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NZ 270.7-2024 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包装贮运
- 文件大小:255.07 KB
- 标准类型:食品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7.140.10
CCS X 55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ZNZ 270.7—2024
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包装贮运
Standard-complex for green food Longquan Jinguanyin teaPart 7:Packag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24 - 06 - 28 发布2024 - 07 - 28 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T/ZNZ 270《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的第7部分。T/ZNZ 270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建园;
——第3部分:苗木;
——第4部分:栽培;
——第5部分:绿色防控;
——第6部分:加工;
——第7部分:包装贮运;
——第8部分:产品质量要求与追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龙泉市农业农村局、龙泉市上
垟镇人民政府,浙江金福茶叶有限公司、浙江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秀卿、周陈清、戴芬、林丽君、季立婧、陈小俊、俞瑞鲜、蒋雪蕾、陈莉莉、
陈永达、朱作艺、蔡欣、金必福、张金发。
T/ZNZ 270.7—2024
2
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
第7 部分:包装贮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的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的规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的包装、标识和贮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8455 包装回收标志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354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
理规定》的决定
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包装
所用材料和容器应符合NY/T 658 的规定和安全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按照GH/T 1070 的规定执行。
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等应符合GB 23350 的要求。包装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
5 标识
储运包装的标志应符合GB/T 191 和GB/T 6388 的规定,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单
位(或供货单位)、批次、重量(毛重、净含量)、级别等。
销售包装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 7718 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的决定》的规定。包装上应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其印刷图案与文字内容应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
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的规定。
包装上应有包装回收标志,包装回收标志应符合GB/T 18455 的规定。宜有标明溯源、防伪等有关
的信息和图示,防伪标志粘贴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获得地理标志使用权的,应规范使用标志,应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
规定。
T/ZNZ 270.7—2024
3
6 贮存
库房
6.1.1 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
6.1.2 宜有较好的封闭性,应整洁卫生,不应存放其他物品。
6.1.3 周围应无异味,应远离污染源。库房内应整洁、干燥、无异气味。
6.1.4 地面应有硬质处理,并有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设施。
6.1.5 应防止日光照射,有避光措施。
温度、湿度控制
6.2.1 库房内应有通风散热的措施,应有温度计显示库内的温度。库内温度应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调控。
6.2.2 库房内应有除湿的措施,应有湿度计显示库内的相对湿度。库内相对湿度应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
调控。
6.2.3 红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相对湿度≤50%。
6.2.4 乌龙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相对湿度≤50%;轻发酵乌龙茶宜控制温度≤10℃。
贮存管理
6.3.1 茶叶应及时包装入库。入库的茶叶应有相应的记录(种类、等级、数量、产地、日期等)。
6.3.2 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绿色食品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6.3.3 库房内茶叶应分类、分区存放,并标识清楚。
6.3.4 码放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堆码要求安全、平稳、整齐,距墙≥50 cm;应有相应的垫垛,
高度≥20 cm。
6.3.5 设仓储管理人员,制订仓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房,做好茶叶出入库记录,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
7 运输
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
所用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
过程中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过程中应有完整的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
CCS X 55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ZNZ 270.7—2024
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包装贮运
Standard-complex for green food Longquan Jinguanyin teaPart 7:Packag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24 - 06 - 28 发布2024 - 07 - 28 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T/ZNZ 270《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的第7部分。T/ZNZ 270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建园;
——第3部分:苗木;
——第4部分:栽培;
——第5部分:绿色防控;
——第6部分:加工;
——第7部分:包装贮运;
——第8部分:产品质量要求与追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龙泉市农业农村局、龙泉市上
垟镇人民政府,浙江金福茶叶有限公司、浙江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秀卿、周陈清、戴芬、林丽君、季立婧、陈小俊、俞瑞鲜、蒋雪蕾、陈莉莉、
陈永达、朱作艺、蔡欣、金必福、张金发。
T/ZNZ 270.7—2024
2
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标准综合体
第7 部分:包装贮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的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的规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龙泉金观音茶叶的包装、标识和贮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8455 包装回收标志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第354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
理规定》的决定
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包装
所用材料和容器应符合NY/T 658 的规定和安全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按照GH/T 1070 的规定执行。
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等应符合GB 23350 的要求。包装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
5 标识
储运包装的标志应符合GB/T 191 和GB/T 6388 的规定,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单
位(或供货单位)、批次、重量(毛重、净含量)、级别等。
销售包装的标签标识应符合GB 7718 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的决定》的规定。包装上应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其印刷图案与文字内容应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
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的规定。
包装上应有包装回收标志,包装回收标志应符合GB/T 18455 的规定。宜有标明溯源、防伪等有关
的信息和图示,防伪标志粘贴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获得地理标志使用权的,应规范使用标志,应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
规定。
T/ZNZ 270.7—2024
3
6 贮存
库房
6.1.1 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
6.1.2 宜有较好的封闭性,应整洁卫生,不应存放其他物品。
6.1.3 周围应无异味,应远离污染源。库房内应整洁、干燥、无异气味。
6.1.4 地面应有硬质处理,并有防潮、防火、防鼠、防虫、防尘设施。
6.1.5 应防止日光照射,有避光措施。
温度、湿度控制
6.2.1 库房内应有通风散热的措施,应有温度计显示库内的温度。库内温度应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调控。
6.2.2 库房内应有除湿的措施,应有湿度计显示库内的相对湿度。库内相对湿度应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
调控。
6.2.3 红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相对湿度≤50%。
6.2.4 乌龙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相对湿度≤50%;轻发酵乌龙茶宜控制温度≤10℃。
贮存管理
6.3.1 茶叶应及时包装入库。入库的茶叶应有相应的记录(种类、等级、数量、产地、日期等)。
6.3.2 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绿色食品的相关工作人员应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6.3.3 库房内茶叶应分类、分区存放,并标识清楚。
6.3.4 码放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堆码要求安全、平稳、整齐,距墙≥50 cm;应有相应的垫垛,
高度≥20 cm。
6.3.5 设仓储管理人员,制订仓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库房,做好茶叶出入库记录,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
7 运输
应符合NY/T 1056 的规定。
所用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
过程中应有防雨、防潮、防暴晒措施。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过程中应有完整的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