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团体标准

T/TZZL 9-2024 保温瓶外壳

  • 文件大小:318.49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6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83.140.99
团体标准
T/TZZL 9 - 2024
保温瓶外壳
2024 - 12 - 15 发布2024- 12- 15
滕州市质量协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主要依据了GB/T 11416-2021《日用保温容器》等标准起草。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滕州市质量协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滕州市璞威塑业有限公司、滕州市新佳塑料制品厂、滕州市洪绪恒源塑料制
品厂、滕州市永盛塑料制品厂、滕州市洪绪泉城塑料容器厂、滕州市银盾保温容器有限公司、滕州
市樱花保温容器厂、滕州市洪绪大众塑料厂、滕州米色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上海敖瑞保温容器有限
公司、滕州市联通塑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全文、杨列淼、刘合魁、肖昕磊、刘浩、张弛本标准于2024年12月15日首
次发布。
1
T/TZZL 9 -2024
保温瓶外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温瓶外壳的术语、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聚乙稀、聚丙稀、聚苯乙烯、201不锈钢为主要原料,以中空吹塑和注塑等工艺
制成的2L、3.2L日用塑料(为主)保温瓶外壳(含壳盖等部件)。
注1:塑料保温瓶外壳是指塑料为主要原料,壳身等可以用薄钢板制成的外观似塑料制成的普通日用保温瓶壳及部
件。
注2:2L、3.2L为瓶壳内装保温瓶胆的公称容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806.1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5 玻璃制品
GB 4806.6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9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11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11416 日用保温容器
3 术语、型号及规格
3.1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1

保温瓶的外体结构,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3.1.2
壳盖
用于遮盖瓶口的外壳部件,有旋紧式、手揿式等。
3.1.3
2
T/TZZL 9 -2024
口圈
用以保护瓶口,防止水渗入壳身内壁的衬垫。
3.1.4
壳肩
是固定瓶胆于外壳成为整体的肩部紧固件。
3.1.5
壳身
外壳的主要部件,位于壳肩于壳底之间。
3.1.6

安装在壳身一侧,便于手拿的耳状部件。
3.1.7
底托螺丝
位于壳底中心,用螺纹与壳底旋合,托住瓶胆并可调节松紧的一种底座部件。
型号及规格
3.1.8 结构形式:保温瓶壳按主体结构分为台式全塑壳、台式混塑壳、台式不锈钢;按瓶盖的形式分
为旋盖式(图1)、鸭嘴式(图2)。
图1 旋盖式普通保温瓶壳图2 鸭嘴式普通保温瓶壳
3.1.9 型号规格:2L—φ130mm×375mm(直径×总高);
3.2L—φ155mm×410mm(直径×总高)。
3
T/TZZL 9 -2024
3.1.10 基本参数
塑料保温瓶壳的有效长度、厚度、质量等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公称容量(L)
2.0 3.2
壳身有效长度(mm) 325±5 325±8
壳身内径(mm) ≥ 125 145
上口直径(mm) 51±0.5 56±0.5
壳身壁厚(mm)
塑壳1.2±0.2 塑壳1.2±0.2
金属壳0.3±0.1 金属壳0.3±0.1
总质量(g)
塑壳260±10 塑壳540±15
金属壳600±10 金属壳810±15
注:总质量包括—壳盖、口圈、壳肩、提环、壳身、手把(含固定)、底托螺纹、壳底。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外观
塑料件塑化均匀、光洁,壳面处理良好,不得有碎裂、缺角、气泡、穿孔、裂口严重缩印、变形及
影响使用的杂质,注塑点及废边应修剪平整,表面光滑;不锈钢件表面应光洁,壳面处理良好,不得有
缺角,穿孔, 变形及影响使用的杂质,外表面无严重影响美观及妨害使用的缺陷。
4.1.2 部件功能
各活动部件的动作灵活,功能正常。
4.1.3 稳定性
瓶壳各部位手把、提环、搭扣、螺钉等装正装牢,不易脱落;壳身与肩、底的连接可靠,螺纹不
滑牙,整体稳定性良好。
4.1.4 结合间隙
壳身与肩、底的结合缝隙不大于1mm,不锈钢结合无间隙。
4.2 基本参数与极限偏差
保温瓶壳的基本参数与极限偏差应符合表l的规定。
4.3 卫生性能
塑料及不锈钢保温瓶壳所使用的聚乙稀、聚丙稀、聚苯乙稀材料应分别符合GB 4806.7的规定: 口
圈应符合GB 4806.11的规定。
4.4 物理机械性能
4
T/TZZL 9 -2024
表2
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
1 手把、提环安装强度试验后无异常5.4
2 耐热水性
口圈及接触热水的塑料瓶壳,不得发粘,外
观无显著变化,塑料底坯镀层得有膨胀现
象,提起后壳底不脱落,放平后无变形。
5.5
3 倾倒角度不倾倒5.6
4 耐冲击性能试验后瓶壳、瓶胆无损坏。5.7
5 脱色试验不染色5.8
6 防漏水性能瓶体夹层内无水渍5.9
5 试验方法
5.1 基本要求的检测
塑料保温瓶壳的基本要求采用手感和目测,结合间隙采用0.01mm-1.0mm 塞尺或专用量具测量。
5.2 基本参数与极限偏差的检验
壳身的壁厚、内径和上口直径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其余长度用钢板尺测量;总质量用计
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小于或等于被检瓶壳最大允许负偏差绝对值的三分之一测量。
5.3 卫生检测
塑料保温瓶壳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口圈的卫生分别按GB 4806.7 和GB 4806.11 规定的方
法进行的。
5.4 手把、提环安装强度的检测
通过手把、提环将保温瓶壳挂起,然后于其本体上悬挂2L 规则12Kg,3.2L 规则20Kg 质量的砝码
(图3)、(图4),保持5min 后,检查有无异常。
图3 提环强度试验图4 手把强度试验
5
T/TZZL 9 -2024
5.5 耐热水性
5.5.1 塑料壳上的电镀层耐热循环实验,将试样放置在温度70℃±2℃下1h 后,置于常温30min;再
置于0℃下1h 后,置于常温下30min,如此作为一个循环。做三个循环后,检查电镀层表面的情况。
5.5.2 耐热水性试验,将试样放入如图5 所示的装有循环冷却器的容器内,煮沸4h 后取出,检查其有
无发粘,然后再室温下放置2h,再检查外观是否有变化。
图5 口圈耐热水性试验
5.6 倾倒角度的检验
在15 °倾斜搁置的平直木板,将塑料保温瓶壳在通常使用状态下慢慢地静置在木板上,观察是否
会倾倒。
5.7 耐冲击性能的检验
常温下,将塑料保温瓶装胆后灌满水,按(图6)挂起,使之从10cm 高处向水平吲定的厚度为不小
于3cm 固定的硬质木板跌落,检查跌落后瓶壳、瓶胆有无异常。
5.8 色牢度的检验(脱色试验)
取洗净待测保温瓶壳一个,用沾有冷餐油、乙醇(65%)的棉花,在小面积内,用力往返擦拭100
次,棉花上不得染有颜色。
5.9 防漏水性能检验
将90℃以上热水灌至塑料保温瓶口圈以上部位,放置30min 后,倒去水,卸下瓶胆,检查瓶体夹
层内有无水渍。
6
T/TZZL 9 -2024
图6 耐冲击性能试验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组批
相同型号、配方、材料、工艺条件所生产的同一规格的瓶壳为一批(每批数量一般不超过2000 个)。
一次交付可由一批或多批组成,交付时应注明批号。同一交付批号产品为一交付检验批。
6.2 出厂检验
6.2.1 每批产品出厂前应由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
6.2.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4.1 条、4.2 条以及表2 中序号1 的项目。也可以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交
付检验项目。
6.3 型式检验
6.3.1 型式检验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若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 生产设备、材料、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设计新产品、改进老产品设计时: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交付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3.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4.1、4.2、4.3、4.4 条的项目。
6.4 计数抽样方案
交收(出厂)逐批检查的项目、抽样方案的类型、检查水平、AQL值按GB/T 2828应符合表3的规定。
也可由供贸双方另定合理的抽样方案。
表3
7
T/TZZL 9 -2024
项目抽样方案类型检查水平AQL
1 、外表无使用有害的缺陷;
2、部件功能正常;
3 、整体稳定性;
4、壳身与肩、底的连接缝隙;
5 、表面处理;
二次Ⅱ 4.0
6、外壳无0 严重影响美观使用的缺陷;
7、手把、提环安装强度;
8、色牢度。
6.5 判定规则
6.5.1 样本中被检出的外观、基本参数及偏差不合格样本单位数不超过批质量水平所对应的批质量合
格判定数时,则判该出厂批外观、基本参数及偏差等的质量合格,超过合格判定数时,应拒收整批产品。
其他物理、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批为不合格。
6.5.2 合格批中的不合格品,应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使用年限
7.1 标志
7.1.1 每个产品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标明;
a) 制造厂名;
b) 产品名称;
c) 公称容量;
d) 商标;
e) 产品型号或生产批号;
f) 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7.1.2 产品标志以标签形式贴在包装或产品上。
7.1.3 运输包装上应标明厂名、包装箱尺寸、体积、重量、装箱日期及按GB/T 191 规定的包装储运图
示标志。
7.1.4 说明书写明产品的名称、容量、制造厂名、并写明安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标准编号及质
量保证、调换要求等内容。
7.2 包装
7.2.1 运输包装宜采用GB/T 6543 要求的单或双瓦楞纸箱。
7.2.2 成品装箱时应平底向下直接装,封箱时箱底、箱盖应加封条粘牢,捆扎时捆扎带应松紧适度。
7.3 运输
7.3.1 运输时应避免受潮、雨淋和剧烈震动。
7.3.2 运输时应轻搬轻放,不得倒置,不得任意坐、踏严禁抛扔。
8
T/TZZL 9 -2024
7.4 贮存
7.4.1 贮存处应干燥、通风、无雨雪侵袭, 防止受潮。
7.4.2 贮存时堆放不得超过3.5m,存放期一般不超过100 天,做到先进先出,存放中避免与油类、酸
类物质混放。
7.5 使用期限
自出厂之日起,使用期限不宜超过6年。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