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ZB 3680-2024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 文件大小:835.26 KB
- 标准类型:综合团体标准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2-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25.060.20
CCS J 52
团体标准
T/ZZB 3680—2024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NC horizontal turret
2024 - 04 -30 发布 2024 - 05 - 30 实施
浙江省质量协会 发布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型式与分类 ..........................................................................1
5 基本要求 ............................................................................2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方法 ............................................................................8
8 检验规则 ............................................................................9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10 质量承诺 ...........................................................................11
T/ZZB 3680—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温岭市三和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台州学院、浙江迎泰机床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力、叶云富、赵玲刚、张莉、董安敬。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顾航。
T/ZZB 3680—2024
1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控卧式转塔刀架(以下简称“刀架”)的型式与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中心高50 毫米~125 毫米的回转轴线平行安装基面的电机驱动的刀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的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3306 标牌
GB/T 17421.1 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GB/T 17421.5 机床检验通则 第5部分:噪声发射的确定
GB/T 20960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JB/T 3207 机床附件 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7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421.1和JB/T 987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型式与分类
4.1 按中心高尺寸分为:50 毫米、63 毫米、80 毫米、100 毫米、125 毫米。
4.2 刀架的主要参数见图1、表1。特殊需要可由制造厂和用户协议商定。
T/ZZB 3680—2024
2
标引序号说明:
H——中心高;
d——定心轴直径;
D——刀盘连接螺钉分布圆直径;
D1——刀盘连接齿盘直径。
图1 刀架主要尺寸图
表1 刀架的主要参数
单位为毫米
H 50 63 80 100 125
d(h5) 50 70 90 100 120
D 68 90 120 145 182
D1 102 120 160 200 250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刀架产品进行结构开发设计、仿真和优化。
5.2 原材料
5.2.1 刀架的主要部件名称及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参照表2 规定执行。
表2 主要部件名称及性能指标要求
序号 主要部件名称 性能指标要求
1 本体 灰铸铁,抗拉强度不低于200 MPa
2 齿盘、支座、齿轮轴、驱动齿轮、行星轮 合金钢,抗拉强度不低于885 MPa
3 水封环 合金钢,抗拉强度不低于930 MPa
4 行星齿轮轴 合金钢,抗拉强度不低于980 MPa
5 刀盘 碳素钢,抗拉强度不低于600 MPa
T/ZZB 3680—2024
3
5.2.2 刀架的主要部件热处理、硬度要求,按表3 规定执行。
表3 主要部件热处理、硬度要求
序号 主要部件名称 热处理 硬度要求
1 齿盘、支座、齿轮轴、行星轮、驱动齿轮 渗碳淬火 表面:HRC53~58
2 水封环 氮化 表面:HV500
3 齿轮架、刀盘 调质 表面:HB220~280
5.3 工艺装备
5.3.1 应配备数控加工中心对本体、后盖、刀盘、齿盘、刀座进行加工。
5.3.2 应配备内外圆磨床、平面磨床加工精密件。
5.3.3 应配备抛丸机、喷塑线、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表面处理。
5.4 检验检测
5.4.1 应配备三坐标测量仪、粗糙度检测仪、高度仪、硬度计、刀架测试台检测设备。
5.4.2 应具备刀架精度、运转性能、冷却液渗漏、密封防水、安全项目的检测能力。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质量
刀架的加工、未加工外露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孔、砂眼、夹渣、磕碰、划痕和锈蚀等缺陷。
6.2 精度要求
刀架精度要求,项目及允差应符合表4 的规定。
T/ZZB 3680—2024
4
表4 项目及允差表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1
定心轴径的径向跳动 0.008
G2
轴肩支承面的端面跳动 0.008
G3
轴肩支承面对底面的垂直度 0.008/100
T/ZZB 3680—2024
5
表4 (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4
重复定位精度 ±1.5"
G5
工具孔轴线在工作位置的偏
移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a)和b)0.020
G6
各工具孔轴线在工作位置的
平行度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a)和b)100 长
度上为0.020
T/ZZB 3680—2024
6
表4 (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7
刀槽在工作位置的偏移 0.015
G8
工具安装面在工作位置
a)轴向定位槽对底面的平行度
b)安装面对回转轴线的平行度
c)径向定位槽对底面的平行度
a)0.010
b)0.010
c)0.010
T/ZZB 3680—2024
7
表4 (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9
工具安装面在工作位置的偏移
a)轴向定位槽
b)安装面
a)0.010
b)0.010
6.3 运转性能
6.3.1 连续运转
刀架按7.3.1 规定,试验中应定位准确,锁紧可靠,无故障。
6.3.2 偏重运转
刀架按7.3.2 规定,试验中应定位准确,锁紧可靠,无故障。
6.4 噪声
刀架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尖叫声和冲击声。空运转试验中,刀架的噪声声压级不大于76 dB(A)。
6.5 静态加载
产品经过静态加载试验,不应产生不能恢复的变形,试验中其弹性变形量不大于0.040 mm,试验后
刀架的精度应符合表4 精度要求。
6.6 冷却液渗漏
将刀架冷却液输人口接通压力为0.5 MPa 的冷却液,连续供给。
a) 刀架静止状态,放置1 h 后检验,在刀架各密封连接部位不应有渗漏;
b) 刀架转位,不应有液体喷溅,允许有冷却液自流现象。
T/ZZB 3680—2024
8
6.7 密封防护
刀架密封应符合GB/T 4208—2017 中IP45 防护等级。
6.8 安全卫生
6.8.1 刀架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尖棱、锐角和毛刺等。
6.8.2 刀架应有起吊或搬运装置,该装置应能保证刀架起吊的安全和平稳。
6.8.3 刀架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进行检验,其单位体积中脏物的质量不应超过400 mg/L。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质量
目视检查。
7.2 精度要求
按GB/T 20960中检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查。
7.3 运转性能
7.3.1 连续运转
在刀架上施加表5 规定的质量(含刀盘质量),除刀盘自重外,再加的质量应均匀加在装刀位置处。在
保证每一工位都逐位转换、越位转换的前提下,进行刀架松开、转位和锁紧的连续运转8 h 试验。在8 h
内,刀架中心高小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2000 次。刀架中心高大于等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
1000 次。
表5 质量配重表
中心高/mm 50 63 80 100 125
承重(含刀盘质量)/kg 25 40 60 120 180
7.3.2 偏重运转
在刀盘上装刀的位置处,固定上表6 规定的偏重力矩所需的质量,然后按每一工位都逐位转换、越
位转换进行2 h 运转试验。 在2 h 内,刀架中心高小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500 次。刀架中心高大
于等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250 次。
表6 偏重力矩表
中心高/mm 50 63 80 100 125
偏重力矩/(N·m) 6 10 15 40 60
7.4 噪声
按GB/T 17421.5的规定执行。
7.5 静态加载
按GB/T 20960中静态加载的规定执行。
T/ZZB 3680—2024
9
7.6 冷却液渗漏
按GB/T 20960中冷却液渗漏的规定执行。
7.7 密封防护
按GB/T 4208—2017中14.2.5的规定执行。
7.8 安全卫生
按JB/T 9877 的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刀架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按表7执行。
表7 检验项目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外观质量 6.1 7.1 √ √
2 精度要求 6.2 7.2 √ √
3 连续运转 6.3.1 7.3.1 — √
4 偏重运转 6.3.2 7.3.2 — √
5 噪声 6.4 7.4 — √
6 静态加载 6.5 7.5 — √
7 冷却液渗漏 6.6 7.6 √ √
8 密封防护 6.7 7.7 — √
9 安全卫生 6.8 7.8 √ √
注:“√”表示需要检验;“—”表示不需要检验。
8.2 出厂检验
8.2.1 按表7进行检验,检验项目结果均达到要求,则判定该件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外观项不合格,在
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返修后可再次送检,直至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则判定该件产品出厂检验合格。
8.2.2 出厂检验项目中外观质量、精度(其中G3、G5、G6除外)、安全卫生应100%逐台检验;冷却液
渗漏项目应按照每生产100台抽取1台的方式进行抽样检验。
8.3 型式检验
8.3.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在结构、材料、工艺有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2 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 产品停产半年,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T/ZZB 3680—2024
10
f) 客户有需求时。
8.3.2 除非特殊规定,否则所有的型式检验都应在同一台产品上进行。刀架应同与其配套的、可能影
响检验结果的辅助设备一起进行试验。
8.3.3 抽取 1 台进行型式检验项目,全部检验项目结果均合格,则判定该次型式检验合格;如检验项
目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9.1.1 产品标志
9.1.1.1 标志应固定在明显部位。标牌的材料及标牌上数据的刻印方法应能保证其字迹在整个使用期内
不易磨灭,标牌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
9.1.1.2 标志至少应标明的内容如下:
a) 产品型号规格及名称;
b) 出厂日期;
c) 制造厂名称或注册商标;
d) 厂家联系电话。
9.1.2 包装标志
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完整,主要内容如下:
a)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型号规格及名称;
c) 装箱数量;
d) 外形尺寸 (长×宽×高),单位为厘米 (cm) (需要时);
e) 重量 (净重及连同包装的毛重),单位为千克 (kg);
f) 包装箱适当部位应有符合GB/T 191规定的标志。
9.2 包装
9.2.1 产品包装标志应符合GB/T 191 和JB/T 3207 的规定。
9.2.2 包装前应将产品清理干净,应对产品进行防护。
9.2.3 包装前应将产品移到产品平衡位置后由横木固定,覆防水布包裹。
9.2.4 产品发运时,应附有以下文件:
a) 产品出厂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执行标准及生产厂家地址)
c) 装箱单;
d) 随机备件、附件清单;
e) 安装图样。
9.3 运输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固,避免包装箱移动和碰撞,防止雨淋。
9.4 贮存
T/ZZB 3680—2024
11
9.4.1 产品的贮存温度应在-25℃~+55℃。 9.4.2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不应与腐蚀性和易燃物品混放。 10 质量承诺 10.1 在正常安装、使用及维护情况下,产品自出厂之日18个月内,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设备缺陷,制造厂应负责免费维修、更换或退货。 10.2 客户有需求时,应在24 h内响应、48 h内提供解决方案。
CCS J 52
团体标准
T/ZZB 3680—2024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NC horizontal turret
2024 - 04 -30 发布 2024 - 05 - 30 实施
浙江省质量协会 发布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型式与分类 ..........................................................................1
5 基本要求 ............................................................................2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方法 ............................................................................8
8 检验规则 ............................................................................9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10 质量承诺 ...........................................................................11
T/ZZB 3680—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温岭市三和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台州学院、浙江迎泰机床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力、叶云富、赵玲刚、张莉、董安敬。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顾航。
T/ZZB 3680—2024
1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控卧式转塔刀架(以下简称“刀架”)的型式与分类、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中心高50 毫米~125 毫米的回转轴线平行安装基面的电机驱动的刀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的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3306 标牌
GB/T 17421.1 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
GB/T 17421.5 机床检验通则 第5部分:噪声发射的确定
GB/T 20960 数控卧式转塔刀架
JB/T 3207 机床附件 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7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421.1和JB/T 987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型式与分类
4.1 按中心高尺寸分为:50 毫米、63 毫米、80 毫米、100 毫米、125 毫米。
4.2 刀架的主要参数见图1、表1。特殊需要可由制造厂和用户协议商定。
T/ZZB 3680—2024
2
标引序号说明:
H——中心高;
d——定心轴直径;
D——刀盘连接螺钉分布圆直径;
D1——刀盘连接齿盘直径。
图1 刀架主要尺寸图
表1 刀架的主要参数
单位为毫米
H 50 63 80 100 125
d(h5) 50 70 90 100 120
D 68 90 120 145 182
D1 102 120 160 200 250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刀架产品进行结构开发设计、仿真和优化。
5.2 原材料
5.2.1 刀架的主要部件名称及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参照表2 规定执行。
表2 主要部件名称及性能指标要求
序号 主要部件名称 性能指标要求
1 本体 灰铸铁,抗拉强度不低于200 MPa
2 齿盘、支座、齿轮轴、驱动齿轮、行星轮 合金钢,抗拉强度不低于885 MPa
3 水封环 合金钢,抗拉强度不低于930 MPa
4 行星齿轮轴 合金钢,抗拉强度不低于980 MPa
5 刀盘 碳素钢,抗拉强度不低于600 MPa
T/ZZB 3680—2024
3
5.2.2 刀架的主要部件热处理、硬度要求,按表3 规定执行。
表3 主要部件热处理、硬度要求
序号 主要部件名称 热处理 硬度要求
1 齿盘、支座、齿轮轴、行星轮、驱动齿轮 渗碳淬火 表面:HRC53~58
2 水封环 氮化 表面:HV500
3 齿轮架、刀盘 调质 表面:HB220~280
5.3 工艺装备
5.3.1 应配备数控加工中心对本体、后盖、刀盘、齿盘、刀座进行加工。
5.3.2 应配备内外圆磨床、平面磨床加工精密件。
5.3.3 应配备抛丸机、喷塑线、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表面处理。
5.4 检验检测
5.4.1 应配备三坐标测量仪、粗糙度检测仪、高度仪、硬度计、刀架测试台检测设备。
5.4.2 应具备刀架精度、运转性能、冷却液渗漏、密封防水、安全项目的检测能力。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质量
刀架的加工、未加工外露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孔、砂眼、夹渣、磕碰、划痕和锈蚀等缺陷。
6.2 精度要求
刀架精度要求,项目及允差应符合表4 的规定。
T/ZZB 3680—2024
4
表4 项目及允差表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1
定心轴径的径向跳动 0.008
G2
轴肩支承面的端面跳动 0.008
G3
轴肩支承面对底面的垂直度 0.008/100
T/ZZB 3680—2024
5
表4 (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4
重复定位精度 ±1.5"
G5
工具孔轴线在工作位置的偏
移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a)和b)0.020
G6
各工具孔轴线在工作位置的
平行度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a)和b)100 长
度上为0.020
T/ZZB 3680—2024
6
表4 (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7
刀槽在工作位置的偏移 0.015
G8
工具安装面在工作位置
a)轴向定位槽对底面的平行度
b)安装面对回转轴线的平行度
c)径向定位槽对底面的平行度
a)0.010
b)0.010
c)0.010
T/ZZB 3680—2024
7
表4 (续)
单位为毫米
序号 简图 项目 允差
G9
工具安装面在工作位置的偏移
a)轴向定位槽
b)安装面
a)0.010
b)0.010
6.3 运转性能
6.3.1 连续运转
刀架按7.3.1 规定,试验中应定位准确,锁紧可靠,无故障。
6.3.2 偏重运转
刀架按7.3.2 规定,试验中应定位准确,锁紧可靠,无故障。
6.4 噪声
刀架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尖叫声和冲击声。空运转试验中,刀架的噪声声压级不大于76 dB(A)。
6.5 静态加载
产品经过静态加载试验,不应产生不能恢复的变形,试验中其弹性变形量不大于0.040 mm,试验后
刀架的精度应符合表4 精度要求。
6.6 冷却液渗漏
将刀架冷却液输人口接通压力为0.5 MPa 的冷却液,连续供给。
a) 刀架静止状态,放置1 h 后检验,在刀架各密封连接部位不应有渗漏;
b) 刀架转位,不应有液体喷溅,允许有冷却液自流现象。
T/ZZB 3680—2024
8
6.7 密封防护
刀架密封应符合GB/T 4208—2017 中IP45 防护等级。
6.8 安全卫生
6.8.1 刀架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尖棱、锐角和毛刺等。
6.8.2 刀架应有起吊或搬运装置,该装置应能保证刀架起吊的安全和平稳。
6.8.3 刀架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进行检验,其单位体积中脏物的质量不应超过400 mg/L。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质量
目视检查。
7.2 精度要求
按GB/T 20960中检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查。
7.3 运转性能
7.3.1 连续运转
在刀架上施加表5 规定的质量(含刀盘质量),除刀盘自重外,再加的质量应均匀加在装刀位置处。在
保证每一工位都逐位转换、越位转换的前提下,进行刀架松开、转位和锁紧的连续运转8 h 试验。在8 h
内,刀架中心高小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2000 次。刀架中心高大于等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
1000 次。
表5 质量配重表
中心高/mm 50 63 80 100 125
承重(含刀盘质量)/kg 25 40 60 120 180
7.3.2 偏重运转
在刀盘上装刀的位置处,固定上表6 规定的偏重力矩所需的质量,然后按每一工位都逐位转换、越
位转换进行2 h 运转试验。 在2 h 内,刀架中心高小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500 次。刀架中心高大
于等于160 mm 的转位次数不少于250 次。
表6 偏重力矩表
中心高/mm 50 63 80 100 125
偏重力矩/(N·m) 6 10 15 40 60
7.4 噪声
按GB/T 17421.5的规定执行。
7.5 静态加载
按GB/T 20960中静态加载的规定执行。
T/ZZB 3680—2024
9
7.6 冷却液渗漏
按GB/T 20960中冷却液渗漏的规定执行。
7.7 密封防护
按GB/T 4208—2017中14.2.5的规定执行。
7.8 安全卫生
按JB/T 9877 的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刀架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按表7执行。
表7 检验项目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外观质量 6.1 7.1 √ √
2 精度要求 6.2 7.2 √ √
3 连续运转 6.3.1 7.3.1 — √
4 偏重运转 6.3.2 7.3.2 — √
5 噪声 6.4 7.4 — √
6 静态加载 6.5 7.5 — √
7 冷却液渗漏 6.6 7.6 √ √
8 密封防护 6.7 7.7 — √
9 安全卫生 6.8 7.8 √ √
注:“√”表示需要检验;“—”表示不需要检验。
8.2 出厂检验
8.2.1 按表7进行检验,检验项目结果均达到要求,则判定该件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外观项不合格,在
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返修后可再次送检,直至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则判定该件产品出厂检验合格。
8.2.2 出厂检验项目中外观质量、精度(其中G3、G5、G6除外)、安全卫生应100%逐台检验;冷却液
渗漏项目应按照每生产100台抽取1台的方式进行抽样检验。
8.3 型式检验
8.3.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在结构、材料、工艺有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2 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 产品停产半年,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T/ZZB 3680—2024
10
f) 客户有需求时。
8.3.2 除非特殊规定,否则所有的型式检验都应在同一台产品上进行。刀架应同与其配套的、可能影
响检验结果的辅助设备一起进行试验。
8.3.3 抽取 1 台进行型式检验项目,全部检验项目结果均合格,则判定该次型式检验合格;如检验项
目有不合格项,则判定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9.1.1 产品标志
9.1.1.1 标志应固定在明显部位。标牌的材料及标牌上数据的刻印方法应能保证其字迹在整个使用期内
不易磨灭,标牌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
9.1.1.2 标志至少应标明的内容如下:
a) 产品型号规格及名称;
b) 出厂日期;
c) 制造厂名称或注册商标;
d) 厂家联系电话。
9.1.2 包装标志
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晰、完整,主要内容如下:
a) 制造厂名称;
b) 产品型号规格及名称;
c) 装箱数量;
d) 外形尺寸 (长×宽×高),单位为厘米 (cm) (需要时);
e) 重量 (净重及连同包装的毛重),单位为千克 (kg);
f) 包装箱适当部位应有符合GB/T 191规定的标志。
9.2 包装
9.2.1 产品包装标志应符合GB/T 191 和JB/T 3207 的规定。
9.2.2 包装前应将产品清理干净,应对产品进行防护。
9.2.3 包装前应将产品移到产品平衡位置后由横木固定,覆防水布包裹。
9.2.4 产品发运时,应附有以下文件:
a) 产品出厂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执行标准及生产厂家地址)
c) 装箱单;
d) 随机备件、附件清单;
e) 安装图样。
9.3 运输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固,避免包装箱移动和碰撞,防止雨淋。
9.4 贮存
T/ZZB 3680—2024
11
9.4.1 产品的贮存温度应在-25℃~+55℃。 9.4.2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不应与腐蚀性和易燃物品混放。 10 质量承诺 10.1 在正常安装、使用及维护情况下,产品自出厂之日18个月内,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设备缺陷,制造厂应负责免费维修、更换或退货。 10.2 客户有需求时,应在24 h内响应、48 h内提供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