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标准 > 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

DB4413/T 66-2025 分布式储能运维技术规范

  • 文件大小:302.83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7-0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01.040.29 CCS K 80

  惠州市地方标准

  DB4413/T 66—2025

  分布式储能运维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2025-05-31 发布

  2025-08-31 实施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13/T 66—2025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运行 ................................................................................. 2

  5.1 一般规定 ......................................................................... 2 5.2 并网控制 ......................................................................... 2 5.3 运行控制 ......................................................................... 2 5.4 运行记录 ......................................................................... 3 5.5 巡视检查 ......................................................................... 3 6 维护 ................................................................................. 3 6.1 一般要求 ......................................................................... 3 6.2 维护项目 ......................................................................... 4 6.3 异常维护 ......................................................................... 4 附录 A(规范性)定期巡检项目 ............................................................5 附录 B(规范性)专项巡检项目 ...........................................................11 附录 C(规范性)维护项目及要求 .........................................................12 附录 D(规范性)特殊维护项目及要求 .....................................................14

  I

  DB4413/T 6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惠电投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惠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惠州 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赖凯国、孙鹏焰、梁枫、李君、郑健生、许迪宇、郭玉涛、刘锡华、杨洲、向 光燕、谭起超、邓嘉敏、刘家男、黄林发、黄政、李胜生、庄昱、张俊豪、吕卓佳、王思炜、谢玥、黄 海琳、温嘉怡、李意文、朱彬、吕品、周萌。

  II

  DB4413/T 66—2025

  分布式储能运维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储能电站(以下简称电站)的运行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以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为储能载体的分布式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4598.26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T 34120 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要求 GB/T 34133 储能变流器检测技术规程 GB/T 36276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GB/T 36547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 36549 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指标及评价 GB/T 36558 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51048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DL 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DL/T 2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布式储能电站 the power st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通过能量存储介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转换及释放的设备系统 所组成的电站。

  4 总则

  4.1 电站运维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功能是监测设备的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设 备缺陷,预防运行过程中不安全现象和设备故障的发生,杜绝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

  1

  DB4413/T 66—2025

  4.2 电池系统运行前应通过并网调试及验收,储能系统应符合 GB 51048 的要求,接入电网应符合 GB/T 36547 的要求,电站设备应符合 GB/T 36558 的要求,设备电磁兼容应满足 GB/T 14598.26 的要求。 4.3 电站设备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34120、GB/T 34133 及 GB/T 36276 的规定。 4.4 电站应根据储能应用需求,结合实际设备状况,考虑储能电站设备安全性,合理确定储能电站运 行方式,在安全第一的准则下考虑提高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 4.5 电站运行和维护人员应掌握本岗位运行和维护技术,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经岗位培训方能上岗。 4.6 电站应能支撑电网调控运行业务,实现电站的运行控制。 4.7 电站的人员操作要求应满足 GB 26860 相关要求。 4.8 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应满 DL 5027 相关要求。

  5 运行

  5.1 一般规定

  电站运行控制应对电站电量指标、能效指标、可靠性指标、运行费用指标进行监控及调控,电站运 行控制所需数据主要包括:

  a) 上网电量、下网电量、站用电量、运行小时数、等效利用系数,以及储能单元充电量和放电 量等;

  b) 综合效率、储能损耗率、站用电率、变配电损耗率及储能单元充放电能量效率等; c) 计划停运系数、非计划停运系数、可用系数、利用系数及储能单元电池失效率、电池(堆)

  相对故障次数; d) 单位容量运行维护费和度电运行维护费; e) 各个指标计算应遵循 GB/T 36549 规定。

  5.2 并网控制

  5.2.1 接受电网调度机构调度的电站的运行控制模式分为调度控制和厂站控制,切换操作应执行电网 调度机构指令。 5.2.2 接受电网调度机构调度的电站储能系统的并网、解列及功率控制,应执行电网调度机构指令。 5.2.3 接受电网调度机构调度的电站因继电保护或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导致储能系统解列,储能系统不 应自动并网,应通过调度机构许可后方可再并网。

  5.3 运行控制

  5.3.1 电化学储能系统应遵循分级控制、统一调度的原则,依据并网调度机构指令,控制其充放电功 率。 5.3.2 具备紧急功率支持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对区域电网故障做出响应,依据并网调度协议或电网 调度机构指令提供功率支撑,其满功率输出时间应不低于 30 min。 5.3.3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池管理系统应能智能上送相关告警信号至监控系统和功率变换系统, 运营管理方应采集故障信息并及时上报。 5.3.4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控制电池充放电电压在允许范围内,能够向热管理系统提供电池温度信息及 其他控制信号,协助热管理系统保持电池间平均温度小于 5℃。 5.3.5 电池管理系统应能够自动采取均衡控制策略,保证电池间一致性负荷规定。 5.3.6 在非计划孤岛情况下,接入配电网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在 2 s 内自动与配电网断开,在紧急情

  2

  DB4413/T 66—2025

  况下,电网调度机构可直接控制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退出。 5.3.7 配电网发生异常导致储能系统脱网后,在配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前,储能系统不 允许并网;在配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后,接入 220/380V 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延时 20s 后方可恢复并 网;接入 6kV~35kV 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应得到当地电网运营管理部门的允许后才能重新接入配电网。

  5.4 运行记录

  5.4.1 数据记录

  5.4.1.1 电站运行中应智能记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占用电量及设备运行状 态等数据。 5.4.1.2 应自动记录电网实时运行信息、一二次设备和辅助设备。 5.4.1.3 储能管理系统应能够在线存储 30 天的信息,宜采用队列方式存储。 5.4.1.4 在线存储 30 天后的信息应能够智能上送至电站数据中心,并使用离线存储方式存储。在有需 要时,离线存储的数据应能够查询。 5.4.1.5 应具备异常数据自动识别、补全和归类等数据处理功能。

  5.4.2 数据采样

  5.4.2.1 PCS 量测数据采样类型应为 Real 类型,采样周期≤500 ms,采样精度应为±1%。 5.4.2.2 BMS 中的运行数据量测信息采样类型应为 Real 类型,采样周期应≤100 ms,存储周期应为 5 s~ 10 s;告警信息采样类型应为 Bool 类型,采样周期应≤100 ms,存储周期应为 5 s~10 s。

  5.4.3 事件记录

  5.4.3.1 事件记录应包括运行日志、运行报表、环境(气温、气压等)数据、故障告警、设备维护记 录等。 5.4.3.2 储能管理系统应能够智能存储不少于 10000 条事件,对于运行参数、故障告警、保护动作及 充放电事件的记录应精确到秒,同时储能管理系统事件记录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 5.4.3.3 电站数据中心应能够使用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存储电站设备历史事件信息,并能够对电池管理 系统、储能电池等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5.5 巡视检查

  5.5.1 电站的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定期巡视检查和专项巡视检查。 5.5.2 日常巡视检查通过远程监视的手段每日进行,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工作日志。 5.5.3 定期巡视检查需在电站现场进行,周期不大于两个月,具体巡视检查项目按附录 A 规定执行。 5.5.4 特殊天气(如雷雨过后、极寒、极热)或电站发生严重缺陷情况下进行专项巡视检查,专项巡 检项目按附录 B 规定执行。 5.5.5 电站设施巡视检查应符合 DL/T 969 的规定。 5.5.6 电站的巡视检查应形成工作记录归档保存。

  6 维护

  6.1 一般要求

  3

  DB4413/T 66—2025

  6.1.1 电站应具备维护相关工具,并列有下列清单,定期核对并记录数据: a) 必备维护设备清单; b) 维护专用设备清单; c) 运维人员防护设备清单。

  6.1.2 分布式储能电站的易损耗部件应有备件,并建立备件库,定期核对记录。 6.1.3 电站的设备维护后应做好记录,并建立电子档案。 6.1.4 电站设备的维护周期为 1 个月。 6.2 维护项目

  电站正常维护项目及要求按附录C规定执行,特殊维护项目及要求按附录D规定执行。 6.3 异常维护 6.3.1 储能变流器超过 3 个月未运行或大型检修后重新运行时,需要对储能变流器功能测试、保护测 试等。 6.3.2 储能变流更换监控主板、电抗器、隔离变压器、功率模组等重要部件后应进行绝缘电阻及电能 质量、充放电转换时间、功率控制等并网性能的修后试验,绝缘电阻应满足 GB/T 34120 的要求,并网 性能测试应按照 GB/T 34133 的规定进行,测试结果应满足 GB/T 34120 的要求。 6.3.3 当电池发生过温告警时,可自动对电池进行红外测温检查,若发现热故障应采取故障隔离措施。 6.3.4 电池离线均衡前,宜按照 GB/T 36276 的规定对电压偏差大的电池或电池模组进行充放电能量测 试,如充放电能量不满足 GB/T 36276 的要求,或电压偏差大于 20%,应进行离线均衡。 6.3.5 当电池模组发生故障,在检修且恢复正常使用后,应增大该模组维护频率,具体维护频率由运 营管理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6.3.6 储能电池系统进行电池离线均衡或活化、电池更换后,应进行充放电能量及效率测试等修后试 验,充放电能量及效率应满足 GB/T 36558 的要求。 6.3.7 当电池管理系统软件或硬件更新升级时,需要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保护测试等。

  4

  DB4413/T 66—2025

  A A

  附录 A (规范性) 定期巡检项目

  定期巡视检查项目按表A.1。

  表 A.1 定期巡视检查项目

  巡检 序号

  项目

  巡检要求

  (1)检查箱体外壳无锈蚀、脱落、缺失等现象,集装箱门、百叶窗、防尘网等无缺失;

  (2)电池仓的控制仓无漏水异常;PCS 到控制仓的动力束处无漏水及水渍现象;

  (3)基础无下沉、倾斜、破损、开裂、移位等现象;

  (4)箱体周边无湿度过大、堆放杂物、杂草丛生、低洼区、施工区; 储能

  系 统 (5)安全标识无缺失、错误;

  箱体

  1

  (6)接地装置无缺失、接触不良、生锈现象,接地标识完好;

  与环

  境 检 (7)检查围栏完好、无破损、无生锈;

  查 (8)周边无影响储能系统安全运行的作业;

  (9)周边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10)集装箱/户外柜内电池仓、电气仓环境检查与清洁;

  (11)集装箱/户外柜内防小动物措施完好。

  (1)显示屏显示正常,服务器无异常死机等,设备未通讯中断;

  储能 监控

  (2)分别检查各系统运行状态正常,无告警;

  系 统 (3)分别检查 BMS 系统:电池单体温度不超过 45℃,极柱温度不超过 50℃,电池单体最低电压不低于 2.80V、

  2 检 查 最高电压不高于 3.55V;

  ( 本 (4)服务器(若有)运行正常,功能界面切换正常;

  地若 有)

  (5)监控系统与 BMS、PCS、消防、视频(若有)等系统通信正常;

  (6)监控系统无异常告警信息。

  (1)储能变流器柜体外观洁净,无破损,门锁齐全完好,锁牌正确;

  储 能 (2)储能变流器柜体设备编号、铭牌、标示齐全、清晰、无损坏,操作方式、开关位置正常;

  3 变 流 (3)储能变流器柜体门关严,无受潮、凝露现象,温控装置工作正常,加热器(若有)按季节和要求正确 器 PCS 投退;

  (4)储能变流器的交、直流侧电压、电流正常;

  5

  DB4413/T 66—2025

  巡检 序号

  项目

  表 A.1(续)

  巡检要求

  (5)储能变流器运行正常,其冷却系统和不间断电源工作正常,无异常响声、冒烟、烧焦气味;

  (6)储能变流器液晶屏显示清晰、正确,监视、指示灯、表计指示正确正常,通信正常,时钟准确,无异

  常告警、报文; 储能 3 变 流 (7)储能变流器室内温度正常,照明设备完好,排风系统运行正常,室内无异常气味;

  器 PCS (8)机组电压、频率、电流谐波、功率参数正常;

  (9)柜内无闪光、异响等异常现象;

  (10)检查变流器的故障记录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电池室或电池舱外观、结构完好;

  (2)电池室或电池舱内温度、湿度应在电池正常运行范围内,空调、通风等温度调节设备运行正常;照明

  设备完好,室内无异味; 电池

  室 或 (3)电池室或电池舱防小动物措施完好;

  4 电池 (4)视频监视系统(若有)正常显示;

  舱检

  查

  (5)摄像机(若有)的灯光正常,旋转到位,信号线和电源引线安装牢固,无松动;

  (6)开关刀闸位置正确;

  (7)电池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柜门应关闭。

  (1)设备运行编号标识、相序标识清晰可识别,出厂铭牌齐全、清晰可识别;

  (2)无异味、无异常烟雾、振动和声响等;

  (3)电池系统主回路、二次回路各连接处连接可靠,无锈蚀、积灰、凝露等现象;

  电 池 (4)电池外观完好无破损、膨胀,无变形、漏液,无鼓包、发热等现象;

  及 电 (5)电池无短路,接地、熔断器正常; 池管 5 理 系 (6)电池电压、温度采集线连接可靠,巡检采集单元运行正常;

  统

  (7)电池管理系统(BMS)参数显示正常,电池电压、温度在合格范围内,无告警信号,装置指示灯显示正

  (BMS) 常;

  检查 (8)电池防爆阀外观完好无破损、膨胀,无变形等现象。

  (9)电池架接地完好,接地扁铁无锈蚀松动现象;

  (10)电池抽屉高压接插件无外观变形、接头线断裂、连接拔插卡死、通讯接插件松动等现象;

  (11)电池柜柜体无锈蚀、油漆脱落、缺失、松动、变形。

  6

  DB4413/T 66—2025

  巡检 序号

  项目

  表 A.1(续)

  巡检要求

  (1)火灾报警控制器各指示灯显示正常,无异常报警,备用电源正常;

  (2)消防标识清晰完好;

  (3)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清晰,消防通道畅通和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应急照明完好; 消防 6 系 统 (4)灭火装置外观完好、压力正常,在有效期内,试验合格; 检查

  (5)消防箱、消防桶、消防铲、消防斧完好、清洁,无锈蚀、破损;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触发装置安装牢固,外观完好,工作指示灯正常;

  (7)仓内防火分区检查,电缆沟内防火隔墙完好,墙体无破损,封堵严密。

  (1)室外机运转正常,室内温度正常,无异响;

  (2)空调固定良好、内机无冷凝水、外机风道无遮挡;

  空 调 (3)空调电源接线位置未出现松动、损坏及变形; 7 系统

  检查 (4)空调安装位置有无漏水生锈痕迹;

  (5)空调工作正常,无异响、震动,室内温湿度在设定范围内;

  (6)空调内、外空气过滤器(网)应清洁、完好。

  储能 站用 交直

  (1)门、窗无损坏,关闭良好;无小动物、无漏雨水,照明和空调良好; (2)屏柜装置外观完整清洁、屏柜门关闭;

  流 系 (3)储能站用交、直流电源正常及电源监视灯正常; 8

  统检 (4)储能站用蓄电池巡检仪显示正常,无告警信号;

  查(本

  地若 有)

  (5)储能站用蓄电池外观无破损,无漏液。无异味、异常声响情况。

  视频 监控 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器电源正常,无掉电;电源线、插座正常; (2)显示屏显示正常,各界面显示正常;

  9 检 查 (3)视频监控系统服务器工作正常,无异常声响;

  (本

  地若 有)

  (4)各设备房摄像头外观无损坏。

  7

  DB4413/T 66—2025

  巡检 序号

  项目

  表 A.1(续)

  巡检要求

  (1)10(6)kV、400V 各母线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指示正确且在正常范围内;

  (2)小车开关、空气开关位置指示正确,位置状态灯指示正确、完好;

  (3)综合继电器无异常信号;

  (4)各配电盘柜继电器完好,无异响,无焦臭味;

  (5)配电盘柜保险齐全、完好,无变色、熔断等现象,设备外壳接地应牢固,无断股锈蚀现象;

  (6)设备现场清洁无杂物,室内无渗水;

  变压 器系

  (7)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齐备、完好;

  10 统 检 (8)室内照明正常,门窗锁好;

  查(若 有)

  (9)变压器无杂音、噪音,无异常振动;

  (10)变压器套管无破裂或放电痕迹;

  (11)干式变压器上层气体温度符合设备铭牌曲线上对应的温度的压力值;

  (12)引线及接头,(电缆和母线)无过热变色,支持瓷瓶完好;

  (13)变压器外壳接地引线完好紧固;

  (14)温控仪检查,散热风扇运行正常;

  (15)防小动物措施完好。

  (1)柜体外观、接地检查;

  (2)运行参数、状态检查,运行指示灯正常;

  (3)一/二次线路、接头、端子、母排检查,接口无放电、过热痕迹;

  配 电 (4)运行温度检查,无杂音、噪音,无异常振动;

  11 柜 检

  查

  (5)运行环境检查,保持柜内清洁;

  (6)保护装置检查;

  (7)智能电表检查;

  (8)柜内防小动物措施完好。

  8

  DB4413/T 66—2025

  巡检 序号

  项目

  表 A.1(续)

  巡检要求

  液 冷 (1)散热风扇、风机转动正常,无异响;

  系 统 (2)管道、法兰无明显变形,无渗漏; 12 检 查

  ( 若 (3)液冷主机无故障报警,出水压力,回水压力正常;

  有) (4)柜体固定完好,接线完好,无异响,风道无遮挡。

  控 制 (1)柜体外观应洁净,无破损,柜门应闭锁; 13 柜 体

  检 查 (2)屏面显示屏、表计、继电器工作正常,无异响、异味及过热现象。

  (1)天线位置无偏移、倾斜或变形、天线与路由器间线缆无松动; 数据 14 传 输 (2)天线无生锈,脱落痕迹; 检查

  (3)远程读取数据,数据正常上传,数据正确。

  单体电池电压越上限告警值(V)

  单体电池电压越上上限保护值(V)

  单体电池电压越下限告警值(V)

  单体电池电压越下下限保护值(V)

  单体电池温度越上限告警值(℃)

  单体电池温度越上上限保护值(℃)

  单体电池温度越下限告警值(℃) 电池

  定 值 单体电池温度越下下限保护值(℃) 15

  设 置 PACK 极柱温度越上限告警值(℃)

  检查 PACK 极柱温度越上上限保护值(℃)

  簇电压越上限告警值(V)

  簇电压越上上限保护值(V)

  簇电压越下限告警值(V)

  簇电压越下下限保护值(V)

  充放电额定电流(V)

  充放电电流越上限过负荷告警值(V)

  9

  DB4413/T 66—2025

  巡检 序号

  项目

  表 A.1(续)

  巡检要求

  电池 充放电电流越上上限过负荷保护值(V)

  定值 15

  设置

  短路电流保护值(V) 检查

  风 扇 (1)风扇转动正常,没有异常噪音;

  16 风 道 检查 (2)风道清洁、没有异物或积尘。

  可 燃 (1)可燃气体探测(氢气和一氧化碳)、进风机、排风机等外观无异常; 其他 17 及 其 它 检 (2)消防水接口等外观无异常。 查

  10

  DB4413/T 66—2025

  B B

  附录 B (规范性) 专项巡检项目

  专项巡检项目按表B.1。

  表 B.1 专项巡检项目

  序号

  专项巡检项目

  巡检检查要求

  (1)检查电池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正常;

  1

  严寒天气

  (2)检查电池、变流器导线无过紧、接头无开裂发热等现象。

  (1)检查电池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正常;

  2

  高温天气

  (2)增加红外测温频次,检查电池、变流器接线无发热等现象;

  (3)检查电池舱内部凝露。

  (1)检查电池运行环境温度、湿度是否正常;

  (2)增加红外测温频次,检查电池、变流器接线无发热等现象;

  (3)电池舱内部凝露检查;

  台风、暴雨、雷雨前

  3

  (4)箱体密封性检查,检查箱内有无漏水痕迹;

  后

  (5)电池舱外观无明显裂痕;

  (6)电池舱外部接地线接地牢固,接地线阻值正常;

  (7)电池舱内设备接地线牢固,接地线阻值正常。

  (1)重点检查信号、保护、录波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4

  异常及故障后

  (2)检查事故范围内的设备情况,如导线有无烧伤、断股。

  新设备投运或大修后

  5

  (1)检查设备有无异声、接头是否发热等。

  再投运

  (1)保电期间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6

  其他类型

  (2)存在缺陷和故障的设备,应着重检查异常现象和缺陷是否有所发展。

  C C

  11

  DB4413/T 66—2025

  附录 C (规范性) 维护项目及要求

  维护项目及要求见表C.1。

  表 C.1 维护项目及要求

  序号

  维护项目

  要求

  (1)定期对储能变流器清扫或更换滤网;

  (2)定期读取和保存储能变流器运行数据;

  1

  储能变流器(PCS)

  (3)定期检查储能变流器电缆接线是否松动;连接端子和绝缘是否有变色或者

  脱落,并对损坏或者腐蚀的连接端子进行更换;

  (4)定期对变流器的冷却系统进行检查,对活动部件进行润滑。

  (1)对电池和电池柜进行全面清扫;

  (2)检查并紧固储能系统各部位连接螺栓;

  (3)检查电池柜或集装箱内烟雾、温度探测器工作是否正常;

  2

  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4)定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均衡维护;

  (5)定期对低电量存放的电池进行充放电;

  (6)定期对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读取保存并进行软件更新;

  (7)定期检查网线/光纤的连接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1)定期检查、补充空调冷却介质;

  3

  空调系统

  (2)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1)定期检查可燃气体探测浓度;

  4

  可燃气体探测

  (2)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达到阈值后报警状态,是否能触发储能保护联动;

  (3)检测联动排风功能是否正常(如有进风和排风装置)。

  5

  水浸测试

  (1)定期对水浸传感器测试,是否能触发储能保护联动。

  (1)定期对电池正极、负极对地做绝缘电阻测试;

  6

  安规测试

  (2)定期对交流电缆对地做绝缘电阻测试;

  (3)定期对储能设备对地做接地电阻测试。

  (1)定期对储能集装箱清扫或更换滤网;

  7

  储能集装箱

  (2)检查集装箱四周漏水痕迹检查,生锈检查。

  (1)灭火剂贮存容器、集流管、高压软管、消防管道、阀门、火灾探测器、消

  防主机等部件检查;

  (2)先把消防灭火剂瓶组自动阀门阀口锁上插销,用温枪触发温度探测器,用

  8

  消防系统检查与联动测试

  烟雾剂触发烟感探测器;

  (3)查看并网柜开关,直流总开关,簇断路器开关,簇接触器是否跳闸;

  12

  DB4413/T 66—2025

  表 C.1(续)

  序号

  维护项目

  要求

  (4)查看声光报警器是否正常响起,警铃是否响起;

  (5)查看消防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控制触发喷射,进入倒数 30 秒,30

  8

  消防系统检查与联动测试

  秒到后,电动阀是否工作;

  (6)查看打印机正常打印事件记录。

  (1)储能设备保护功能测试,模组过/欠压保护、模组过温保护、短路保护、

  9

  储能设备保护功能测试

  防逆流保护等。

  13

  DB4413/T 66—2025

  D D

  附录 D (规范性) 特殊维护项目及要求

  D.1 特殊维护项目及要求见表 D.1。

  表 D.1 特殊维护项目及要求

  序号 1

  2 3 4 5

  维护项目

  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 (BMS)检查

  储能变流器 PCS 检查 消防系统检查

  能量管理系统 EMS 环控管理系统 ECS

  要求 (1)在放电末期(放空电压 2.8V),当个别低电压电池单体电压与其它正常单 体平均电压的电压差大于 400mV 以上时,则需要对该低电压单体进行补电; (2)若低电压电池补电后,与其它电池平均电压压差仍会掉落至 400mV 以上,则 需要将该单体所在的模组整体更换。在更换之前,需将新模组的电压均衡至与 同一电池抽屉中其它模组的电压一致; (3)当出现 BMS 采集单元采样断线,应检查其采样线束及连接器连接是否牢靠, 重新插拔连接器; (4)出现 BMS 采集单元通信中断,应检查其通讯连接线束及连接器连接是否牢 靠,重新插拔该连接器; (5)经检查,采样线束及通讯线束均连接无误,此时可更换 BMS 采集单元; (6)当电池管理系统关键部件更换或软件升级重新运行时,需要对电池管理系统 进行功能测试、保护测试等。 (1)当 PCS 超过至少 3 个月未运行重新运行、大型检修后重新运行时,需要先对 PCS 进行功能测试、保护测试等; (2)PCS 进行特殊维护,必须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 和存档。 (1)当系统需要停电 1 个星期以上时,需要及时关闭消防控制器备电开关,防止 备电电池一直耗电导致过放电; (2)当消防系统气瓶压力表指针显示不在正常范围内时,应及时联系消防厂家进 行检查处理,有必要可进行再次充气。 (1)当 EMS 出现通讯告警,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通讯回路检查,确认是硬件连接问 题还是程序软件问题; (2)当 EMS 需要停电 1 个星期以上时,需要及时关闭 EMS 系统的不间断电源,防 止不间断电源电池放过电; (3)当 EMS 超过至少 3 个月未上电运行,需要对 EMS 备电系统进行充放电激活。 (1)当出现容易因柳絮或灰尘等堵塞空调防尘网的季节,则应增加巡检频率,及 时对空调的防尘网进行清灰除尘; (2)当空调外风机出现异响或不运转时,应及时通知空调厂家进行检查处理; (3)当集装箱电池出现局部温度过热时,运维人员应及时检查集装箱空调或进风 口滤网情况。

  D.2 储能电站电池均衡维护项目及要求见表 D.2。

  14

  DB4413/T 66—2025

  表 D.2 电池均衡维护项目及要求

  序号

  维护项目

  要求

  (1)根据电池系统的运行细节定位问题电芯/模组;

  (2)在放电末期(放空电压 2.8V),系统最高电压与电池最低电压压差大于 400mV

  1

  电池系统均衡

  以上,数量超过系统电池数量 10%,且系统容量小于额定容量 80%时,需对系统

  电池进场均衡补电维护;

  (3)系统均衡补电维护期间,储能系统停运。

  D.3 储能电站预防性试验及维保项目及要求见表 D.3。

  表 D.3 预防性试验机维保项目及要求

  序号

  维护项目

  要求

  (1)根据国家预防性试验标准对现场电气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并出具合规报告;

  1

  预防性试验及维保

  (2)根据国家预防性试验标准对变压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并出具合规报告。

  15

下载说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