆营、张真、阳志
勇、吴志超、李嘉瑜、陈远富、王云坚、彭振国、曾参、陈治国、高海霞、钟国玉、陈玉敏、方丹蕾、
温高明、欧阳君林、翁琳琳、张伟佳、李伟程、李贵练、陈维雄、梁芳。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GDRTA 006.4—2024
1
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第4 部分:道路旅客运输站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二级及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风险分级管
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二级及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相关工作。
其他等级客运站、招呼站、便捷车站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8226─2023 道路运输术语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4353─2022 风险管理指南
GB/T 27921─2023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JT/T 1180.1─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
JT/T 1180.7─2018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7 部分:汽车客运站
【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第1 部
分:总体要求
3 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按【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的风险辨识、分级可参考“附录A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开
展,及时评估、评定风险等级。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等相关
要求,参考附录A,对风险进行更加全面的辨识,制定适合本站场的风险辨识、评级细则,以便于指导
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开展。
4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按【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的隐患排查、分级可参考“附录B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开
展,及时评估、评定隐患等级。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性文件等相关
要求,参考附录B,对隐患进行更加全面的排查,制定适合本站场的隐患排查、评级细则,以便于指导
T/GDRTA 006.4—2024
2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开展。
5 相关保障措施
相关保障措施按【T/GDRTA 006.1-2024】《道路运输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治理规范第1 部分:总体要求》的有关规定执行。
T/GDRTA 006.4—2024
3
附录A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
本附录以标准文本形式给出示例的目的,在于帮助使用者理解风险辨识、分级的相关方法及主要
防范措施,仅是为了说明本文件相关内容而编写。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见表A.1。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1
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
人员的行
为
安全管理人员未按
要求履行安全管理
职责,组织开展安
全检查、安全教育
培训、安全会议、
安全投入等工作。
1、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
程。
2、按要求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会议,并
建立台账。
3、组织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督促隐患整
改,建立安全检查台帐。
4、制定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
划,并组织落实。
5、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一般
2
车辆安全
例检人员
的行为
未按规定项目对例
检车辆进行检查,
导致带病车辆上
路;检查过程违规
操作。
1、安全例检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明确安全例检项目,按规范要求开展安全例检,
并做好相关记录。
一般
3
车辆出站
检查人员
行为
未按规定对出站车
辆检查,易导致车
辆超载、乘客未系
安全带等现象的发
生。
1、严格按相关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执行出站检查
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2、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的相关要求,
防止超载车辆出站、乘客未系安全带等现象发生。
一般
4
行包安检
人员行为
安检人员擅离岗
位,旅客进站未检
查,易导致危险品
进入客运站或运营
车辆;安检岗位未
能辨别出违禁品。
1、行包安检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严格按相关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执行“三品”
等管制物品堵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较大
5
站务人员
行为
未按要求核对乘车
人员信息
按要求核对乘客身份证、车票等信息是否与本人
一致,引导乘客上车。
一般
6
调度人员
行为
班次安排不合理;
牌证检查不认真。
1、严格按相关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执行调度工作,
合理安排班次,并做好相关记录。
2、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班次,避免旅客滞留。
3、及时协调处理班次延误等异常情况。
4、检查驾驶员、车辆相关牌证、安检单等是否符
合相关要求。
一般
7
治安保卫
人员行为
发现旅客不安全行
为未及时制止。
严格按相关制度进行巡查、维持秩序等安保工作,
发现旅客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
一般
8 乘客行为
乘客出现携带危险
品进站、吸烟等不
安全行为。
1、严禁乘客携带危险品进站。
2、严禁在车站禁烟区域吸烟和使用明火。
较小
T/GDRTA 006.4—2024
4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续)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9 人的因素
其他人员
行为
电器使用不当;不
按操作规程作业。
1、加强员工消防安全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
识。
2、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
程,并对员工进行宣贯培训。
较小
10
物的因素
停车场
车辆遇点火源引燃
车辆;
无关人员、车辆进
入停车场。
1、按要求建立停车场管理制度。
2、停车场管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引导车辆合理
停放。
3、严禁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停车场。
一般
11
安全检查
设备
安全检查设备缺
失、损坏等不符合
使用要求。
加强设备检查,定期进行维护,及时更新不符合
使用要求的设备。
一般
12 充电桩
充电线路破损,操
作不当引发触电。
充电过程出现热失
控、自燃、起火等
风险。
1、充电设施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充电
桩建设应按要求配置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防雷
等电气防护设备,具备相应的标识信息,包括设
备铭牌和安全警示标识。
2、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检查充电桩的安全状态,并提出相应处置
措施。
较大
13
消防设备
设施
消防设备设施不符
合消防安全相关要
求。
按要求配置消防设备设施,并定期检查、维修保
养,保障消防设施完好、可用。
一般
14 站前区
人流与车流量均较
大。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方便换乘与集散,互不干
扰。
较小
15 候车室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
流量较大,易拥挤
引发人员踩踏。班
车延误导致乘客滞
留。乘客出现身体
不适等突发情况。
乘客违规吸烟引起
火灾。
1、安排人员维持候车秩序,引导乘客候车、乘车。
2、做好延误乘客疏导。
3、安排人员及时帮助乘客应对突发情况。
4、严禁在禁烟区域吸烟,发现时及时制止。
5、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
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一般
16 售票厅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
流量较大,拥挤引
发人员踩踏。乘客
携带违禁品或违规
吸烟引起火灾。
1、安排人员维持候车秩序,引导乘客候车、乘车。
2、严禁在禁烟区域吸烟,发现时及时制止。
3、工作人员发现旅客携带违禁品,应及时制止,
并查明情况。
一般
17
发车区/
落客区
个别乘客安全意识
差,容易人车混杂
发生事故。
加强人流、车辆管理,引导乘客安全上车、出站。较大
18
行包室/
小件寄存
处
行包存量较大,或
携带违禁品。
遇火源引起寄存的
行李物品燃烧。
1、按要求对行包进行安全检查。
2、按要求配置行包存放设施,合理规划,分类存
放。
较小
19
相关方作
业场所
站内超市、饭店因
管理疏漏等引发的
消防及其他安全风
险
1、站内超市、饭店等经营场所应符合相应经营管
理规定。
2、客运站应与对应经营场所规范签订房屋租赁合
同及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生产及消防安
全职责。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消
除安全隐患。
一般
T/GDRTA 006.4—2024
5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续)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20
物的因素
危险设
施、场所
客运站设有撬装加
油加气装置。
1、客运站应与合作方规范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
确双方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职责。
2、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一般
21
其他场所
人员使用电器不当
或使用明火造成的
触电或火灾事故
等。
1、按要求铺设线路、使用电器和进行电气维修,
相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工作资质。
2、按要求配置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并按照规定
检查维护。
3、消防通道不得占用,应急出口不得封闭。
4、电工需持证上岗,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5、下班时按照相关规定关闭不需使用的电源。
6、严禁违规使用明火。
一般
22
登高作业安全设施
不到位,可能发生
高处坠落事故。
登高作业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人员监护。一般
23
环境因素
恶劣天气
高温、暴雨、台风、
冰雪等恶劣天气引
发的安全风险。
1、注意特殊天气及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2、加强停车场、简易建筑、电线、树木、门窗等
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处理措
施。
3、遇极端恶劣天气,应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及时
采取应对措施。
4、按要求做好旅客滞留的应急预案及相关准备工
作。
较大
24 特殊时段
重大节假日及重要
活动期间车流、人
流量比较大。
1、制定特殊时段的应急预案、方案,并组织演练。
2、加强人员值守,引导旅客有序购票、乘车。
3、加强违禁品安全检查。
一般
25
管理因素
车辆例检
未按规定对车辆安
全状况进行检验检
查。
1、应建立车辆安全例行检查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明确安全例检项目,并严格执行。
2、应配置安全例检人员,并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3、应配置安全例检场地、设备设施及相关劳动防
护用品。
一般
26 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不到位产生风险。
1、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
查内容,并严格执行。
2、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
3、对于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落实整改,形成闭环。
一般
27 应急管理
未按要求制定应急
救援预案,并开展
应急救援演练。
1、按要求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定期评估制度,
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
2、按要求制定应急演练方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演练及演练评估总结等相关工作。
3、应根据实际情况,与站场内超市、饭店等相关
方以及周边的经营单位协同开展应急演练。
一般
28
科技与信
息化
未按要求应用售票
系统、监控系统等
信息化系统平台;
1、按要求应用售票系统、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
平台,加强系统平台的应用、维护及管理。
较小
T/GDRTA 006.4—2024
6
表A.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风险辨识、分级示例(续)
序号致险因素
场所/环
节/部位
风险辨识主要防范措施风险分级
28
管理因素
科技与信
息化
未按要求配置监控
人员或未明确岗位
职责。
2、按要求配备监控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日
常监控。
较小
29
乘车实名
制管理
未按规定执行客运
班线实名制管理制
度
按要求严格落实实名制售票、实名制乘车相关工
作。
一般
30 消防管理
未按要求落实消防
管理工作。
按要求制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保障消防资金、
设施等投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落实
消防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
一般
31 安全文化
未按要求开展安全
知识宣传教育等安
全文化建设。
1、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月等专
项活动。
2、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评比、竞赛、经验交
流等活动,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
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等。
较小
T/GDRTA 006.4—2024
7
附录B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
本附录以标准文本形式给出示例的目的,在于帮助使用者理解隐患排查、分级的相关方法,为了
说明本文件相关内容而编写。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见表B.1。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1
人的不安全
行为
“三品”堵
查人员行为
未设立“三品”等管制物品堵查岗位重大
2 “三品”堵查人员未按要求培训合格后上岗一般
3
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行为
未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并考核合格一般
4 未按要求履行岗位工作职责一般
5
从业人员行
为
未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
6
安全例检人
员行为
安全例检人员未经培训合格后上岗一般
7 未按规范对车辆进行安全例检一般
8
出站检查人
员行为
未清点营运客车载客人数;未检查旅客安全带系扣情况一般
9
行包安检人
员行为
未对进站人员和行李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一般
10
站务人员行
为
未按要求核对乘客身份证、车票等信息是否与本人一致,未正确引
导乘客上车
一般
11
物的不安全
状态
车辆车辆未按要求进行安全例检并合格一般
12 停车场未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停车场一般
13 充电桩充电线路破损引发触电;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一般
14 站前区人流、车流量较大,易发生碰撞一般
15 候车室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流量较大,易拥挤引发人员踩踏;乘客出现身体
不适等突发情况;乘客携带违禁品或违规吸烟引起火灾
一般
16 售票厅
重大节假日期间客流量较大,易拥挤引发人员踩踏;乘客携带违禁
品或违规吸烟引起火灾
一般
17
发车区/落
客区
人车混杂管理不当,容易发生事故一般
18
相关方作业
场所
站内超市、饭店因管理疏漏等,易产生消防及其他安全隐患一般
19 其他场所人员使用电器不当或使用明火产生安全隐患一般
20 环境的不安
全因素
恶劣天气
高温、暴雨、台风、冰雪等恶劣天气,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并
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一般
21 特殊时段未针对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制定应急预案、方案,并组织演练一般
22
管理上的缺
陷
目标与考核
未按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及相关实施措施一般
23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的相关制度及考核标准,开
展考核与奖惩
一般
T/GDRTA 006.4—2024
8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24
管理上的缺
陷
目标与考核
未制定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项活动方案,或已制定但未落实一般
25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未覆盖企业所有组织和岗位一般
26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结果未记录存档一般
27
管理机构和
人员
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
一般
28
未按要求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安全例会,并规范整理会议相关
材料
一般
29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按要求参加安全生产会议一般
30
安全责任体
系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不
明确
一般
31
未按要求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
书
一般
32
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履行安全生产管理
职责
一般
33 未按要求落实“一岗双责”,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一般
34
经营资质及
基础档案
未取得经营许可或未按规定进行备案从事经营活动,或超出许可
(备案)事项和有效期经营
重大
35 企业主要负责人员和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取得相关资质一般
36 特种作业人员无上岗资格证一般
37 未按要求建立企业基础档案一般
38 未按照要求建立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般
39
法律法规和
安全管理制
度
未按要求及时制修订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制度及安全生产操
作规程
一般
40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未组织编制
相应的操作规程
一般
41 未及时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建立清单一般
42 未按要求办理管理部门下发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文件一般
43 未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在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宣贯一般
44
未按要求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
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一般
45
未按要求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论及
时进行修订
一般
46
安全投入
未按要求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一般
47 未按要求保障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开展所需资金投入一般
48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投入相关台账一般
49 未按要求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等保险,或未按要求及时续保一般
T/GDRTA 006.4—2024
9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50
管理上的缺
陷
安全投入未按要求为从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一般
51
安全教育培
训
未按要求制订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般
52
未按要求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含消防安全教育)、考
核
一般
53
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投入使用前,未对管理人
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一般
54
未按要求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考核等情况
一般
55 未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改进提高培训质量一般
56
科技创新与
信息化
未按要求应用售票系统、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平台;未配备监控
人员,加强日常监控
一般
57
乘车实名制
管理
未按要求严格落实实名制售票、实名制乘车相关工作一般
58
风险分级管
控
未按要求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机制,落实风险辨识、评估定
级、分级管控等相关工作,及时发现、管控风险
一般
59
针对重大风险,未按要求组织制定动态监测计划,定期更新监测数
据或状态,并按要求严格落实重大风险管控各项措施
一般
60 重大风险未按要求向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一般
61
未对重大风险形成原因及管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完善相关制
度和措施
一般
62 未按要求记录风险相关信息,并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台账、档案一般
63
隐患排查治
理
未按要求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定
级、告知、整改、验收等相关工作,及时发现、消除隐患
一般
64
针对重大隐患,未按要求组织制定重大隐患专项整改方案,并按要
求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整改各项措施,消除重大隐患
一般
65
重大隐患未按要求向属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并按要求报备重
大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及整改验收相关情况
一般
66
未对重大隐患形成原因及整改工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完善相关制
度和措施
一般
67
未按要求开展行驶线路隐患排查,对相关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并提
供给驾驶员
一般
68
未按要求及时分析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变化趋势,持续
改进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
一般
69 未按要求记录隐患相关信息,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台账、档案一般
70
应急救援管
理
未按要求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般
71 应急预案未按要求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一般
72 未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一般
73
未按要求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配置相关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
作,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相关培训
一般
74
未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要求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
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一般
T/GDRTA 006.4—2024
10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75
管理上的缺
陷
未按要求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应急演练方案一般
76 未按要求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记录相关情况一般
77
未按要求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
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一般
78
发生事故后,未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
要求将相关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一般
79 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未按要求进行总结、评估一般
80
事故报告及
调查处理
发生事故时未及时进行事故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
按相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一般
81
未按要求制定规范的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未按“四不放过”处理原
则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及相关责任追究
一般
82 未按要求配合管理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一般
83 未按要求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档案一般
84
职业健康
未按要求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相关档案一般
85 未按要求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相关工作环境和条件一般
86
未按要求对存在或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
设备设施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一般
87
未按要求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等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一般
88
生产过程管
理
经营地或运营线路途经地已发布台风橙色及以上预警,暴雨、暴雪、
冰雹、大雾、沙尘暴、大风、道路结冰红色预警,或地质灾害气象
风险红色预警等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时,未执行政府部门停运指令
或企业应急预案要求仍擅自安排运输作业
重大
89 允许超载车辆出站重大
90 未按规定执行客运班线实名制管理制度一般
91
未按要求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作业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等
一般
92
未按要求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未按
要求到岗带班
一般
93
未与进入该站的营运客车所属经营者、在站内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
经营者签订安全责任相关协议,依法明确双方应负的安全责任
一般
94 未按规范对车辆安全状况进行例行检验检查一般
95 未按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并保持有效、可用一般
96 未对行包是否携带“三品”等管制物品进行检查一般
97 未按要求检查车辆、驾驶员相关牌证,收缴相关单据并妥善保存一般
98 消防管理
未按要求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将消防安全
责任具体到岗、到人
一般
T/GDRTA 006.4—2024
11
表B.1 道路旅客运输站场隐患排查、分级示例(续)
序号隐患大类隐患子类隐患内容隐患等级
99
管理上的缺
陷
消防管理
未按要求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一般
100
未按要求配备消防给水系统、泡沫/干粉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设施、
器材,并组织检验、维修,保障设施可靠、有效、随时可用
一般
101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消防通道等未保障畅通一般
102 未按要求配备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视频监控设备一般
103 安全文化
未按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宣传月、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等
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一般
104 持续改进
未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完善安全生产目标指
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考核评价等相关文件,并持续改进
一般
T/GDRTA 006.4—2024
1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4]《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5]《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6]《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7]《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安委〔2020〕3号)
[8]《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
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交安监发〔2017〕60号)
[9]《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基本规范(试行)〉
的通知》(交办安监〔2018〕135号)
[10]《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公布〈道路客运车辆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公告》(交
运规〔2021〕2号)
[11]《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的通知》(交办运函〔2022〕
1205 号)
[1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交运规〔2023〕4号)
[13]《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交运规〔2024〕7号)
[14]《广东省道路运输条例》
[15]《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的通知》
(粤安〔2020〕8号)
[16]《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深入开展扎实推进道路运输领域安全整治三年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粤交运函〔2020〕696号)
[17]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实施〈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办
法》的通知(粤交〔202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