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水·渔樵 赵汀阳著 2019年版
- 文件大小:20.84 MB
- 标准类型:文学艺术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2-08-24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历史·山水·渔樵
作者: 赵汀阳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赵汀阳的Z新“思想小品”,一个“实验性的文本”,由三篇长文构成,分别是《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山水是大地中的CHAOY之地》和《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作者以一种“哲学与诗”的方式来论述他的历史哲学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中国文明之所以始终以历史为本,在于把历史变成了方法。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是山水和渔樵耕读。作者尝试提出一种“渔樵史学”,认为虽然在学术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上远远不及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太史公传统,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有着形而上深度的历史方法论,尤其与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 /n
目录
目 录:
/n
/n
前言:一个实验性的文本
/n
/n
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n
历史何以为本?
/n
意义链和问题链
/n
/n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n
可经验的超越性
/n
山水与邻近意象的相关性
/n
山水与社会的距离
/n
/n
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
/n
渔樵何人?
/n
渔樵的话题
/n
永无定论的历史哲学
/n
作者: 赵汀阳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内容简介
赵汀阳的Z新“思想小品”,一个“实验性的文本”,由三篇长文构成,分别是《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山水是大地中的CHAOY之地》和《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作者以一种“哲学与诗”的方式来论述他的历史哲学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理解:历史乃中国精神世界之根基,中国文明之所以始终以历史为本,在于把历史变成了方法。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或关键意象是山水和渔樵耕读。作者尝试提出一种“渔樵史学”,认为虽然在学术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上远远不及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太史公传统,但渔樵的论古方式提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有着形而上深度的历史方法论,尤其与一种文明的生死问题密切相关。 /n
目录
目 录:
/n
/n
前言:一个实验性的文本
/n
/n
历史为本的精神世界
/n
历史何以为本?
/n
意义链和问题链
/n
/n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n
可经验的超越性
/n
山水与邻近意象的相关性
/n
山水与社会的距离
/n
/n
渔樵为何论古话不休?
/n
渔樵何人?
/n
渔樵的话题
/n
永无定论的历史哲学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