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P 214-2024 杆上设备安装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544.97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29.280
UNSPSC 43.21.21
CCS F 22
团体标准
T/UNP 214—2024
杆上设备安装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equipment on poles
2024-10-11发布2025-01-11实施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材料工具要求 ........................................................................ 1
5.1 材料 ............................................................................ 1
5.2 工具 ............................................................................ 2
6 安装要求 ............................................................................ 2
7 试运行与检查 ........................................................................ 3
8 安全管理 ............................................................................ 4
9 档案管理 ............................................................................ 4
9.1 档案建立 ........................................................................ 4
9.2 档案收集 ........................................................................ 4
9.3 档案整理 ........................................................................ 4
9.4 档案存储 ........................................................................ 4
9.5 档案利用 ........................................................................ 4
9.6 档案更新与维护 .................................................................. 4
T/UNP 21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特富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瑞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增辉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亮、魏汉闹、何应元、代秀玲。
T/UNP 214—2024
III
引言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是唯一对接联合国机构采购事务的全国性商协会。
依托联合国采购体系,助力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会的主要目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标准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贸易效率提升,减少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UNSPSC,United Nations Standard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de)是联合国制定的标准,用于高效、准确地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在全球国际化采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平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高效、有序发展。
围绕UNSPSC进行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团体标准的制定,对助力企业融入国际采购,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件采用UNSPSC分类代码由6位组成,对应原分类中的大类、中类和小类并用小数点分割。
示例:
本文件UNSPSC代码“46.19.16”,由3段组成。其中:第1段为大类,“46”表示“执法和国家安全以及安保和安全设备和用品”,第2段为中类,“19”表示“消防”,第3段为小类,“16”表示“消防设备”。
T/UNP 214—2024
1
杆上设备安装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杆上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材料工具要求、安装要求、试运行与检查、安全管理、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杆上设备的安装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4.1
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并应进行技术交底。
4.2
编制施工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4.3
施工前应根据杆上设备安装特点、施工环境进行线路测量定位,确定通过宽度、最大弧垂点、各种设施的允许水平距离。
4.4
熟悉施工图(掌握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情况),将图纸标定杆位周围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
4.5
施工前应完成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用试验。
5 材料工具要求
5.1 材料
5.1.1
应准备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a)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
b)
铝绞线或钢芯铝线;
c)
绝缘导线;
d)
预制混凝土底盘;
e)
绝缘子;
f)
金具;
g)
横担;
h)
横担垫铁;
i)
单或双凸抱箍;
j)
拉线立铁抱箍;
k)
曲型垫及圆铁抱箍;
l)
拉板;
m)
连板。
5.1.2
杆上设备安装使用的线材,架设前进行外观检查,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b)
不应有明显腐蚀现象;
c)
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d)
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破损,绝缘层厚度应适宜;
T/UNP 214—2024
2
e)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f)
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g)
连接螺栓宜有防松动装置,防松动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适宜;
h)
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镀锌层脱落及锈蚀等现象。
5.1.3
安装设备应组装紧密,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且符合下列规定:
a)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b)
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5.2 工具
5.2.1
安装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a)
扳手;
b)
钢丝钳;
c)
剥线钳;
d)
断线钳;
e)
紧线钳;
f)
登高板;
g)
脚扣;
h)
腰带;
i)
保险绳;
j)
腰绳;
k)
携带型接地线;
l)
人字抱杆;
m)
八角锤;
n)
钢钎;
o)
起重滑车;
p)
螺旋钻洞器;
q)
夹铲;
r)
平头冲锤;
s)
外线用压接钳。
5.2.2
检测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a)
经纬仪;
b)
水平仪;
c)
皮尺;
d)
塔尺;
e)
线坠;
f)
高压测电器。
6 安装要求
6.1
杆上电气设备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纹、破损等现象;
b)
安装应牢固可靠,固定电气设备的支架、紧固件为热浸锌制品,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
c)
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措施。
6.2
杆上变压器、变压器台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油枕、一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外壳涂层完整、干净;
b)
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
c)
呼吸孔道通畅;
d)
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e)
一次引线、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f)
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T/UNP 214—2024
3
6.3
跌落式熔断器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各部分零件完整;
b)
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
c)
瓷件良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
d)
熔断器安装牢固、排列整齐,熔管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150°~300°;
e)
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不应小于500 mm,熔管应自然打开且方向旋下,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
f)
闭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
g)
上引线、下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6.4
杆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外壳干净,不应有漏油现象,气压不应小于规定值;
b)
操作灵活,分位置、合位置指示正确可靠;
c)
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
d)
引线连接紧密,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不应小于150 mm;
e)
外壳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6.5
杆上隔离开关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操作机构动作灵活;
b)
隔离刀刃,分闸后应有不小于200 mm的空气间隙;
c)
与引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d)
水平安装的隔离刀刃,分闸时宜使静触头带电;地面操作杆的接地(PE)可靠,且有标识;
e)
三相连动隔离开关的三相隔离刀刃应分、合同期。
6.6
杆上避雷器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
b)
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 kV~10 kV时,不小于350 mm;相间距离1 kV以下时,不小于150 mm;
c)
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绝缘线时,电源侧引线中,铜线截面不小于16 mm2、铝线截面不小于25 mm2;接地侧引线中,铜线截面不小于25 mm2、铝线截面不小于35 mm2;
d)
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
e)
引下线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6.7
低压熔断器和开关安装各部位应连接紧密。
6.8
低压保险丝(片)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无弯折、压偏、伤痕等现象;
b)
不应使用线材代替保险丝(片)。
7 试运行与检查
试运行与检查应包括下列步骤:
a)
检查所有安装工作已完成;
b)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便于进行调整和测试;
c)
工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
d)
保证试运行区域安全,无外来人员进入;
e)
确认电源连接正确且稳定;
f)
检查电缆和管道连接是否牢固,无漏电、漏气等情况;
g)
按操作手册启动设备,观察启动时的运转状态,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h)
让设备持续运行30 min~60 min,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监测电流、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及时记录数据;
i)
在试运行过程中,随时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发现任何异常噪音、振动、漏水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找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或维修;
j)
将记录的数据与设备的设计标准和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评估设备的运行效率;
T/UNP 214—2024
4
k)
详细记录试运行的结果,包括运行时间、关注的指标、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8 安全管理
8.1
登杆前,杆根应夯实牢固。旧木杆杆根单侧腐朽深度超过杆根直径1/8以上时,应加固后,方能登杆。
8.2
登杆操作脚扣应与杆径相适应。使用脚踏板,勾子应向上。安全带应栓于安全可靠处,以扣环扣牢,不应栓于瓷瓶或横担上。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不应上下抛扔。杆下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无关人员不应在杆下逗留和通过。
8.3
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紧螺栓拧紧。紧有角度的导线,应在外侧作业。调整拉线时,杆上不应有人。放线时不允许行人从线路上经过。
8.4
架线时在线路的每2 km~3 km处,应重复接地一次,正常输送电力前应拆除。如遇雷电应停止作业。
8.5
安装针式绝缘子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且不应有的涂料。
9 档案管理
9.1 档案建立
9.1.1
杆上设备安装工程的相关档案应在安装项目启动时同步建立。
9.1.2
档案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安装位置等的基本信息及设备的采购合同、技术规格书、设计图纸、安装说明书等文件。
9.2 档案收集
9.2.1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收集施工记录、调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资料。
9.2.2
应收集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及零部件更换记录等。
9.3 档案整理
9.3.1
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可按照设备类型、安装阶段、文件性质等进行分类。
9.3.2
确保档案资料的编号、目录编制规范清晰,便于检索和查询。
9.3.3
整理过程中要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缺失或错误的信息及时补充和纠正。
9.4 档案存储
9.4.1
建立专门的档案存储场所,具备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保证档案的安全保存。
9.4.2
采用合适的档案存储介质,如纸质档案应存放在档案柜中,电子档案应存储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并定期进行备份。
9.4.3
对重要档案可考虑进行异地备份,防止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档案损毁。
9.5 档案利用
9.5.1
建立档案借阅制度,明确借阅流程和审批权限,确保档案的合理利用。
9.5.2
借阅者应妥善保管档案,不应损坏、丢失或擅自涂改档案内容。
9.5.3
对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借阅人、借阅时间、借阅目的等信息。
9.6 档案更新与维护
9.6.1
当杆上设备发生变更、改造或维修时,及时更新相关档案资料。
9.6.2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清理灰尘、检查存储环境等。
UNSPSC 43.21.21
CCS F 22
团体标准
T/UNP 214—2024
杆上设备安装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of equipment on poles
2024-10-11发布2025-01-11实施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材料工具要求 ........................................................................ 1
5.1 材料 ............................................................................ 1
5.2 工具 ............................................................................ 2
6 安装要求 ............................................................................ 2
7 试运行与检查 ........................................................................ 3
8 安全管理 ............................................................................ 4
9 档案管理 ............................................................................ 4
9.1 档案建立 ........................................................................ 4
9.2 档案收集 ........................................................................ 4
9.3 档案整理 ........................................................................ 4
9.4 档案存储 ........................................................................ 4
9.5 档案利用 ........................................................................ 4
9.6 档案更新与维护 .................................................................. 4
T/UNP 21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特富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瑞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增辉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亮、魏汉闹、何应元、代秀玲。
T/UNP 214—2024
III
引言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是唯一对接联合国机构采购事务的全国性商协会。
依托联合国采购体系,助力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会的主要目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标准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贸易效率提升,减少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标准产品与服务分类代码(UNSPSC,United Nations Standard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de)是联合国制定的标准,用于高效、准确地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在全球国际化采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采购商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平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高效、有序发展。
围绕UNSPSC进行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团体标准的制定,对助力企业融入国际采购,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件采用UNSPSC分类代码由6位组成,对应原分类中的大类、中类和小类并用小数点分割。
示例:
本文件UNSPSC代码“46.19.16”,由3段组成。其中:第1段为大类,“46”表示“执法和国家安全以及安保和安全设备和用品”,第2段为中类,“19”表示“消防”,第3段为小类,“16”表示“消防设备”。
T/UNP 214—2024
1
杆上设备安装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杆上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材料工具要求、安装要求、试运行与检查、安全管理、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杆上设备的安装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4.1
开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并应进行技术交底。
4.2
编制施工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4.3
施工前应根据杆上设备安装特点、施工环境进行线路测量定位,确定通过宽度、最大弧垂点、各种设施的允许水平距离。
4.4
熟悉施工图(掌握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情况),将图纸标定杆位周围的障碍物全部清除干净。
4.5
施工前应完成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用试验。
5 材料工具要求
5.1 材料
5.1.1
应准备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a)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
b)
铝绞线或钢芯铝线;
c)
绝缘导线;
d)
预制混凝土底盘;
e)
绝缘子;
f)
金具;
g)
横担;
h)
横担垫铁;
i)
单或双凸抱箍;
j)
拉线立铁抱箍;
k)
曲型垫及圆铁抱箍;
l)
拉板;
m)
连板。
5.1.2
杆上设备安装使用的线材,架设前进行外观检查,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b)
不应有明显腐蚀现象;
c)
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d)
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破损,绝缘层厚度应适宜;
T/UNP 214—2024
2
e)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f)
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g)
连接螺栓宜有防松动装置,防松动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适宜;
h)
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镀锌层脱落及锈蚀等现象。
5.1.3
安装设备应组装紧密,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且符合下列规定:
a)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b)
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5.2 工具
5.2.1
安装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a)
扳手;
b)
钢丝钳;
c)
剥线钳;
d)
断线钳;
e)
紧线钳;
f)
登高板;
g)
脚扣;
h)
腰带;
i)
保险绳;
j)
腰绳;
k)
携带型接地线;
l)
人字抱杆;
m)
八角锤;
n)
钢钎;
o)
起重滑车;
p)
螺旋钻洞器;
q)
夹铲;
r)
平头冲锤;
s)
外线用压接钳。
5.2.2
检测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a)
经纬仪;
b)
水平仪;
c)
皮尺;
d)
塔尺;
e)
线坠;
f)
高压测电器。
6 安装要求
6.1
杆上电气设备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纹、破损等现象;
b)
安装应牢固可靠,固定电气设备的支架、紧固件为热浸锌制品,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
c)
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措施。
6.2
杆上变压器、变压器台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油枕、一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外壳涂层完整、干净;
b)
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
c)
呼吸孔道通畅;
d)
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e)
一次引线、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f)
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T/UNP 214—2024
3
6.3
跌落式熔断器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各部分零件完整;
b)
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
c)
瓷件良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
d)
熔断器安装牢固、排列整齐,熔管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150°~300°;
e)
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不应小于500 mm,熔管应自然打开且方向旋下,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
f)
闭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
g)
上引线、下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6.4
杆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外壳干净,不应有漏油现象,气压不应小于规定值;
b)
操作灵活,分位置、合位置指示正确可靠;
c)
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
d)
引线连接紧密,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不应小于150 mm;
e)
外壳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6.5
杆上隔离开关及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操作机构动作灵活;
b)
隔离刀刃,分闸后应有不小于200 mm的空气间隙;
c)
与引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d)
水平安装的隔离刀刃,分闸时宜使静触头带电;地面操作杆的接地(PE)可靠,且有标识;
e)
三相连动隔离开关的三相隔离刀刃应分、合同期。
6.6
杆上避雷器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
b)
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 kV~10 kV时,不小于350 mm;相间距离1 kV以下时,不小于150 mm;
c)
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绝缘线时,电源侧引线中,铜线截面不小于16 mm2、铝线截面不小于25 mm2;接地侧引线中,铜线截面不小于25 mm2、铝线截面不小于35 mm2;
d)
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
e)
引下线接地可靠,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Ω。
6.7
低压熔断器和开关安装各部位应连接紧密。
6.8
低压保险丝(片)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无弯折、压偏、伤痕等现象;
b)
不应使用线材代替保险丝(片)。
7 试运行与检查
试运行与检查应包括下列步骤:
a)
检查所有安装工作已完成;
b)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便于进行调整和测试;
c)
工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PPE);
d)
保证试运行区域安全,无外来人员进入;
e)
确认电源连接正确且稳定;
f)
检查电缆和管道连接是否牢固,无漏电、漏气等情况;
g)
按操作手册启动设备,观察启动时的运转状态,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h)
让设备持续运行30 min~60 min,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监测电流、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及时记录数据;
i)
在试运行过程中,随时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发现任何异常噪音、振动、漏水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查找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或维修;
j)
将记录的数据与设备的设计标准和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评估设备的运行效率;
T/UNP 214—2024
4
k)
详细记录试运行的结果,包括运行时间、关注的指标、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8 安全管理
8.1
登杆前,杆根应夯实牢固。旧木杆杆根单侧腐朽深度超过杆根直径1/8以上时,应加固后,方能登杆。
8.2
登杆操作脚扣应与杆径相适应。使用脚踏板,勾子应向上。安全带应栓于安全可靠处,以扣环扣牢,不应栓于瓷瓶或横担上。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不应上下抛扔。杆下作业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无关人员不应在杆下逗留和通过。
8.3
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紧螺栓拧紧。紧有角度的导线,应在外侧作业。调整拉线时,杆上不应有人。放线时不允许行人从线路上经过。
8.4
架线时在线路的每2 km~3 km处,应重复接地一次,正常输送电力前应拆除。如遇雷电应停止作业。
8.5
安装针式绝缘子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且不应有的涂料。
9 档案管理
9.1 档案建立
9.1.1
杆上设备安装工程的相关档案应在安装项目启动时同步建立。
9.1.2
档案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安装位置等的基本信息及设备的采购合同、技术规格书、设计图纸、安装说明书等文件。
9.2 档案收集
9.2.1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收集施工记录、调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资料。
9.2.2
应收集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及零部件更换记录等。
9.3 档案整理
9.3.1
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可按照设备类型、安装阶段、文件性质等进行分类。
9.3.2
确保档案资料的编号、目录编制规范清晰,便于检索和查询。
9.3.3
整理过程中要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缺失或错误的信息及时补充和纠正。
9.4 档案存储
9.4.1
建立专门的档案存储场所,具备防火、防潮、防虫等条件,保证档案的安全保存。
9.4.2
采用合适的档案存储介质,如纸质档案应存放在档案柜中,电子档案应存储在可靠的存储设备中,并定期进行备份。
9.4.3
对重要档案可考虑进行异地备份,防止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档案损毁。
9.5 档案利用
9.5.1
建立档案借阅制度,明确借阅流程和审批权限,确保档案的合理利用。
9.5.2
借阅者应妥善保管档案,不应损坏、丢失或擅自涂改档案内容。
9.5.3
对档案的利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借阅人、借阅时间、借阅目的等信息。
9.6 档案更新与维护
9.6.1
当杆上设备发生变更、改造或维修时,及时更新相关档案资料。
9.6.2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清理灰尘、检查存储环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