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20/T 79-2025 中山麻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文件大小:244.27 KB
- 标准类型:地方标准规范
- 标准语言:中文版
- 文件类型:PDF文档
- 更新时间:2025-07-03
- 下载次数:
- 标签:
资料介绍
ICS 65.020.30 CCS B 43
中山市地方标准
DB4420/T 79—2025
中山麻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5 - 04 - 30 发布
2025 - 06 - 30 实施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20/T 79—2025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与设施 ......................................................................... 1 5 饲养管理 ........................................................................... 2 6 疫病防控 ........................................................................... 4 7 养殖档案 ........................................................................... 5 附录 A(资料性) 常见疫病防治 .........................................................6 参考文献 .............................................................................. 7
I
DB4420/T 79—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中山市动 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市南区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中山市黄圃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山市南朗街道 农业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政巍、李震源、樊哲、李山、方俊杰、袁杨武、吴咏梅、李天宇、陈发明、 雷卡伦。
II
DB4420/T 79—2025
中山麻鸭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山麻鸭肉鸭的场地与设施、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养殖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中山麻鸭肉鸭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823 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山麻鸭 Zhongshan partridge duck 中山麻鸭原产于广东中山县(现改为中山市),属中小型蛋肉兼用鸭种。中心产区主要在中山市五 桂山、南朗、南区等镇街,省内各地也有饲养。 3.2 育雏期 brooding period 雏鸭出壳后需要借助于外界给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阶段,一般为 0 周龄~4 周龄。 [来源:NY/T 823-2020,2.1.1,有修改] 3.3 生长期 growing period 育雏期后至上市的时间,一般为 5 周龄~13 周龄。
4 场地与设施
4.1 场地选址
1
DB4420/T 79—2025
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以及交通主干道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且交通方便、附近有水电,环 境安静。鸭场环境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 4.2 鸭舍条件
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为宜。选择缓坡地区,地形排水好,通风、向阳、干燥,以沙土壤为好。搭建 鸭舍,以冬暖夏凉为佳。建有育雏舍、育成舍和产蛋舍。 4.3 鸭舍卫生
鸭群出栏后应实施清洗、消毒和灭虫、灭鼠,并至少空置2周,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并便于 卫生检测,舍内应保持通风换气。鸭舍卫生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 4.4 设施设备 4.4.1 饮水
宜采用专用饮水装置,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 4.4.2 饲喂
育雏期宜采用开食盘、料盘或料筒,育成期采用料盘。
5 饲养管理
5.1 饲养阶段 肉鸭饲养管理分为育雏期和生长期两个阶段。
5.2 育雏期(0 周~4 周) 5.2.1 育雏前准备 5.2.1.1 消毒 5.2.1.1.1 场地消毒:使用 2%~3%烧碱溶液(氢氧化钠)喷洒地面和墙面,静置 2 h 后冲洗。 5.2.1.1.2 熏蒸消毒(封闭条件允许时):按每立方米空间甲醛 42 mL 和高锰酸钾 21 g 的比例熏蒸, 密闭 24 h 后通风 2 d。熏蒸前应调整温度>25 ℃、湿度>70%,以增强熏蒸效果。 5.2.1.1.3 设备消毒:选用碘制剂(如聚维酮碘 1∶200)或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溴铵),对饮水 器、喂料器等设备浸泡消毒 30 h。 5.2.1.2 空置期
消毒后应封闭鸭舍,静置7d~10 d,阻断病原体传播链。 5.2.1.3 设备测试
应提前24 h启动加热设备,使育雏区温度稳定在35 ℃,地面温度≥30 ℃。检查电路、发电机,防 止停电事故。 5.2.1.4 饮水预处理
首次饮水宜添加5%葡萄糖和复合维生素,水温预热至25 ℃,刺激雏鸭饮欲。
2
DB4420/T 79—2025
5.2.1.5 运输衔接
运输车辆宜提前消毒,车内温度控制在28 ℃~30 ℃,运输时间不超过12 h,到场后静置30 min 再入舍。
5.2.2 雏鸭挑选
雏鸭应从有资质的中山麻鸭种鸭场购买,选择眼睛有神、叫声响亮、肚脐收缩好、脚有力、活泼好 动的雏鸭。
5.2.3 开饮与开食
出雏24 h后饮水,应先饮水后开食。宜使用家禽用饮水器,提供足够清洁水。饮水中宜添加0.01% 多种维生素、5%葡萄糖水,以增强雏鸭的抗病能力。
饮水后约1 h开食。育雏期内饲喂雏鸭全价配方小鸭饲料,饲料宜放在饲料盘或帆布上。0日龄~15 日龄自由采食,3 d内的雏鸭应每天饲喂6次~7次,确保每次喂料时盘内无剩料。3周后每天定时饲喂3 次,若2 h左右已无剩料,应适当增加饲料用量;反之则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日饲喂量应随日龄或体 重的增加而变化。
5.2.4 温度
1周内的雏鸭应做好保温,安装保温灯,1日龄~3日龄育雏温度宜为30 ℃~33 ℃,隔天递减1 ℃, 降至20 ℃时恒定,第4周后开始逐步脱温。宜将温度计挂在离地面15 cm~20 cm高处墙壁测室温。
5.2.5 湿度
育雏室相对湿度宜为60%~70%。随日龄增加,适当降低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一般为50%~55%。除了 保持育雏室的湿度外,应注意垫料的干燥,防止饮水外溢,雏鸭久卧阴冷潮湿的地面或垫料,造成腹部 烂毛或生病。
5.2.6 饲养密度 网上育雏时,1周龄~2周龄的饲养密度宜为15只/m2~30只/m2;3周龄~4周龄的饲养密度宜为8只
/m2~15只/m2。平地育雏饲养密度宜为网上育雏饲养密度的一半。稻草或谷壳等垫料应勤更换,减少有 害气体或污物。应注意观察雏鸭是否分布均匀,防止打堆。1周龄期间,每隔1 h左右观察一次,若发现 雏鸭打堆,应用手轻轻拨弄1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应随日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
5.2.7 光照
前3 d可保持24 h光照,以后每天降0.5 h,直至每天16 h。 前期灯光强度宜为30 lx~50 lx(约每平方米3 W~5 W),后期逐渐降低至10 lx~20 lx(约每平 方米2 W~3 W)。
5.2.8 通风
养殖舍内应适当通风,无刺激性气味,防止贼风。
5.2.9 试水
从3 d起可用浅水训练鸭子下水。1周龄后可自由活动。
5.3 生长期(5 周~13 周)的饲养管理
3
DB4420/T 79—2025 5.3.1 喂料
5周龄~8周龄,宜饲喂全价配合肉鸭饲料,配搭少量的青饲料;8周龄至上市,每只鸭饲宜喂全价 配合肉鸭饲料200 g/d,配合100 g玉米或稻谷等谷物,配搭少量青饲料,补食沙粒。 5.3.2 饮水
应确保清洁饮水供应。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规定。 5.3.3 分群
按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群,宜100只~200只为一群。如发现有采食较少或体质较弱的,要单独管 理。 5.3.4 光照
舍内通宵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宜为5 lx~10 lx。 5.3.5 圈养 5.3.5.1 场所要求
鸭舍、露天活动场地面积比宜为1∶2,活动场地应是池塘或人工水池。 5.3.5.2 饲养密度
宜为4只/m2~8只/m2,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 5.3.6 防止应激
注意天气状况,应避免在高温烈日、雨天或剧变的天气放牧。同时应避免噪音、惊吓、寒潮等极端 天气的影响。 5.3.7 信号调教
宜用固定的口令、牧杆、动作信号训练,培养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 5.3.8 上市
中山麻鸭商品肉鸭的上市时间宜为100 d。
6 疫病防控
6.1 兽药使用 使用兽药应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具有《进口兽药许可证》
和《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 6.2 防疫措施 6.2.1 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报告疫情,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 心进行诊断、处理。 6.2.2 鸭场发生疫病时,应按 GB/T 16569 的要求进行消毒。
4
DB4420/T 79—2025
6.3 免疫程序 中山麻鸭肉鸭免疫程序见表1。 表 1 中山麻鸭肉鸭参考免疫程序
序号
日龄,d
1
1
2
3~5
3
7~14
4
35~42
疫苗种类 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传染性浆膜炎疫苗 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疫苗
6.4 病害鸭处理 应符合《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实施无害化处理规程。病死鸭的处理方法主要包
括深埋法、焚烧法、化制法、生物降解等。
6.5 常见疫病防治 中山麻鸭常见疫病防治见附录A。
7 养殖档案
应建立鸭场生产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主要进雏日期、数量、鸭苗来源、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存栏量、投入品种类及数量、产蛋量、死淘量、消毒记录及无害化处理等。 生产记录应准确完整。 档案保存期限应不少于2年。
5
DB4420/T 79—2025
附录A (资料性) 常见疫病防治
表A.1给出了常见疫病防治。
表 A.1 常见疫病防治
病名
病原
主要症状
防治措施
高热(体温 42 ℃以上)、流泪、眼睑
鸭瘟(鸭病
接种鸭瘟弱毒疫苗(雏鸭 7-14 日龄首免,产蛋
病毒
肿胀、绿色稀便、头部皮下水肿(“大
毒性肠炎)
前加强免疫)
头瘟”),死亡率高。
接种鸭大肠杆菌疫苗,发病鸭可用青霉素、新霉
心包炎、肝周炎(肝脏表面覆盖纤维素
鸭大肠杆菌
素或者硫酸粘杆菌素+黄芪多糖、氧氟沙星或磺
细菌
膜)、腹膜炎,雏鸭脐炎,死亡率 10%~
病
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栏舍和病鸭进行严格的隔
50%。
离消毒。
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杆菌引起一种慢性
鸭传染性浆
接种鸭浆膜炎疫苗,发病鸭可用磺胺类药物:磺
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表现有纤维
膜炎(鸭疫
细菌
胺甲噁唑+新霉素+卡巴匹林钙等进行治疗,对栏
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等
里默氏菌病
舍和病鸭进行严格的隔离消毒。
症状
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体温升高,活动
鸭禽流感
病毒
减少,伴有咳嗽、喷嚏、啰音等,高度 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预防。
致死
6
DB4420/T 79—2025 参考文献 [1] GB 316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2017〕25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7
